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国苹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临床以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全身反应与一系列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为特征.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生活及护理.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观察 护理
  • 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存在药物配伍禁忌

    作者:陈来珍

    1基本资料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为红色的澄明液体,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静脉滴注时,40~80mg,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稀释,一日1次。

  •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的变异性

    作者:张殿恩

    目的 分析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的变异性.方法 本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洽住院,研究对象包括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组与40例正常人心率变异组,其中6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 >35%者21例]利用连续动态心电图、窦性心搏以及计算机心率变异性(HRV)指标进行测量、记录观察,将其时域指标与40例心率变异正常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LVEF<35%者较LVEF>35%者显著降低(P<0.05),而心力衰竭患者均较正常患者显著降低(P<0.05),其显示指标参数为SDNN、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PNN50.结论 患者自身的心功能状态、自主神经功能平衡性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HRV指标时域数值、变化参数密切相关.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意义

    作者:向秀华;徐文波;毛星星;张兴峰;叶丹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收治的CHD患者115例(排除引起hs-CRP水平升高的其他疾病),另收集健康人22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s-CRP、HCY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AMI患者,53例心绞痛HCY、hs-CRP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CHD)发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外周血HCY、hs-CRP中的指标可以为冠心病的危险分层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动态观察指标的变化对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乔可明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8.18%)高于对照组的(89.09%),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VEF 差异不明显,而实验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5.45%)、死亡率(0.0%)均低于对照组的14.55%、3.64%,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脑钠肽在临床中的研究及其进展

    作者:周建光;杨梅

    脑钠肽(BNP)主要来源于心脏分泌的脑钠肽前体(proB-NP),通过利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及血浆容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参与血压、血容量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保护心脏功能.BNP直接从心室分泌,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全过程.BNP不但在诊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广泛应用,同时还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广泛联系.本文对BNP的生理特性,临床应用及前景展望介绍.

  • 院外康复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华

    目的:对无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后随访观察患者心功能参数指标,探讨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比较各种心功能参数对康复疗效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1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108)、对照组(n=104).康复训练组患者在出院后按Efraim步行程序进行康复训练6周,两组病人均在出院6周后来院随访,用超声心动、首次通过法核素心血池显影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左心功能检测,对比LVEF,1/3EF等三个参数评价康复训练后的诊断效能.仪器:超声心动采用美国HP1000尖端科技诊断仪,核素显像采用美国GE X30 SPEC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结果:6周的康复训练无不良事件发生.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完成Bruce方案C级二者分别为68.5%和53.7%(P<0.05);1/3EF值>21%二者分别82.4%和71.2%(P<0.05).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无合并症发生,出院后按程序进行康复训练,是安全可行的.对改善病人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明确益处2、1/3EF能够在早期评价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比超声心动LVEF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程海君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的心肌梗死患者128例为试验组,选取相同时间段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1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梗死的三项指标.结果 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显著优于传统的心电图检查,且兼具有无创性、较高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及即时呈现性等优点.

  •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齐跃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按照单双数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试验组患者的心肌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介入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尤其对于前壁梗死患者,可降低其心脏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B型脑尿钠肽联合肌钙蛋白I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影芳;孔燕南;梁宇亨;吴雪梅;肖云浪

    目的:对B型脑尿钠肽联合肌钙蛋白I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4年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B型脑尿钠肽联合肌钙蛋白I的诊断方法,观察组患者诊断后同对照组健康人员比较。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论: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在血清cTnl和血浆BNP水平上比较,观察组较于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B型脑尿钠肽联合肌钙蛋白I的诊断方法有显著效果,并对预后起到了较好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

  • 52例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作者:王敏

    目的:健康教育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方法:52例心肌梗死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体会:健康教育相当重要.

  • 9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

    作者:吴艳;张茜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梗塞血管、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6天,少于对照组的22天;并发症共5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病人满意度为95%,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能更好的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有利于社会回归.

  • 心肌梗死致心脏破裂死亡后抛尸一例

    作者:胡松廷

    简要案情2009年7月5日晚9时许,某男,62岁,被人发现死在通往某县污水处理厂的砂石路上.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长165cm,发长8cm.尸斑呈淡红色,位于腰背部等低下未受压部位,压之褪色.尸僵形成,位于肘、膝等大关节部位.颜面部稍青紫肿胀,右前额0.25cm×0.2cm挫擦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mm,眼球睑结合膜点状出血,口唇紫绀,下唇粘膜1.2cm×0.2cm、0.1cm×0.1cm粘膜下瘀血.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盼丽;尚涛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 采用临床对比方法对58例老年T2DM和65例非糖尿病(NDM)并发AMI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T2DM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41.38%)较NDM者发生率(13.85%)高(P<0.005),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63.79%)及病死率(29.31%)均明显高于NDM者(39.66%和13.85)(p<0.005).主要死因为泵衰竭,心跳骤停,多脏器衰竭.结论 老年T2DM并发AMI较NDM的AMI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处理上应及早检测,避免感染,及时有效地治疗各种并发症.

  • 多灶性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72例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刘力锋

    目的:对多灶性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72例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因多灶性脑出血而引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7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治愈,有48例患者好转,有4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死亡的原因表现为心率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致死1例.结论:由多灶性出血引发的心肌梗死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患者治疗较麻烦,因此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在治疗上注意对此类患者心功能进行保护,防止恶性心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30例分析

    作者:徐丽娟

    目的 探讨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对早期误诊为其他疾病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误诊:急性胃肠炎5例,胆囊炎3例,消化性溃疡3例,胃穿孔1例,颈部痛2例,咽喉痛2例,支气管哮喘2例,急性脑血管病5例,休克原因待查2例,左心衰竭3例,心律失常2例.30例患者中确诊后2例死亡,28例经相应治疗好转.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及早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行动态观察,是减少误诊及漏诊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诊断 误诊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作者:俞文清

    目的 针对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对策展开研究,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表现.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试验组在心力衰竭、再次休克、诱发出血患者比例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可更好降低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降低患者再次休克的可能,避免诱发出血,疗效明显.

  •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因素分析

    作者:陈阳生

    目的:就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血运重建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选取2003年2月-201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873例,女性127例.平均年龄为40.76±1.18岁,年龄在20~58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8年,平均为4.3年.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发病地点、心梗部位、职业、既往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发病至就诊时间、年龄、性别进行记录,记录他们急诊PCI状况,以及没有及时进行急诊PCI的原因.另外,再对比择期PCI患者和急诊PCI患者基本资料.结果:急性STEMI患者(78.3%)从症状发作开始到就诊时间>12h,因此失去了急诊PCI治疗的时间窗;从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越短接受急诊PCI的机率越高(表2、3).本研究中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有182例(17.9%)的患者,其中有1 7例(1.6%)的患者自溶、溶栓再通,其余817例患者(80.5%)未获急诊血运重建,118例(11.6%)药物治疗,699例(85.6%)接受择期PCI治疗.没有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中,主要是由于错过时间,大概有78.3%;而余下18.2%在时间窗内(<12小时)就诊患者没有进行急诊PCI治疗的有:经济因素12.5%,拒绝因素35%,医生因素45%.结论:目前急诊STEMI血运重建的不足之处,是我们改进的方向.

  • 浅谈入院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高艳丽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逐年上升.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心肌梗死的发病及复发与病人缺乏预防保健知识有关.因此,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心肌无复流防治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高杰;张传焕

    心肌无复流指闭塞的冠脉成功再通后,由于心肌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缺血心肌不能得到有效灌注的现象.心肌无复流现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有重要影响,积极寻找防治心肌无复流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无复流的防治,临床上主要有器械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对无复流新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19369 条记录 7/969 页 « 12...45678910...96896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