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眼角膜上皮厚度及其术后重塑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杰;王雁

    角膜上皮重塑效应可能是影响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状态精确性及稳定性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近视激光术后通常表现为角膜上皮厚度增加。对角膜上皮厚度的精确测量,如通过超高频数字超声、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等,有助于观察上皮厚度分布特点及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为术后角膜重塑以及屈光状态的精确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66-170)

  • Wistar大鼠自然衰老过程中口腔颊黏膜上皮厚度的改变

    作者:孙凯;刘丽骏;张倩倩;蒋伟文

    目的:研究鼠衰老过程中口腔颊黏膜上皮厚度的改变,为口腔黏膜衰老模型的后期建立提供自然衰老数据.方法: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至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分别作为自然衰老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对其进行口腔颊黏膜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上皮厚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Wistar大鼠的口腔颊黏膜上皮角化层的厚度和基底层至粒层的厚度在老年组中显著高于青年组或中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Wistar大鼠自然衰老过程中口腔颊黏膜上皮厚度增加,但因样本量小,该结论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 LASI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孙慧敏;乔丽萍;赵少贞;袁佳琴

    目的评价LASIK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变化,探讨上皮厚度变化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自身配对研究.选择2002年11月29日至2003年1月24日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屈光手术门诊进行原位角膜磨镶术病例24例(48眼),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3、7、10、30、60、90天,观察屈光状态的变化,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3.0)测量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并对上皮厚度变化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LASIK术后角膜上皮厚度平均增加了10.7%.等效球镜度数变化与上皮厚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538,P=0.047).结论LASIK术后角膜上皮厚度增加,上皮参与了早期角膜组织修复的过程.术后屈光状态变化与上皮厚度的增减有关.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角膜缘部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李家臣;顾宇伟

    目的 探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角膜缘部上皮厚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30例(30只眼)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30只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鼻侧角膜缘上皮厚度、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7天的鼻侧角膜缘内1mm的上皮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天鼻侧角膜缘内2mm的上皮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术后7天的鼻侧角膜缘上皮厚度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为(39.29±22.68) mm2,术后2、3、5、7天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均较前一时间点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缩小(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由缺损的周围向中央愈合,而其角膜缘部上皮的厚度则由角膜中央向周围逐渐恢复正常.

  • ROS增强iPSC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

    作者:陆鹏;李宁;康雪玲;全晶;陈思锋

    本研究动态比较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静脉移植和局部滴注方式对皮肤全层创伤愈合的影响及活性氧(ROS)的作用。用H2 O2或N-乙酰-L-半胱氨酸( NAC)预处理调节iPSC内ROS含量。连续12 d拍照测量创口面积并计算创口愈合百分率。于术后第3、5、12天分批处死动物并取材,应用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创口组织内的胶原蛋白相对含量以及上皮厚度,免疫组化检测肉芽组织内的新生血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创伤组织内细胞因子和HO-1含量,用荧光共定位的方法探讨iP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发现局部滴注iPSC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移植。 iP-SC促进创口愈合,显著提高创缘上皮厚度、皮肤创伤组织的胶原蛋白、TGF-β、IL-1β、MCP-1、HO-1和VEGF水平以及创口肉芽组织内新生血管数,适度H2 O2的预处理增强iPSC的上述作用,NAC的预处理阻断iPSC的作用。 H2 O2的预处理促进iPSC在创伤组织中着床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本研究表明iPSC可促进皮肤伤口愈合,iPSC的正常功能需要适度ROS代谢。

  • SD-OCT检测服用异维A酸患者的眼表上皮厚度变化

    作者:Mehmet Giray Ersoz;Irfan Botan Gunes;Leyla Hazar;Didem Didar Balci;Berkant Oman

    目的: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口服异维A酸患者角膜及结膜上皮厚度.方法:共64例64眼寻常痤疮患者纳入研究.32例患者为A组,每日口服异维A酸0.5mg/kg.另外32例患者为B组,每日口服异维A酸0.8mg/kg.使用SD-OCT于服药前、治疗45d、4mo以及结束治疗1mo后,检测中央角膜厚度(CCT)、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中央角膜上皮基底膜厚度(CCEBMT)、非上皮中央角膜厚度(NECCT)和球结膜上皮厚度(BCET).结果:共有44例女性(68.75%)和20例男性(31.25%),平均年龄21.68±3.75岁.在两组中,CCET、CCT和BCET于服药45d、4mo以及治疗结束1mo后较治疗前变薄.CCEBMT于治疗45d以及4mo时降低,但后一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和治疗后NECCT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异维A酸治疗的患者,眼表上皮厚度降低,而NECCT未受影响.这些患者角膜上皮厚度降低主要是因为上皮变薄.结束治疗1 mo后,CCEBMT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眼表上皮厚度有所增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