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维记录眼球运动:巩膜搜索线圈与视频眼动描计法的对比

    作者:焦永红;傅涛;赵堪兴

    研究眼球运动的调控是获得和揭示大脑工作信息的重要途径.巩膜搜索线圈与视频眼动描计法是两种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记录双眼运动过程中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巩膜搜索线圈有许多优势,如记录眼球运动时头部活动不受限、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黑暗中不影响记录日艮球运动、在校准眼位的三维坐标点时很少用假设或近似之类的算法等,但侵入式的检测方法和有限的测量时间限制其在l临床应用;视频眼动描记法系统受限于数模转换器的取样率,相对高的噪音影响其对快速眼球运动记录的精确性.但在测量固视时的水平和垂直眼位时,两系统结果极为相近,而且视频系统,尤其是针对旋转性眼动测量的相关软件和硬件正在不断更新,前景看好.

  • 主观与客观测量人眼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的研究

    作者:徐菁菁;徐丹;黄涛;姜俭;吕帆

    目的 探讨客观和主观方法测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 AC/A)比率,分析其差异及原因.方法 40名年轻人志愿参加本试验.客观AC/A比率测量:用眼动追踪仪分别记录在100、50、33和25cm时的调节性集合量,分别除以调节刺激值,得出客观刺激性AC/A比率;结合红外自动验光仪测量的各距离的调节反应,得到客观反应性AC/A比率.主观AC/A比率测量:使用Von Graefe方法得到的计算性AC/A比率和梯度性AC/A比率.两组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眼动追踪仪客观记录所得刺激性AC/A比率为(4.77±1.84)△/D,与Von Graefe法计算性AC/A比率的(3.67±1.0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 =0.004)且无相关性(r=0.172,P=0.332);与Von Graefe法梯度性AC/A比率的(3.35±1.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且无相关性(r=0.134,P=0.448).眼动追踪仪法测量受试者所得刺激性AC/A比率和反应性AC/A比率有显著相关性(r=0.871,P=0.000)和明显差异(P=0.000),在高AC/A比率人群这一差异更加明显.结论 由于受近感知因素的影响更大,眼动追踪仪法测量的客观AC/A比率往往比临床测量的主观性AC/A比率结果更高.客观方法测得的反应性AC/A比率能更加真实地体现调节与辐辏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其作为监测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更加可信.

  • 一种视频眼震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

    作者:王长元;郭蓉;贾宏博;姚钦;谢溯江

    目的 判断一组招飞学员视频眼震信号样本的分布,去除眼震图中由于眨眼、主观扫视等异常眼动引起的严重偏离值和干扰值,建立眼震波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法.方法 采集200例男性招飞学生的眼震数据,采用直方图和Q-Q概率图鉴别样本的分布是否近似于某种类型的分布;通过分析样本的中位数、极差和四分位极差等数字特征,计算数据的上、下截断点,从而去除样本中的异常值(眨眼、扫视等异常眼动波).结果 通过对眼震数据样本的分析,发现眼震信号若包含较多的异常眼动波时不服从正态分布,去除眼动波(即去除异常值)后的数据样本基本服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上、下截断点去除异常值的方法能去除大部分的异常眼动波,识别剔除率可达94.9%.结论 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直观判断眼震波数据分布的方法,并可从另一种角度判断异常眼动干扰波的多少,且去除眼动波的效果较好.

  • 视-眼动系统平衡功能检测技术对眩晕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张萍淑;侯秀香;钱琳琳;王京;张健;元小冬

    目的 探讨视-眼动系统平衡功能检测技术对眩晕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周围性眩晕患者166例作为周围性眩晕组,中枢性缺血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162例作为中枢性眩晕组,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视-眼动系统平衡功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单速试验、视动正弦试验.结果 (1)凝视试验: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无一例受试者出现凝视性眼震,中枢性眩晕组患者中28例出现正中位凝视性眼震、23例出现向左位凝视性眼震、25例出现向右位凝视性眼震.(2)扫视试验:中枢性眩晕组患者水平向左、向右扫视速度,水平向左、向右扫视精准度低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水平向左、向右扫视延迟时间长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P<0.05);周围性眩晕组患者水平向左扫视速度、水平向左扫视精准度低于对照组,水平向左扫视延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3)平稳跟踪试验:中枢性眩晕组患者水平向左、向右平稳跟踪曲线增益低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平稳跟踪左右不对称比、平稳跟踪相位差高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周围性眩晕组患者平稳跟踪左右不对称比高于对照组(P<0.05).(4)视动单速试验:中枢性眩晕组患者水平向左、向右视动单速眼震增益低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视动单速左右不对称比高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P<0.05).(5)视动正弦试验:中枢性眩晕组患者水平向左、向右视动正弦眼震增益低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视动正弦左右不对称比、视动正弦相位差高于对照组、周围性眩晕组(P<0.05).结论 周围性眩晕患者主要出现轻度扫视试验异常,而中枢性血管源性眩晕患者凝视试验、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单速试验及视动正弦试验均会出现异常改变;视-眼动系统平衡功能检测技术可为眩晕性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