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VMAT加速器日常运行分析及过程质量控制

    作者:李光俊;李衍龙;肖江洪;王雪桃;苏晨;柏森

    目的 利用医科达加速器日志文件监测VMAT中加速器日常运行精度,并通过SPC技术实现加速器PQC.方法 提取加速器上每日治疗的日志文件,自动分析加速器执行VMAT弧形野的各参数精度并生成评估报告.分析加速器运行的稳定性和不同病种治疗精度的差异性.通过SPC技术,基于Johnson转换计算各参数的控制限,并绘制控制图实现加速器PQC.结果 连续16 d中VMAT患者76例(主要包括鼻咽癌、宫颈癌、直肠癌、喉癌),共执行VMAT弧形射野2446个.加速器机架角、y和x钨门、MCL叶片到位和剂量输出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49°、0.09 mm和0.38 mm、0.31mm和0.05 MU.病种差异引起剂量输出和机架角误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10%和4.54%.由SPC技术分析,加速器各参数均处于受控状态,但存在误差大于上控制限的异常点,各参数中机架角处于失控状态的比率(0.45%)高.结论 利用加速器日志文件能监测加速器运行精度,通过SPC技术绘制控制图,能实现VMAT中加速器日常运行的PQ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日常QA方法.

  • MatriXX角度修正因子对VMAT剂量验证影响及分析

    作者:姚雷;谭彩云;刘汉成;王豪杰;夏兵

    目的 探讨MatriXX电离室矩阵角度修正因子对VMAT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影响.方法 将MatriXX与MultiCube组成的测量装置进行CT扫描并导入到Raystation计划系统中.设置一组28×28,100MU,6MVX射线的照射野,从0°~180°开始每隔5°(在85°~95°方向每隔1°)用MatriXX进行测量.将MatriXX矩阵测量所得剂量平面与计划系统计算值比较得到一组角度修正因子CF(θ)cor并镜像到对侧,与出厂时所给出的角度修正因子CF(θ)def进行比较,分析MatriXX角度修正因子对剂量学验证影响.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CF(θ)cor与CF(θ)def存在一定差异,在85°~95°差异较大,大可达7.5%(P<0.05).CF(θ)cor修正γ通过率比CF(θ)def修正的高,大可达17%(P<0.05).结论 MatriXX电离室矩阵具有角度依赖性,应对其角度修正.角度修正因子具有个体化特征且MatriXX中每一单元电离室修正因子均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MatriXX+Cube进行验证时应对所有电离室进行角度修正.在修正之前要考虑各种因素引起的误差,可提高计划验证准确率及通过率.

  •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用于单发脑转移瘤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徐英杰;肖建平;马攀;门阔;张永谦;戴建荣

    目的 通过与立体定向拉弧(S_ARC)计划剂量学参数比较,研究VMAT用于单发脑转移瘤剂量学特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2年在本院治疗的单发脑转移瘤31例,分别设计VMAT单双弧计划和S_ARC计划,要求处方剂量(40 Gy分4次)覆盖95%靶体积.计划评价参数包括靶区适形、梯度指数,正常脑组织Dmean及低剂量体积、机器跳数和计划执行时间.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不同计划间差别.结果 VMAT单弧、双弧计划的CI值高于S_ARC计划,其中位数分别为0.815、0.818、0.779(P =0.000、0.000),3种计划的梯度指数中位数均不同,分别为5.865、5.706、3.133(P=0.000、0.000、0.000),VMAT计划具有更好靶区适形性但剂量梯度略差.VMAT计划的正常脑组织Dmean更大、低剂量受照体积更大(P=0.000、0.000).VMAT单弧和双弧计划及SARC计划的治疗时间分别为(2.7±0.1)、(2.8±0.1)、(7.6±0.2)min,VMAT计划执行时间短于S_ARC计划(P =0.000、0.000).结论 VMAT用于单发脑转移瘤,计划执行时间短,剂量分布能满足临床要求.

  •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冠矢状面剂量验证的初步探讨

    作者:石锦平;陈立新;谢秋英;张利文;滕建建

    目的 初步探讨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在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剂量验证意义.方法 选取12例癌症患者的VMAT计划,在多插孔圆柱形体模内插入2个0.125 cm3的电离室探头进行点剂量测量.采用平面二维矩阵电离室及其组合体模,分别在冠状面和矢状面摆位方式下进行γ通过率的剂量验证.结果 在高剂量区域(>大剂量的80%)和低剂量区域(≤大剂量的80%)内,点剂量测量与计算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1.5%和1.7%.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下二维电离室矩阵中心探头测量的点剂量与计算结果的平均差异为1.7%和1.8%.采用2%/2 mm、3%/3 mm标准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3.7%、97.2%.结论 冠状面和矢状面VMAT剂量验证为临床VMAT计划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 摆位误差对VMAT计划剂量学验证的影响

    作者:孙晓欢;谭丽娜;马奎;肖锋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及宫颈癌患者VMAT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学验证的影响.方法 分别为10例鼻咽癌、宫颈癌患者设计VMAT计划,并将计划移植到Delta4模体中进行计算,在瓦里安iX加速器上实施照射,通过移动治疗床模拟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上3、5、7 mm摆位误差,从而验证摆位误差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 γ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摆位误差>3mm时,3%/3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均<90%,摆位误差达到5 mm时,头方向低至(64.7±8.2)%;宫颈癌患者摆位误差>5mm时3%/3 mm标准下的通过率均<90%,摆位误差达到7 mm时,头方向低至(63.3±3.6)%.结论 摆位误差对鼻咽癌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的VMAT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有较大影响,误差越大通过率越低,尤其是头方向误差对剂量分布影响更为显著.

  • IMRT、VMAT和混合IMRT技术在颅脑多发转移瘤同步加量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孙涛;林秀桐;王若峥;刘潇;段敬豪;尹勇

    目的 比较颅脑多发转移瘤同步加量放疗中不同照射技术对靶区和OAR剂量学差异,为其临床放疗技术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行全脑同步加量放疗的10例颅脑多发转移瘤患者的定位影像数据,分别设计动态IMRT、双弧VMAT和混合IMRT(Hybrid-IMRT)计划,Hybrid-IMRT计划在适形计划基础上分别进行3野、4野固定野逆向调强叠加优化.行双尾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法比较3类放疗计划在靶区剂量(CI、HI)、OAR受量(Dmean、Dmax))的剂量学差异和机器跳数、执行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VMAT计划颅脑转移灶靶区CI优于IMRT、Hybrid-IMRT计划(P=004、000),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与Hybrid-IMRTCI、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IMRT两种计划中的眼晶状体、眼球受量均低于动态IMRT(P均=000),而脑干和视神经的受量在3种技术中均相近(P>005).在机器跳数和执行时间方面VMAT

  • Octavius4D验证系统用于VMAT剂量验证的研究

    作者:李兵兵;刘苓苓;费振乐

    目的 研究Octavius4D验证系统在VMAT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方法 在满足临床剂量要求的VMAT计划中选取20例患者计划,传输至MOSAIQ网络系统上执行验证治疗,使用Octavius 4D验证系统采集实时数据.同时把治疗计划移植至Octavius 4D验证系统的CT模体中进行剂量计算.在剂量偏差2%、3%、5%,位移偏差2 mm、3 mm、5 mm,阈值偏差5%、10%条件下,采用γ通过率法分析模体中计划计算结果与Octavius 4D验证系统实际测量的剂量结果,得出相应验证通过率及Profile等曲线吻合度.结果 实测的剂量信息与计划计算的剂量信息在对应几何平面分布较为一致,Profile等曲线吻合度都较好,在3%剂量偏差、3 mm位移偏差和10%阈值偏差条件下的γ平均通过率为97.78%.结论 Octavius4D验证系统能满足临床VMAT计划剂量验证要求,且测量平面始终随机架旋转与射线束相垂直,无角度依赖性,可行性值得认可.

  • HT在宫颈癌术后盆腔放疗的优势探讨

    作者:杨波;庞廷田;刘峡;刘楠;胡克;邱杰;张福泉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HT、固定野IMRT、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CT图像进行靶区及OAR勾画,并对同一CT图像设计固定野IMRT、VMAT、HT计划.评估靶区及OAR的剂量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计划参数差异,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IMRT、VMAT、HT计划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但HT计划靶区覆盖度优(P=0.000),且HT计划的105% PTV降低约46% (47.12%、45.83%、0.05%,P=0.000)、Dmax降低约2Gy(54.53、53.65、52.69 Gy,P=0.000),膀胱V40和Dmax低(50.01%、46.84%、42.98%,P=0.001和54.49、52.96、52.78 Gy,P=0.000),直肠V40低(54.61%、48.34%、46.78%,P=0.006),小肠Dmax低(54.53、53.65、52.66 Gy,P=0.000),骨髓Dmax低(54.51、54.44、52.13 Gy,P=0.000),但机器跳数高(1429.20、617.80、7 002.04 MU,P=0.000).结论 宫颈术后癌患者HT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 VMAT模式下MLC叶片运动速度对到位误差影响

    作者:王广善;杨波;庞廷田;孙显松;邱杰

    目的 探讨RapidArc模式下MLC叶片运动速度对叶片到位误差的影响,完善RapidArc QA方案,验证RapidArc可靠性.方法 参考PicketFenceStatic_M 120.dcm、PicketFenceRA_M120.dcm文件,设计模拟相邻叶片不同速度的Tilt测试,分析EPID图像得出叶片到位误差.结果 静态机架和RapidArc模式下,Tilt测试中gap 11 ~ gap50的位置误差都逐渐增大.机架270°时gap41误差大,为-0.55 mm.RapidArc模式下gap46误差大,为-0.67 mm.所有模式下gap宽度偏差均≤15%.对比4个固定机架角度的宽度偏差图形几乎相似,每个条纹相同gap处宽度偏差呈现一致趋势.与静态机架模式下gap宽度偏差百分比相比,RapidArc模式下的波动更大.结论 随MLC叶片速度增加,到位误差随之增大.叶片速度不同并未对gap宽度造成明显影响,不同叶片速度形成的gap宽度偏差无规律.4个固定机架角度下gap宽度偏差图像相似,说明gap宽度偏差与叶片本身有关,与机架所处角度几乎无关.RapidArc模式比固定机架模式对gap宽度影响更大.

  • 利用VMAT模型基于知识IMRT计划半自动优化

    作者:张艺宝;蒋璠;岳海振;胡俏俏;张健;弓健;吴昊

    目的 利用RapidPlan系统评估VMAT模型用于基于知识优化固定野动态IMRT计划可行性及剂量学特点.方法 ①利用81例优质直肠癌术前同步推量VMAT计划训练DVH预测模型并进行统计学验证;②复制经临床确认的10例相同处方IMRT计划,保持布野及能量等参数不变,用上述模型自动生成新的优化参数及各野动态MLC序列;③利用相同剂量计算方法计算原计划及新计划的绝对剂量以排除版本间差异;④将计划归一至相近靶区剂量覆盖后对各剂量学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相似靶区剂量均匀性及覆盖率基础上,RapidPlan计划显著且大幅减低了膀胱受量[D50%降低9.01 Gy (P=0.000),Dm.n降低8.08 Gy (P=O.005)]和股骨头受量[D50%降低4.20 Gy(P=0.000),Dmean降低3.84 Gy (P =0.005)],但平均总跳数也显著高于原计划[(1 211±99) MU比(771±79) MU,P=0.000]且劈野数更多.基于知识的半自动优化导致高剂量热区明显增加,但D2%相近(52.54 Gy∶52.71 Gy,P=0.239).结论 VMAT模型可用于基于知识IMRT半自动优化以提高效率并改善OAR保护,但高剂量热区需进一步人工干预.

  • VMAT患者剂量验证方法的评价分析

    作者:牛振洋;费振乐;段宗锦;李志杰;王磊

    目的 比较分析VMAT不同剂量验证方法的γ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用Octavius 4D系统对12例癌症患者不同解剖部位VMAT计划分别进行旋转照射3D剂量分布和2D剂量分布及机架归零2D剂量分布剂量验证,以3%/3 mm和2%/2 mm标准分析γ通过率,并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将不同照射方式的2D剂量分布比较分析得到3%/3 mm和2%/2 mm标准的γ通过率.结果 旋转照射3D剂量分布、2D剂量分布、机架归零2D剂量分布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3%/3 mm时96.03%、96.98%、98.90%(P=0.227、0.000、0.003),2%/2 mm时分别为82.08%、84.04%、90.90%(P=0.379、0.000、0.000).不同照射方式2D剂量分布比较分析得到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 98.99(3%/3 mm)和93.68%(2%/2 mm).结论 VMAT计划在旋转照射条件下对3D剂量分布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才能更真实的反映实际照射情况,更具有参考性.

  • 两套TPS之间VMAT计划优化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杨涛;徐伟;徐寿平;曲宝林;葛瑞刚;戴相昆;解传滨;丛小虎;龚璇

    目的 探讨两套商用TPS实施VMAT优化的性能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宫颈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各10例,分别利用瓦里安Eclipse和飞利浦Pinnacle TPS设计VMAT计划(宫颈癌2Arc、3Arc,前列腺癌1Arc、2Arc),采用瓦里安Clinac iX加速器配备RapidArc技术实施照射.从剂量分布、实施效率、治疗照射参数等方面评价治疗计划质量的差异.对组间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 宫颈癌采用Pinnacle设计的2Arc VMAT计划,在PTV的CI、直肠V30、V40和膀胱V30、V40上略优于Eclipse,但PTV和PTV1的HI以及PTV1的CI上Eclipse则略优于Pinnacle(P<005).2Arc、3Arc的机器跳数上Eclipse系统均明显小于Pinnacle(P<005).前列腺癌采用Pinnacle TPS中1Arc VMAT计划,在PTV的HI、直肠V30、V40和膀胱V30、V40保护上略优于Eclipse TPS,但PTV的CI,Pinnacle则略劣于Eclipse(P<005).然而1Arc、2Arc机器跳数上Pinnacle和Eclipse间相近(P>005).结论 对于宫颈癌和前列腺患者而言,两套商用TPS中VMAT治疗计划均能实现临床可接受的剂量分布.计划质量略有差异,但仍需更多的简单或复杂病例作进一步地研究以确定不同TPS实施VMAT优化的性能特点.

  •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的容积调强弧形治疗二维剂量验证研究

    作者:朱金汉;陈立新;靳光华;曹午飞;邓小武;刘小伟

    目的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建立二维剂量精确重建模型并验证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IMAT)剂量,与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 采用EPID进行VIMAT的二维剂量验证,基于卷积、反卷积以及修正函数建立二维剂量重建模型.通过电离室测量的离轴比剂量曲线并用小二乘法确定计算模型参数.对12例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VIMAT计划用电离室测量中心点剂量,采用其他平面剂量测量工具测量相应平面剂量分布.所有工具测量深度均设置为10 cm,并采用γ分析法比较测量结果.结果 对中心点绝对剂量,EPID与电离室测量结果偏差<1.5%.对平面剂量,2%2 mm标准下EPID与Seven29、Matrixx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8.9%、99.8%,3%3 mm标准下EPID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的平均γ通过率为99.9%.结论 基于EPID建立的二维剂量重建模型能很好地用于调强放疗二维剂量验证工作,今后将考虑将该模型拓展到均匀模体的三维剂量验证中.

  • EPID在VMAT技术验收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阳光;裴运通;麦日珍;胡金炎;刘帅蓬;贾飞;王涛;刘乐乐;郭跃信

    目的 采用EPID实现直线加速器VMAT技术的验收研究.方法 采用Shaper及Eclipse TPS编辑并利用EPID对TrueBeam加速器VMAT技术中MLC到位精度、临床剂量等核心内容进行测试.测试例:TA:机架在0°、90°、270°时分别曝光0.5 cm×20.0 cm狭缝野;TB:不同剂量率及机架角速度组合时射野平坦度稳定性;TC:静态及旋转状态下MLC到位精度;TD:静态及旋转状态下MLC变速控制准确性;lE:加速器同时变剂量率及机架旋转速度的准确性;TF:临床病例.利用Matlab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0°、90°、270°测得狭缝叠加后半高宽与零度时半高宽差别均为0.39 mm.TB结果显示射野平坦度差别<0.5%.TC测试显示EPID测得的狭缝中心与TPS设定的中心大偏差为0.45 mm.TD测试显示MLC位置实测值与TPS设定值差别大为0.69 mm.TE结果显示各狭缝相互间差别大为0.42 mm.临床病例以3%/3 mm标准评价时γ通过率低为96.4%.结论 利用EPID能准确、便捷的完成VMAT技术验收,此方法为减轻物理师工作负担提供了一个良好选择.

  • 基于VMA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混合调强技术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田源;马攀;门阔;徐英杰;李明辉;宋一昕;戴建荣

    目的 建立基于VMA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混合调强技术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和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设计两组放疗计划.第1组仅以全乳作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50Gy分25次完成;第2组以全乳及瘤床同步加量区为放疗靶区,处方剂量全乳50Gy、瘤床同步加量区60Gy,分25次同步完成.分别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与基于固定角度IMRT的混合调强技术相比,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未能提高单纯全乳照射者靶区CI、HI值(P=0.866、0.056),反而全面增加了OAR受量和调强野机器跳数(P=0.000~0.050和P=0.002);但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能减少肺受量、脊髓受量、调强野机器跳数、计划执行时间(P=0.004、0.001、0.000、0.000).结论 对全乳加瘤床同步加量照射患者,基于VMAT的混合调强技术能更好保护OAR,提高计划执行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 基于算法的自动计划模块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设计的效果评估

    作者:张达光;蒋胜鹏;杨成文;王佩国;张希梅;王伟

    目的 评估基于渐进式自动优化算法的Auto-Planning模块应用于鼻咽癌VMAT计划自动设计的效果.方法 选取13例已完成的鼻咽癌VMAT计划,使用Auto-Planning模块重新自动设计全部计划.采用统一的自动计划模板仅完成一轮自动计划优化,不进行人工干预.将自动生成的治疗计划与临床应用的手工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配对t检验差异.统计应用Auto-Planning模块完成自动计划设计所需的时间.结果 应用Auto-Planning模块自动生成的计划均达到了临床应用要求,且自动计划在靶区的剂量均匀性方面优于手工计划(P=0.000);同时自动计划对部分OAR的保护也明显优于手工计划,左、右腮腺的平均剂量分别降低了7.75Gy(P=0.000)和5.79Gy(P=0.000),下颌骨的V60(0.58%:3.12%,P=0.000)和Dmean(34.11Gy:40.78Gy,P=0.000)均显著降低.结论 Auto-Planning模块的应用可以提高治疗计划的整体质量和一致性,同时显著降低计划设计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大幅提升计划设计的效率.

  • 胃食管交界腺癌术后静态 IMRT、VMAT和 HT 剂量学比较

    作者:王鑫;田源;金晶;胡志辉;唐源;张佳佳;冯燕茹;任骅;李宁;刘文扬;李晔雄

    目的:评价胃食管交界腺癌根治术后不同照射技术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优选方案。方法对9例行根治性食管近端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后的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分别进行5个野静态 IMRT、双弧 VMAT 和 HT 计划设计,通过 DVH 评价不同照射技术对靶区 CI、HI 和对 OAR 受量影响。放疗剂量45 Gy (1.8 Gy/次),同期每天口服替吉奥80 mg/m2,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HT 靶区 CI 和 HI 好于 IMRT 和 VMAT。对肠道和骨髓保护 HT 亦优于 IMRT 和 VMAT。 VMAT 左肾 V20、V30和心脏 V30低于 IMRT 和 HT,而 IMRT 双肺 V5、V10较低;V20和 Dmean三种技术差异不大。子野跳数平均数 VMAT<IMRT<HT。结论3种放疗技术均能较好达到临床要求,但 HT 在保证好靶区 CI、HI 前提下,对小肠和脊髓保护方面有优势,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 全脑全脊髓放疗骨髓保护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珊;李荣清

    目的 分析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骨髓受量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并初步探索HT及VMAT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骨髓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螺旋断层全脑全脊髓放疗2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HT计划,将计划回传至MIM系统.在CT上依次勾画患者的颅骨、下颌骨、锁骨、胸骨、肩胛骨、肋骨、椎体骨、盆骨,在DVH图上读出上述骨结构及总骨的V2、V5、V10、V15、V20、V25、V30、V35、Dmean、Dmax值,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2级血液学毒性相关性.再从中选取6例患者为对象,将图像传输至Monaco计划系统并完成VMAT计划,对比两种计划上述骨结构剂量体积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患者≥2级白细胞减低与盆骨V25、总骨V5呈正相关(P=0.038、0.025),≥2级血小板减少与盆骨V20呈正相关(P=0.041),≥2级中性粒细胞减低与椎骨V10呈正相关(P=0.036).患者VMAT与HT计划相比,椎骨、盆骨的各剂量体积指标相近(P>0.05).结论 全脑全脊髓放疗中患者≥2级白细胞减低与盆骨V25、总骨V5呈正相关,≥2级血小板减少与盆骨V20呈正相关,≥2级中性粒细胞减低与椎骨V10呈正相关.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VMAT与HT计划相比椎骨、盆骨各剂量体积相近.

  • 摆位稳健性对IMRT与VMAT剂量学影响研究

    作者:张彪;贾鹏飞;汤乐民

    目的 比较摆位稳健性对头颈部肿瘤IMRT与VMAT剂量分布的影响程度,评价两者对图像引导需求.方法 纳入30例IMRT鼻咽癌患者按临床上剂量要求设计VMAT计划,AAA法计算剂量.每患者两计划分别沿原始x、y、z轴各移动等中心±1.0、±3.0、±5.0 mm模拟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影响,分析60个参考计划与1080个再计划DVH参数.配对t检验差异.结果 误差为1mm时,GTV D98、CTV D95、HI、PGTV V95平均偏差<0.5%;误差为3mm时,GTV与CTV剂量平均变化<1.0%,且VMAT高于IMRT(GTV D98,P=0.00;CTV D95,P=0.00),PGTV剂量偏差要大,IMRT与VAMT中PGTVnx与PGTVndV 95平均偏差分别为[1.64%比1.95%(P=0.01)]、[1.73%比2.63%(P=0.00)].误差增大各指标偏差变大,且VMAT高于IMRT(GTV D98,P=0.00;CTV D95,P=0.00;CTV HI,P=0.00;PGTV V95,P=0.01).相比靶区,脊髓、脑干Dmax变化更大,但1MRT与VMAT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误差较小时(<3mm),IMRT与VMAT计划均较稳健.VMAT对摆位误差更敏感,主要体现在靶区剂量,随摆位误差增加两者间差异变大.建议行VMAT患者增加图像引导频次.

  • 胸中下段食管癌弧内间断出束VMAT计划研究

    作者:王清鑫;江波;孙佳娜;赵路军;袁智勇;徐利明;王伟

    目的:实现Pinnacle计划系统VMAT弧内间断出束的功能,并探究其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本院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病例。通过编写的程序实现Pinnacle弧内间断出束的VMAT ( FD?VMAT)。每个病例均设计FD?VMAT、VMAT和固定野IMRT计划。计划评价参数包括PTV的CI、HI、OAR受量、计划验证通过率、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计划间差别。结果FD?VMAT计划PTV的CI值和VMAT基本等同( P=0?186),HI值略差于VMAT ( P=0?001),但均优于IMRT计划(P=0?006、0?002)。 FD?VMAT肺的V20、V30保持了VMAT的优点,比IMRT分别降低19?8%( P=0?000)和20?3%( P=0?000);但FD?VMAT肺≤V5具备IMRT的优点,受量低于VMAT,其中V2降低16?8%( P=0?000)。 FD?VMAT计划MLD均低于VMAT、IMRT计划( P=0?001、0?000)。3种计划的脊髓PRV D1 cm3、心脏V30和计划验证通过率均相近。 FD?VMAT计划心脏V40、Dmean同VMAT计划基本相近(P=0?175、0?468),略低于IMRT计划(P=0?021、0?002)。 FD?VMAT计划机器跳数、治疗时间略高于 VMAT 计划,比 IMRT 计划相比分别降低了13?6%、49?6%。结论同 VMAT 和IMRT计划相比,FD?VMAT计划在保证靶区质量、对心脏、脊髓保护和高治疗效率前提下,可进一步降低肺受量,是一种新的可选择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治疗方式。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