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术前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谭兴普;黄艳

    目的 了解核素骨显像对恶性呻瘤患者术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对184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后2~4 h行核素骨显像.结果 阳性率48.4%(89/184),其中多发转移率73.0%(65/89),单发转移率27.0%(24/89).结论 对容易发生骨转移、伴骨痛的恶性肿瘤,应该常规行核素骨显像检查,无骨痛的恶性肿瘤患者也尽量行核素骨显像,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增加患者癌症晚期的痛苦.

  • 术前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金海龙;宋海瑚;刘浩;王坤

    目的 探讨术前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择机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7天、术后早期给予EEN,对照组仅在术后早期给予相同的EEN.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 术前1天,观察组ALB、HB较术前7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两组各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两组各营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而观察组ALB、PA及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天,观察组CD4+、CD8+、IgG、IgM较术前7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1天,两组CD4+、CD8+、CD4+/CD8+和IgA、IgG、IgM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7天,两组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术后1天升高(P<0.05),而观察组除IgA外,其余免疫指标均与术前7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给予EEN支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提高手术疗效及预后.

  • 基层医院不同种类手术患者术前营养状况评价及敏感指标初探

    作者:赵晓艳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手术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反映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择盱眙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85例,根据手术类型被分为四组:骨折手术89例(骨折组)、良性肿瘤切除术89例(良性组)、恶性肿瘤切除术65例(恶性组)、其他手术42例(其他组).比较各组患者术前的血清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及各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率.结果 各组T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水平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以TP判断营养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骨折组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各组以TLC判断营养不良率和临界营养不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良性组的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临界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结论 基层医院手术患者术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尤其应重视骨折患者的营养问题.在TP、Alb、Hb和TLC中,用TLC判断的营养不良率高,TP是判断骨折患者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

  • 骨科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李顺英

    骨科疾病多数来势急,病程进展快,患者精神上无准备,肉体上承担着较大的痛苦,再加上高龄和手术对患者来说是双重压力,所以做好高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不仅可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术后早日康复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媛媛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问题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手术患者术前进行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检测焦虑值.通过分析结果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护理干预使本组患者以正性的积极心态应对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解除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可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痛阈.

  • 癌症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作者:张红

    癌症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已攻克了癌症的难关,癌症早非不治之症,但晚期癌症病人常常要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对于多种治疗方法都有所体会,但由于对医学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经过一番痛苦折磨后,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要想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重要一点是使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指导,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使病人以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 谈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作者:刘春红;卞朝华;赵汝君

    目的:针对不同患者术前心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方法:分析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结论:通过一年多的护理实践,我们开展的术前心理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使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 不同接受能力的经皮肾穿刺术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

    作者:张志红;黄海燕;钟若谷

    目的:观察系统的、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术前健康教育对于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肾区预行经皮肾穿刺术患者20名,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经皮肾穿刺术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从而积极正确地配合手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肾穿 术前 健康教育
  • 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灌肠法的探讨

    作者:华细莲;廖冬梅;刘春芳

    目的:寻找既能减轻妇科患者的痛苦又能达到彻底清洁肠道的方法,探讨清洁灌肠法的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100例需行术前清洁灌肠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头低臀高左侧卧位,抬高臀部20~30 cm,插管长度为20~25 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插管长度为7~10 c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不适感例数明显减少,清洁例数明显增多,灌肠的次数明显减少,每次灌肠入液体明显增加.结论:改良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痛苦,并极大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卢言霞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子宫切除术常规术前护理,治疗组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十预.结果:术前1 d观察干预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明显优于对照组(70.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减轻焦虑状态,使其安全度过围术期,达到身心康复.

  • 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探讨与反思

    作者:徐军;郝金奇;余艳琴

    目的 探讨各年龄段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的患病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法检测14 121例患者术前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1/2)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所有检测项目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同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14 121例患者中,抗HAV阳性率为0.10%,抗HCV阳性率为0.59%,抗HIV1/2阳性率为0.05%,TPAb阳性率为1.33%,提示患者术前均有可能被传染性病症感染.结论 术前为患者做甲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抗体检测,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是检查术前患者体质和手术适应证,二是保护性检测,防止医患纠纷.

  •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

    作者:李霞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士对即将进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未实施术前访视,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观察并记录两组情况.结果 麻醉完成后,对照组心率与血压发生了显著的升高(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也略有升高,但是幅度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2,P<0.05).结论 医护人员术前访视使患者,可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董红丽;陈岩;徐梅

    目的 分析研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心率等,并对比分析.结果 对比术前1 d时SAS评分、术前24 h心率,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前15 min时SAS评分、术中心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生理应激和心理不良情绪,确保手术质量,有利于术后康复.

  •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作者:余文华;李智英;黄燕;陈丽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65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胆结石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环境、心理、健康教育这几个方面来加强护理服务,并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 患者对人性化护理干预都非常满意,且焦虑自评量表分数明显降低.结论采取人性化护理可以让胆结石手术患者减轻术前焦虑的症状,让患者的手术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较高,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人性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海艳;李文梅

    目的 分析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120例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65例)予以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20.00±3.94)分、SDS(21.00±1.50)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率(80.30±1.94)次/min、呼吸(18.00±0.50)次/min等生命体征状况均更优(P<0.05).结论 对甲状腺患者术前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临床护理效果.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

    作者:储敏峰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采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83例结肠癌及结肠癌复发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所有患者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术前CT扫描结肠癌患者121例,其中TNMⅠ期33例,Ⅱ期55例,Ⅲ期22例,Ⅳ期11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9.1%、87.3%、100.0%、100.0%.62例结肠癌复发患者通过CT扫描显示TNMⅠ期7例,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18例,诊断符合率分别是53.8%、68.8%、100.0%、100.0%.结论 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结肠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监测术后复发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2010~2014年输血、术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兰凤;杜丽新;田斌

    目的: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及医院感染,了解综合医院输血、术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对32096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抗体(抗TP)和甲型肝炎抗体(抗HAV-IgM)、谷丙转氨酶(ALT)的检测。结果各项的阳性率分别为:HBsAg 6.8%,HBsAb 29.54%,HBeAg 1.12%,HBeAb 5.05%,HBcAb 9.63%,抗HCV-IgG 0.60%,抗TP 0.5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0.02%,抗HAV-IgM 0.08%, ALT4.04%。结论输血、术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很重要,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输血 术前 传染性
  •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景生

    目的分析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帕瑞昔布钠的静脉注射,实验组则是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之后,实验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其 BCS 舒适评分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的吗啡追加用量、芬太尼用量以及 PCIA 的次数较对照组少,P <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的临床效果好,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量。

  • 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的探讨与研究

    作者:梁姣;王晓娟;孙玉勤

    目的 探讨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方案及对策,达到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就诊全程时间更短、诊疗行为更规范、诊疗效率更高的目的.方法 对我院手术患者(术前)诊疗流程通过问卷调查,确定诊疗流程中的瓶颈环节,对瓶颈环节的产生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手术科室(术前)诊疗流程重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建立前.结论 手术科室术前患者诊疗流程重组,可以提高术前患者的满意度,提高诊疗效率.

  • 前列腺增生症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的意义

    作者:姜文元;蔡学辉;潘勇;曲更庆;吴永进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皆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总结分析临床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经术前尿动力学检查可知有膀胱出口梗阻(BOO)142例、可疑BOO者3例、无BOO者55例,其中合并膀胱逼尿肌功能轻微损害者或者基本正常者术后效果理想,而合并逼尿肌收缩功能障碍(IDC)患者大部分术后1个月就恢复,而且症状消失;术后效果不佳患者有41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显示有8例逼尿肌不稳定(DI)、11例逼尿肌低顺应性、17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A)、5例膀胱出口梗阻。结论对BPH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是否有BOO情况,并能评估逼尿肌功能,对于手术方法与治疗时机选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1027 条记录 11/52 页 « 12...891011121314...515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