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李新霞;张镁硒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常见的小儿腹泻病之一,多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系由感受外邪,饮食不洁,使脾失运化,湿热下注大肠所致[1]。西药治疗本病缺乏特异性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实践,探讨中医小儿推拿结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飞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一般秋季多发,因此俗称为"秋季腹泻" ,主要侵袭2岁以下的婴幼儿童[1 ] .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途径.一般以急性起病为特点 ,易合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还可造成多系统损害.在治疗上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 ,抗病毒效果不理想.

  • 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卫芳

    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验的相关情况.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本文的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因其他原因而导致出现腹泻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于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肌酶谱进行检验,主要研究两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差异性,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于本文两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比较可以得出,观察组患儿的相关数值,明显都比对照组更高,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病情,这种病情常常会合并心肌损害,为患儿进行早期的心肌酶谱检验能够有效的进行及早的诊断,并对患儿进行及时的处理,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海花;季凤华

    目的 探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对照组行利巴韦林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和粪便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显效快、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体会

    作者:侯鸿雁

    目的:分析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定本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82例,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41例,采纳常规治疗)、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止泻时间、止呕时间、退热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消旋卡多曲可有效改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呕吐、腹泻等症状,值得借鉴.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邓成俊;段金涛;方佳慧;刘四香;徐苏琦;李娟;李文静;李卓恒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7年07月-2018年06月间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中选择100例进行分组治疗,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各50例.治疗后对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治疗后评估疗效,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为98.0%(P<0.05).对比腹泻持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观察组也均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更利于患儿康复,可尽快解除患儿患病痛苦,值得推广.

  • 消旋卡多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作者:邹小卫;杜春晖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及醒脾养儿颗粒,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2.50%,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发热、脱水症状消失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接受消旋卡多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同时改善心肌酶谱指标,预防或缓解心肌损害,值得推广.

  •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卓德平

    目的:为了有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106例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方案上选取常规药物(十六角蒙脱石、头孢氨芐及补液盐等)治疗,而试验组患儿在给予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1(96.23%)、42(79.25%),试验组疗效更显著,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应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 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明辉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表中心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剂治疗的患儿设为试验组,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相同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退热时间、状态恢复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组间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酪酸梭菌联合复方丁香罗勒混悬荆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和推广应用.

  • 细节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胡爽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在基本的常规护理方式上增加细节护理措施.在治疗结束之后对患儿的住院、止泻、退热时间以及腹泻次数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患儿的住院、止泻、退热时间以及腹泻次数均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为87.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细节护理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患几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黎明春

    目的:探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2013年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抗病毒、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补液盐Ⅲ,观察1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且血钠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性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缩短腹泻时间,且对患儿血钠无明显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

  • 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价值分析

    作者:张超雁;高立品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合理饮食及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总治疗疗程、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热毒宁注射液与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作者:胡维璘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腹泻婴幼儿2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8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口服金双歧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两组在用药3 d内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其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周期比较:治疗组(2.55±1.05)d,对照组(3.78±1.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5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缩短病程,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推广意义。

  • 观察葡萄糖酸锌、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及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分析

    作者:熊强

    目的 分析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联用葡萄糖酸锌与消旋卡多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惠儿单独应用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患儿联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与消旋卡多曲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较对照组的89.58%具有显著优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联用葡萄糖酸锌与消旋卡多曲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可取得满意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与免疫功能指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及分析

    作者:刘继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病,并常常伴有肠道外表现.为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的影响,我们于2008年9月~2008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申艳娥

    目的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多发病,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而西医治疗疗效有限,探讨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按摩外劳官穴及神阙穴帖敷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 对寒湿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穴位按摩及中药外敷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患儿易接受等优势.

  •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洪玲;王俊显

    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发生于婴幼儿,因多流行于秋末冬初之时,又称"秋季腹泻”.临床症状可见发热、腹胀、排水样便,大便稀溏,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很少腥臭味.大便数次至十余次不等.伴有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口渴,烦躁,嗜睡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发生微循环障碍或心力衰竭,终至不救.治疗主要靠输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治疗无效.双苓止泻口服液系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研制.药理实验证实它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及清热止泻功效.笔者临床用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秋季腹泻”3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影响

    作者:徐萍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临床症状总积分、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系统护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时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汉卿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参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中西医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04%,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43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