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隐球菌败血症死亡1例分析

    作者:梁慧;刘丽萍;韩彬;张薇;王海燕

    现就新生隐球菌感染败血症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1岁.晨起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在38℃,中午患者出现嗜睡,家属未予重视.23:00出现气喘、憋气、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急送我院门诊,收入急诊ICU.

  • 老年败血症误诊12例分析

    作者:李小玉;张芸;张吉生

    目的:分析老年败血症早期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治疗率.方法:对住院12例老年败血症患者早期临床资料及首发症状分析.结果:误诊疾病主要为支气管哮喘、输液反应、急性左心衰,分别为5例(41.7%)、4例(33.3%)、2例(16.7%),少见为癔症1例(8.3%).结论:临床医师应该充分了解老年疾病特点及特殊性,全面、客观及仔细地分析判断病情,提高老年败血症诊断率及治疗率.

    关键词: 败血病/诊断 误诊
  • 新生儿白色念珠菌败血症误诊10例分析

    作者:张璋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0-01-01~2004-12-01新生儿血培养为白色念珠菌误诊10例分析如下.

  • 变应性亚败血症误诊为支原体肺炎1例分析

    作者:安富荣;栾照富;赵德友

    对变应性亚败血症误疹为支原体肺炎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19岁.以发热半月,咳嗽、咽痛1 d入院.入院前半月因训练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 ℃,以下午为著,晨起体温38 ℃左右, 静脉滴注青霉素Ⅴ800万U/d,3 d后症状无缓解即自行停药,1周后症状加重,即收住入院治疗,入院前1 d出现咳嗽,咽痛,咳白色无血粘痰,发热情况同前.

  • 金葡败血症酷似流脑延迟诊断4例分析

    作者:徐光凤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下称金葡败血症)的皮疹形态、数量和分布差异很大.但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称流脑)样皮疹的瘀点瘀斑者,极为罕见.对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我院收治4例,分析如下.

  •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误诊13例分析

    作者:金国达

    金葡菌败血症临床多见,在各种败血症中占首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贻误治疗.现将我院1985~2001年住院患儿中,在门诊或住院期间误诊的13例进行分析如下.

  • 马棒状杆菌败血症1例分析

    作者:杨华强;张荣环

    现将我们发现的马棒状杆菌败血症1例分析如下.

  • 成人Still病12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骥;李庆兴;王震龙

    我院1990年10月~1997年10月收住15例成人Still病,其中误诊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20~52岁,平均32.2±10.5岁.后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治疗反应及排除其它风湿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及感染性疾病后确定诊断.

  • 恙虫病42例误诊分析

    作者:阮炳威;梁国权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南方较常见。我院1994年9月~1998年10月收治65例恙虫病,误诊42例,误诊率69%。为加深对恙虫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72岁,平均31±2.7岁,均符合恙虫病的诊断标准[1]。发病在每年的5~11月份,其中6~9月份33例。28例在起病前1个月内有明确的野外作业史。

  • 不典型细菌L型败血症246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伊莉;潘立民

    不典型细菌L型败血症(SBL)是由细胞壁不同程度缺陷的L型细菌引起,其典型的表现已有报道[1],不典型表现常造成临床误诊[2]。临床以某一脏器或局部病变为首发状症,或多系统表现而无败血症常见的高热、寒战、皮疹症状,易被忽略[3],以致误诊误治。本文拟分析首发症状及不能及时正确诊断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 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误诊浅析

    作者:湛晓勤;曾春芳;杨小琼;李万成

    近年由于流动人口增加,在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临床多表现为非典型性与多样性,易误诊误治。1998年2月~2000年1月我们共收治肺结核患者292例,其中结核性大叶性肺炎5例,均误诊,占同期肺结核的1.71%。为提高对该病的警惕,现就5例结核性大叶性肺炎误诊误治情况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其中外出务工农民2例,汽车司机、产妇及医务人员各1例;年龄22~45岁,平均30.6±8.04岁。5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 幼年型类风湿病14例误诊讨论

    作者:王海燕;林志;蔡忠钦

    幼年型类风湿病(JRA)是一组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可呈现多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差异较大.初期易误诊误治.按公认的诊断标准(王永年.实用儿科学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843),我院1993~1998年收治从外院转来的JRA病儿24例,其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58%,现报告如下.

  • 川畸病12例误诊分析

    作者:潘教清

    川畸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我院1995年12月~1998年12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5例,其中误诊12例,误诊率高达80%.现总结分析如下.

  • 新生儿败血症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罗元芝;胡南;张晓桂;刘勇;朱通球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异常患儿进行动态监测,3d后心电图持续异常者结合血清心肌酶谱检测,了解心肌损害情况.[结果]6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早期有心电图改变的为48例(70.05 %);3 d后持续心电图异常者为37(54.4%),其中心肌酶活性增高的72.9%(27/37),提示心肌损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常有心电图的改变,持续异常改变高度提示心肌损害发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对临床及时发现和防止心肌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误诊为变态性败血症一例

    作者:陈珮;马春华;张信;张彦宗;赵娟

    1 病历1.1 一般资料患者女,37岁,因发热15个月伴盗汗、乏力、关节疼痛,一过性皮疹而入院.发病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行"扁桃体摘除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9℃~41℃,伴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胸片、B超示脾大,血沉快,按风湿治疗,关节疼痛、肿胀好转,但体温未降.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骨髓穿刺三次均未见异常,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体温未降反而更高,腹部CT除肝脾增大余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未见异常,给予激素治疗后,体温一度降至正常,后又复升,为明确诊断而收入本院.入院初步诊断:变态性败血症.查体:T38.9℃,BP 120/80 mmHg.

  • 荧光定量PCR评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曼琼;钟礼立;张兵;蔡瑞云;叶剑荣;林小娟

    目的 探讨FQ-PCR定量检测铜绿假单胞菌oprⅠ基因的方法在快速诊断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及快速判定抗生素体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1)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菌株并行药敏实验,找出敏感药物(丁胺卡那霉素)及非敏感药(苯唑西林钠).(2)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取不同浓度的菌液尾静脉注入,于实验开始0 h、12 h、24 h、48 h各组分别麻醉6只大鼠,采血作血培养、FQ-PCR.(3)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给予1×109 CFU/ml尾静脉注入.随后治疗组立即给予敏感抗生素;处理组立即给予非敏感抗生素;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于尾静脉注入.各组于首次注射后0 h、12 h、24 h、48 h分别麻醉6只大鼠,采血作血培养、FQ-PCR.结果 (1)1×109 CFU/ml、1 ×108 CFU/ml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阳性,FQ-PCR检测,均为阳性.(2)1×107 CFU/ml、1×106 CFU/ml组0 h、12 h血培养均为阳性,1×107 CFU/ml组24 h血培养为阳性,48 h为阴性,而1×106 CFU/ml组24 h、48 h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1×107 CFU/ml组0 h、12 h、24 h为阳性,48 h为阴性.1×106 CFU/ml组0 h、1-2 h、为阳性24 h、48 h为阴性.(3)1×105 CFU/ml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均为阴性.(4)处理后对照组、处理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阳性,而处理后治疗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三组各时段均为阳性.结论 (1)FQ-PCR诊断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与传统细菌培养比较其特异性吻合率达100%,虽灵敏度并未增加,但诊断时间明显缩短.(2)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运用FQ-PCR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3)40用FQ-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oprⅠ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扰生素体内敏感性的判断.

  • 新生儿败血症182例血hs-CRP、PCT及WBC检测及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晨;张娟利;王静;于淑群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白细胞计数(WBC)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新生儿败血症和80例非败血症患儿进行血hs-CRP、PCT、WBC检测,并进行不同界值诊断评价。结果:hs-CRP、PCT 、WBC异常在败血症和非败血症患儿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hs-CR P>3mg/L、PCT >1.5 ng/L、WBC升高(≤3d者>25×109/L ;>3d者>20×109/L )时准确性越好,其敏感性分别为45.68%,12.34%,14.81%;特异性分别为80.00%,97.5%,96.25%;阳性预测值(PPV )分别为69.81%,83.33%,80.00%;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9.26%,52.35%,52.74%。Youden指数分别为25.68,9.85,11.06。联合两项或两项以上非特异性指标时,特异性均在90%以上。结论:hs-CRP、PCT 、WBC异常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具有诊断意义,联合检测各非特异性指标的诊断价值高。当hs-CR P>3mg/L、PCT >1.5 ng/L、WBC升高时,准确性高,误诊率低,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界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