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底黑色素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单志明

    眼底的黑色素虽不象眼底出血、渗出那样多见,但在从事眼底病的临床工作中也经常见到.它可发生于眼底的不同部位.可发生于视网膜表面、视网膜下、脉络膜层,且形态各异.既有先天具有的又有后天生成的.且有良性、恶性之差异.恶性者不仅致患者丧失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笔者查阅了近10 a(2000-2010年)国内权威杂志及书刊,针对临床常见的几种眼底黑色素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鉴别诊断.

  • 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五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在强;李新钢;黄齐兵;张元鹏;宫崧峰

    为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对本科近13年来治疗的5例颅内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影像学上CT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核磁共振检查(MRI)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也可以因顺磁性黑色素含量不同和瘤内有无出血,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注射二乙胺五乙酸钆(GD-DTPA)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5例患者中,3例手术全切,1例大部分切除,1例未手术.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颅内黑色素瘤的预后差,主张在手术基础上进行包括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

  • 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王丽霞;徐秒生;殷卫东;王晋芬

    为了探讨黏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的病理形态特点及误诊原因,对9例初诊时误诊的黏膜无色素性恶黑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9例中发生于鼻腔2例,宫颈1例,阴道2例,肛管直肠3例,道格拉氏窝1例.初诊分别误诊为浆细胞瘤、淋巴瘤、垂体瘤、鳞癌、平滑肌肉瘤、腺癌,后经免疫组化染色确诊.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黏膜恶黑比较少见,且形态复杂,经验不足或没有免疫组化标记非常容易误诊.

  • 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燕霞;王彩霞;于环;白燕

    目的探讨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发生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全部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光镜下的细胞形态的多样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以均未找到黑色素颗粒为主要特点,免疫组化染色S-100蛋白、HMB45及Vimentin的阳性率分别100.0%、80.0%和70.0%.结论 10例原发性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诊断比较困难,组织结构的变化特点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26例临床分析

    作者:应晔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阴道黏膜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度极高,较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生存情况分析如下.

  • 甲下黑色素瘤的误诊情况探析

    作者:李宝山;刘俊辰;车建伟;王福宏

    甲下黑色素瘤(Subungual melanoma SM)是一种有独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疾病,但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常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错认其为甲下黑痣、慢性甲沟炎、血管球瘤、感染性肉芽肿或甲下血肿,导致误治,延误病情,影响预后.我院1993年以来共收治甲下疾病共56例,其中有9例甲下黑色素瘤误诊为其他甲床疾患,误诊率16.1%.现报告分析如下.

  •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4例

    作者:王科峰;张扬;吴斌

    目的 探讨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对4例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4例均行化疗,其中2例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结论 阴茎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确诊依靠病理,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行化疗联合生物学治疗可提高生存期,但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

  • c-myc致癌蛋白和Ki-67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于洋洋;王素云;崔心明

    目的 探讨c-myc致癌蛋白和细胞增殖因子ki-67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组织病理特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石蜡包埋标本中c-myc致癌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 结果 4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标本中,c-myc在23例肿瘤的细胞胞浆或胞核中表达,阳性率为57.5%.c-myc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及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细胞类型、肿瘤的位置、巩膜浸润程度和性别无关(P>0.05).Ki-67指数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型(特别是上皮细胞型)和肿瘤的位置有关(P<0.05).未发现Ki-67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巩膜浸润程度及年龄、性别有关.且c-myc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654,P<0.05). 结论 c-myc和Ki-67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作者:朱玉萍;冯海洋;刘勇;钱俊;陈寅波;李德川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生存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率.结果 本组22例,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0.3%(22/7 300),首发症状为便血(77.3%),误诊率68.2%,首诊转移率63.6%;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6例,局部切除术4例;辅助化疗9例,辅助免疫治疗6例;辅助放疗1例.22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13.6%、9.1%.中位生存时间12月(95% CI:7.48-16.52).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易转移,预后差.外科治疗是目前无转移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周海涛;周志祥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是一种比较少见,但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自1857年Moore报道第一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以来,全世界文献报道的病例只有500例左右,且多为小样本数的报道[1].本文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RMM的相关报道,以期进一步认识该病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了解其诊断和治疗进展.

  • 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作者:杨安奎;郭翔

    目的 探讨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资料,分组统计预后.结果 手术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20%.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为21%,非手术治疗组为0.结论 头颈部粘膜恶性黑色素瘤首选手术治疗.免疫组化病理有助确诊.

  • 恶性黑色素瘤的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与 CT 对比研究

    作者:高军;戴峥;熊青荣;谢岳云

    [目的]评估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包括全身弥散成像(WB-DWI)与全身CT 在恶性黑色素瘤分级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价WB-DWI在病变检出方面与WB-M RI比较的差异。[方法]WB-DWI用于23例病患的胸、腹、盆扫描,并全部进行包括C T、WB-M 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过组织学确诊恶性黑色素瘤。在M RI检查之前及随访中均采用CT作为参照。[结果]WB-MRI及WB-DWI分别检查到345和302个病灶。CT 检查出397个病灶,在不同部位WB-M RI和WB-DWI 检查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肺部转移灶WB-M RI的检出率为38(个)灶/17例,WB-DWI为28(个)灶/14例,CT 为60(个)灶/21例;骨的检出率 WB-MRI和WB-DWI均为56(个)灶/12例,而C T为42(个)灶/8例。[结论]WB-M RI尚不能取代C T 来进行恶性黑色素瘤分级,特别是胸部;对于骨转移病灶而言,WB-M RI具有优势,在进行M RI检查时必须同时使用WB-DWI和WB-M RI序列才能够达到病灶检出的要求。

  • 手指恶性黑色素瘤13例诊疗体会

    作者:李兆鹏;刘建宇;孔祥龙

    [目的]提高临床对手指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4~2011年收治的13例手指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拇指为肿瘤原发部位的5例,食指2例,中指3例,无名指2例,小指1例.根据AJCC2000黑色素瘤分期标准,Ⅰ期患者2例Ⅱ期4例Ⅲ期6例Ⅳ期1例.采用截指或关节离断术及转移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院后失访,有3例患者死于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和肿瘤慢性消耗,1例患者死于心肌梗死,2例患者局部肿瘤复发,行二次根治性截指术,4例患者肿瘤多发转移,见于肝脏、肺、骨.无瘤存活患者1例.[结论]因临床上对手指黑色素瘤的危险性认识不够,常导致早期诊治的延误.只有充分重视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病理检查;做到尽早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同时术后定期复查,严密随访,积极治疗转移病灶,才能预后好.

  • 脉络膜黑色素瘤误诊为青光眼二例

    作者:邹颖飞;曾军

    1 病历病例1:患者,男性,68岁,因右眼外伤后疼痛伴同侧头痛1年余入院.自述于1年余前右眼被竹铣刺伤后疼痛、视力下降、并伴同侧头痛,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青光眼(右)",并行"右眼抗青光眼手术",术后疼痛仍未见好转.入院检查:VOD无光感,眼压 34 mmHg,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消失,虹膜新生血管生长,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体完全混浊,眼底未窥进.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作者:安泽武;王茹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近21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7例有不同程度的便血,肛周疼痛等肛门症状,术前误诊7例.全组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平均生存18个月,长存活39个月.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高,较早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宜采用根治手术,辅以化疗及生物治疗的综合性治疗.

  • 胸段脊髓内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黎华;孙永东;刘辉;姜志锋

    患者,男,68 岁,主因"腰痛伴双下肢无力1 月余"于2015年4月入住本科,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同时伴有双下肢无力,以右下肢为重,右下腹部有间断疼痛,腹部有束带感,小便正常,大便便秘. 既往有高血压、脑梗死病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群地平片. 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恶性黑痣,双侧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双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伸舌居中,腹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张力高,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脐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 头部CT示:右侧基地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胸椎MR示:胸10-11节段椎管内见一卵圆形明显强化肿块影,大小约2. 4 cm × 1 cm,边界清,可见条形影,信号均匀,脊髓受压性改变. 考虑:海绵状血管瘤或脊膜瘤(图1).

  • 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瘤误诊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李静;葛心;马建民

    患者,男,24岁.主因“发现右眼肿物3个月”于2013年3月25日就诊.12年前,患者右眼因手指碰伤致外伤性白内障,于当地医院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无恢复.3个月前患者到当地医院复诊,发现右眼球肿物,遂来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左眼1.0,眼压右眼15 mmHg(1 mmHg =0.133 kPa),左眼13 mmHg,右眼鼻侧虹膜膨隆,瞳孔不圆,人工晶体偏位,余前节未见异常.右眼底窥不入.

  • 左侧上颌窦、筛窦及泪囊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一例

    作者:薛令军;李培梅

    患者,女,54岁,2008年3月无诱因出现左鼻腔分泌物带血,偶有头痛,左眼溢泪,无其他不适,曾先后多次到外院眼科、耳鼻喉科就诊,行鼻窦CT检查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慢性泪囊炎,予以抗炎治疗,未能治愈.2010年3月12日到威海市立二院耳鼻喉科就诊,查体行双侧鼻腔及鼻咽部黏膜光滑,慢性充血,中鼻道有少许粘涕.鼻窦CT提示双侧筛、上颌窦低密度影,以慢性鼻窦炎收入院行鼻内窥镜下筛、上颌窦开放术,术中所见:开放左侧前筛及扩大左侧上颌窦自然开口后,均发现有黑褐色息肉状物,触之易出血,遂取组织送病理,术中快速病理报告为恶性黑色素瘤,因恶性黑色素瘤范围较广,肿物前界到筛泡前壁,向上距筛顶1 cm,上颌窦内壁、前壁、后外壁受累,行左侧鼻侧切除术,切除筛、上颌窦病变组织、毗邻黏膜及骨质,术中发现肿物边界距左侧眶内壁纸板约0.5 cm,切除左侧眶内壁骨板,完整保留眶筋膜,左侧上颌窦上壁未受累,予以保留.

  • 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一例

    作者:王建荣;范传峰;郭百灵;刘伟

    患者女,32岁.因右眼胀痛伴视力下降20 d于2008年7月21日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8,矫正视力-0.5~1.0,眼压46 mm Hg(1 mm Hg=0.133 kPa).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患者角膜水肿,鼻侧虹膜局部向前膨隆,虹膜色素多,360度房角明显色素沉着,瞳孔直径3 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

  • 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内炎性假瘤一例

    作者:张静楷;颜华;许瀛海;徐大慧

    患者男,39岁.因左眼红、视力下降1个月,疼痛2周,收住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视物模糊,在外院诊断为巩膜炎,给予抗炎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2周前出现眼痛.在外地某医院会诊,诊断为左眼脉络膜黑色素瘤.入院检查:全身情况无异常.

44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