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翼额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21例分析

    作者:王景波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1-2009-12经翼额入路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21例.结果 21例肿瘤中,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15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无死亡病例,视力明显改善15例.结论 显微镜下经翼额手术入路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空间大,便于保留重要结构,使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脑膜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梁霞;王志明

    现将脑膜瘤2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0~70(平均47)岁.病程3个月~1 a.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手麻及一侧肢体肌力减弱,精神改变,癫痫等,其中鞍结节3例,大脑镰旁5例,矢状窦旁3例,小脑桥脑角4例,大脑凸面2例,蝶骨嵴3例.

  • 岩斜区脑膜瘤51例显微外科处理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陶钧;吴安华;王运杰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的手术入路特点、岩斜区脑膜瘤侵袭海绵窦的处理策略及神经功能的保护.结果:经岩骨-迷路后-乙状窦前入路2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1例,颞下入路7例,联合入路4例,分期手术3例.根治性切除(GTR)20例,次全切除(NTR)23 例,大部分切除(STR)8例.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19例(37%)出现恶化(指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6例(51%)同术前,6例(12%)术后改善.术后死亡2例,颞叶水肿2例,脑脊液漏3例.结论:个体化选择设计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策略对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旁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

    作者:何正文;刘运生;胡炳强;钟喆;任年军;高洪波;章凯

    大脑镰旁脑膜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 就诊时常常肿瘤已巨大.同时肿瘤位置深在, 全切有一定难度,且并发症(主要是偏瘫)较多.近5年来, 我们应用自己改良的入路,即旁正中入路切除31例镰旁脑膜瘤,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23例分析

    作者:兰丰科;刘广存;刘树山

    岩斜区脑膜瘤毗邻脑干、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和诸多颅神经等重要结构,手术治疗这类肿瘤比较困难.

  •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手术治疗(附88例报告)

    作者:刘伟国;杨小锋;李谷

    ]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近20年经手术治疗的88例桥小脑角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部切除68例(全切率77.3%),大部切除20例;术后死亡6例(死亡率6.8%).60例随访6个月~11年,46例恢复良好,8例死亡,6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是桥小脑角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妥善处理和保护血管、神经、脑干等,以及术后正确处理并发症,配合其他辅助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 经颅入路切除蝶-眶脑膜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永;史季桐;安裕志;傅继弟;张家亮;张天明

    目的 探讨经颅人路切除蝶-眶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32例蝶-眶脑膜瘤患者,其中良性脑膜瘤(WHO Ⅰ级)28例,其中上皮型24例,纤维型3例,砂粒体型1例;生长活跃或不典型脑膜瘤(WHO Ⅱ级)2例;恶性脑膜瘤(WHO Ⅲ级)2例.方法 采用发际内额颞弧形切口,在硬脑膜外磨除增生的蝶骨大翼骨质,眶上裂、视神经管开放减压,增厚的眶骨膜连同肿瘤一并切除,用颞肌筋膜或人工脑膜修补硬脑膜及眶骨膜缺损.主要指标 术前、术后突眼.眼球运动等临床表现,肿瘤的切除程度及复发率.结果 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 II级8例、Simpson III级20例、Simpson IV级4例.术后突眼情况均有好转,6例患者术后外展受限,4例上睑下垂.随访有6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 经颅人路切除蝶-眶脑膜瘤可获得充分的肿瘤显露和眶尖减压,手术入路安全,可有效缓解突眼症状.因肿瘤多累及眶尖、眶上裂、海绵窦等重要组织结构,肿瘤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

    关键词: 脑膜瘤/外科学
  • 枕叶下经小脑幕切开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大型肿瘤

    作者:尹震;程钢戈;董连强;黄永安;胡泽勇;李博;武琛;马宏伟

    我院于1990~1999年,采用自行设计的枕叶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肿瘤52例,现报告如下.

  • 后颅凹肿瘤术后并发血肿21例反思

    作者:胡天贵;李丽;李志强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发生颅内血肿,是一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后颅凹肿瘤术后2次开颅清除血肿死亡率很高.作者收集我院及安医附院,自1994年1月~1998年5月后颅凹肿瘤术后并发血肿21例,现报告如下.

  • 颅前窝巨大脑膜瘤1例

    作者:乐奇志;王阳春

    患者,女性,52岁,因头痛、右下肢力弱十余年,嗜睡1年、意识障碍、小便失禁1天入院.查体:意识呈嗜睡状态,双眼底视乳头水肿明显,有渗出,右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基本正常.CT示:左侧前颅窝有1个巨大稍高密度影,约8.64cm×7.94cm×7.0cm,中线结构右偏,边界清楚,脑室受压.CT值为50Hu,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

  • 显微外科术配合伽玛刀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的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分析

    作者:张继伟;刘子厚;杜宇鹏;周学平;郭海涛

    [目的]探究采用显微外科术配合伽玛刀对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中1/3、后1/3分别为15例、22例、13例,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术治疗,对术后肿瘤切除残留者配合伽玛刀治疗.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复发情况,记录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情况,随访术后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结果]Simpson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6例(32.00%)、8例(16.00%)、15例(30.00%),全切除率为78.00%;SimpsonⅣ级切除11例(22.00%),次全切除率为22.00%.Simpson Ⅱ级、Ⅲ级、Ⅳ级切除者均进行了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2年,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病死病例.术后肿瘤复发4例(8.00%),其中Ⅱ级、Ⅲ 级复发1例,Ⅳ级复发2例.肿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肿瘤44例(88.00%),恶性肿瘤6例(12.00%).患者术前生活质量KPS评分为(72.67 ± 3.32)分,术后为(86.43 ± 4.02)分,术后KP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6,P <0.05).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8例(36.00%),其中神经功能损伤9例(18.00%)、抽痉3例(6.00%)、血肿4(8.00%)、脑肿胀2例(4.00%).[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术后肿瘤切除残留者配合伽玛刀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复发,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路径管理对改善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分析

    作者:胡阳琼;刘跃晖;刘文卓;汤颖;田玉辉

    [目的]探讨路径管理对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但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缓解了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90例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石磊;卢明;彭立辉;陈静;赵振宇

    【目的】总结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和手术证实岩斜区脑膜瘤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上斜坡向幕上发展者采用经幕上下联合入路35例,中下斜坡向幕下发展者采用幕下经乙状窦入路50例,上斜坡向岩尖及海绵窦发展者采用颞下小脑幕岩骨入路5例。【结果】90例93次手术,其中术后再出血第二次手术3例,肿瘤镜下全切除72例(80.0%),次全切除11例(12.2%),大部分切除7例(7.8%)。临床痊愈恢复正常工作70例,生活需要照顾18例,死亡2例。【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加强术后观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全切除,减少死亡和病残率。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韩劲松;高之宪;刘力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不同入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SR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RM手术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A、B两组,都采用显微手术的方法,A组(103例)采用翼点入路,B组(40例)从额颞颧弓入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的Ⅰ级(15.53%)、Ⅱ级(21.36%)切除比例明显高于B组(7.50%,17.5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组并发症中脑梗死(5.00%)、脑神经功能损伤(7.50%)和运动性失语(2.50%)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1.94%,4.85%,0%)(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SRM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翼点入路手术疗效高于额颞颧入路;其疗效与肿瘤位置以及肿瘤与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关系有关.

  • 经翼点和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达健;陈鸿尤

    [目的]探讨经翼点、额下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3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翼点入路组(n =17)和额下入路组(n =2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切除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翼点入路组Ⅰ级切除、Ⅱ级切除率分别为76.47%、17.65%与额下入路组的71.43%、1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 =0.905>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翼点入路组视力提高率为76.47%高于额下入路组的7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 =0.940>0.05).翼点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3/17)略低于额下入路组的19.04%(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0.05).[结论]根据肿瘤特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经翼点手术入路与额下手术入路均可获得同等的肿瘤切除效果,且在住院时间、视力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12例临床体会

    作者:李国成;钟云龙;高亚红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蝶骨嵴脑膜瘤均采用以蝶骨嵴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的临床表现大部分消失或改善.2例动眼神经麻痹3个月后逐渐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蝶骨嵴脑膜瘤采取以蝶骨为中心的翼点入路显微切除,术中先处理肿瘤基底,掏空瘤内,扩大术野,并保护好神经和血管,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手术出血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志兵;姚远;方运珍;曹阳慧

    [目的]探讨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减少脑膜瘤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方法]45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联合组):术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20 ml/kg和乳酸林格氏液20 ml/kg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术中微量泵输注硝普钠0.4~6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25%.单纯控制降压组(降压组)术中控制性降压同联合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术毕测定出血量和实际出血量,记录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结果]联合组与降压组出血量、输血量、实际失血量、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实际出血量明显少于降压组(P<0.05).[结论]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可以明显减少脑膜瘤手术时的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下降,提高节约用血效果.

  • 嗅沟脑膜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范芳荣;田松

    嗅沟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8%~18%[1],为较常见的颅底脑膜瘤.本科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嗅沟脑膜瘤21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显微手术切除额部巨大脑膜瘤8例报告

    作者:罗宗晚;朱新洪;舒毓高;胡继实;吴志平;颜春英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根据CT及术中测量,其大径>7.0 cm者为巨大脑膜瘤.脑膜瘤切除后预后较佳,但巨大脑膜瘤手术,尤其是颅底脑膜瘤,对神经外科医师仍极具挑战性.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额部巨大脑膜瘤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 眶颧额颞下入路切除鞍旁、鞍上脑膜瘤11例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唐景峰;阳永东

    随着神经放射学的发展,颅底肿瘤的定位诊断更加精确[1].对于累及中颅窝底、海绵窦的鞍旁脑膜瘤和累及眶、视神经管的鞍上脑膜瘤,由于其位置深,解剖关系复杂,侵蚀颅底并向颅底外生长等,传统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多因显露病灶不佳,脑牵拉严重及不便于清除被侵犯之颅底而受限制.近3年来,作者采用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对鞍旁脑膜瘤、部分鞍上脑膜瘤行手术治疗,结果如下.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