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定量感觉温度测试在预测胸腔镜术后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吉晓琳;冯艺;何苗;王广

    目的:评价定量感觉测试(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对预测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术后慢性疼痛的价值.方法:针对100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于术前和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在手术切口肋间前缘皮肤进行QST,于术后3个月以疼痛调查问卷形式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P组(慢性疼痛组)和N组(无慢性疼痛组).结果:33.3%(32/96)的患者存在慢性疼痛,其中81.25%(26/32)的慢性疼痛患者倾向于神经病理性疼痛.P组冷痛阈值差异显著高于N组(P=0.021),冷感、温感及热痛阈值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痛阈值差异是VATS后3个月慢性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OR 1.046,P=0.024).结论:大多数VATS后慢性疼痛可能是神经病理性疼痛,QST冷痛阈值差异是VATS后3个月慢性疼痛的独立预测因素.

  • 慢性咀嚼肌痛患者面部感觉功能改变的初步定量评价与分析

    作者:王洋;杨广聚;康艳凤;赵燕平;谢秋菲

    目的 初步定量评价与分析慢性咀嚼肌痛(masticatory muscle pain,MMP)患者面部感觉功能的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标准定量感觉测试,测试20例慢性MMP患者疼痛侧和对侧咀嚼肌及20名健康对照者右侧相同咀嚼肌的冷感知阈变化值、温感知阈变化值、冷痛阈值、热痛阈值、机械触觉感知阈值、机械痛觉阈值、压痛阈值,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慢性MMP组疼痛侧与对侧差异,使用成组t检验比较慢性MMP患者疼痛侧或对侧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MMP组疼痛侧和对侧咀嚼肌区冷感知阈变化值[(-1.2±0.5)和(-1.7±0.9)℃]和冷痛阈值[(27.6±2.3)和(27.0±2.0)℃]显著升高,温感知阈变化值[(2.0±1.1)和(2.1±1.2)℃]、热痛阈值[(37.9±3.2)和(39.7±3.9)℃]和机械痛觉阈值[(49.3±34.1)和(111.8±86.3) mN]显著降低(P<0.05);疼痛侧咀嚼肌区机械触觉感知阈值[(1.8±1.4) mN]显著升高(P=0.01).结论 慢性MMP患者双侧咀嚼肌区存在温度感觉、温度痛觉和机械痛觉过敏,疼痛侧咀嚼肌区存在机械感觉迟钝等三叉神经系统感觉功能改变.慢性MMP可能影响了三叉神经系统的中枢调节功能.

  • 健康人口的颌面部定量躯体感觉功能数据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杨广聚;曹烨;张磊;秦雪英;谢秋菲

    目的::通过系统的定量感觉测试初步建立健康汉族人性别、年龄、位点分层的口颌面部躯体感觉功能数据,研究性别、年龄和位点对口颌面部的躯体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德国神经疼痛研究网络建立的定量感觉测试程序,包括7项机械、温度感觉测试,13个测试指标。70名健康志愿者分为两组:年轻组(女性16名,男性16名,年龄24~40岁)和年长组(女性20名,男性18名,年龄41~69岁)。通过对70名志愿者6个位点的测试(双侧眶下、颏部和手部),评价性别,年龄,位点和左、右侧对躯体感觉功能的影响。结果:70名汉族人性别、年龄、位点分层的11项定量感觉测试数据表明,女性在大多数测试项目上比男性敏感(P<0.05)。年轻组与年长组相比,在大多数感觉参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组较年长组更敏感(P<0.01)的感觉参数有:热痛阈值:年轻组(38.07±2.94)℃、年长组(39.85±3.52)℃,温感知阈值:年轻组(1.40±0.74)℃、年长组(1.89±1.14)℃,触觉阈值:年轻组(0.73±1.66) mN、年长组(1.41±2.82) mN,压痛阈值:年轻组(171.71±92.51) kPa、年长组(196.36±73.73) kPa,冷痛阈值:年轻组(25.90±5.38)℃、年长组(21.64±6.78)℃,冷感知阈值:年轻组(-0.97±0.55)℃、年长组(-1.36±0.90)℃,叠加效应:年轻组3.33±2.20、年长组2.67±1.68。然而两组相比,年长组较年轻组更敏感(P<0.05)的感觉参数有:力疼痛阈值:年轻组(111.50±88.93) mN、年长组(104.49±94.94) mN,力刺激评分:年轻组6.96±5.61、年长组8.93±6.53,振动阈值:年轻组(7.44±0.52) scale、年长组(7.55±0.48) scale。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功能有差异,对于冷感知阈值、热痛阈值、温感知阈值、温度感觉阈、触觉阈值、力疼痛阈值、力疼痛敏感性评分、压痛阈值测试指标来说,面部的感觉敏感性高于手部(P<0.001),而对于振动感知阈值来说,手部较面部敏感(P<0.001)。结论:通过对健康汉族人系统的定量感觉测试,初步建立了汉族人性别、年龄、位点分层的躯体感觉功能数据,评价了性别、年龄、位点对躯体感觉功能的影响。

  • 不同部位和年龄的正常人神经感觉定量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璐

    目的:对正常人不同部位行定量感觉测试(QST),并研究温度觉阈值与年龄、部位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30名正常人左手大鱼际、小鱼际、左侧外踝、左侧足背四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结果:与足背比较,大小鱼际冷觉、热觉、热痛觉敏感,大鱼际冷痛觉敏感性差.外踝热觉、热痛觉敏感性差,冷痛觉敏感.年龄是重要相关因素,随年龄增加,热觉、冷觉、热痛觉、冷痛觉阈值增加.结论:温度觉阈值与检查部位高度相关,不同部位适宜应用不同参考值,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

  • 正常人手部神经感觉定量的测定

    作者:王璐;洪晓军;陶定波

    目的:研究正常人手部定量感觉测试(QST)的阈值及意义.方法:检测230例正常人左手大小鱼际肌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对其中28例右手做相同测试,对其中21例2周后做重复测试.结果:本组正常人QST测试的重复性较好.左右手QST阈值左右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段温度觉阈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该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定量感觉检查具有可重复性.身体两侧同一部位定量感觉检查具有对称性.

  •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温度感觉功能的定量评价

    作者:顾鑫宇;张静露;吕冬;陈文静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温度感觉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平均年龄在20.9±1.74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温度觉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s,QST).检查部位在双侧眶下孔(V2L、V2R)、双侧颏孔(V3L、V3R)和左手大鱼际.检测时间分别在正畸治疗前(TD)、正颌手术前(T1)、正颌手术后2个月(T2)和正颌手术后6个月(T3).检查项目包括冷感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CDT)、温感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WDT)、冷痛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CPT)和热痛阈值(hot pain threshold,HPT)4项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1与T0相比,V2L(P=0.006)和V2R (P=0.017)的温感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 (P=0.028)的冷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V2R (P=0.028)和V3R (P=0.017)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3与T0相比,V3L (P=0.024)的温感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V2R(P=0.036)、V3L(P=0.012)和V3R (P=0.044)的冷痛阈值降低(敏感性增高),V2L (P=0.009)、V2R (P=0.034)、V3L (P=0.032)和V3R (P=0.001)的热痛阈值增加(敏感性降低).T2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93.3%,T3期的麻木症状在是T0期的20%.有无颏成形术对患者在T2期(P=0.303)和T3期(P=0.530)的感觉变化无影响.结论:正畸治疗和正颌手术均会影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温度感觉功能,各个阶段手部的感觉功能无改变.但大多数患者的温度感觉功能在半年后会部分恢复.

  • 正常人手部定量感觉测试的研究

    作者:许春伶;崔丽英;王得新;陈葵;李本红;杜华

    目的研究正常人手部定量感觉测试(QST)的阈值及意义.方法检测22名正常人(共30只手)第2指、3指、5指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和振动觉.结果本组正常人QST测试的重复性较好,30只手QST阈值左右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第2指与第5指温觉阈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冷觉和冷痛觉与年龄呈负相关(r=-0.368~-0.492,P<0.05~0.01),温觉、热痛觉和振动觉与年龄呈正相关(r=0.406~0.680,P<0.05~0.01).结论正常人手部QST阈值稳定,QST是客观评价感觉神经功能的无创性的检测方法.

  • 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研究

    作者:陈一楠;周薇娜;王琛;张静露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MJ)疼痛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特征.方法:选择单侧TMJ疼痛患者与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者各20名,测量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开口度(OR)、双侧TMJ的机械疼痛阈值(MPT)和压力疼痛阈值(PPT).结果:病人组VA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组开口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患者TMJ疼痛侧MPT、PPT均小于对照组同侧(P<0.05).病人组TMJ疼痛侧与无痛侧之间的MPT及PP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MJ疼痛患者对疼痛感觉较敏感,运动功能下降.

  • 定量感觉测试在三叉神经区域应用的研究初探

    作者:顾鑫宇;张静露;莫雪垠;吕冬;李琥;邵胜;侯伟;林汤毅;陈文静

    目的:采用定量感觉测试(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探讨年轻人群的三叉神经区域感觉的差异。方法:选择4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20例,平均(24.4±3.52)岁。在眶下神经分布区域(V2)、下颌神经分布区域(V3)的左右侧分别测量冷/热感觉阈值( CDT/WDT)、冷/热疼痛阈值( CPT/HPT)、机械感觉阈值( MDT)和机械疼痛阈值( MPT),采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女性的C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2);女性的WD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温觉刺激更为敏感(P=0.012);女性的HPT值较男性低,表明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34)。 V2比V3对热痛刺激更为敏感(P<0.001),对冷觉刺激更为迟钝(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V2、V3左右两侧的QST各项指数均无差异。结论:温度和机械的定量感觉测试可作为评价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功能状况的一种手段。

  • 健康人群的颌面部定量感觉研究

    作者:莫雪垠;张静露;顾鑫宇;张世玉;范媛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三叉神经和躯干神经的定量感觉在部位、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青年组和中年组健康志愿者各20例,在手背、舌尖、下唇及左右颏部分别测量冷/热感觉阈值(CDT/WDT)、冷/热疼痛阈值(CPT/HPT)、机械感觉阈值(MDT)和机械疼痛阈值(MPT),采用重复设计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机械敏感性比手背皮肤高,颏部皮肤的温度敏感性比口内黏膜高;青年组比中年组对温度感觉刺激和机械刺激更为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对温度疼痛刺激更为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度和机械定量感觉测试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理解不同感觉表型背后的机制,并且为对中国人群三叉神经区域感觉异常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基本信息.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部疼痛敏感度与术后结局的关系

    作者:杨明智;韩玉东;宗龙泽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疼痛敏感性与术后患者自报告的功能、疼痛、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采用定量感觉测试(QST)法检测术前手部压力痛阈(PPT)、冷痛阀(CPT)和热痛阈(HPT).术前和术后3个月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自我效能感量表(SES)评估患者功能、疼痛、健康状况,线性回归分析PPT,CPT和HPT与患者术前术后功能、疼痛、健康情况的关系.结果:椎间盘突出患者PPT与术前术后ODI、术后HAD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术前术后SES呈正相关(P<0.05);CPT与术前术后ODI、术后腰腿部VAS呈正相关,与SES呈负相关(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手部HPT与术前及术后功能、疼痛、健康相关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广泛性疼痛的标志,术前手部压痛和冷痛与术后较高的疼痛程度及较低的功能和自我效能相关.

  • 腕管综合征病人定量感觉测试研究

    作者:许春伶;崔丽英;王得新;陈葵;李本红;杜华

    目的 对腕管综合征病人(CTS)进行定量感觉测试(QST)研究,了解CTS病人是否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并客观评价其感觉障碍的程度.方法 对19例临床及常规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证实的CTS病人(共34只手)检测其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结果 患者组第2指、3指、5指的温度觉及振动觉阈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第2指、3指温度觉异常率在12%~35%之间,振动觉的异常率分别为26%和24%.振动觉的测试结果与神经传导速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应用QST测试可以发现CTS病人存在小神经纤维的损害.QST对于CTS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EMG~NCV)敏感,但可较客观的评价小纤维损害的程度,两者结合,可以对周围神经病变作出全面的评价.

  • 60例正常人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觉差异

    作者:黄献;资小宏

    目的:探讨正常人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觉阈值的差异性.方法:对60例正常人进行大鱼际肌、食指、脚背皮肤的冷觉、热觉、冷痛觉、热痛觉神经定量感觉测试(QS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冷觉、热觉、热痛觉方面大鱼际肌的感觉比脚更加敏感,而冷痛觉则无明显差异;大鱼际肌皮肤温度觉比食指皮肤更敏感.结论: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觉存在差异性,但同一部位左右两侧相比则差异不明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