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胆道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晓冰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在彩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经胆道引流术可有效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

  • PEG(PEG/J)联合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岩;谷锋;张洪安;刘鸿章;康明;段文都

    目的 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PTCD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EG/J进行治疗,比较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J联合PTCD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作者:莫淑贞;康友根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放置引流管患者95例,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及穿刺部位皮肤护理,保证引流管通畅.结果 通过全面的病情观察和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引流管的正确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CT,B超定位引导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承林;张巍;刘先军;张毅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应用CT、B超定位引导的价值.方法 制定合理的穿刺计划后,在CT及B超引导下,在C形臂检查床上操作.结果 穿刺建立引流通道148个部位,终全部穿刺成功,其中CT定位引导下穿刺成功98个部位;CT联合B超引导成功26个部位;B超引导下成功24个部位.结论 在进行PTBD操作时,合理运用CT、B超引导能明显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 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和彪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45例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病例,均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成功率高,降压效果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作者:方超;赵奕文;李家淑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28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7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39次并常规X线胆道造影.结果 穿刺肝左叶胆管11例,右叶胆管28例,穿刺成功率100%,一次置管成功率98.5%,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8.6umol/L. 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PTCD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微小、安全性强、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 DSA下联合超声定位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金炜;李冠海;彭玲;孙高斌;刘献儒;独建库

    目的 探讨DSA下联合超声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恶性梗阻引流术(PT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姑息性胆道外或内外引流,术后常规复查生化全项.结果 32例患者应用该方法定位好后均一针穿刺并引流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1例外引流,11例内外引流,达到了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和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 在PTBD操作时,应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能显著提高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和介入医师射线照射剂量.

  • 可携带125I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的研制报告

    作者:陈斌;谢宗贵;毛延发;李健;周小舟;郭绍举;邓海辉;林敏;柴琳琳

    目的 设计一种经皮经肝途径置入可携带放射性粒子的胆道引流导管,以达到胆汁引流和胆道腔内放疗的双重效果,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 利用常用的导管制作材料聚氨酯,通过铸型加热拉管技术,形成具有3腔结构的导管,导管外径8~10 F,3个腔内径分别为0.75 mm、0.75 mm和≥1 mm,其中≥1 mm内径的管腔作为胆汁引流的通道,2个0.75 mm的管腔做为承载125I粒子的通道.对导管尾端进行特殊设计,便于粒子的置入及引流袋的连接.结果 开发研制的胆道粒子引流导管结构合理,125I粒子假源能顺利送入导管的粒子腔道内,电视透视观察粒子能连续排列形成粒子链,并保持不移位;导管引流腔道与尾端引流接口相通,能够保证胆汁的顺利流出.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导管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同时可携带125I粒子,拟对呈线形排列的粒子链的剂量学及生物效应进行计算,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索其介入操作可行性及安全性.

  •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胆管炎30例

    作者:潘思波;车斯尧;黎福良;李大生;莫怡超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胆管炎的临床价值.对30例急性胆管炎患者行B超引导下PTCD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并发胆道出血1例,无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腹腔内导管脱落1例,导管堵塞1例.全部病例胆汁引流效果良好,肝功能改善明显,无死亡病例.B超引导下PTCD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对急性胆管炎特别是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可作为急诊治疗措施,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 PTCD内外引流术后猝死原因的探讨及预防

    作者:刘现立;高万勤;李云东

    目的探讨PTCD内外引流术导致术后猝死的原因,提出可能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4年来发生在PTCD内外引流术后死亡病例的情况,其中猝死2例.结果内外引流术共32例,死亡3例(占9.4%),其中1例于术后16d死于重症胰腺炎,另2例为本文所讨论的不明原因猝死.结论 PTCD不是简单的胆道置管引流,手术本身及术后改变可导致多种病理生理异常,甚至猝死.因此,应重视PTCD围手术期的管理.

  • 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寇卫政;王黎伟;杨留中;徐杰;苗战会;李小瑞;张凯

    目的 探讨超声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中的应用及内外引流术的价值.方法 对3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穿刺,分别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7、14 d复查肝功能.结果 35例患者超声定位后32例1针穿刺成功,3例2次穿刺成功,其中33例行外引流,2例行内外引流,患者黄疸均减轻,肝功能改善,且相关不适症状缓解.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扩张胆管外引流及内外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长期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莫淑贞;欧阳欣;康友根

    目的 探讨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长期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长期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临床观察3个月,干预组在患者置管过程中采用连续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2组患者对置管引流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后导管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组知识掌握度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连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引流管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导管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

  •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研究

    作者:周爱玲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施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给予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对引流管和穿刺位置皮肤的护理工作,确保引流管的通畅性等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于术后2~7d内均肉眼可见黄疸消退,大小便颜色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均有显著缓解.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胆道出血,占3.75%;3例患者出现胆道感染,占3.75%;1例患者出现胆漏,占1.25%.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引流管脱落、堵塞等情况.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给予患者良好的引流管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CT,B超定位引导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作者:谭庆波

    目的:观察和分析CT,B超定位引导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胆道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制定完善的穿刺计划,通过CT及B超进行引导,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通过穿刺建立引流通道共53个部位,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25个部位通过CT穿刺成功,18个部位通过B超穿刺成功,10个部位通过CT及B超穿刺成功.5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前改善肝功进一步诊断临时置管,部分患者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采用CT、B超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检查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O"形连续胆肠吻合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涛;周明银

    目的 探讨"O"形连续胆肠吻合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drainage,PTCD)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O"形连续胆肠吻合联合PTCD,无围手术期死亡.① 术前置PTCD管时间为(13.24±3.39)d;入院时血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为(363.67±12.26)μmol/L,PTCD后、PD术前的血总胆红素水平为(155.59±17.63)μmol/L.② 手术时间为(231.46±18.69)min;术中出血量为(158.30±31.33)mL;肝总管断端直径为(1.3±0.2)cm;"O"形连续胆肠吻合时间为(7.31±1.52)min.③ 术后留置PTCD管时间为(8.13±1.49)d,住院时间为(27.31±5.49)d.术后发生胆汁漏1例,胰瘘5例(生化漏3例,B级胰瘘2例),腹腔感染2例,肺炎3例,切口感染2例,无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胆道感染及腹腔内出血发生.本组无开腹再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④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访180d,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无胆汁漏、胆肠吻合口狭窄、胆道感染、胰瘘、胃肠瘘及腹腔感染发生.发生胃排空障碍1例,碱性反流性胃炎2例,予以门诊治疗后治愈.结论 术前PTCD可改善患者PD术前的肝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O"形连续胆肠吻合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有预防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功能.对于血TBIL>170 μmol/L的重度黄疸患者,"O"形连续胆肠吻合联合PTCD是PD术中可供选择的一种术式.

  • 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不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疗效对比

    作者:杨伟利;黄强;王剑锋;王欣;翟仁友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的不同PTBD引流方式分为壶腹上内外引流、跨壶腹内外引流、外引流及双侧PTBD引流四组,同时将外引流组分为横跨引流组及单纯外引流组两个亚组,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比较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肝门区梗阻性黄疸不同引流方式在缓解TBIL、DBIL、TBA、ALT、AST、ALP、rGGT及术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方面彼此之间没有差异。跨壶腹内外引流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引流方式。结论不同PTBD引流方式对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在减黄和缓解肝功能方面效果相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