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入路与后入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的比较

    作者:韩纯杰;马慧勇;崔晶晶;李旭晨;曹江龙

    目的 探讨前入路与后入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每组45例.前入路组予以前入路减压治疗,后入路组予以后入路减压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角及伤椎高度.结果 前入路组手术时间[(200. 12 ± 22. 91) min]、术中出血量[(345. 23 ±54. 32)ml]及术后住院时间[(20. 78 ± 2. 98) d]较后入路组手术时间[(234. 56 ± 20. 45)min]、术中出血量[(600. 78 ±56. 71)ml]及术后住院时间[(25. 65 ±3. 45)d]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触觉评分及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前入路组患者触觉评分[(74. 56 ± 12. 03)分]及运动评分[(76. 23 ± 15. 45)分]均较后入路组患者触觉评分[(55. 78 ± 9. 78)分]及运动评分[(56. 41 ± 11. 09)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Cobb角及伤椎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前入路组患者 Cobb 角( 42. 67° ± 5. 12°)及伤椎高度[( 3. 78 ± 0. 34 ) cm]较后入路组患者 Cobb 角(30.21°±5.12°)及伤椎高度[(2.52 ± 0.36)cm]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入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解除脊髓受压的情况,促进预后.

  •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42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钟岩

    目的: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4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为治疗组,经后入路手术治疗;另选同期收治的42例保守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优18例,良好15例,尚可7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组42例患者,优11例,良好13例,尚可10例,差8例,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者未见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出现2例关节活动障碍。治疗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可靠,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易松敏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入路手术组、后入路手术组和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各26例,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术后Cobb角恢复及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

  • 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护理配合

    作者:顾卫莉;瞿春华

    目的 探讨后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后入路手术治疗的肩胛骨骨折患者1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给予完善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12例患者经治疗后,优4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松动或骨折发生再移位,无神经血管损伤情况的发生.结论 专科护士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充分的物品准备、正确的体位摆放及熟练的手术配合等,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汉辉;李辉;刘鹄

    目的 探讨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住院的63例胸腰段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采用一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及结核转归、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10.0±45.8)min,术中出血量为(550±139)ml.6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1.0±12.1)个月,植骨融合时间为(5.0±1.3)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慢性窦道形成、感染性脑脊髓膜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21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1~2个等级;VAS评分由术前(7.8±0.7)分降至术后(1.9±0.3)分(F=21.4,P<0.05);Cobb角由术前(27.6±5.3)o矫正为末次随访时(9.8±4.3)°(F=83.6,P<0.05),终末矫正率为63.5%.结论 采用一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同定术式治疗短节段且病灶较局限的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比较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 Meta 分析

    作者:廖国平;邓芳文;孙德贵;胡建华;林敬明;尹新生

    目的:系统评价前入路与后入路两种不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ME 等数据库,全面收集前入路与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RCT,quasi - RCT)结果,并用 RevMan 5.0.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纳入7个试验共331例患者。前入路和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侵占程度、Cobb 角、Frankel 分级及重返工作岗位的患者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 =-8.02,95% CI(-17.33,0.92),P =0.08;MD =-0.06,95% CI (-0.62,0.51),P =0.84;RD =0.06,95% CI(-0.07,0.19),P =0.38;RD =-0.02,95% CI(-0.16,0.13),P =0.80]。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310.67,95% CI(26.38,594.96),P =0.03;MD =17.17,95% CI(5.78,28.57),P =0.003;MD =15.53,95% CI (6.72,24.34),P =0.0006];但两组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比前入路手术更有效,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

  • 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6例临床分析

    作者:路仲晓;马社荣;陈会强;刘鹏飞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经手术治疗患者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成后入路组(17例)与前入路组(15例),都采用内固定治疗.结果:前入路组比后入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的术后3个月、12个月植骨融合率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前人路手术和后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各有适应证和优缺点,其选择取决于骨折类型、部位及椎管受压迫的程度,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良好掌握手术技巧是预防手术失败的关键.

  • 单纯后路经皮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舟扬;李新华;姜倍;赵卫东;谭军;李立钧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单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脊柱外科选择收治的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32~66岁,平均49.2岁.病灶累及范围:胸椎结核12例,胸腰段结核28例,腰椎结核24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D级40例,E级24例.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局部的病灶清除、脓肿引流并行后路单纯经皮内固定.对于无神经症状的患者不进行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仅行后路单纯经皮内固定.观察术后疗效,定期随访.统计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红细胞沉降率(ES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后凸畸形角、ASIA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15.8 min(81~ 135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25.4 mL(90~ 163 mL).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9.4个月(12~ 39个月).末次随访,ESR改善至10.50 mm/h(4~18 mm/h),VAS评分改善至0.9分(0~2分).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6.6.(3.~ 10.),末次随访为平均8.7.(5.~12.),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无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一期后路单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脊柱稳定性.

  • 胸腰椎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作者:姚友龙

    目的:分析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76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前入路手术患者40例)与对照组(后入路手术患者3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丢失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obb角丢失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保证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的良好效果,在手术入路选择时,要综合椎管占位情况、损伤程度、是否伴随脊髓神经症状及骨折脱位等进行选择,促进患者康复。

  • 胸腰椎爆裂骨折120例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王智黔;刘仲前;万仑

    目的 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65例,后入路手术55例.X射线片评定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CT评定椎管减压、椎管占位清除率,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结果 随访15~32月,平均18月,无神经损伤加重及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伤椎复位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入路手术组较后入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优于后入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入路组;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椎管占位情况及是否伴有骨折脱位和脊髓神经症状决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