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作者:罗艳红;马小静;曾祥军;王静静;袁媛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20例VSD患者术前均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粗筛,符合封堵条件后在全身麻醉下插入经食管超声探头,手术开始前,根据VSD大直径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手术开始后,监测整个封堵过程,引导封堵伞的放置,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1例患者术后有残余分流,约1 mm,术后无血红蛋白尿.1例室间隔膜部瘤并右室多个破口的VSD患者,封堵器放置后发现其后下缘存在残余分流,随即改行体外循环VSD修补术.随访2~4 d,效果满意.结论 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198例封堵器选择的比较

    作者:刘书勇;苏丽婷;温笑冰

    目的 比较和评价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与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D)治疗室间隔缺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198例V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国产组和AVSDD组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1、3、6、12个月不同时点随访,残余分流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部分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恢复好、效果好、费用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分析

    作者:吴文海;王清木;颜如玉;郑理玲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在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2例进行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封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以及1年的封堵效果进行随访和观察.结果 所有的22例患者中有20例封堵成功,占90.9%.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3±10.6)岁,患者的平均体重为(22.6±17.4)kg,在手术前需要使用胸经超声心动图(TTE)对缺损的大小﹑类型以及形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对封堵器的型号进行初步确定,患者的VSD平均为(4.7±1.1)mm,封堵器平均为(7.1±1.2)mm;在手术中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封堵器进行正确的放置,VSD平均为(4.8±1.1)mm,封堵器平均为(7.8±1.5)mm.术前TTE测量VSD数据组与术中经TEE测量数据组比较;术中实际确定封堵器型号与术前初步选择封堵器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内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所有患者的封堵回声清晰,并且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出现明显瓣膜反流和室水平室残余分流.结论 使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的病例认真﹑细致筛选﹑术中封堵以及术后疗效均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佘亚鹏;徐更田;卞福宝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对其实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其左室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收缩同步性,另取同期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左室功能相关指标,可见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术后半年,则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收缩同步性相关指标变化不大,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对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的左室功能、收缩同步性等进行评价,并判断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心功能对比

    作者:佘亚鹏;徐更田;卞福宝

    目的:对比研究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心功能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42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对其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其左室舒张期末和收缩期末的内径、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侧壁基底部组织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收缩期的运动速度等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主要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可见,其LVEDD、LVESD、LVEDV、LVESV、LVEF、E’、L’、S’等指标均在术后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术后3 d略有降低,但与术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各项指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并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其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 经胸非体外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的术中配合

    作者:付盈姝;朱瑞芬;纪会娟

    目的:总结经胸非体外小切口室间隔缺损( VSD)封堵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对2013年6~11月我院收治59例行经胸非体外小切口VSD封堵术的患儿术中配合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6例均一次封堵成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分流,3例改为心脏直视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结论:做好术中配合及充分的心脏直视手术准备,对保证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探究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颖;舒刚;王瑞华

    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1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食道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封堵成功,平均手术时长为(40.5±15.5)min,住院时长为(4.8±1.3),术后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有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显示,15例(100%)患者恢复良好。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前列地尔辅助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QTd、QTcd及左室电压的影响

    作者:白上林;佘凯;吴旭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QT离散度(QTd)、矫正QTd (QTcd)、左室电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封堵术)和观察组(前列地尔+封堵术)各69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同时,对术前、给药1d、给药5d及治疗3个月后QTd、QTcd、左室电压、心功能及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给药5d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QTd、QTcd、RaVL+SV3、RV5+SV1、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及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辅助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可进一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QTd、QTcd、左室电压,改善心功能,减少NT-proBNP分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TEE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中临床应用

    作者:岳谚;宋海波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婴幼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术前经TEE和TTE筛选的50例VSD患者行经胸小切口封堵术,在TEE下完成手术,包括术前封堵器选择、术中鞘管输送、封堵器释放及术后即刻评价封堵效果,确认是否有残余分流或并发症。结果:50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TEE显示封堵器与VSD边缘吻合紧密,无残余分流,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三尖瓣微量反流,术后无其他并发症,随访1~5 d,效果满意。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术的VSD患者、选择封堵器大小、指导封堵器的释放、以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护理体会

    作者:龚静;宋秋霞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将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若渗液属于强刺激性药物,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高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的同时,预防和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渗漏,特别是强刺激性药物的渗漏,积极有效的处理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的伤害。近日,本科成功护理了1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案例,现汇报如下。

  • 2种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路径对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影响

    作者:丁薇;鲍云;沈群山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路径对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行介入封堵术的VSD患儿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实施VSD封堵术观察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结果 圈套器在肺动脉内抓取导丝的手术路径较圈套器在上腔静脉内抓取导丝的手术路径,血氧饱和度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在VSD封堵术中,采用圈套器在肺动脉内抓取导丝的手术路径,对血氧饱和度有显著影响.

  • 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对比研究

    作者:李现杰

    目的:比较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方法:60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ICU病房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具有手术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保留导丝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研究

    作者:周爱琴;钟一鸣;谢东明;刘海龙;阳贻红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保留导丝和不保留导丝两种释放封堵器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48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alr septal defect,VSD)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留导丝组和不保留导丝组,每组24例.术中建立动静脉轨道后导入输送长鞘,待左心室内的长鞘头端顺势指向心尖后,采用保留交换导引钢丝和不保留交换导引钢丝两种方法 将封堵器定位.比较两组间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完全封堵率和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间技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7% vs 95.8%,P>0.05).保留导丝组手术时间更短[(66.2±31.4)min vs (97.5±54.5)min,P<0.05],X线暴露时间更短[(12.4±6.3) min vs (21.6±10.7)min,P<0.05].术中和术后1年随访无死亡、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保留导丝的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安全、有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X线照射量.

  • 右美托咪定对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小儿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泉;秦廷英;杨秀环;何江;付宝军;李恒;邵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小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D组和C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Dex 0.5μg/kg,术中分别持续静脉泵注Dex 0.5μg/(kg·h)至术毕;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丙泊酚1 mg/kg,术中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5 mg/(kg·h)至术毕.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T3)、放置封堵器时(T4)、拔管时(T5)和拔管后10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分别测定T0、T2、T4和T6的血糖(BG)、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胰高血糖素(GN)、乳酸(LAC)浓度.结果 D组的HR在T1、T2、T3、T4和T5时点明显慢于C组(P<0.05);D组的SBP在T2、T3和T4时明显低于C组(P<0.05).C组LAC浓度在T4和T6时明显高于T0和T2(P<0.05);D组BG、ACTH、Cor、GN和LAC浓度在T4和T6时点明显低于C组(P<0.05),且D组ACTH浓度在T2时点明显低于C组(P<0.05);D组和C组BG、ACTH、Cor和GN的浓度在T4和T6时明显高于T0和T2(P<0.05);D组和C组Cor和GN在T6时明显高于T4(P<0.05).结论 Dex在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应用,能有效抑制围手术期HR的增快和血压的升高,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适当的镇静深度,有效减轻应激反应.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泉;秦廷英;杨秀环;何江;付宝军;李恒;邵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在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D1组、D2组、D3组和C组),每组15例.D1组、D2组和D3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Dex 0.5μg/kg,术中分别持续静脉泵注Dex 0.3μg/(kg·h)、0.5μg/(kg·h)和0.7μg/(kg·h)至术毕;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丙泊酚1 mg/kg,术中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5 mg/(kg·h)至术毕.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T3)、放置封堵器时(T4)、拔管时(T5)和拔管后10 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BIS值;记录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呼吸抑制、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2组和D3组的HR在T1、T2、T3和T4时点明显慢于C组和D1组,在T5时明显慢于C组(P<0.05),且在T1时明显慢于T0时(P<0.05);D2组和D3组的SBP在T2、T3和T4时明显低于C组(P<0.05).D3组的DBP在T3时明显慢于C组.D2组和D3组的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和D1组(P<0.05).D2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C组(P<0.05).D1组、D2组和D3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Dex在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麻醉,能有效抑制患儿麻醉和手术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应激反应,减慢HR,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能节约舒芬太尼用量,缩短患儿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其推荐佳剂量为Dex 0.5μg/kg诱导,0.5μg/(kg·h)术中维持,可在临床中选用.

  • 超声心动图指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价值

    作者:廖丽萍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常见的心脏病[1].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defects,VSD)是先心病常见的类型,传统的外科手术创伤大,且存在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麻醉管理在小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李河志;朱涤非

    目的 分析麻醉管理在小儿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94例接受经胸微创封堵术的VSD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及七氟烷组,每组各47例,均给予麻醉管理,并在麻醉维持过程中分别给予丙泊酚和七氟烷,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情况、循环指标、并发症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丙泊酚组丙泊酚用量为(5.29±3.81) mg/(kg·h),七氟烷组七氟烷用量为(7.29±3.55) mg/(kg·h),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清醒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麻醉管理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保持稳定;丙泊酚组患儿切皮时心率显著下降,呼吸频率显著上升,心内操作、手术结束时心率均持续下降,与七氟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94例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7±0.6)年,随访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有效的麻醉管理能够保持患儿术中呼吸、循环的稳定,保证术后恢复良好,在VSD患儿的麻醉管理中应用七氟烷,具有安全性好、镇痛效果佳等多种优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