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母婴皮肤接触及抚触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敏;冯亚玲;赵丽;陈慧娟

    目的 比较母婴皮肤接触和抚触干预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90例,采用分段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母婴皮肤接触30例、抚触组30例及不做干预对照组30例,采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评分(DAN)评价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儿疼痛差异,应用多功能监护仪动态记录穿刺前静息状态及穿刺结束时新生儿的心率(HR)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足跟采血时,母婴皮肤接触组、抚触组及对照组疼痛面容持续时间分别为(69.27±14.7),(71.07±11.4),(98.10±22.5)s,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34.16±9.7),(42.09±12.6),(67.30±12.5)s,DAN评分分别为(5.17±1.3),(4.89±1.6),(7.30±2.1)分,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3.36,38.35,26.38;P<0.01);母婴皮肤接触组、抚触组及对照组采血过程HR变化差值分别为(-9.27±4.70),(-8.69±3.80),(-21.30±6.51)次/min,HR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另为(66.27±16.70),(71.43±15.90),(90.51±19.80)s,SpO2变化差值分别为(6.37±0.58),(5.88±0.34),(11.78±0.15)%,SpO2恢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61.56±11.30),(64.09±12.90),(87.30±17.8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5.27,31.87,24.78,28.46;P <0.01).结论 母婴皮肤接触和抚触干预均能减轻新生儿疼痛,母婴皮肤接触较抚触止哭效果更好.

  • 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喂养和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

    作者:彭笑崎

    目的 探讨和研究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喂养和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顺产产妇74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仅采用常规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生儿1h的母婴皮肤接触,而且在3d内每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2次,1h/次.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2h、1d后、2d后的宫底高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子宫复旧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42d纯母乳喂养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而且能够促进产妇的子宫复旧,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 浅谈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喂养和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

    作者:张倩华;王玮

    目的:对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喂养和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顺产产妇74例,将其均分为2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产妇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对观察组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新生儿1个小时的母婴皮肤接触,并要在3天内每天开展2次的母婴皮肤接触,对2组产妇产后2小时、1天后、2天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宫底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子宫复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开展母婴皮肤接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于产妇的子宫复旧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林俊芳;曾坚生;林美玲;黄炳壮

    目的 研究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50例2018年1~6月在我院正常分娩且实施EENC技术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50例同期在我院正常分娩且未实施常规保健技术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窒息、重度窒息及24h内肺炎的发生情况以及72h内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重度窒息、24h内肺炎及72h内住院发生几率分别为2.00%、0、4.00%、6.00%,对照组相应的分别为4.00%、2.00%、10.00%及1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72h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几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可以有效的降低窒息、严重窒息、24h内肺炎发生率以及72h内住院率.此外,实施该技术减低家属经济负担,得到了新生儿家属的一致肯定和赞扬,缓解了医患关系,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有推广应用价值.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郑家琼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方法:将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后,与母亲进行1 h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科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2、4 h,观察组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表得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0%,观察组为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提高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提高与优化首次母乳喂养情况和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产后即母婴皮肤接触1h 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李丽娟;徐秀英;张丽珊

    目的:探索分析产后即母婴皮肤接触1 h 对初产妇6个月母乳喂养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住院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新生儿产后予以母婴皮肤接触1 h,对照组则予以皮肤接触至产妇会阴切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将两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并随访6个月将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总评分、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研究组也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产后即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 h,可以有效促进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产后即母乳喂养率。

  • 产妇态度与母婴接触时机对早期新生儿体温的影响

    作者:刘荣军;李丽;戎惠娟;李霞;张霞

    目的:探讨产妇态度与母婴接触时机对出生后新生儿体温的影响,确保母婴早接触及新生儿保暖及复温.方法:产妇知情同意原则下随机选择507例健康产妇和新生儿分为三组,A组包扎脐带后立即与产妇皮肤接触30 min;B组待产妇缝合完毕后进行;C组按爱婴医院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三组新生儿出生后5 min内、30 min、1 h、2 h体温及产妇感受.结果:三组各时段体温具显著性差异P<0.05 ,A组体温高、B组次之、C组较低;出生时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尽早母婴皮肤接触利于早期新生儿保暖复温;此方法安全有效,尤其适宜不具备保暖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但助产人员应关注产妇缝合时痛苦,提高其舒适性.

  • 母婴不同早接触对刚出生新生儿体温恢复的影响

    作者:郑彩霞;王晓晖;徐名妨;涂晋梅

    目的:研究在现有产房温度为20℃~26℃的环境下,母婴皮肤早接触对刚出生新生儿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20对无母婴皮肤接触禁忌症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分为30 min内行母婴皮肤裸体接触30 min以上接触组(定为早接触组)和生后只行瞬间皮肤接触,先保暖30 min后再行穿衣接触30 min以上接触组(定为改良组),各60对,分别监测两组新生儿出生后0.5 h、1 h、2 h体温变化情况,并记录分类统计.结果:早接触组1h内只有47%的新生儿能维持其所需适中温度:即深体温36.7~37.3℃.改良组可达100%.结论:早接触不利于刚出生新生儿保暖,影响新生儿生后短时间内体温恢复, 应作改良.

  • 早期乳房按摩提高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黄国珍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单胎产妇180例.入选标准:年龄24~38岁,孕38~40周;心理状态良好,无严重内外科系统疾病、妊娠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禁忌证.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质量>2 500 g.按产妇及家属自愿的原则,将18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2组产妇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乳房护理指导,剖宫产术毕返病房后半小时内协助家属给予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指导正确的哺乳方法和挤奶手法等.实验组于剖宫产后4h开始有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乳房按摩,方法如下:洗净双手,修剪指甲,按摩前先进行乳房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将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环抱乳房基底部,上下横斜多方位活动乳房;四指张开呈握住乳房样,用指腹微微用力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做梳的动作;用拇、食、中指在乳晕部四周进行旋转按摩,由于乳晕部的乳窦较硬在此部位可以适当延长按摩时间;拇、食、中指握住乳晕部分,像婴儿吸奶一样轻轻挤压几下.如遇乳头有平坦或凹陷的,还应做乳头牵拉练习.一般每天按摩2~3次,每次约15 min,按摩时辅以润肤油.按摩力度以产妇有酸胀痛的感觉,每次按摩后让宝宝吸吮,这样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 母婴皮肤接触对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

    作者:代亚金;杨海侠

    目的:探讨分析母婴皮肤接触对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顺产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并且让新生儿与产妇做母婴皮肤接触,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子宫复旧情况好于对照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皮肤接触对产妇子宫复旧的恢复效果更好,可以在24 h内促进子宫的恢复,效果更为明显.

  • 浅谈婴儿早吸吮护理指导的重要性

    作者:何燕;姜楠;袁白茹

    早吸吮护理指导的关键是正常产的产妇,一般在新生儿断脐后30min内,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不少于30min,同时吸吮乳头;剖宫产的产妇在有反应后30min内,开始母婴皮肤接触,至少30min,同时进行早吸吮.下面我们根据产妇的不同表现就婴儿早吸吮的重要性做一阐述.

  • 新生儿行母婴皮肤接触对早期泌乳的影响

    作者:姜丽梅;马梅;宋艳

    我院自1994年4月加入爱婴医院行列以来,对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在断脐后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即将新生儿裸体呈蛙状侧头俯卧于母体胸腹部,新生儿的嘴对准乳头进行皮肤接触,并协助其吸吮母亲乳头,同时母亲开始哺乳新生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对婴儿哭声的分析

    作者:王翠云;邹德玲

    根据我们的经验,婴儿哭声有以下几种原因.1哭声间断持续时间较短刚出生的婴儿发出哭声伴有觅食反射,此时的啼哭有利于清理呼吸道,增加肺活量,对婴儿有益.婴儿需要母亲的爱抚,通过母婴皮肤接触,吸吮乳头来满足感情需要.经过哺喂,婴儿的哭声会停下来安静入睡.临床护理要求产后母婴皮肤接触30min.婴儿哺乳时,如刚吸吮即放开头大声啼哭,提示婴儿口腔有疾患,应仔细检查有无舌炎、鹅口疮等.此外,哺乳时应用正确的手法,即将拇指及四指分别放于乳房上、下,托起整个乳房,哺喂呈"C"字形.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吴丽容;孔艳娟;王天慈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早期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干预对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以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1h的母婴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新生儿体温、行为状态和母乳喂养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即刻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母婴皮肤接触1、2h后研究组新生儿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h后两组新生儿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h内和5~6h哭啼例数、哭啼次数、哭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42 d内完全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促进提高新生儿体温、改善行为状态,对长期母乳喂养的影响不大,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新生儿及时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曾凤英

    我院1997年1月实行母婴同室,1998年2月实行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本文以1998年2~12月的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为实践组,1997年同期的1568例为对照组,探讨母婴及时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对母婴的影响.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的影响

    作者:黄海香;林志梅;李小林;孙冰纯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 对新生儿睡眠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足月正常经阴道分娩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迅速进行常规产科护理(3~5min)后立即与母亲进行1h 的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照组只进行常规产科护理。采用 MP3实时录制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后1h 内和第4~5h 期间发出的有声音的啼哭,分析2组新生儿睡眠状态。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在出生后 lh 内和第4~5h 期间的啼哭次数少于对照组,啼哭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 可以减少新生儿出生后1h 内和第4~5h 期间的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进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

    作者:董海英

    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足月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为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38例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的行为形态影响.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h,第5~6h期间的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以及这两个时间段的新生儿状态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减少新生儿出生后短期内的啼哭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为临床有效的产科护理方法.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0~6个月婴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作者:徐丹凤;蒋运兰;罗晓菊;邓毅梅;陈晓琴;邓良岑;曾洋洋;蒋川;周香德

    目的 评估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新生儿体重增加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20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予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护理,对照组予传统新生儿常规护理;收集新生儿出生、出院时和出院后30d及3、6个月的体重;记录第一次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及第一次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婴儿出生时、出院当天及6个月时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出院后30d和3个月时的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后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及第一次吸吮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增加母婴皮肤接触时间,可促进婴儿体重增长.

  •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梅培丽

    目的:探究分析在初产妇中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对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初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对照组(在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后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各40例,比较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以及纯母乳的喂养率.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吸吮持续时间均较高,且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较低(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的各个时间段的纯母乳的喂养率均较高(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可对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产生影响,不仅提升了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首次吸吮持续时间,而且提升了纯母乳的喂养率.

  • 产后72小时母婴皮肤接触及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作者:王金莲;崔丹丹;田梦莹;尹星;杨玉兰;杨凤

    目的:探讨产后72小时母婴皮肤接触及吸吮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足月自然分娩初产妇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分娩后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及吸吮,直至随母回房.观察泌乳时间、乳房胀奶、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始动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乳房肿胀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72小时母婴皮肤接触及吸吮有利于产后快速泌乳,减少乳房肿胀,提高母乳喂养率.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