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用型床边管路固定器的制作与使用

    作者:盖文明;李潇丹

    当前,越来越多的血液(体液)滤过技术在临床中开始普遍使用,如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损害、脓毒血症等急危重症中)、人工肝治疗(广泛应用于重症肝炎等疾病中)等.这些治疗技术中,都是使用管路将血液(体液)从人体内引出,经过一定装置后通过管路回输入人体,管路固定妥善与否与治疗的成功有直接关系.目前,临床采用的固定方法是:(1)使用止血钳将导管固定于床单位上或使用绳类缠系于床档上,此方式存在管路滑脱、扭曲、受压、打折等安全隐患.(2)使用血液净化管路固定器,此方法存在管路打折、产生材料费用与适应范围差等问题.现设计制作多用型床边管路固定器,可有效固定管路,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该床边固定器介绍如下.

  • 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董毓敏;崔剑巍

    目的 探讨传统缝合固定法和"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临床进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按照本人及家属的意愿,分别采用传统缝合固定(n=90)和"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n=56)固定深静脉置管,并对固定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经济承受力进行调查;统计并发症、医务人员针刺伤、导管留置时间及是否进行计划外重复操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患者舒适度、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乐扣"导管固定装置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缝合固定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腹膜透析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张庆燕;蒋春明;孙琤;张苗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肾脏内科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采用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置管方法(改良固定方法)或传统置管方法行PD置管并进行PD治疗.观察术后6月期间导管功能障碍、感染、出血、透析液渗漏、进出液疼痛、切口愈合不良、腹外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共9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50例患者采用改良固定方法置管,49例采用传统方法置管,随访期间2组患者腹膜炎(x2=1.070,P=0.301)、出口感染/隧道炎(x2=0.990,P=0.320)、出血(x2=0.990,P=0.320)、透析液渗漏(x2=1.031,P=0.310)、进出液疼痛(x2=0.000,P=0.984)、腹外疝(x2=1.031,P=0.310)、切口愈合不良(x2=0.990,P=0.32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改良固定法置管组患者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置管组(0比16.33%,x2=6.819,P=0.009).结论 导管腹内段固定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PD置管方法可有效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锁骨下静脉导管改良固定方法的应用观察

    作者:魏清兰;于国东;梁敏安;钟建;张力;刘永耀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对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ICU收治的140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采用改良导管固定方法,不使用蝶形夹,单纯缝线固定,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使用蝶形夹皮肤缝合固定,2组置管方式及后期维护相同。分别记录2组导管留置时间、脱管例数及导管相关感染例数。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7.5±11.7)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7.5±12.1)d,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脱管例数分别为5例、3例,脱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例数分别为6例、11例,2组的导管日感染率分别为3.1‰、8.98‰,观察组的导管相关日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使用蝶形夹的改良导管固定方法较传统方法可明显延长留管时间,并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脱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改良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南细林

    目的::观察用丝绸胶布加固3 M 敷贴固定深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7月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3 M 敷贴常规方法固定深静脉导管;选择2012年8~9月深静脉导管留置患者83例作为试验组,采用3 M 敷贴常规固定深静脉导管,并在3 M 敷贴敷盖住的深静脉部分与未敷盖住的深静脉部分交界处增加一条丝绸胶布固定。比较两种深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换药次数和平均置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深静脉导管留置者脱管率和换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用丝绸胶布加固3 M 敷贴固定深静脉导管后,能有效地降低导管脱管率及换药率,延长置管时间。

  • 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利平;董会民;朱玉欣;张欣;张秀霞;刘富德

    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对于其他部位的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尤其是肿瘤患者、危重症患者、长期静脉治疗患者需输注高刺激性、高渗性药物,应用PICC导管优势更明显,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规范的导管维护减少其并发症尤为重要.临床观察发现,导管固定不当可导致导管外移、导管破损、导管反复出入体内引起局部感染和静脉炎、皮肤过敏、PICC导管性压疮等并发症.分析PICC导管因固定不当出现的并发症,找出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

    作者:朱院群;张凌云

    目的: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48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采用思乐扣装置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移位、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乐扣联合3M敷贴固定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 医用压舌口垫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杨娜;刘海容

    目的:观察医用压舌口垫在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试验组63例,使用压舌口垫及弹力带对气管导管进行固定;对照组63例,使用胶带及牙垫固定气管导管。对2组气管导管的固定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发生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移位、管腔变形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压舌口垫进行导管固定,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预防气管导管移位及管腔变形。

  • 免缝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少珍;冯黎;陈利芬;成守珍

    [目的]比较缝合固定和免缝固定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方法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导管移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病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放置蝶形固定翼,在蝶形固定翼的两侧缝线固定;试验组采用免缝导管固定方法,外加一条特制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固定。评估穿刺部位的局部情况、外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培养结果、导管尖端培养结果及导管移位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 P =0.015);两组病人导管移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1,P =0.171)。[结论]免缝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方法效果良好,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具有很好的粘贴力,有效防止导管移位,适用于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固定。

  • 弹力袜用于PICC导管固定的个案研究

    作者:宋昭婧;陈金凤

    1病例介绍
      病人,男,92岁,于2012年11月10日因肺部感染3周、加重5d入院。病人3年前发现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辅助化疗4周,病灶无转移。患皮肤瘙痒症10年,间断使用维康松乳膏等多种外用止痒药物。病人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补充营养等治疗。因病人为高龄老年人,身体虚弱、营养状况差、血管弹性差、皮肤病致手背及前臂皮肤成糟糠样、肺部感染需要长期治疗等原因[1],经家属同意,为病人行右侧贵要静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入术,导管维护每周2次。病人住院80 d后,于2013年1月30日PICC置管处出现红色硬结,面积约3cm×3cm ,无破溃,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触痛。病人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请皮肤科会诊后,遵医嘱密切观察。2013年2月2日PICC置管处出现多处红斑及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破溃后有淡黄色渗液流出,诊断为PICC置管处感染。

  • 气管套管吸氧湿化转接装置的制作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胡容;刘婧桓;薛云娜;霍春暖

    使用人工气道病人,在脱机过程中,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1],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2,3],然而气管套管上没有专用的氧气湿化装置,只能将氧气管及湿化管固定于气管套管内。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将氧气管或湿化管端部压入气管套管内时,必然会造成氧气管或湿化管的弯折,以致管内气流不通畅;吸痰时,反复要将两管从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且更容易发生两管的滑脱,无法保证给氧及湿化效果。陆艳娇等[4]发明的多功能新型气管导管是将两管接头开口于气管套管两侧,使用期间痰液容易堵塞两管开口且无法更换。我们制作的气管套管吸氧湿化转接装置为外置装置,能有效解决气管套管给氧、湿化问题。现报告如下。

  •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作者:彭晓阳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情况及原因,继而提出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10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12例(12%),主要原因为:导管固定不牢2例、镇静效果不足3例、护理不到位1例、舒适改变因素3例、时间因素3例。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几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防范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动重症医学科临床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临床各种留置导管固定方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

    作者:吴春芳;吴淑燕;张艳艳

    目的:探讨临床各种导管固定方法对减轻老年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留置胃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高举平台方法加以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舒适度、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非计划性拔管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举平台固定方法可减轻患者疼痛、增加其舒适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改良气道湿化固定装置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作者:罗沙;李冰;王彬

    目的:探讨新型气道湿化给氧固定装置在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监护室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自制的新型给氧湿化“孔桥”装置进行气道湿化;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胶布粘贴固定进行气道湿化。对比两组患者给氧湿化装置滑脱率及气道痰液黏稠度的情况。结果在给氧装置滑脱、痰液黏稠度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改良后气道湿化导管固定法在气道湿化导管不易脱落、湿化效果好、并发症少,优于传统给氧法,同时可以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 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法对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导管固定的效果对比

    作者:丁小凤

    目的:比较用常规的固定法和改良的四头带固定法对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导管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ICU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固定法进行导管固定,对乙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四头带固定法进行导管固定,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导管固定的效果。结果:乙组患者发生导管移位的情况较甲组患者明显严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用常规的固定法相比,用改良的四头带固定法对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导管固定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改善其导管移位的情况。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武敏;龙良琴

    目的:探讨制定标准化的护理干预降低老年住院患者PICC导管固定不正确率。方法在相同时间范围内选取行PICC穿刺的住院老年患者,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护理干预,对比改善前和改善后的百分比。结果改善前导管固定不正确率为25.7%,改善后不正确率下降为13.8%。结论制定标准化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老年患者PICC导管固定不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降低 PICC 导管固定
  • 面部烧伤病人两种鼻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杨柳;王史辉;曾凤

    烧伤病人的高代谢反应使营养支持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措施.伴有面部烧伤的病人,因面部肿胀、进食困难,常需要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1],留置胃管是给予EN治疗的主要途径之一,故有效的导管固定非常重要[2].面部烧伤病人无法用传统的胶布固定鼻胃管,为此,我们搜索2000年至今收录在万方数据库的文献.面部烧伤病人鼻胃管固定方法主要有棉系带、双孔鼻氧管、乳胶管等固定法.但这些固定方法均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烧伤创面再损伤、导管移位、脱管和舒适度改变等方面的问题.2015年9月,我科自行设计使用乳胶管联合3M HeMthcare胶布进行鼻胃管固定,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介绍一种外露鼻胃管的固定方法

    作者:唐蓉蓉;郑桃花;彭南海

    对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是纠正营养不良,对于克罗恩(CD)病人,单独使用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肠内营养(EN)或联合药物治疗,还是诱导和维持病情缓解的重要手段[1].因此,经鼻饲喂养管给予EN治疗是IBD病人治疗过程中一种重要手段.留置胃管的护理是临床上常用操作技术,适用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或EN的病人[2].在临床实际中我们发现,喂养管长度为100~120 cm,而病人实际置入深度仅为45~55 cm,约有> 50 cm的导管遗留在体外,对于卧床的危重症病人或需要下床功能锻炼的病人来说,易造成导管被牵拉、脱落.而以往的固定方法是用白色胶布将体外多余导管粘贴于病人的脸颊或用胶布固定于耳后,但既容易脱落,又不美观,给病人或临床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现我们巧用废弃的EN输注管,用于固定体外多余的鼻饲管,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加压固定胶带在新生儿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陈凌琳;卓瑞燕

    目的 观察加压固定胶带在新生儿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成功置管的患儿根据置管时间顺序编号,再按照编号的单双号分组,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导管维护时均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对照组在常规透明敷料固定上加用纸胶蝶形交叉固定,观察组在常规透明敷料固定上加用加压固定胶带人字形交叉加强固定.观察两组患儿的导管敷料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及导管断裂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贴膜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及导管断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加压固定胶带对新生儿PICC导管进行人字形交叉加压固定能有效降低PICC敷料卷边或松动、导管移位、导管断裂的发生率.

  • 自制新型固定带在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固定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洪波;李莉莉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对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6例血液透析静脉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缝线将导管的固定翼缝合于患者的皮肤,然后以Ⅳ 3000透明敷贴覆盖.观察组颈部置管使用Ⅳ 3000透明敷贴覆盖后加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穿刺口疼痛、导管移位、导管穿刺点渗血、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口疼痛、导管移位、导管穿刺点渗血、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能较好地固定导管,减轻穿刺口疼痛,减少导管移位及导管穿刺点渗血,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