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耿舰;丁彦青;蔡俊杰;赵菲

    目的 评价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乳腺癌脉管浸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上皮标记物CKpan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脉管浸润,并与常规HE染色对比.结果 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显示53例中有21例脉管浸润;HE染色显示11例脉管浸润,5例可疑,但经免疫组化证实分别有8例和2例存在脉管浸润.结论 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是检测肿瘤脉管浸润既灵敏而特异的方法.

  • 子宫内膜癌85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敏;蒋国庆;燕鑫;王文;安娜;高雨农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05年9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妇科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单纯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导致手术病理分期由Ⅰ期升至Ⅲa期者6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而同期因肿瘤侵犯子宫浆膜面或附件所诊断的Ⅲa期10例患者中,术后复发3例,因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分析.13例侵及脉管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30.8%,明显高于未侵及脉管者(3/39,P=0.046);复发患者中,68.8%于术后2年内发生.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复发与脉管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单纯因腹腔冲洗液阳性导致的Ⅲa期患者预后好于同期别的其他患者.

  • 胃癌神经及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禹;程爱兰

    目的 探讨胃癌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及脉管浸润(lymphvascular invasion,LV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的手术病检石蜡标本及相应临床病理资料,应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胃癌组织中S100、D2-40和CD34的表达情况,根据HE及IHC结果判断PNI及LVI;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方法分析胃癌PNI及LVI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胃癌PNI及LVI浸润的危险因素.结果 91例胃癌患者中PNI及LVI的阳性率为4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淋巴结转移个数和肿瘤浸润深度与PNI及LVI有关(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均与PNI及LVI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个数和肿瘤浸润深度与PNI及LVI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淋巴结转移个数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PNI及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宫颈癌宫旁及脉管浸润与分期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柴青;郄明蓉;万晓丽;张健;侯敏敏;王红静;刘辉;郑艾;彭芝兰;曹泽毅

    目的 通过探讨宫颈癌宫旁浸润(parametrial infiltration)及脉管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与宫颈癌分期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提高分期诊断符合率、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546例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宫旁和脉管浸润与分期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临床分期中Ⅱb期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5.9%)低;脉管浸润的发生随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两者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示宫旁浸润与肿瘤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脉管浸润与肿瘤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多因素分析示肿瘤类型和淋巴结转移与宫旁浸润有关,与脉管浸润相关的因素有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结论 宫旁浸润是临床分期的难点,脉管浸润能更早地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两者均可通过对内生型肿瘤及淋巴结转移的识别来协助判断.

  •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宝恒;宋岩峰;黄惠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确定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妇产科收治的初治为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6例.结果:126例患者,淋巴结转移18例(14.29%,18/126),其中盆腔淋巴转移15例(11.90%,15/126),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0例(7.94%,10/126),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同时转移7例(5.56%,7/126),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2.38%,3/126).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期、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低分化、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为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Ⅲ期、低分化、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对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Ⅲ期、低分化、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是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对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意义,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决定手术范围.

  • cT1-2 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崔竹山;杜烨;朱珠;高品;李佳娓;范志民

    目的:探讨 cT1-2 N0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阐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规律,发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 cT1-2 N0期乳腺癌患者687例,根据腋窝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层,采用χ2检验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687例 cT1-2 N0期乳腺癌患者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56例(22.7%)。单因素分析,年龄、cT 分期、pT 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神经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分子分型等因素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r=3.440,P =0.010)、cT2(r=1.770,P =0.007)、浸润性导管癌(r=3.397,P =0.001)、脉管浸润(r=7.434,P =0.000)和 Luminal 型(r =2.212,P =0.015)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T1-2 N0期乳腺癌患者中,年龄、cT 分期、病理分型、脉管浸润和分子分型是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危险因素,其中有无脉管浸润为重要,术前全面分析和评估临床资料及术前获得的病理结果将有助于正确选择手术术式。

  •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冯帅兵;杨洋;朱登彦;齐宇;李向楠;张庆怡;陈彦理;赵松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01—2016-12间实施的628例食管癌切除术且病理处于ⅠA~ ⅣA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年龄28~82岁;男394例,女234例.经右胸开放手术165例,胸腔镜手术463例.所有手术均采用UICC指南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应用 χ2检验和t检验对淋巴结转移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χ2=11.135,P=0.001)、吸烟(χ2=10.325,P=0.008)、饮酒(χ2=7.137,P=0.001)、pT分期(χ2=75.733,P=0.001)、G分期(χ2=60.261,P=0.001)和脉管浸润(χ2=35.092,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病理肿瘤T分期增加、肿瘤分化程度和脉管浸润是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检验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566),表明在预测和观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73(95%CI:0.734-0.812).结论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病理T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密切相关.从而可以建立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以帮助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

  • 早期胃癌患者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韦之见;徐阿曼;韩文秀;陈章明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出现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脉管浸润对早期胃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449例,其中有27例(6.0%)发生脉管浸润.对这组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脉管浸润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脉管浸润对早期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备案(快2018-03-12).结果 449例患者中,男325例,女124例,男女比例2.6:1.0;年龄27~87(60.8±10.5)岁;T1a期228例,T1b期22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449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溃疡型或溃疡瘢痕型者其脉管浸润率为8.4%(18/215),高于非溃疡型者的3.8%(9/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1,P=0.044);低分化型者脉管浸润率为8.8%(20/226),高于中-高分化型患者的3.1%(7/223),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8.363,P=0.012);T1b期患者脉管浸润率为10.9%(24/221),高于T1a期的1.3%(3/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有淋巴结转移者脉管浸润率为27.3%(15/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3.0%(12/39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50.122,P=0.000);而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是否多发、有无癌结节、肿瘤部位和肿瘤长径与早期胃癌患者脉管浸润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RR=4.653,95%CI:1.293~16.747,P=0.019)和淋巴结转移阳性(RR=7.302,95%CI:3.063~17.408,P=0.000)是早期胃癌患者脉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449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者444例(98.9%),其中脉管浸润组26例,非脉管浸润组418例.发生脉管浸润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非脉管浸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63,P=0.000);其中19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到3年,脉管浸润(11例)和非脉管浸润(187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96.8%.结论 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患者有较高的脉管浸润风险.有脉管浸润早期胃癌患者预后不佳.

  • 病理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冯宏响;张真榕;郭永庆;石彬;宋之乙;田燕雏;梁朝阳;刘德若

    目的 分析术后病理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Ⅰ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1例、女57例,年龄37~80岁,中位年龄61岁.收集相关住院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 随访时间9~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9个月.随访过程中患者出现复发转移14例(10.1%),局部复发8例,同时发现骨转移和同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P=0.017)、病理低分化(P=0.043)、肿瘤直径≥2 cm (T1b,P=0.017)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脉管侵犯(P=0.011)和肿瘤的直径≥2 cm (T1b,P=0.026)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脉管浸润和肿瘤直径是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