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眩晕的辨证护理要点

    作者:杨海清;杨文玲;修英

    眩晕以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或伴有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头疼汗出,甚至昏倒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辨证施护要点如下.1 辨证分型1.1 肝阳上亢 中医认为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则易引发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面时潮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1.2 痰浊中阻 中医认为劳倦伤脾,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能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易引发眩晕,头重如裹,胸脘痞满,纳呆恶心,体倦多寐,苔白腻,脉濡缓.

  • 中医护理在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作者:王琳

    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辨证施护.通过对癌性疼痛患者的起居、饮食、情志进行护理,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如针刺、中药外治等方法,达到有效缓解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 慢性重型肝炎的中医特色护理

    作者:费景兰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临床表现主要有黄疸迅速加深(> 171 μmol/L或每天上升≥17.1μ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高度乏力、腹胀等,易合并感染、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达70%~80%及以上[1].因其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病重势急,具有传染性,中医历来将其归属于"急黄"、"瘟黄"等范畴,临床常分为湿热蕴结、热毒炽盛、痰湿蒙蔽、正虚瘀阻型.

  • 浅析中医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优势

    作者:骆凤英

    目的 在传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基础上,引进现代护理工作方法,将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程序紧密结合.方法 采用独特的治疗手段及护理技术,为护理对象提供康复、预防、保健服务.结果 通过辨证对患者施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进行情志、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健康指导,增强患者养身保健知识,主动配合治疗.结论 以中医的整体观及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在治疗过程中对病人实施行之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

    作者:窦静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心理护理、增加舒适度,并结合穴位按摩、艾灸、中药涂擦等中医护理措施,对30例手术后出现疼痛症状的骨科患者进行系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本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结果 术后麻醉解除后视觉模拟评分1~3分13例,4~6分12例,7~10分5例.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1~3分25例,4~6分3例,7~10分2例.结论 对骨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症状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期康复.

  • 分析食疗在肿瘤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润琦

    中医饮食护理即众所周知的食疗,是指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利用不同种类食物的性味,实现治疗疾病和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肿瘤中医的康复治疗过程使用了中医辨证施护以及整体观念理论,在康复治疗手段以及传统康复护理的综合搭配下,能够对肿瘤患者带癌生存期、化放疗恢复期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

    关键词: 肿瘤 食疗 中医护理
  • 肛痈手术患者的中医护理

    作者:孙敬娟

    肛痈是指因过食肥甘、辛辣、醉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大肠所致的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发热的一种病证.气血壅滞不通是肛痈的基本病机,肛门为足太阳膀胱经所主,湿热易居膀胱,此处生痈多由湿热下注所致,湿热火毒之邪壅遏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经络阻隔,瘀血凝滞,热盛肉腐成脓而发为痈疽.

    关键词: 肛痈 手术 中医护理
  • 中医护理在巨脾切除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常春凤

    目的 探讨巨脾切除术后中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巨脾切除术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个组,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巨脾切除术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浅述

    作者:王琳

    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正确辨证,通过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服药等方面,进行因人施护,采用推拿、艾灸等中医疗法,达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的目的.

  • 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作者:贾秀省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2例,运用随机分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中医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丁秀梅

    目的 探析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降压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以及头晕、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中医护理对更年期抑郁的效果观察

    作者:高惠艳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对于更年期抑郁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5例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治疗上遵医嘱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20mg,1次/日,睡前口服);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治疗周期为6周,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MP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对更年期抑郁的效果好,抑郁评分改善明显,临床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周容霞;黄露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在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骨伤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分成2组,对照组44例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44例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对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疼痛改善效果以及不良情绪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21例,治疗总依从性为93.18%(41/44);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14例,部分依从17例,治疗总依从性为70.45%(31/4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89,P<0.05).组内比较,和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组间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对比(t=8.5631/9.5241/8.6665,P<0.05),但护理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SDS评分以及SA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在骨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同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反应,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推广.

  • 中医护理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段晓芬

    目的 讨论中医护理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全身麻醉护理的老年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前1 d和护理后1 d 2组患者的FA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3 d、7 d时,实验组的FAQ评分较护理后1 d时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 d、3 d时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实行全身麻醉的中医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中医护理

    作者:雷英丽

    目的 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糖尿病高危足,通过中医护理的方法,使糖尿病高危足的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我院自2010年2月~2011年3月采用中药熏蒸局部治疗糖尿病高危足患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结论 中药熏蒸能抗炎,改善血液循环.

  • 中医护理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马莉君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稳定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可调畅患者的情志,调整患者饮食,增强体质,减少腹胀及便秘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

    作者:姚金香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将19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不同给予分型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2.4%,显效率为41.8%,无效率为5.8%,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愈率为35.5%,显效率为41.1%,无效率为23.4%,总有效率为76.6%.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无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加入中医护理,不但大大提高了治愈率,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在今后临床中,应将中医护理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给予进一步的推广.

  • 中药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文英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我院自配"褥疮1号"治疗两期以上褥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论中医护理应当突出中医的特色

    作者:封亚玲;加莉

    护理的基本职责是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全面治疗,包括医师医嘱的准确执行和治疗情况的反馈,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内科护理,包括中草药的有效应用和针灸推拿的科学操作,以及药膳的开发和养生的训练.总之,中医护理应当突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康复.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艳

    目的 探析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阻肺病症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护理,予以试验组实施中医护理,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72.09%是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0.70%(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实施中医护理,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提升,同时还能使其护理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4825 条记录 13/242 页 « 12...10111213141516...2412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