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证型分类研究

    作者:姚莉;李春婷;朱方石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约1.2亿人[2].

  • 对"证素辨证"体系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吕翠田

    "证素辨证"是在认识中医学各辨证体系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清晰化的辨证体系,也是奠定中医学研究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础,有利于推进中医学的发展.对"证素辨证"的内容、必要性、意义作了总结,并对如何开展这一研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辨证标准研究

    作者:许光兰;韦艾凌;黉美杏;梁爱武;陈平;王茜;李娇

    目的 初步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 选择2008-06-2011-0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COPD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的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COPD病的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 90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后保留46个对COPD 5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COPD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 儿童多动症中医辨证分型专家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作者:钱章玉;雷爽;韩新民;俞婉静

    目的 研究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辨证分型,为儿童多动症中医诊疗指南修订奠定基础.方法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设计《儿童多动症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表》,运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问卷调查,共进行2轮,对2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轮专家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1.7%、100%.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心肝火旺证、痰火内扰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肾虚肝亢证、脾虚肝亢证6个证型变异系数(CV)值介于0.127 ~0.610之间,集中程度高,意见分歧较小;心肾不足证、肝郁脾虚证CV值分别为0.909、0.859,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低,意见分歧大,可以直接删除.第二轮专家问卷中的肝肾阴虚证或肾虚肝亢证、脾虚肝旺证或脾虚肝亢证的CV值介于0.82~1.34之间,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在专家论证会议讨论后确定了儿童多动症中医辨证分型.结论 儿童多动症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肝火旺证、痰火内扰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虚肝亢证.

  • A、B 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特点初探

    作者:刘蕊洁;叶永安

    目的:对97例A、B期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分期辨证论治 PLC 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让97例 PLC 患者填写《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证候、症状分布统计,并初步探索证候分布与相关理化指标的对应关系。结果A、B期 PLC 单一证候以脾虚证(41.9%)、气滞证(23.2%)及湿热证(22.3%)为主,2种单一证候构成的复合证以脾虚+湿热证(24.7%)、气滞+脾虚证(20.6%)为主,3种单一证候构成的复合证以气滞+脾虚+湿热证为主,其症状评分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甲胎蛋白(AFP)数值均高于脾虚+湿热证、气滞+脾虚证。结论 A、B 期 PLC 以复合证候多见,形成以脾虚为本虚,气滞与湿热为邪实的基本病机,随着邪实的加剧,病情进一步加重。

    关键词: 肝肿瘤 辨证规范化
  • 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临床研究

    作者:晏喻婷;蔣波涛;张朋;周州;李荣华;陶阳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幽门螺杆菌( 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从而为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21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胃镜检查、H.pylori检查。对中医证型与消化性溃疡分类、溃疡分期、胃镜征象、H.pylori感染的关系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与西医溃疡分类的构成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溃疡期中胃热炽盛型34例,愈合期和癖痕期中肝胃气滞型58例,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证型( P均<0.05)。胃镜下溃疡面积与中医证型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胃气滞及脾胃虚实患者胃黏膜水肿,溃疡色泽白,溃疡面覆白苔为主;胃热炽盛及寒邪犯胃患者胃黏膜水肿,溃疡色泽黄,溃疡上覆黄苔为主;胃阴亏虚患者黏膜溃疡色泽白,溃疡面上覆白苔为主;食滞胃肠患者黏膜水肿,黏膜色泽黄,溃疡上覆白苔为主;瘀阻胃络患者黏膜水肿,黏膜色泽白,溃疡上覆白苔为主。胃热炽盛及肝胃气滞患者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88.46%及71.23%,胃热炽盛型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胃镜检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情况,不宜作为中医证型判断标准,可作为望诊之延伸应用于临床,可为中医辨证提供一定的客观化指标,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病中医辨证治疗规律的认识。

  • 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作者:陆连第;高长玉;杨东宁;张艳景;常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对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依据黄如训SAH分期标准进行划分,1个月内为急性期,并结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分为1 d~3 d、4 d~7 d、8 d~14 d、>14 d四个时段,按照Hunt-Hess分级标准进行分型.依据<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结果病程中1 d~3 d以风证、血瘀证、火热证为主;4 d~7 d以痰证、火热证、瘀证为主;8 d~14 d以痰证、火热证、气虚证为主;>14 d以痰证、阴虚证、气虚证为主.病情轻重分型无论病情轻重风证、瘀证、火热证发生率均很高,而痰证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生率增加.结论 本病分期和病情分型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分期分型可作为中医辨证时的参考指标.

  • 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谢慧文

    目的: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提供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方法:选择不同基础病因所致的CHF怠者55例,按中医辩证分为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犯、心阳虚脱四型,37例正常健康人作为时照组,采用三通道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时域指标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SDANNi),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NNi),24 h R-R连续差异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CHF患者HRV(SDNN,SDANN)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犯,到心阳虚脱各组HRV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心率变异性可间接反映CHF的程度及预后,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 宫颈炎变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作者:吴宁;赵慧明;程航;刘敛;郭艳芳;李秀霞;叶红

    目的:通过对宫颈炎变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临床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Epidata3.1软件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本病的证候分布特点,SPSS13.0软件和AMOS 6.0软件做后的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宫颈炎变的证型可归为脾虚湿困证、湿热下注证、湿毒蕴结证、肾阴亏虚证和肾阳不足证.脾虚湿困型和湿热下注型对宫颈炎变的影响大,脾虚湿困型和肾阳不足型及湿热下注型和湿毒蕴结型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宫颈炎变的证候类别及辨证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构方程模型理论适用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 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气虚血瘀证候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杜思邈;张忠亮;李强;李秋芬;张宁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不同时期气虚血瘀证候的变化.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1~4周组、气虚血瘀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1~4周组,共8组,每组10只.采用颈椎神经根压迫法制备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气虚证候模型采用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建立血瘀模型.通过对大鼠游泳时间、血液流变学、PLA2炎症因子的测定及颈椎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模型大鼠证候变化规律.结果:在4周时间内随着模型建立时间的延长,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游泳时间减少,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升,PLA2数值升高,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加重.结论:不同时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气虚血瘀证型候表现出一定的变化,为临床辨证施治及对该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薇莉;叶子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的相关规律.方法:将代谢综合征患者4种证型及健康对照组各20例,测定胰岛素、血糖C肽水平等.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各证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其顺序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衍化规律具一致性.

  •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生物信息学差异研究

    作者:熊益群;姚小萍;周大桥;马健;高辉;刘心亮;贺劲松;鲁艳平;穆桂萍;徐绍钢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它证的生物信息学差异.方法:应用Affymetrix Gene Chip人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9例、3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各3例)基因表达谱.通过应用Scanner 3000 7G 4C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和信号值转换,获得各个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在检测的全部54676个基因中,中医证型基因表达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与湿热中阻型比较,表达差异基因均占全基因的0.2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肝郁脾虚证的基因层面上有着异常表达,这可能是临床出现同病异证的生物信息学基础,为其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作者:周小舟;黄俏光;孙新锋;马文峰;徐文军;徐韶敏;周大桥

    目的:通过对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揭示其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方法:以回顾性临床研究的方式,对本院165例诊断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总结分布特点和规律.结果:①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的发病年龄以41~50岁为多;性别以男性为主;而肝硬化是其高危因素;HBV的病毒复制是诱发因素之一;过度劳累、思虑、饮酒是其主要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②辨证定位多以肝、脾、胆、胃、肾为主;其辨证定性多以血瘀、湿热、热毒、气虚、肝郁为主;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瘀热发黄证、阳虚发黄证.湿热发黄证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其他证型高,而气虚瘀黄证和阳虚瘀黄证死亡率较高.结论:慢加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

  • 火热证的辨证分型标准研究

    作者:刘四军;黄兆胜;吴庆光;黄张杰;吴立蓉;闫文丽;张伦博;杨政

    目的:在总结火热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火热证的辨证分型标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医火热证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应用卡方检验筛选出火热证的证素,建立调查问卷.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确立火热证的辨证分型标准.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得到火热证27个证素,应用主成分分析将火热证分为实火、虚火两个大类,然后从脏腑辨证分为心火上炎、肺胃实火、肝肾阴虚、肺阴虚四个主要证型.回顾性检验发现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率为69.4%,前瞻性检验发现与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70.1%.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分型标准基本符合临床实际,为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戚宏

    目的:前瞻性研究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患者辨证分型,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下肢动脉中-内膜的厚度(IMT)、下肢血管粥样斑块厚度以及进行踝/肱动脉压(ABI)的测量.结果:IMT和斑块厚度在阴虚热盛型与血瘀气滞型、湿热困脾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在阴虚热盛型与血瘀气滞型、湿热困脾和阴阳两虚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联系,下肢动脉IMT和斑块厚度可能反映了血瘀和痰湿的程度,ABI的改变除与血瘀和痰湿有关,可能还与气虚、阳虚有关.

  • 头痛与脑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四飞

    目的:探讨头痛的辨证施治与脑电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832例头痛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并观察其脑电图变化.结果:脑电图的改变在各型头痛中有不同的特点,在同型头痛中有大致相似性.在各型头痛中,脑电图的正、异常变化及轻、中、重度异常分布有一定的趋向性.结论: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程度与头痛病情的变化呈平行性关系.脑电图的分析不但在辨证施治、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心理治疗方面也有重要的帮助.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活动度与中医证候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绍能;陶夏平;王融冰;徐瑞平;刘震;周斌;白宇宁;许德军;付菊萍;刘军民;孙凤霞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肝穿作病理检查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诊断,并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复合证候按单证统计,分析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S0期以湿困中焦、肝气郁结多见;S1期以湿困中焦、肝郁脾虚多见;S2期以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多见;S3期以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多见;S4期以瘀血阻络、肝胆湿热多见.G1级以肝气郁结、湿困中焦多见;G2级以肝郁脾虚、湿困中焦多见;G3级以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肝胆湿热多见;G4级以瘀血阻络、肝胆湿热多见.瘀血阻络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随肝脏纤维化及炎症程度加重,瘀血阻络增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存在中医辨证差异.

  • SLE中医辨证分型与淋巴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晓霞

    目的:探讨SLE中医辨证分型与淋巴细胞凋亡及调控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SLE 3种常见证型进行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蛋白(Fas、Bd-2)检测.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以热毒炽盛证与脾肾阳虚证明显.热毒炽盛证与脾肾阳虚证的Fas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及阴虚内热证,说明此两组淋巴细胞表面Fas高表达,SLE 3证型外周血淋巴细胞Bcl-2的表达虽略有升高,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淋巴细胞凋亡及Fas的表达可作为SLE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之一.

  • Th1/Th2失衡与风寒乘虚犯肺证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张伟;赵润杨;林丽;王立娟

    目的:探讨Th1/Th2失衡在风寒乘虚犯肺证形成中的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熏烟及气管内加滴脂多糖方法复制风寒乘虚犯肺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NF-γ水平并计算INF-γ/IL-4比值.结果:风寒乘虚犯肺组大鼠血清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结论:Th1/Th2失衡参与气道炎症反应,是风寒乘虚犯肺证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

  • 重叠综合征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骨代谢水平与中医证候关系的探讨

    作者:朱渊红;吕昕;朱奕豪;徐峻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代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对26例肺脾型和28例肺脾肾型OS患者进行骨密度(BM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测定血清BGP,PICP和尿PyD,D-PyD,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IGF-I,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S患者BMD和IGF-1显著降低而瘦素、BGP,PICP,PyD,D-PyD显著升高(P<0.05);与肺脾型组比较,肺脾肾型组BMD和IGF-1显著降低而瘦素、BGP,PICP显著升高(P<0.05).OS患者血清瘦素与BMD呈负相关,与BGP和PICP呈正相关,血清IGF-1与PyD和D-PyD呈负相关.结论:OS患者血清瘦素和IGF-1水平与BMD和骨代谢相关,肺脾型和肺脾肾型OS患者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