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张元素对中药分类、药性、归经报使理论的创新

    作者:郑洪新;李敬林

    宋金时期著名医家张元素开拓中药学的分类、药性及归经报使理论和实践,为中药学研究作出了重大创新.中药分类以脏腑经络分类法、药性法象分类法为纲要,重在临床切用.首创“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说”,以脏腑气机、治法纲要、药性要旨、用药用方、药性生熟、药用根梢等归纳药性气味升降浮沉补泻,并以实例证之.创新中药归经、引经报使理论,在各药条目下注明其所属经脉,说明同类药物的区别应用则与所属经脉有关,开创中药学“的药(靶向药物)”之先河.立法制方遣药很有特色,设三感之病与三才治法、气味厚薄与制方法度、脏腑苦欲补泻、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等,以成一家之言.

  • 药物归经理论与临床用药

    作者:口维敏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方法:通过阐述药物归经理论形成、发展和特点,说明药物归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结果:药物归经理论能指导临床准确用药,临床用药也能促进药物归经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结论:药物归经理论有其不足,必须结合中药其他特性,才能合理准确用药.

  • 谈中医骨伤科的理念

    作者:施颖初;吕伟剑;钱宇望

    目的:从药物归经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医骨伤的思想理念.方法:医院从2013年3月~2015年10月采集了骨折涉及方剂共76首,根据各种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情况,分别统计其药物归经.结果:患者服用药物经过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肾(膀胱)、脾(胃),其治疗骨折时脏器经药物的次数分别是37味次、20味次、47味次、13味次和15味次,药物使用的频率是297味次、71味次、267味次、67味次和87味次.结论: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归经和中医骨伤科治疗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肝肾经是中药主要的体现方式,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心经用药的情况.此次研究有助于开展中药在治疗骨伤患者时新药的开发,创造出新的靶向作用,对于中药改善骨折患者的预后有很大价值.

  • 益智药物与归经入脑

    作者:王海东;陈文垲

    益智药物是指能促进学习记忆和思维,具有益智作用的中药,其归经范围较广。按归经的含义及药物归经的依据,药物归经应是此药终对所归属的脏腑或经络产生药效作用,如五味子能安心神,其药效部位在心,故归心经;其在安神的基础上又能益智,智慧是脑的功能,此时的药效部位在脑而不是在心,按药物归经的依据应是归经入脑而不再是心。但归经理论中尚无归经入脑之说。

  •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贲长恩;郭顺根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作用点或靶器官.藏象经络学说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用药的基本原则.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认为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受体学说、中药微量元素、中药药理等均有密切关系.今后中药归经研究,除要加强理论研究外,还应结合现代高科技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

  • 从《此事难知》看王好古对易水学派思想的继承

    作者:贾云芳;董尚朴;侯仙明

    王好古,字进之,古赵州人(今赵县),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易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少时与李东垣同学于易水张元素,张氏殁后,王好古又师从李东垣,自谓得师不传之秘,成为易水学派承前启后的一位名医.[1]

  • 试述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的起源与关系

    作者:戴缙;杨天仁

    药物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中药的作用机理,把中药与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来说明某药物特定选择性的治疗作用.引经药特指方剂中某些中药具有能使方剂中其余药的归经作用、定向地加强或发生变化,在临床方剂配伍用药时能发挥左右该方剂治疗的定向、定位等重要作用.引经药学说、方剂归经学说等都来源于药物归经理论体系,引经药及中药归经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

  • 浅论冲脉与女科

    作者:钟素琴;粱瑞宁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妇科论>云:"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原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从起.

    关键词: 冲脉 女科 药物归经
  • 益智药物与归经入脑

    作者:王海东;陈文垲

    益智药物是指能促进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药物.中药中具有益智作用的药物很多,按药物归经的依据应是归经入脑而不再是心,但从古至今归经理论中无归经入脑之说,这里存在矛盾之处,值得研究.

  • 病机十九条疾病脏腑归经理论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潘静;马威;管竞环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对常见疾病进行了准确的五脏定位,为从疾病的五脏定位角度确认药物的归经奠定了理论基础。病机十九条内容广泛,是中医审机辨证的精髓,其突出特点是明确了疾病与五脏的相互关系。中医内科学中疾病按五脏分类的方法,也是根据病机十九条,只是还没有人对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如果在病机十九条脏腑定位和药物归经之间找到一个桥梁,那么这个桥梁也应该是解决疾病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案,这个桥梁应该就是归经。如果疾病脏腑归经与药物归经一致,就像找到治疗的靶点,疗效一定更显著。

  • 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许二平;赵少英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的用药规律.方法:对197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上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中有明确的药物组成及剂量的方剂进行药物统计分析.结果: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以补虚药为常见,使用86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23.9%,其他依次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等;药物四性以温性药物使用频次高1416次,占39.2%;药物五味以苦、辛、甘为常见,分别出现1861次、1752次、1654次;药物归经以肝经为多见,出现1986次,占55.0%,其他出现10%以上的依次是心经、脾经、胃经、肺经、肾经等.结论:中医药防治抑郁症多使用具有补益正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的药物,同时配合清热、利水渗湿、化痰、开窍、消食等药物,起到标本兼治的治疗作用.

  • 就成分名称等与《有毒中药鉴别、炮制与保管》的作者商榷

    作者:周萍;李永升;赵化玉

    近,笔者阅读学习了<有毒中药鉴别、炮制与保管>[1]一书,该书图文并茂,对毒性中药的理论知识做了全面系统的概括,为从事医疗、经营、教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在阅读某些品种时,发现有几点尚欠完善之处,分别叙述如下,与原作者商榷.

  • 从脾肾归经角度探析《本草纲目》轻身延年药物

    作者:杨芙蓉;王平;曾兰;毛迎迎;孔明望

    生理性衰老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从古至今,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延缓衰老的探索.中医理论认为,衰老与脾肾关系十分密切.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腐熟水谷,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的健全直接关系机体衰老的进展.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收录了100多味具有轻身延年功效的药物,其中很多皆入脾肾两经.文章拟从《本草纲目》中轻身延年药物入手,揭示补益脾肾两脏与延缓衰老的关系,对今后抗衰老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 厚朴归脾、胃、肺经及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吴经耀;陈素红;吕圭源

    为探讨厚朴传统的中药归经药性与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查阅1989-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分析厚朴归脾、胃、肺经等中药药性,以及厚朴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等相关文献,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下,对与厚朴的归脾、胃、肺经相关的药理作用进行汇总.结果发现,与厚朴归脾、胃经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消化功能,包括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减缓肠运动、止泻等作用;与归肺经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抑菌、抗氧化、延缓衰老等作用.厚朴的中药归经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有部分吻合之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这将为厚朴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论归经

    作者:周海虹

    归经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不断探索、归纳、总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药药性理论之一,是建立在脏腑经络学说及药物本身性能等理论基础之上的.归经理论对于完整地阐释药物的作用原理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妇科常用药物归经分析

    作者:周红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妇科病与常用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中医妇科常用代表方中每一味药物的第一归经,同时统计在疾病治疗中常用药物的用药味次,主要统计《中医妇科学》代表方中药物.结果 经统计代表方用药归经,归肝经分布多,其次分别为心经、脾经、肺经及肾经.结论 归肝经是妇科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代表方中主要药物归经,《中医妇科学》代表方的选药组方也遵循了归经用药规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