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经与肺经在大脑相对特异性的fMRI研究

    作者:吴子建;蔡荣林;徐春生;胡玲;何璐;胡吴斌;李传富;周逸平

    目的:研究心经与肺经相对特异性作用的中枢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在校大学生10名,采用改良组块设计,先静息32个时间点,然后于32个时间点行捻针刺激,再静息留针48个时间点,再捻针刺激32个时间点,后静息留针16个时间点,功能像采集共持续10 min 44 s.由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针灸医师采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针刺受试者左侧太渊或神门穴,平补平泻,频率为1 Hz,进针深度约1.0 cm.试验结束后,详细询问并记录志愿者的针刺感觉和检查过程中的其他感觉或心理活动.数据分析采用功能性神经影像分析软件AFNI处理.结果:针刺太渊穴可以兴奋对侧的额叶、顶叶、丘脑、小脑Ⅵ和Ⅷ层以及下半月小叶;抑制双侧扣带回和同侧直回.针刺神门则主要兴奋对侧小脑Ⅳ-Ⅷ,同侧小脑Ⅵ、Ⅶ区;抑制同侧顶叶的部分区域.结论:针刺心经神门穴和肺经太渊穴可以引起不同脑区的激活或负激活,经脉经穴差异性显著.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针刺治疗后对针刺足三里脑的响应

    作者:李政杰;曾芳;杨玥;张丹华;陈媛;孙金铂;秦伟;杨洁;梁繁荣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1 dyspepsia,FD)患者针刺治疗后对比健康受试者即时针刺足三里脑响应的差异.方法:本研究纳入24例正常受试者,24例FD患者.FD患者接受4 wk针刺治疗后进行即时针刺足三里fMRI扫描,正常人只接受即时针刺足三里fMRI扫描.使用SPM5软件,基于广义线性模型比较FD患者及正常人即时针刺足三里fMRI数据差异.结果:FD患者针刺治疗后,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ean dyspepsia index)评分积分显著减低(38.21±9.925 vs 52.50±13.53,P<0.05)、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显著减低(0.66±.56 vs 1.41±.29,P<0.05)、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积分显著减低(35.21±6.131vs 41.72±6.735,P<0.05)、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积分显著减低(37.50±9.178 vs 43.02±8.429,P<0.05).即时针刺足三里,FD患者相较于健康受试者,右侧缘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枕上回、双侧枕中回、双侧楔叶、左侧额上回、左侧顶上回、双侧颞中回、右侧舌回、右侧梭状回和右侧距状回的fMRI信号为负激活,而左侧丘脑呈现出fMRI信号正激活.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FD患者症状和情绪状态,累积针刺治疗后即时针刺足三里对FD患者病情相关靶向脑区的调节作用可能不具有特异性.

  • 重度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传导通路激活的fMRI研究

    作者:魏倩;李强

    目的 研究重度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给予声音刺激后,听觉传导通路各核团的激活范围及强度.方法 耳聋组和正常听力对照组的双耳分别给予刺激,将被试分为4组.并进行fMRI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①给予刺激后,4组被试听觉传导通路的各组核团可见不同程度的激活;②4组被试的听觉皮层、内侧膝状体、下丘在4000 Hz和500 Hz两种纯音刺激下的激活情况存在差异.结论 ①听觉皮层在500 Hz比在4000 Hz纯音刺激下的激活范围及强度大;②内侧膝状体、下丘激活范围变化不大,激活强度变化率500 Hz大于4000 Hz;③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听觉传导通路发生结构与功能的重组,重组发生于听觉皮层水平.

  • 口腔味觉感知的脑功能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秀文;刘洪臣

    味觉是口腔感知功能之一,与摄食等重要活动有关.了解味觉能为口腔感知功能及其障碍的研究和认识提供帮助.目前,脑功能测试技术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可用于研究脑功能及其与认知行为相关的变化.随着脑功能测试技术在神经科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口腔感觉中枢的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1-6].利用脑功能测试技术探索口腔味觉感知与脑功能的关系,可为口腔感知功能研究开辟全新的领域.

  • 脑机接口技术引发的伦理思考

    作者:胡剑锋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作为解放大脑的新兴技术--脑机接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它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却很少被提及.从了解脑机接口技术的内容和意义出发,分析其引发伦理争议的焦点问题,探讨其伦理核心问题和应遵循的伦理准则.

  • 刺激太溪穴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孙忠广;张剑;邹军

    太溪穴(K13)为临床常用穴,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是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的研究热点,分析现有的国内外相关太溪穴的fMRI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太溪穴的fMRI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溪穴特异性和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的影响,结果是受试者的不同状态、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与刺激参数均会影响成像结果.但刺激太溪穴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今后研究中需排除研究中干扰因素,增加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和参数的研究,加强fMRI、正电子断层发射技术(PET)、脑电图(EEG)和经颅磁刺激(TMS)的结合使用,并研究多种状态下的受试者.

  • 精神障碍患者疼痛共情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吴琼;董戴凤;于伟霞;高一点;姚树桥

    临床研究发现共情缺陷与精神障碍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破坏性行为、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疼痛共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探讨不同精神障碍是否存在特征性共情神经机制异常,并对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品行障碍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马任;张积标;姚树桥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本文主要对CD的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指出了未来CD脑成像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D的脑功能特征的改变提供帮助和指导.

  •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与机制

    作者:项蓉;陈勇;江玉娟;代杰

    目的 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BFES)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7例可完成部分主动运动的一侧肢体瘫痪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22例行BFES治疗;B组22例行单纯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C组23例行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功能性MRI脑区激活度检查.结果 ①治疗4周后,A组和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后,A组和B组脑功能的重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ES较单纯FES及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脑功能的重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 咀嚼时局部脑活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作者:周青;方马荣;张敏鸣

    目的: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探测人咀嚼时的大脑功能活动。方法:要求人在无任何其它躯体活动条件下咀嚼肌以10s运动20s休息的频率进行。选用8例成人冠状切面和横轴面的头部磁共振片,观察脑功能活动情况。结果:①在咀嚼时脑的广泛区域是激活的;②在相对应的咀嚼活动中有优势半球的激活区;③第Ⅰ躯体感觉区激活的方式远较第Ⅰ躯体运动区多样化;④在额叶中4例年轻观察对象出现了广泛的神经元激活区,但在老年人很少出现这样的激活区。结论:咀嚼活动除了它本身的功能运动外,在维持脑的活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fMRI在研究活体人脑功能活动方面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

  • 口腔唇、舌、牙齿在大脑躯体感觉皮层的定位

    作者:杨秀文;刘洪臣

    在大脑躯体感觉皮层拓扑图中,尚没有唇、舌、牙齿的精确功能定位.本文综述近年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人类大脑躯体感觉皮层口腔功能定位图的研究进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