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频脉冲加耳穴贴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对胃电的影响

    作者:王彦刚;姚树坤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加耳穴磁疗及普瑞博思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5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频脉冲刺激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并辨证选丰隆、三阴交,配合耳穴磁疗,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普瑞博思.两组均5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胃电图参数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电参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低频脉冲加耳穴磁疗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胃电活动及l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普瑞博思.

  •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宏军;李国萍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作用特点和机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内关穴为主;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胃动力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胃电图较前改善.结论:针刺对胃动力障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

    作者:常小荣;严洁;易受乡;林亚平;邓元江;张泓

    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影响的观察,进一步探讨足三里与胃运动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方法:对24只健康成年大鼠胃内埋置电极记录胃电,观察电针对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束后抽取血液1.5 Ml和胃窦组织,采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胃窦内的P物质、胃动素(MLT)、胃泌素(GAS)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足三里"后大鼠胃电慢波高活动相平均振幅变化率和慢波高活动时程/周期比值,以及快波峰簇数差值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胃窦内脑肠肽物质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使胃电活动增强,同时胃活动的增强与相关脑肠肽含量增加有同步效应.

  • L-硝基精氨酸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时胃电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爱玲;蒋道荣;罗琳;邵政一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庆大霉素穴位注射信息传递的关系.方法:采用银环三电极引导胃电,计算机采集分析胃电,观察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NO前体L-精氨酸(L-Arg)预处理后,"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对胃电的影响.结果:庆大霉素"足三里"穴、静脉注射均可明显抑制胃电;L-NNA预处理后,庆大霉素对胃电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与庆大霉素"足三里"穴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L-Ag预处理后,庆大霉素对胃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L-NNA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但与庆大霉素"足三里"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庆大霉素穴位注射传递穴位药效的物质基础可能有NO的参与.

  • 不同针刺强度对糖尿病胃轻瘫疗效及胃电影响

    作者:曾红文;聂斌;戈焰;汪河;宋小娟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强度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佳针刺强度.方法:将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4组,强、中、弱针刺强度及口服降糖药组,每组各20例,2周为一疗程.以胃电图改善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85.0%,与药物组的6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中等强度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佳.针刺各组胃电图胃窦、胃体的主频率和振幅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不同针刺强度与其疗效间存在量效关系,与胃电参数的调节存在一定关联.

  • 针刺运针与否对胃电图影响的观察

    作者:陈莉

    目的:观察针刺留针时运针与否的针刺效应.方法:将67例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成运针组37例和不运针组30例,并进行针刺前和针刺后30 min的胃电图测试,运针组加测5 min、15 min的胃电图.结果:不运针组的胃电图主频(FP)虽有上升(P<0.05),但明显不及运针组(P<0.01).运针组在5 min、15 min、30 min的胃电图主频与针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效果随着对穴位的不断刺激而增强,到15 min可达峰值,至30 min均能维持疗效;如不运针则疗效降低.

  • 厌食症患儿胃肠激素及胃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小平;陈华;盛丽先

    厌食症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症,可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及肝旺脾虚等类型。由于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以脾胃气虚型厌食症为多见。近年来对小儿厌食症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研究表明,小儿厌食症的发生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有关[1],而胃肠激素对胃肠运动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探讨胃肠激素及胃电图与小儿厌食症的内在关系,我们对69例厌食症患儿进行了胃电图的检测,对其中36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进行了血浆神经降压素(neurtensin,NT)、酪神经肽(neuropeplide Y,NPY)的检测。

  • 胃肌肌电图对胆道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傅敏;许国铭

    胆道系统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不少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胆道系统运动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对胆道系统运动的研究对胆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因此寻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检测胆道系统运动的方法,是非常迫切的临床需要.我们发现,许多胆道疾病患者表现为胃肌电图(E1ectrogastrogram,EGG)的异常,受EGG检测胃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启发,对26例胆道疾病患者在99mTc放射性核素胆囊排空运动序列成象证实伴有胆道运动障碍后检测EGG,并与15例经99mTc放射性核素胆囊排空运动检测无胆道运动障碍的胆道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多导胃电与胃排空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彰;胡丹元;蒋晓燕;潘彤彤;贺孝良;徐辉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的胃电图异常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Polygraf ID 四导胃电分析系统和核素法固体胃排空测定51例FD患儿和25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胃电活动和胃排空情况.结果①FD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慢波百分比(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D组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餐前餐后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共32例,占62.7%.②FD组与对照组相比,4个导联餐后/餐前功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FD组餐后主功率不增加.③FD组患儿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FD组患儿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分别为26.95±13.69,26.93±12.63,对照组为69.02±5.15,70.18±4.68,FD组慢波耦联率低于对照组(P<0.01).④FD组患儿胃排空延迟占23.5%,经Logistic多因素相关分析胃排空延迟与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13,-0.296).结论 FD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和餐后主功率不增加,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慢波耦联率降低;胃排空延迟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提示胃电异常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 体表胃电活动能反映胃的收缩吗?

    作者:杨春敏;毛高平;朱鸣;张映辉;陈英;张秀荣

    目的探讨能否通过体表胃电活动辩认胃的收缩。方法在狗空腹麻醉状态从静脉灌流红霉素引起胃持续收缩,同时记录体表胃电和收缩变化,分析胃电活动与胃收缩的关系。结果(1)狗基础状态胃电主频率为4.2~5.1/min。(2) 静脉灌流红霉素引起胃连续收缩时,体表胃电振幅(主功率)和主功率不稳定系数明显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增加(P<0.01和P<0.05),胃电主频率无明显变化;(3)预先给予阿托品抑制红霉素的胃收缩活动,上述胃电参数明显降低(P<0.01和P<0.05)。(4)将同步记录的胃电波幅和胃收缩波振幅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98, P<0.01)。结论体表胃电活动能够反映胃收缩。胃电图可以作为评价胃动力的重要和有用的工具。

  • 不同胃内pH值对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杨春敏;张秀荣;毛高平;张映辉;李学甫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急性抑酸后胃内pH升高是否影响体表胃电活动.方法:选择12例胃镜诊断的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并以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pH电极经鼻放入胃内,同时记录胃内pH值和体表胃电.在空腹时(基础状态)、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对照)和静脉注射Famotidine 40 mg使胃内pH≥7时(pH≥7期),分别记录体表胃电30 min.用计算机频谱分析计算胃电参数.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基础状态胃电主频率、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pH≥7期胃电主频率、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和正常胃慢波百分比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P<0.05);pH≥7期/基础状态的胃电主功率比(1.87±0.24)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基础状态之比值(1.02±0.15)(P<0.01).结论: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存在胃电活动异常,急性抑酸使胃内pH升高可增强其胃电功率和改善胃电节律紊乱.

  • 健康飞行员体表胃电活动特征

    作者:杨春敏;靳京生;张秀荣;毛高平;张映辉;王建荣

    目的观察健康飞行员的胃电活动特征并与普通自愿者比较. 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检飞行员10名和健康普通自愿者10名.先记录空腹胃电30 min,进试验餐后再记录餐后胃电30 min.用谱分析方法计算胃电参数. 结果飞行员餐前后胃电主频率与普通自愿者无差别;飞行员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值和空腹状态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明显高于普通自愿者(P<0.05和P<0.01);飞行员餐前胃电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和主功率不稳定系数(DPIC)均明显低于普通自愿者(P<0.01和P<0.05). 结论健康飞行员胃电活动的主功率和正常胃电节律明显增加.提示在评价飞行员胃电活动时其正常参考值可能要相应改变.

  • 胃电图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敏

    胃电图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十余年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工程技术的应用,胃电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功能性胃疾病,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笔者就大家关心的胃电图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胃电描记术
  • 食管癌切除术后血液胃动素和胃泌素变化及其对胸腔胃电活动和排空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俊峰;于军辉;刘磊;张少为;刘成军;王金栋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血液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及其对胸腔胃电活动和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2例受试者进行胃电图检查和血液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测定,其中包括20名正常人和32例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和12个月进行检查.并对其中35例受试者同时进行显示子胃排空检查,包括5名正常人,7例食管癌术前患者和2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结果 (1)第120分钟显示子胃排空:术前组[(28.0±8.0)个]低于正常对照组[(38.0±2.0)个](t=3.515,P=0.006),术后1个月进一步降低[(16.0±4.8)个](t=6.987,P=0.000),到术后1年虽有所恢复[(16.8±4.8)个],但仍不能达正常对照组水平(t=9.387,P=0.0000).(2)胃电图频率:术前组[(3.1±0.2)次/min]与正常对照组[(3.2±0.1)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87),术后1个月[(2.9±0.3)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t=2.336,P=0.024),之后虽有所恢复,但到术后1年[(3.0±0.1)次/min]仍达不到正常水平(t=2.208,P=0.033).(3)胃电图波幅:术前组[(229±118)μv]与正常对照组[(226±62)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5,P=0.933),术后1个月[(172±46)μ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118,P=0.003),随后逐渐恢复,术后1年[(223±60)μv]达正常水平(t=0.145,P=0.885).(4)血浆胃动素:术前组[(488±197)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48±98)ng/L](t=5.030,P=0.000),手术后持续在较高水平,术后1年([443±129)ng/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3.725,P=0.001).(5)血清胃泌素:术前组[(26±1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12)ng/L](t=2.741,P=0.043),手术后持续在较高水平,术后1年[(48±23)ng/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3.703,P=0.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高胃动素和胃泌素血症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以促进胃电活动和胃排空功能的逐渐恢复.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参数的影响

    作者:赵煜;刘风林;甄丽娜;张书红;李娟

    目的:通过多导胃电图方法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方法163例FD患儿,包括103例HP感染(A组)、60例无HP感染(B组),同时选22例无消化道症状患儿为对照组(C组)。3组均进行多导胃电图检测,包括正常慢波百分比(N%)、胃动过缓百分比(B%)、胃动过速百分比(T%)、胃动节律不齐百分比(A%),胃电频率及功率包括主频率(DF)及主功率(DP),餐后/餐前胃电主功率比(P/R),分析胃电描记数据。并对A组中84例治疗后HP转阴患儿的治疗前及治疗后胃电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不同慢波频率的百分比差异餐后较餐前明显,餐前餐后DF、DP的变化均不明显。84例HP转阴患儿治疗前后比较,不同慢波频率的百分比改善不明显,但餐前餐后DF、DP及P/R改善均较明显。结论多导胃电图显示HP治疗对改善HP感染的FD患儿餐后症状有很大益处。

  • 枳苓化浊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动力的影响

    作者:王石红;霍永利

    2008-10-2009-04,我们采用枳苓化浊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并与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50例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胃电图的变化,结果如下.

  • 理气降浊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王兆黎;刘艳丛;陈建权

    目的 观察理气降浊方对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肝郁脾虚、湿浊中阻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理气降浊方治疗,对照组24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进行胃电图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早饱、上腹痛、痞满、嗳气、烧心、泛酸及腹胀等症状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缓解早饱、嗳气及腹胀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较本组治疗前增多 (P<0.05);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主功率之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有增加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降浊方能缓解F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胃电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中医脾、肝的生理病理变化,胃电图的变化也较客观地观察了理气降浊方对FD的治疗和转归.

  • 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宏涛;李胜棉;高建茹

    目的 通过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了解胃癌患者胃电变化与胃排空之闻有无相关性.方法 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同时进行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测.结果 ①胃癌组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对照组.②正常对照者中胃排空正常率75.0%(15/20);胃癌患者中胃排空正常率33.3%(19/27)(P=0.007).胃排空延迟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率83.3%(15/18);胃电图异常者中胃动过速73.3%(11/15);胃动过缓26.7%(4/15).胃排空正常的胃癌患者中胃电图异常33.3%(3/9),均为胃动过速.③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P<0.05),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胃癌组餐前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正相关,胃动过速百分比与4小时胃排空率之间呈负相关.

  • 胃癌患者胃肌电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高建茹;李胜棉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肌电活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胃电图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Digitrapper双电极胃电图记录仪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进行餐前、后胃电图记录,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胃癌组餐前、后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餐后主频高于餐前(P<0.05),胃癌组餐前、后各胃电参数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对照组餐后、餐前功率比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422,P=0.045),其他胃电参数与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不同部位肿瘤各胃电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餐后胃电图振幅升高,波形不规则,胃电频率不规则.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主功率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对胃癌患者的胃电参数无明显影响.

  • 四磨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李彩丽;刘岳;张永顺;孙泽群;王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伴有胃肠动力障碍,而四磨汤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目的:探讨四磨汤对COPD 患者胃肠道症状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稳定期COPD 患者36例,予四磨汤口服液28 d,1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行胃肠道症状等级量表(GSRS)评分、胃电图检查和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 VIP)、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水平测定。COPD 组疗程结束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COPD 组治疗前GSRS 评分、血清I-FABP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VIP 水平和空腹、餐后正常胃慢波百分率(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28 d 四磨汤治疗后,COPD 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 <0.05),其中血清VIP、I-FABP 水平和N%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四磨汤可改善COPD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和胃肠动力,其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可能呈双向性。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