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9例阴道炎症报告分析

    作者:范小丽

    目的:本文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判断各类阴道炎症发病率.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门诊就诊中189例阴道炎患者,取阴道分泌物混于滴有生理盐水的玻片上,分别用低倍镜、高倍镜、光镜、观察分析.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126例,细菌性阴道病36例,滴虫性阴道炎14例,非特异性阴道炎13例.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阴道炎.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

  • 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伟;窦智;吕晓辉

    目的:通过检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在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 35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泌物的检测分析

    作者:翟晓慧;贾翠英

    细菌性阴道病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加德纳尔菌阴道炎、嗜血杆菌阴道炎的统称.是由加德纳尔菌和一些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因其临床症状较特异性炎症轻,故易被漏诊.现将我院妇科门诊355例拟诊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与真菌药敏分析

    作者:王岩;曹敬荣;闵嵘;张丽丽;王育英;谢威;段圆圆;王培昌

    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环境及真菌药敏结果,为治疗VVC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3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47例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分析,对其中复发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447例VVC患者平均年龄32.99岁(17~67岁),79.19%的患者分布于21~30岁(44.52%)和31~40岁(34.67%)年龄段;单纯性VVC患者317例(70.92%),VVC+BV/BV中间型患者81例(18.12%),VVC+ AV患者39例(8.72%),菌群抑制10例(2.24%);镜检看到假菌丝者372例(83.22%),仅看到芽生真菌孢子者75例(16.78%);VVC患者阴道菌群分布示优势菌为革兰阳性大杆菌326例(72.93%),革兰阴性小杆菌81例(18.12%),革兰阳性杆菌32例(7.16%),革兰阳性球菌7例(1.56%)以及无细菌10例(2.24%).110例复发者经真菌培养与鉴定示白色假丝酵母菌92例(83.63%),热带假丝酵母菌10例(9.10%),光滑假丝酵母菌8例(7.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克霉素、咪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率依次为58%、16%和65%,耐药率依次为2%、34%和27%;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克霉素、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率显著低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VVC为育龄妇女多发病,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VVC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临床应重视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阴道微生态环境分析,能为临床提供客观、全面的评价,对临床及时、准确的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 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作者:曹敬荣;王培昌;闵嵘;张丽丽;王育英;谢威;段园园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微生态构成及微生态失调的病原分布,为阴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妇科门诊就诊的4714例患者,按年龄分为6组(组距10岁),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Nugent评分、功能评价等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各年龄段阴道微生态状况与病原间的相关性。结果4714例患者中微生态正常者842例(17.86%);阴道微生态失调者3872例(82.14%)中菌群抑制474例(10.06%),优势菌群异常138例(2.93%),菌群正常但阴道pH值、乳酸杆菌功能异常者1294例(27.45%);单纯性阴道感染者1654例(35.09%),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564例(11.96%)、BV中间型214例(4.54%),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658例(13.96%),滴虫性阴道炎(TV)12例(0.25%),单纯性需氧性阴道炎(AV)206例(4.37%);混合性阴道炎(MCVI)298例(6.32%)中主要为BV/BV中间型+ VVC 156例(3.30%),其次是AV + VVC 74例(1.57%)。阴道微生态失调者年龄集中于21~30岁组(36.57%),31~40岁组(29.87%)和41~50岁组(16.63%)三组;混合性阴道炎、BV/BV中间型和VVC主要集中于21~30岁组(2.46%、4.62%和6.41%)和31~40岁组(1.87%、4.67%和5.01%)。随年龄增加及阴道微生态失调,阴道pH、Nugent评分和乳酸杆菌密集度变化显著(χ2=8.45、28.53、4.55,P =0.02、0.005、0.04)。结论育龄女性阴道感染发病率高,阴道pH和乳酸杆菌密集度与患者年龄及感染状况相关,应重视各年龄段女性阴道微生态检测。

  • 免疫荧光法与唾液酸酶检测在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舒少为;蔡长争;梁国琼;陈爱平

    目的:比较免疫荧光法与唾液酶法在阴道检测加德纳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来本院门诊就诊或体验的已婚妇女45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与唾液酸酶法检测,以Amsel检测法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456例受检妇女中,检出阴道加德纳菌阳性175例,检出率为38.38%(175/456);18~29岁年龄段检出率为42.79%(95/222),显著高于40~49岁年龄段(χ2=5.807,P =0.016);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加德纳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不孕不育、不良怀孕及其他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0、P =0.000,χ2=21.131、P =0.000,χ2=13.860、P =21.492);免疫荧光法检出阴道加德纳菌阳性181例(其中假阳性13例),唾液酸酶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阳性177例(其中假阳性21例);免疫荧光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95.37%、95.61%、92.82%和97.45%;唾液酸酶法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4%、92.53%、91.23%、88.14%和93.19;免疫荧光法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唾液酸酶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83、P =0.014,χ2=7.136、P =0.008,χ2=5.631、P =0.018)。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检对象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率各不相同,免疫荧光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者的筛查。

  • 孕28周后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发病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西叶;蒋益炯;金晶;丁携云;王凯萍

    目的 探讨孕28周后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5年医院孕28周后孕妇1 000例的临床资料,选择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孕妇145例作为细菌性阴道病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孕妇1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妊娠结局等资料. 结果 1 000例孕28周后孕妇中,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5%、0.7%、7.2%;孕28~33+6周、孕34~39+6周和孕40~42周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9+6周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高,为18.8%;细菌性阴道病组治疗患者胎膜早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未治疗患者(P<0.05),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高于未治疗患者(P<0.05). 结论 孕晚期孕妇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对妊娠结局带来不良影响,对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进行正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增艳;刘正玲;孙金霞;闫华;许宗兰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2013年5月-2015年4月医院收治的126例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单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差异;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两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种类及混合感染类型,患者感染解脲脲病原体比率高,占32.54%;患者感染病原体类型以细菌+酵母菌属混合感染的比例较高;患者合并妇科病类型中盆腔炎所占比例高,为48.41%;治疗痊愈率为55.56%,临床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痊愈率39.68%和临床有效率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感染性妇科疾病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维生素C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病情转归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宫颈癌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丹;金卓杏;张晓兰;兰彩娇;朱晓华

    目的 观察宫颈癌与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宫颈癌组,健康体检女性100名为对照组,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滴虫、人乳头瘤病毒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宫颈癌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高危型为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

  • 不同治疗方案对细菌性阴道感染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作者:蒋建峰;吴芬英;倪惠娟;江海燕;唐云炳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细菌性阴道感染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阴道感染妊娠妇女14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硝唑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 优于对照组的77.1%(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2.8% 低于对照组的27.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低于对照组的21.4%(P<0.05).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在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方面疗效优于甲硝唑栓,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值得推广使用.

  • 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陈芳娟;王仙玉;蔡建芬;汪雁;阙秀华

    目的 对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616例医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情况,对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给予替硝唑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1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62例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占10.06%;616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解脲脲支原体检出多,占32.1%;混合型感染患者62例,类型为细菌+酵母菌,占32.3%;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合并其他妇科疾病以盆腔炎为主,占48.4%;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经替硝唑胶囊联合甲硝唑栓药物治疗后,痊愈54例,占87.1%,好转8例,占12.9%.结论 临床上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合并其他妇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混合感染的患者给予替硝唑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高原地区女性细菌性阴道病的实验诊断与分析

    作者:杨桂青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女性生殖道正常菌群数量减少而阴道加德纳菌、厌氧菌等过度增多而引起的无明显阴道黏膜炎性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我院2007年1-12月对2482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了分泌物的实验室相关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 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赵学静;朱爱琴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细菌性阴道病和对照组(包括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和正常育龄妇女)两组,进行白带常规检查,观察乳酸杆菌的阳性率,分析乳酸杆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作用.结果 3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55例,阳性率18.33%,pH值为5.2±0.68,1000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680例,阳性率68.00%,pH值为4.1±0.25,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阴道乳酸杆菌43例,pH值为4.2±0.59,阳性率47.78%,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中阴道乳酸杆菌50例,阳性率100.00%,pH值为3.9±0.32.结论 乳酸杆菌能提高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准确性.

  • 嗜酸乳杆菌与白色假丝酵母菌交互作用

    作者:李桂军;蒋琰瑛;张红霞;周建娟

    目的 对嗜酸乳杆菌与白色假丝酵母菌间的交互作用及pH、乳酸、乙酸、H_2O_2等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影响进行评价,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后易转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不同浓度嗜酸乳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混合培养;白色假丝酵母菌经不同pH值培养基培养、1%乳酸、1%乙酸、3%H_2O_2作用,检测其浓度变化,形态学观察白色假丝酵母菌形态变化.结果 嗜酸乳杆菌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白色假丝酵母菌可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pH值为3.5~5.5时,嗜酸乳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能力,当pH值为4.0时,嗜酸乳杆菌抑菌能力强;乳酸、乙酸均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_2O_2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生长并无直接抑制作用.结论 嗜酸乳杆菌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乳酸而不是H_2O_2直接产生抑菌作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后转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主要与乳杆菌因某些因素生长受抑,导致数量降低及其产酸能力下降有关.

  •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周亚芬;张静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情况及导致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病率.方法 对2012年6月在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阴道炎的150例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问卷调查,分析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率100.00%,合格率95.33%%%;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者76例,发病率50.6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51例,发病率34.00%,滴虫性阴道炎23例,发病率15.33%;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流产次数、自行阴道冲洗、月经期用消毒卫生巾、非经期使用护垫、每周性生活次数、避孕方式、阴道炎史均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单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行阴道冲洗、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炎史是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月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避孕套避孕是降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妇科门诊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占阴道炎约50.00%,自行阴道冲洗、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及阴道炎史均能增加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危险性,月经期使用消毒卫生巾及避孕套避孕能减少细菌性阴道病患病概率.

  • 无锡地区妇女细菌性阴道病与假丝酵母菌属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分析

    作者:李一龙;徐玉妹;乔伟振;李琴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及滴虫性阴道炎感染状况.方法 对无锡地区妇科 门诊2142例、体检中心1885例、住院患者218例育龄妇女采集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检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丝酵母菌属、滴虫.结果 妇科门诊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19.44%、16.43%和7.19%;体检中心患者发病率分别为8.17%、6.47%和1.91%;住院患者发病率分别为2.75%、1.83%和1.38%;妇科门诊与体检中心、妇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单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且细菌性阴道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但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以及体检中心与住院患者单独细菌性阴道 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 门诊应将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属、滴虫列入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

  • 个人卫生习惯与细菌性阴道病

    作者:张志华

    目的 探讨个人卫生习惯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为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09年3-12月到医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医院健康查体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的联系.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与个人的洗浴习惯如淋浴或盆浴以及外阴清洗及用药、内裤材料、经期清洗外阴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经期使用卫生护垫观察组感染率为69.2%,对照组为48.3%,经常阴道冲洗观察组感染率为50.8%,对照组为16.7%,经期使用卫生棉条观察组感染率为13.3%,对照组为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良的卫生习惯可以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去除各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对于降低疾病意义重大.

  • 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分析

    作者:钱瑛;邵耀明;李琴

    目的 了解无锡市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情况,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1117例妊娠期妇女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 无锡市1117例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37.5%;支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6.2%,衣原体性阴道炎患病率为0.8%,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为1.8%,细菌性阴道病(BV)患病率为3.7%,淋病患病率为0.4%,梅毒患病率为1.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患病率为13.3%;在不同户籍、职业、文化程度的孕妇中衣原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锡地区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率较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常规筛查工作.

  •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作者:朱继文;李静

    目的 调查妊娠中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观察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520例妊娠28~38周的孕妇进行BV筛查,118例BV阳性;对60例筛查阳性孕妇予以唯阴康治疗(设为A组),睡前 1枚置阴道,次晨取出,连续用药10 d;比较干预组(A组),非干预组(B组)及阴性组(C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中晚期BV的检出率为22.7%,发生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15.0%、5.0%、5.0%、8.3%、3.3%,B组分别为20.7%、10.3%、8.6%、13.8%、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相应不良发生率均高于C组(C组分别为6.3%、3.7%、1.5%、4.5%、1.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妊娠中晚期BV的发病率较高,唯阴康生物栓剂治疗BV阳性孕妇可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冷维春;刘俊宝;郭丽娟;冷馨

    目的 探讨一次性阴道抑菌吸附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BV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A组口服甲硝唑治疗,B组应用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局部用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B组疗效显著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3,P<0.05);且复发率低于A组.复发率分别为12.3%及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结论 唯阴康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V,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421 条记录 6/72 页 « 12345678...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