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徐福松教授辨治特发性少精液症的经验

    作者:高永金;合保方

    徐福松教授是我国中医男科学的杰出学者,师从我国中医外科大家徐履和先生.临证从教数十载,在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男性不育症及杂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根据其多年的临证从教经验提出"腺、性、精、育四大主症",以此作为诊疗男科疾病的四个大纲[1].而对于少精液症及其所致男性不育症的辨治经验独到,用药以中正平和,轻清灵动,并主张因证施治,崇尚全身治疗与局部处理相结合的个体化辩证,重视生活行为的指导和心理干预.

  • 无精子症血清激素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潘国胜

    就我院门诊近3a来资料完善的无精子症310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无精子症患者血清性激素与睾丸生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对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

  • 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初步效果

    作者:彭靖;袁亦铭;张志超;宋卫东;辛钟成;高冰;金杰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的技术及应用价值. 方法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98例,平均年龄31(20~43)岁,平均梗阻时间4年.术前至少2次精液常规检查未见精子,性激素水平正常,睾丸活检证实睾丸生精功能正常.经阴囊探查发现附睾发育异常22例,输精管梗阻18例,附睾体或尾部梗阻58例.对58例附睾体尾部梗阻患者行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术后3个月复查精液常规,精子密度>1×104个/ml证实为精道复通,随访至配偶怀孕. 结果58例患者术后失访8例.50例随访3~29个月,其中精液中可见精子36例,精f密度(4×104)~(2×108)个/ml,精子活力2%~70%.4例随访12个月仍无精子,建议辅助生殖.10例无精子者继续随访至少12个月.配偶自然受孕14例.术后总体复通率72%(36例),自然受孕率28%(14例),平均受孕时间为6.6(4.0~10.0)个月. 结论显微镜卜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治疗部分梗阻性无精子患者,可提高复通率.

  • 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宝忠;谷宝森;刘鹏

    目的观察益精赞育汤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的机理.方法将230例少精类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益精赞育汤,对照组用益肾丸,分别对比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75.84%,总有效率95.50%;对照组总痊愈率53.85%,总有效率71.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精赞育汤具有补肾益精、疏肝祛瘀之效,治疗少精类不育症疗效确切.

  • 十子四物汤治疗少精症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石仁海;石赵雁

    少精症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隐睾症引起生精障碍、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炎症、免疫抑制内分泌失调、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性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等有严重影响;还有一部分患者无明显原因.1997-05~2001-12,我们自拟十子四物汤治疗男性少精症120例,现报告如下.

  • 不育症患者精子肌酸激酶活性及其同工酶测定

    作者:罗比;陈建;漆著

    背景:作为胞浆中的一种生化标志物,人精子中肌酸激酶活性增高与精浆残余量和异常功能精子比例二者有关.它即是成熟精子的标志,又与受精能力相关.目的:观察精子肌酸激酶活性及精子M-肌酸激酶、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相对含量在健康生育男性和精子健康男性精子中的差异,评价其在男性精子健康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四川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化室.对象:于1999-01/2000-10选择四川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专科门诊收治男性精子健康患者94例,已排除女方不孕原因和无精子症,平均年龄31岁.精子计数>2×1010 L-1的精子健康男性80例,为精子正常组,精子计数<2×1010 L-1的精子健康男性患者14例,为少精组.同期精液常规检查完全健康且已有后代的健康男性供精者27例,为健康对照组.方法:所有对象禁欲3~5 d,用手淫法采集精液,经37℃液化后进行精液常规检查.酶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子肌酸激酶总活性,琼脂糖电泳凝胶光密度扫描测定肌酸激酶的同工酶相对含量.主要观察指标:精子计数,精子存活率,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肌酸激酶总活性和M-肌酸激酶及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相对含量.结果:纳入患者94例和健康对照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少精组的精子计数,精子存活率和运动精子百分比(Ⅱ+Ⅲ,WHO分类法)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精子正常组除精子计数外,其他指标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精子正常组、少精组精子计数分别为(6.05±0.81)×1010 L-1,(7.76±1.37)×1010 L-1,(1.46±0.19)×1010 L-1,P<0.01;健康对照组、精子正常组、少精组精子存活率分别为85.1%,56.8%,58.2%,P<0.01;健康对照组、精子正常组、少精组运动精子百分比(Ⅱ+Ⅲ)分别为62.9%,34.6%,29.5%,P<0.01].②少精组肌酸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少精组、健康对照组每1×108精子中肌酸激酶活性分别为(9.000±6.117),(1.933±0.943)kat,P<0.05),精子正常组每1×108精子中肌酸激酶活性为(2.800±0.862)kat,虽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精子正常组和少精组M-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都显著减少(健康对照组、精子正常组、少精组分别为30.5%,19.0%,18.0%,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精子分化程度与健康对照组精子分化程度可能有明显不同.结论:精子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对少精子症的诊断和病因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精子M-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对含量在不同精子健康男性群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在男性精子健康诊断中的作用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微缺失的检测

    作者:李德忠;陈清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相关性,为临床病因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93例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以及47名正常生育男性(对照组)进行Y染色体的AZFa、AZFb和AZFc基因微缺失检测.结果 在93例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中,8例患者有AZFc的微缺失,缺失率为8.6%;47例已生育有后代的正常男性均未见AZFa、AZFb、AZFc基因和ZFX/ZFY基因缺失.结论 AZFc的微缺失是无精和严重少精不育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检测有助于男性不育病因的诊断.

  • 育子丸治疗男性不育症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旭初;刘文轩;金宝敏;王国华;王元松

    目的 观察育子丸治疗少、弱精子症所致男性不育的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分组,设治疗组60例,用育子丸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五子衍宗丸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受孕率为41.67%,对照组为26.67%(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P<0.05).精子密度治疗组为(37.42±37.77)×106/ml,对照组为(24.31±28.65)×106/ml(P<0.05);精子活率治疗组为(53.23±26.69)%,对照组为(41.75±21.31)%(P<0.05);精子活动力A级精子治疗组为(17.60±13.24)%,对照组为(9.21±7.53)%(P<0.05).结论 育子丸对治疗少、弱精子症所致男性不育有较好疗效.

  • 原发性无精子症病人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李强;孙玉丽;孙玉萍;傅秀艳;刘忠强;王沛涛

    ①目的探讨无精子症病人的细胞遗传学效应.②方法采用外周血培养方法对57例原发性无精子症病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③结果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病人23例,均涉及性染色体.多的为47,XXY共17例,检出率为29.83%,占异常核型的73.91%.其次为大Y染色体4例,检出率为7.02%,占异常核型的17.39%.46,XY/47,XXY和47,XYY各1例,检出率为1.75%,占异常核型的4.35%.④结论性染色体异常是原发性无精子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男性不育的效果

    作者:刘海宁;汤秀明;李强;张红妹;王沛涛

    ①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治疗因严重少、弱精及阻塞性无精子症引起的男性不育的效果.②方法对28对不育夫妻中的女方经控制性超促排卵技术获得卵子,男方少、弱精子症者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精子,阻塞性无精子症者采用附睾或者睾丸穿刺获得精子,选择成熟卵子行ICSI.胚胎发育至4~8个细胞时移植.③结果 32个治疗周期中,获卵361个,其中成熟卵306个,ICSI后256个受精,受精率为83.7%.卵裂233个,卵裂率91%.临床妊娠11例,临床妊娠率34.4%.④结论 ICSI是治疗男性重症少、弱精子症引起的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 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精浆生化指标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玉山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和精浆生化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35例无精症患者和35例男性有正常生育史者进行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检测,并对其精浆酸性磷酸酶、α-糖苷酶、果糖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者比较,无精子症患者血清FSH、LH 明显升高, T、T/LH比值明显降低;精浆α-糖苷酶活性和果糖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FSH 水平是预测睾丸生精功能的可靠标志, T/LH比值可作为早期判断睾丸间质细胞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血清生殖激素及精浆生化检测是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无精症的指标,对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和输精管梗阻有重要意义.

  • 补肾调肝方对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的精子及血清FSH影响的研究

    作者:沈坚华;杨洪伟

    目的:研究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五子衍宗丸)方治疗的20例、克罗米酚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生育力及性激素改变情况.结果:补肾调肝方组总有效率为73.3%,单纯补肾方组总有效率为60.0%,克罗米酚组总有效率为35.O%;补肾调肝方组和单纯补肾方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与克罗米酚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数皆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生育力方面明显优于补肾(五子衍宗丸)方,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FSH含量有关.

  • 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和指导性生活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

    作者:周庆娥;刘能辉;王蕾;王萍;刘冬娥;李艳萍

    [目的]比较分析男方少、弱精子症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指导性生活的临床效果,以期更好地提高妊娠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不孕症门诊病人,采用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用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结合尿LH峰于卵泡成熟时或排卵24h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或指导性生活.[结果]宫腔内人工授精(IUI)146周期,临床妊娠34例,临床妊娠率23.29%,指导性生活150周期,临床妊娠18例,临床妊娠率12%.[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男方少、弱精症的较好的有效方法.

  • 无精子因子与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权

    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缺失与男性生精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是除Klinefelters综合征外常见的导致严重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遗传学因素.深入进行AZF及其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目前AZF基因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人类无精子因子B区及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宗岳;叶炯贤;李贤新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类无精子因子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人类无精子因子基因相关文献,阐述了其B区的结构功能、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及其缺失机制,重点从其候选基因:BBM、HSFY、CDY等展开,深入探讨其与精子生成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对无精症患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 AZF微缺失与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

    作者:蒲小勇

    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而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因子( 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是引起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重要因素.AZF微缺失的机制及其在诊治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方面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少精液症
  • 少精症治验3则

    作者:聂瑜福

    例1:葛某,24岁,2000年2月25日初诊.婚后同居2年半未育.其妻妇科检查正常.夫妻性生活正常,唯感性交后时有腰痠,纳食欠佳,二便调,睡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 46,XY,r(21)伴无精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冯治;韦振邦;李新乐;黄元河

    目的 通过对1例21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探讨21号环状染色体的形成原因,临床表型与染色体区带的关系.方法 应用染色体常规标本、G显带、C显带技术对21号环状染色体进行识别与区带定位.结果 患者核型为46,XY,r(21)[90] /45,XY,-21[6]/46,XY,r(21;21)[4].结论 21号环状染色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21q末端缺失的多少相关,男性无精症可能与21q22.3片段的缺失相关.

  • Y染色体AZF基因缺失检测与男性不育

    作者:潘云

    目前世界上已婚育龄夫妇中约10%~15%的夫妇不育,其中男性不育因素约占50%,引起男性不育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环境毒物、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核型异常(克氏征)及免疫异常等因素,其中由于遗传缺陷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30%以上[1].

  • 严重少精子症、无精子症15例的大Y遗传学分析

    作者:陈雪银;金应霞;李崎;麦扬青;黎明红

    目的:探讨大Y与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的遗传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实施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意向的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染色体G带与Y染色体AZF区18个微缺失位点分析.结果: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病例共260例,其中大Y 15例(5.8%),但大Y中未发现AZF微缺失.结论: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中有部分患者为大Y,但没有发现大Y与Y染色体AZF微缺失相关.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