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艾滋病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探讨

    作者:刘军;苏小游

    艾滋病的流行在全世界一直呈上升趋势.20%至50%的艾滋病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精神健康问题.感染者会产生心情恶劣、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健康障碍.艾滋病毒是由人的体液传播的,几乎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都会发展为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能大大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治疗效果与依从性密切相关,依从性差不但影响感染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潜在的影响艾滋病的流行.自从艾滋病开始流行以来,艾滋病感染者就经历着来自于社会各种压力.艾滋病相关的歧视对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抑郁、紧张等心理社会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艾滋病的进展.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人需要多种形式的关怀和支持,并且害怕受到歧视和拒绝,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精神健康的治疗应该是咨询(即心理治疗)及药物的结合,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护理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均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治疗.医务人员和感染者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定期随访,让感染者感到生存的希望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 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状况的大样本调查

    作者:周英;潘胜茂;赵春阳;李亚洁;张晋碚;欧春泉;林建葵;李建华;黄美凌

    目的:调查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降低歧视的策略. 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864名调查对象歧视量表总分与常模无显著差异( P>0 .05 ). 除能力维度评分外,家属、护士及学生3组人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分、隔离维度以及危险维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F=30 .765 ,51 .447 ,21 .260;P<0 .001 ). 护士和毕业班学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分、隔离维度、危险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患者家属(F=21.260,P<0.001). 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毕业班学生(F=51.447,P<0.001).对歧视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调查对象类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程度和生活联系程度. 结论:调查对象对精神病患者存在歧视,不同类别的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歧视程度,歧视维度存在差异. 护士及学生对患者的歧视比家属更严重. 护士在社会交往方面的歧视态度或行为比学生更严重. 文化程度越高,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精神病患者接触越多,生活联系越紧密的调查对象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程度越低.

  • 社区不同人群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比较分析

    作者:郑宏;陈思路;郑凤佳;牛昕;季卫东;曾庆枝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不同人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方法 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应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进行家属、普通居民、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白领等不同人群共1040人的问卷调查.结果 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社会关系密切者、一般日常接触者以及经常接受精神卫生宣教人群的歧视总评分低于同类别其他组(F=19.369,70.096,43.115,46.396;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男性、有一定日常接触、经常接受精神卫生宣教等因素与歧视总评分有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 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增加对疾病与患者了解和接触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社区公众的歧视水平.

  • 涉及老人认知及态度的研究进展

    作者:宁红婷;蒲元清;胡燕

    社会公众对老年人群的负面认知及消极态度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几十年来已经有诸多研究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本文即是对涉老认知及态度的相关概念 、测评工具 、不同人群针对这一问题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梳理 、总结,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改善这一社会现象的策略建议.

  • 皮肤科医生对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与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杰;吴惠琍;李明

    目的:了解皮肤科医生对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与歧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参加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的皮肤科医生,依照报到顺序按约1∶ 5的比例进行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匿名的横断面调查,了解其对当前性病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性病患者的污名印象和歧视情况,并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现场发放问卷171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应答率为80.7%.对当前性病现象的看法中,94.9%的皮肤科医生认为"性病患者同样享有平等就医权利",而赞成"患者以外的其他人也应对性病现象负有一定责任" 者仅为47.8%.在所列举的6种对性病患者污名印象中,皮肤科医生认为突出的是"认为其行为不检点"(28.3%).在导致感染的10种常见行为原因中,皮肤科医生对"主动自愿从事性服务业"的性病患者歧视现象明显(68.8%),而相比之下对 "遭遇性侵犯等被迫原因"(6.5%)和"非性交途径的其他污染"(4.4%)所致感染者的歧视程度则较轻微.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已婚、职称低、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的皮肤科医生更易对性病患者产生污名印象(OR: 0.16~14.55),而女性、年轻、从医时间短、职称低的皮肤科医生更易对性病患者产生歧视(OR: 0.15~1.17).结论:在皮肤科医生中,年轻、从医时间短、职称低、女性、已婚、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的医生对性病患者更易产生污名印象与歧视情况.

  • 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受歧视状况

    作者:高士元;费立鹏;王向群;徐东;贾志民;高维成;胥德广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受歧视状况,探讨歧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应用自编问卷在北京地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N=225)、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N=230)、社区居民(N=257)和精神科医护人员(N=283)进行调查.结果:42%的病人报告他们受到了单位不公正对待,受到同事或同学歧视,被邻居看不起,并导致恋爱或婚姻失败.56%的家属报告为避免歧视把病人患精神病的事对外保密.全部4组受试中85%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会降低病人的自信心,75%以上的人相信歧视给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7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6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使病人的家庭成员减少了他们应有的社交活动.与其他三组人群比较,精神科医护人员更同意精神病人及其家属受歧视是常见的现象,更相信歧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与病人和家属比较,对歧视现象的存在社区居民的认同较低,但他们同样认为歧视对病人和家属有消极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遭遇到的歧视突出地表现在与个人基本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工作、婚姻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社会歧视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受歧视经历及对歧视问题的态度研究

    作者:袁秀霞;王翠玲;许冬梅;李菲菲;聂明海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遭受歧视经历以及他们对歧视问题的态度.方法 应用家属受歧视经历调查问卷和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社会歧视问题态度调查问卷,对8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在家属受歧视经历调查中,居于前3位的依次为:家属把家人患精神病对外保密占68.7%,因精神疾病导致失恋或配偶与其离婚占48.2%,邻居看不起患者或患者家庭成员占40.7%.在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社会歧视问题的态度调查中,认为歧视给患者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占84.3%,认为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比对其他残疾者更严重占79.5%,认为社会歧视使患者家属减少社交活动占71.0%,认为人们歧视患者的家属占43.3%;77.1%的人认为近20年来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没有减少.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生活中普遍经历着歧视,对家属身心和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医务人员应将家属和患者遭受歧视问题作为临床常规工作内容进行评估,以便识别出高危个体,有针对性的减低歧视对家属的影响.

  • 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社会歧视的调查

    作者:李倩;尹姣;代亚丽;王彦利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Herek AIDS大众认知表作为调查表,该表调查内容涉及到一般资料、艾滋病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患者的情感及回避行为和意图几个方面的知识.对682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发放调查表.结果 92.08%的学生愿意照顾患有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60.12%的学生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感到害怕.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以便在校开展针对性教育.

  • 精神疾病自我污名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健健;盛丽娟;彭德珍;赵丽萍

    精神疾病自我污名是精神疾病患者内化公众消极态度形成的自我偏见和歧视的现象,目前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自我污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论述了精神疾病自我污名的理论模型、测量工具、相关因素以及干预策略,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自我污名问题本土化及跨文化研究。

  • 护士对精神病患者歧视状况调查

    作者:周英;李亚洁;林建葵;黄美凌;关丽婵;陆新容

    目的:调查精神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广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种不同医院护士的歧视精神病患者量表总分和能力维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病医院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而危险维度评分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对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护士的年龄、性别、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程度.结论:虽然两组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评分及能力维度歧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社会交往方面对患者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严重,在对患者危险趋向评价方面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轻.男性、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紧密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程度较轻;年龄越大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越严重.

  • 抚顺市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受歧视状况的研究——创建和谐社会,专家进社区活动之一

    作者:姜春玲;冯体良;石雅娟;罗静;刘洋;张文华;姜莹;徐延营;绪焕;杨建华;李小燕;代淑云;关颖;程军;王琦;周立和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受歧视状况,探讨歧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方法:应用患者和家属受歧视的问卷以及不同人群对精神病的社会歧视问题的看法的问卷对抚顺地区的重性精神病患者(93例)、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91例)、社区居民(92例)和精神科医护人员(100例)进行调查.结果:30%以上的患者报告他们受到了单位不公正的待遇、被邻居看不起并导致恋爱或者婚姻失败.49%的患者家属报告为避免歧视把患者患精神病的事对外保密.全部四组受试中,75%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会给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7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会降低患者的自信心,60%以上的人相信歧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社区组人群相比较,精神病患者、家属和精神科医务人员更同意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受歧视是常见现象;与其他三组比较患者更相信歧视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四组人群均认为歧视会给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带来严重的影响.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遭遇到的歧视突出的表现在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婚姻和人际交往上.社会的歧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 社会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受歧视状况的改善效果

    作者:张秀丽;杨秀双;闫业喜

    目的:了解社会心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受歧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焦作市解放辖区社区抽取602名不同背景的对象,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评价患者和家属的受歧视水平,有针对性的干预,4月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不同特征样本间的歧视水平存在差异.患者家属或朋友的总分低,其次是精神领域医务工作者、非精神领域医务工作者,其他人群得分高.不参加精神卫生相关讲座者的得分高于参加者,与精神疾病患者的联系和接触程度越低,歧视得分越高.干预后隔离、能力因子分及总分得分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危险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心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量表的编制及评价

    作者:李现红;何国平;王红红;黄玲;刘立珍

    目的 发展适合中国文化特征的、针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中文版羞辱和歧视量表.方法 完善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操作性定义;通过访谈法,结合文献资料发展条目池;经专家评定后,形成预试量表.在307例HIV感染者中测试,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4个条目共5个因子,与理论建构基本相符,5个因子可解释变异57.981%,内容效度为0.878;各效标效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重测信度为0.880.结论 编制的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量表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在中国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使用.

  • 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的研究

    作者:李现红;何国平;王红红

    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并确诊第1例艾滋病起,艾滋病(AIDS)相关的羞辱与歧视就相应产生了.Mann [1]曾于1987年将艾滋病的流行分为3个阶段:HIV感染的流行、AIDS的流行以及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的流行,并强调其中第3个阶段是全球艾滋病面临疾病自身挑战的关键时期.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国家、乃至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2],消除羞辱与歧视已成为控制HIV感染和AIDS流行的核心问题[3].我们从羞辱与歧视的定义出发,综述了艾滋病相关羞辱与歧视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对感染者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中文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邢海燕;温多红;陈三妹;于伟;马骐

    目的 评价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 使用汉化后的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对某高校1166名医学生进行测试,评价量表信度和效度.结果 量表折半信度为0.931,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4~0.905;重测信度均>0.7.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集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结构效度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8.99%,提取的4个公因子与量表的结构假设一致.结论 汉化的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该量表在国内人群中的使用提供线索.

  • 男男性行为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现红;刘立珍;何国平;王红红;黄树源

    目的 了解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基本特征,以及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7~11月匿名调查成都市内HIV阳性的MSM107例.结果 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总得分为(127.36±17.68)分,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有疾病告知、安全套使用频率、文化程度、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自我感觉身体状况.结论 医护人员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应持中立态度,鼓励其告知亲近人员,建立支持性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羞辱和歧视水平.

  • 中国1型糖尿病的社会成见:请停止对这种可控慢性病患者的歧视

    作者:Lindsay M.Jaacks;刘蔚

    社会成见(也称“污名化”)是阻碍1型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医疗保障的顽固壁垒.这篇述评描述了目前中国存在的针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成见现象.在中国,社会成见给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歧视和对个体的贬低.1型糖尿病患者因社会成见在择偶、升学、就业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迫使很多患者隐瞒他们的疾病.社会成见给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的耻辱感、恐惧感和负罪感会妨碍他们应用能更好地控制血糖的胰岛素泵或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管理血糖,因为运用这些治疗方法会要求患者在学校或工作单位进行餐前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同时,社会成见也使他们不愿参加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科研活动,或那些可能让他们获益的健康促进活动.目前亟需多方面、多层次的行动来改变这种社会成见.这包括:提高公众对于1型糖尿病的认识和理解;医疗工作者从整体医疗而不是仅从生物医学角度出发来管理1型糖尿病;辅导患者发展积极应对的技能;考虑到中国现实的社会心理环境,扩展1型糖尿病研究的范围.近期,在中国全国播出的一部关于1型糖尿病的纪录片,正是朝向这正确方向迈进的重要一步.我们相信,通过协调各相关方的行动,终会给1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重要的改善、提高这些身患慢性但可控疾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 海南高校医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作者:邱秀媚;琚新梅;潘雅凤;陈丽燕;曹卫洁

    目的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以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更好地服务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选取2014年6-8月海南医学院在校各年级本科生600名,采用“跟进式”教学方法进行降低艾滋病被歧视的培训并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期前后各年级医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歧视态度、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分别为(48.97±2.68) (48.34±3.21)(14.83±3.01)分和(62.35±3.67)(56.03±4.96)(21.37±2.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过培训经验学生在艾滋病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培训经验影响医学生艾滋病的歧视态度.结论 “跟进式”教学方法能有效普及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

  • 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的羞辱与歧视认知现状及干预探讨

    作者:屈文妍;陈红;辛衍涛;刘建华;王克荣;巩玉秀;么莉;黄金;徐克沂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羞辱与歧视的认知现状,分析存在羞辱与歧视的原因,探讨如何减少和消除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羞辱与歧视的方法.方法 通过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了解医务人员对HIV/AIDS患者羞辱与歧视的具体表现.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法对28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进行AIDS的预防及治疗、职业防护和如何认识羞辱与歧视等内容的培训.通过前后问卷比较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受训者对AIDS相关知识、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对羞辱与歧视的认知有明显提高,但行为态度改变不明显.结论 在医务人员中对HIV/AIDS患者的羞辱与歧视广泛存在并被忽略.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对HIV/AIDS羞辱与歧视的认识及了解,教育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的方法.

  • 某高职院校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琴;张先庚;刘琴;王红艳;郑媛媛;付梦雪

    目的 描述四川省高职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水平现状,并分析学生歧视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高职医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问卷和大众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对406名高职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高职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总分为(2.27±0.83)分,处于中等水平,担心传染和感染疾病维度得分高,为(2.31±0.88)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安全性认知和年龄是高职医学生歧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高职医学生普遍存在艾滋病歧视,加强其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安全性认知教育,有利于降低歧视水平.

200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