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泛性下肢脱套伤的外科处理

    作者:傅晨;刘兴炎;甄平;王宏东;张伟;牛海平

    随着工农业技术及交通事业的发展,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广泛下肢脱套伤的情况临床并不少见,近二年来,我科共收治此类病人8例,由于处理及时妥当,均获得令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膝半月板损伤临床自然转归的研究

    作者:徐洪海;张峰;刘宁;郑晶晶;张银萍;赵全民;郭雄;于敏;刘宗智

    目的:探讨损伤半月板无治疗情况下临床及创缘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择膝关节外伤而未诊治过的初诊68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疼痛、交锁、不稳等)及膝关节MRI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其中32例半月板无法修复行全切术,男21例,女1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岁,损伤至关节镜检查平均时间46周.观测指标:①膝关节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②关节镜下半月板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状态.(组织学观察:切取半月板损伤创缘不同部位的组织,一部分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一部分3%戊二醛固定、环氧树脂包埋、柠檬酸铅染色、电镜观察.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年以上.术后3个月与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1).关节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8例:创缘中部与两端有新旧之别;非典型表现4例.光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6例:创缘中部少量类上皮细胞,两端交界部有较为明显的组织愈合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典型表现2例.电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5例:伤缘中部偶见细胞(同源及类上皮)胞核胞浆呈萎缩状态,伤缘两端交界部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突起较多、胞核较大,胞浆内含较多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胞浆内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非典型表现3例.结论:半月板损伤后未治疗或愈合之前负重活动,将导致创面长度增大,临床症状加重,提示半月板损伤后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有效制动是半月板痊愈、避免后期手术切除的关键.无法修复的半月板全切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足部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骨外露创面

    作者:郭永强;梁晓琴;王剑利;付兴茂

    (足母)趾外伤后组织缺损常遗留难以直接缝合的创面,为闭合创面可选择趾(跖)骨缩短、交腿皮瓣、游离皮瓣移植等方法[1].我们应用足部岛状皮瓣,修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第一趾(跖)骨外露18例,闭合创面以保留第一趾(跖)长度,获得成功.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陈刚;付维力;唐新;李棋;李箭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确诊的326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病例按损伤类型分组,对性别、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就诊时间、合并损伤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不同类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个体化因素及合并损伤情况.结果: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男性占73%,30~50岁是发病高峰(59%),患者多于伤后1个月内就诊(62.6%);受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59%);合并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多(46.9%),其次为内侧副韧带(29.8%)和后外侧角(26.1%);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损伤较止点撕脱骨折多,发生合并损伤的概率也较后者高(P<0.05),受伤原因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止点撕脱骨折与单纯实质部损伤在发生率和就诊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损伤以实质部损伤为主,合并损伤率较高,以ACL损伤常见;止点撕脱骨折以胫骨侧为主,多由低能量暴力导致,合并损伤较少;实质部损伤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多有合并损伤;单纯止点撕脱骨折发病率较单纯实质部损伤高.

  •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作者:何爱珊;廖威明;付明;杨子波;盛璞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4股腘绳肌腱、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男27例,女4例;年龄17~40岁,平均25岁.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26例,合并局部软骨损伤3例,软骨Ⅰ~Ⅱ度退变16例.均于关节镜下行自体4股腘绳肌腱和软组织生物可吸收挤压固定螺钉重建ACL.术后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1例术后均未发生关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0例获得随访,时间9~39个月,平均(19±9.0)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平均(54.6±16.6)分提高至随访时平均(92.5±5.7)分,较术前显著改善(t=11.84,P<0.01).30例患者中,26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降低,2例因运动后出现关节酸痛而不敢剧烈运动.结论: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腱作移植物,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是重建ACL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伤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应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春庆;李青;刘刚;邓进

    目的:探讨早期外固定架固定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73例严重多发伤(ISS>16分)患者按胫腓骨骨折手术方法不同分2组.治疗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0.2岁;均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6岁;均急诊行清创、跟骨牵引术或石膏外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及病死率、小腿创面感染率、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的并发症(AR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外固定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感染率明显低(P<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结论:外固定架治疗严重多发伤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创面感染率.

  •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并发伤的治疗

    作者:米琨;黄肖华;朱少廷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高度发展,车祸致膝关节损伤有所增加,后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大部分有合并伤,近来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并发伤的深入研究,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提高,但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我院自1994-2001年收治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并发伤患者31例,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告如下,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缺血时间的综合分析

    作者:祁峰;李杰;祁晓;肖鲁伟

    目的: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缺血时间对肢体存活率的影响,分析缺血时间形成原因.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3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77例,女6例;年龄16~52岁患者81例,中位年龄35岁,儿童2例分别为4岁和5岁.采用端端吻合75例,大隐静脉移植7例,人造血管桥接1例.统计保肢成功与失败患者入院前后缺血时间和总缺血时间,分析形成原因.统计不同缺血时间的肢体存活率,锐性切割伤和钝性伤的缺血时间和截肢率.结果:肢体成活72例,截肢11例.保肢成功患者平均缺血时间(7.45±5.94)h,截肢患者平均缺血时间(13.73±14.00)h,两组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时间21~44 h组的截肢率高于缺血时间≤5h、6~10h和11~20h的3个组(P=0.023,P=0.038,P=0.044).截肢原因可分为术中吻合失败,术后2~4 d的血管栓塞和晚期感染.结论:肢体可以耐受比较长的缺血时间而保肢成功.只有超长缺血时间(>20h),截肢率才有明显增加.长时间缺血的主要原因为院内的延误诊断,能否保肢主要取决于创伤的严重程度和血管修复技术,其次才是缺血时间过长.

  • 老年骨创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刘晓宇

    1993年1月到1999年5月我们手术治疗60岁以上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37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69.3岁.骨折类型:粗隆间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髁及髁上骨折3例、踝关节骨折5例、骨干骨折3例.糖尿病与合并症:本组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大多数入院前未诊断糖尿病及行饮食控制,未行正规治疗.病史长23年,术前空腹血糖高为24.26mmol/L,餐后血糖高为26.7mmol/L,尿糖(++++).合并高血压9例,肾功能不全4例,脑血栓5例,心功能不全2例,酮症酸中毒2例(尿酮体+~++).

  • 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解冰;田竞;荆延峰;周大鹏;项良碧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6~49岁,平均35.2岁;16例初始损伤为开放性骨折,6例为闭合性骨折,1例无骨折病史.胫骨12例,股骨7例,肱骨3例,尺桡双骨1例;骨干19例,干骺端4例.病程4~13个月,平均6.9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膜诱导技术分2个阶段治疗,记录患肢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功能情况,并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43个月,平均(27.6±5.3)个月.术后2例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髂骨切口浅表感染,余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20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3~7个月),其中16例下肢手术患者完全负重时间5.2个月(4~8个月);3例随访期间出现感染,再次接受膜诱导手术后达到完全骨愈合.末次随访时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较术前改善.结论:膜诱导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成人长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早期疗效满意.

  • 12例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手术治疗

    作者:王绍宏

    目的:探讨急性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ructures,PLS)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急性PLS损伤患者12例(12膝),男9例,女3例;年龄23 ~47岁,平均31岁.其中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9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关节囊撕裂7例.首先在关节镜下探查,修复损伤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者与PLS同期重建,根据PLS损伤程度采用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腘肌腱单位(popliteus muscle tendon unit,PMTU)和(或)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PLS重建完成后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固定,合并关节囊撕裂的采用局部加强缝合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根据IKDC及Lysholm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3.2)个月.根据IKDC综合评定标准,正常(A级)8膝,接近正常(B级)3膝,异常(C级)1膝.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39.6±3.1)分增加到术后的(85.1±2.2)分,患膝红、肿、疼痛均消失.结论:急性PLS损伤需手术解剖重建PMTU、LCL等结构,手术操作的要求精度较高,不仅需要精确地建立骨隧道,还要注意保护腓总神经和避免植入的异体肌腱切割,使重建的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更加稳定.

  • 儿童手部爆炸伤的分类与治疗策略

    作者:王兵;康庆林

    目的:总结小儿手部爆炸伤的损伤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对1994-2006年收治的108例小儿手部爆炸伤伤情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1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6.7岁.根据损伤特点分为3种类型:撕裂伤58例,离断伤35例和毁损伤15例.撕裂伤清创后予以原位缝合,离断伤清创后急诊再植,毁损伤清创后采取Ⅰ期修复或截肢(共5例)和延期修复(10例)2种方式.结果:58例撕裂伤伤口Ⅰ期愈合,35例离断伤中28例再植成活,15例毁损伤中10例经延期修复者术后感染机会明显降低.随访5个月~4年,撕裂伤组功能恢复好,离断伤组功能恢复次于撕裂伤组,毁损伤组功能恢复差.结论:小儿手部爆炸伤严重妨碍其肉体生长和心理发育,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此类损伤发生.

  • 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与骨盆后环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梅刃;蒋际钊

    目的: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7例,C型6例;详细评估患者X线片和CT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同时将耻骨支骨折分为耻骨下支移位组、耻骨下支无移位组、耻骨上支移位组和耻骨上支无移位组,确定各组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移位骨折,均发现骨盆后环损伤;20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无移位骨折,6例(30%)合并骨盆后环损伤;28患者存在耻骨上支移位骨折,22例(78.5%)合并骨盆后环损伤;12例患者存在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5例(41.6%)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方面,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与无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8<0.05);与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8>0.05;P=0.1683>0.05),但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均明显高于两组(100%vs 41.6%,78.5%).结论: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合并出现骨盆后环损伤率高,往往提示骨盆后环损伤可能,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是骨盆后环损伤的间接证据.

  • 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康汇;王微;李红川;李剑

    目的:研究手术重建肘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0例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患者的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30~60岁,平均45.5岁;右侧16例,左侧4例.9例有肘关节脱位史,6例有肘关节骨折史,5例无外伤史,所有患者为闭合性损伤.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及术前X线、MRI检查明确诊断.经保守治疗时间超过2个月无效,20例均在全麻下取患侧掌长肌腱作为重建移植物,行肘外侧韧带复合体的重建,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康复锻炼.结果:术后20例均获随访,未出现感染、肘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现象,平均随访16个月(12~2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和VA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前HSS评分75.2±8.3,术后94.1±5.4;术前VAS评分6.7±3.2,术后2.3±1.5;术后评分均优于术前.结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首要限制结构,重建肘外侧韧带复合体是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 四肢主干动脉外伤缺损长度的判断与修复重建

    作者:祁峰;李杰;祁晓;肖鲁伟

    目的:研究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实际缺损长度、缺损裂隙宽度对修复重建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年至2009年治疗的32例四肢主干动脉损伤患者,其中男30例,女2例;成人30例,年龄18~51岁,平均36岁,儿童2例,年龄分别为4岁和5岁。受伤部位:腋动脉4例、肱动脉7例、桡动脉2例、股动脉4例、腘动脉13例和胫后动脉2例。观察分析动脉损伤后缺损裂隙的宽度以及形成原因,对所有病例采取了血管拉伸后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动脉缺损裂隙宽度3~7 cm,平均(4.375±1.2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11例(5.73±0.63) cm,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17例(3.80±0.73) cm,胫后动脉2例(3.25±0.35) cm,桡动脉2例(3.00±0.00) cm。上肢肱动脉和腋动脉缺损间隙宽度大于其他3个部位(P<0.01)。所有患者血管端端吻合成功,血运恢复良好。因肢体感染后期截肢2例。所有患者得到随访,不伴骨折患者随访至术后2周,伴骨折患者至少随访1年,所有患者肢体血运良好。结论:血管缺损裂隙宽度不同于实际血管缺损,而是大于实际血管缺损,对血管缺损长度的错误判断将导致更多的血管移植。绝大多数的血管外伤缺损可以通过血管游离,拉伸延长后直接修复。

  • 臭氧与曲安奈德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兵;董桂芝;鞠衍馨;燕春山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臭氧以及两者联合治疗轻型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MRI诊断为Ⅰ、Ⅱ级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19例,分为曲安奈德组、臭氧组和曲安奈德加臭氧联合组.曲安奈德组(A组)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18~48岁,平均(25.34±6.34)岁;单膝36例,双膝4例;关节积液44膝.臭氧组(B组)39例,男37例,女2例;年龄19~50岁,平均(26.98±7.20)岁;单膝33例,双膝6例;关节积液40膝.曲安奈德加臭氧联合组(C组)40例,男37例,女3例;年龄18~47岁,平均(26.44±6.38)岁;单膝33例,双膝7例;关节积液39膝.3组分别以醋酸曲安奈德3 mg、浓度30 μg/ml的医用臭氧30 ml、两者联合行膝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的1个月分别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行MRI检查观察膝关节积液变化并比较.结果:3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A组:35.68±4.15和65.55±7.66;B组:36.35±6.83和74.39±8.47;C组:36.62±6.03和95.47±4.78.3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C组较A、B组评分高,而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MRI检查所见关节积液征象的膝数,A组44膝,B组40膝,C组39膝;治疗后MRI检查所见关节积液征象的膝数,A组14膝,B组15膝,C组5膝.C组消除关节积液的效果优于A、B组,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和曲安奈德治疗轻度半月板损伤对缓解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消退关节积液均有效果,两者联用,效果更佳.

  • 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荆浩;郭翱;凌爱军;蔡国荣

    目的:报告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V-Y-S旋转皮瓣技术修复5例头皮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52岁,平均32岁.缺损范围:3 cm×3.5 cm~4 cm×5 cm.1例用单侧皮瓣修复,4例用双侧皮瓣修复.结果:所有的缺损均修复成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42个月(平均28个月).修复后的外形满意,皮瓣上头发生长正常,局部没有瘢痕形成,没有出现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用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不需行游离植皮,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 伴膝交叉韧带断裂的膝部动脉损伤

    作者:翟文亮;丁真奇;郭延杰

    膝部动脉损伤合并膝交叉韧带断裂临床上较少见,处理较为复杂。我科自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间共收治此类患者4例,现报告如下。

  • CT引导下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作者:李明;李开凡;徐荣明;校佰平;毛伟民;裘邯军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骶髂关节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35岁.ISS评分平均19分.按Tile分类:B1型6例,B2型16例,B3型4例;C1型4例,C2型3例,C3型3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 d.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共置入48枚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结果: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42 min;术中失血10~35ml,平均18ml.1例因肺功能障碍延迟手术,1例行开颅术,死于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17.9个月.依据骨盆创伤治疗标准,影像学评价优29例,良6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23例,良13例.并发症包括轻度下腰痛1例、骶尾部痛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置钉精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外固定不恰当致腓总神经损伤1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腾;陈昌伟

    下肢损伤或手术后常采用抬高患肢、牵引及外固定等处理.由于牵引、外固定和下肢体位放置不当,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总结1990年7月-2002年12月此类腓总神经损伤14例,报告如下.

3349 条记录 2/168 页 « 12345678...16716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