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拟二仙活血利湿汤治疗阳痿48例临床观察

    作者:宣志华

    阳痿(ED),现代医学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其患病率为21.6%,40岁及以上年龄段为40.2%,是男科常见病之一[1].本人采用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药理学相结合,应用自拟二仙活血利湿汤治疗阳痿4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浅谈《难经》论刺法

    作者:张永臣

    《难经》为我国著名的古医籍,至今对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别从①强调双手协同针刺时左手的作用:②针刺深浅要适应四时季节;③阐发了经脉迎随补泻法;④强调营卫补泻法:⑤倡导"刺卫不伤营,刺营不伤卫"五方面对《难经》的针法进行了探析.

  • 针刺治疗尿潴留案2则

    作者:胡喜发

    案1:王×,男,70岁,2001年2月21日就诊.患者素有喘息之患,昨天因受风寒而气喘加剧,到我院门诊求治,一医以"氨茶碱、喘息定"治疗,服药3次后,气喘大为好转,却出现始为排尿困难、继而点滴无尿的症状,伴小腹膨隆胀急难忍,痛苦不堪,来针灸科治疗,脉沉细,舌质淡、舌苔薄白.此乃上盛下虚之象,宜泻太阴、厥阴以下之,补少阴以去之.嘱停药,取列缺、三阴交、曲骨,均用泻法,太溪双补法,用徐疾补泻法.针治10分钟后,患者即有尿意,随即强刺激行针1次出针,排尿畅通,嘱4小时后再针刺1次,以资巩固疗效.

  • 母子生克补泻法的挖掘整理

    作者:邓前

    在清代<金针梅花诗钞>一书中,周树冬谈到"母子生克"的临床应用,他说:"天地五行之制约生成,内应脏腑之阴阳消长,故可在相制相克或相生相成两经之中,各取其要穴以收生克制约之效.如土气不足是由于木气之有余,则既须以泻肝为主为本,又须以补脾为客为标.如泻肝时取其荥穴行间(五行属火,实泻其子,则补脾时即可取其荥穴大都(五行亦属火,虚补其母)."

  • "捻转"如何定"补泻"

    作者:王茎;曾永蕾

    "捻转补泻法"和"提插补泻法"是针灸临床基本、常用的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法"以提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来区分补泻,其法较易确定.而"捻转补泻法"涉及到捻转的方向,用力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具体如何操作较多歧义,故规范"捻转补泻法"对临床具有指导性意义.

  • 韩国舍岩针法介绍

    作者:刘燕

    舍岩针法选用五腧穴,以五行生克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内经>、<难经>的针灸补泻原则,治疗疑难杂症常获奇效.简要介绍了舍岩针法的取穴原则、补泻手法以及应用体会.

  • 灸法补泻的临床应用

    作者:魏宏;王书锐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凡病药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在临床应用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产生补法和泻法.

  • 盛氏"上补下泻"针法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胡天烨;马睿杰;方剑乔;盛燮荪

    [目的]从经络、刺法理论、临床应用经验的角度探讨盛燮荪主任医师"上补下泻"这一刺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盛燮荪主任医师临证,总结盛老及其传人的医案,从中体会其"上补下泻"针法的特点.[结果]盛燮荪主任医师根据《内经》经络学说、李梴《医学入门·杂病穴法歌》以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上补下泻"的选穴配伍、针法与穴性以及补泻手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一种自具特色的刺法,应用于临床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可以减少因针刺泻法不当而产生的不适感,有利于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和安全医疗.[结论]盛燮荪主任医师"上补下泻"针法疗效显著,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按摩腹部保健奇效

    作者:张树才

    祖国医学认为,揉腹可给腹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大巨等穴位以良性刺激,运行气血、滋养脏腑、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揉腹是效果广泛的保健方法.揉腹要掌握补泻法,顺时针方向按摩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按摩为补法","一顺一逆"或"一逆一顺"为平补,多用于养生保健.揉腹可治疗便秘、慢性腹泻、降脂减肥、胃病等……

  • 血压异常的推拿补泻疗效观察

    作者:满世杰;王万选

    血压异常的临床意义,是指血压于正常范围Bp12.0~22.6/8.0~10.6kpa之外,或有或无临床症状,均视为血压异常,即高血压和低血压.通常按摩、推拿等疗法均有一定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稳固.加上依赖药物或复诊率高,成为医生的一块心病.笔者用臂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低血压,揉以自拟常规按摩之法,取得好效果,继而摸索揉拿颈动脉窦点,使血压恢复正常.兹将三法对照,论述揉拿颈动脉窦点的双向调节作用,实属抛我之砖、索人之玉的班门弄斧之举.

  • 谈体育运动中按摩的补与泻

    作者:何珂峻;刘向东

    按摩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日常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按摩被运用于体育实践中,用来调整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后出现的身体机能失调、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性伤病,并形成了运动按摩.

  • 古今捻转补泻概况

    作者:李雪梅(综述);张丰正(审校)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而捻转补泻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之一。捻转补泻针法是如何产生截然不同临床效果的,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并查阅相关古今文献,示人以概况,期望有助于针灸业界临床工作。

  • "迎随"本义探讨

    作者:易敏

    通过对后世医家把"迎随"发挥成具体的"针向迎随""子母迎随""候时迎随"等补泻法的探讨,追溯<黄帝内经>"迎随"之本义,提出"迎随"就是补泻的代名词,以期为针刺手法理论的研究和传播提供借鉴.

  • 《标幽赋》补泻法探析

    作者:张永臣;卢承顶

    就<标幽赋>补泻法论述中所涉及的针法补虚泻实原则,从迎随针向补泻法,提插、呼吸、捻转单式补泻法,凉热复式补泻法,时间补泻法5个方面逐一进行探析,以期为临床针灸医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 中风急危重症抢救中的补泻法刍议

    作者:谢明德;蒋诗兴;王福萍;张风琴

    中风急危重症是中风致残、死亡的主要病因或直接因素.因此,临床积极抢救治疗中风急危重症是治疗中风成功的主要步骤,也是降低中风病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临证抢救,必须明辨证候,掌握要法,选中方药,才能准确、迅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化险为夷.笔者试就多年参与抢救治疗中风急危重症应用补泻法的体会浅加探讨,以求指正.

  • 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临床观察

    作者:曾云;苟亮;张明俢;熊永春;周涌智

    目的 该文就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4例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72例.参照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补泻法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收缩期脑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VA、BA以及MCA脑血流量指标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显著,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灸补泻法治疗瘀阻脑络型眩晕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状态,促使眩晕症状消除或减轻,该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