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B1

    作者:汪敬武;谢志鹏;杨伟平

    目的:测定维生素B1片剂中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基于维生素B1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采用盐酸对维生素B1进行保护,进样量为50μL,流速为2.0 mL·min-1.结果:维生素B1的浓度在1.0×10-7~1.0×10-6mol·L-1与1.0×10-6~1.0×10-5mol·L-1范围内分段回归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3.0×10-8mol·L-1.对6.0×10-6mol·L-1的维生素B1平行测定11次,RSD为2.8%,与药典方法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方法准确可靠,已成功用于维生素B1片剂的测定.

  • 酪氨酸对映体的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法研究

    作者:徐豪杰;高山;任艳丽;荣守华

    目的:建立酪氨酸对映体的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新方法,并用于体内外酪氨酸对映体的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酪氨酸对映体进行分离,联用化学发光检测器对酪氨酸对映体进行检测.考察了色谱流动相配比、流速、柱温以及化学发光条件对酪氨酸对映体分离结果的影响.采用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法对生物样品中的酪氨酸对映体进行分离分析.结果:佳色谱条件下,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pH 6.0),流速为0.7 mL· min-1,柱温为室温;优化学发光体系为氢氧化钠、鲁米诺和高锰酸钾,其浓度分别为0.15、4.0×10-5和4.0×10-5 mol·L-1.在此优化条件下,酪氨酸对映体可以达到完全分离(RS>2.0),线性检测范围为2.5×10-7 ~3.2×10-5 g·mL-1,L-/D-酪氨酸的检测下限分别为2.96×10-8、3.59×10-8 9·mL-1.结论:柱前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法可对酪氨酸对映体进行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

  • 风疹病毒(RV)IgM抗体质控盘的建立

    作者:孙楠;黄杰;曲守方;孙彬裕;高尚先

    目的:建立风疹病毒(RV)IgM抗体质控盘,质控盘包括风疹病毒抗体阳性血清P1~P5,抗体阴性血清N1~N10,以及用于评价试剂盒灵敏度的血清L1~L3.此质控盘为以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为原理的风疹病毒(RV)IgM诊断试剂盒的性能评价提供了可靠的质控物质.方法:通过试剂盒筛选出风疹病毒IgM的阳性和阴性血清,将5份不同来源的阳性血清作为质控盘的P1~P5,将10份不同来源的阴性血清作为质控盘的N1~N10,将5份阳性血清混合制成质控盘的L1~L3,之后,将建立的质控盘用不同的试剂盒进行验证.结果:不同的试剂盒对质控盘的验证表明成功地建立了风疹病毒(RV)IgM抗体质控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质控盘,可用于以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等原理的风疹病毒(RV)IgM诊断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 适用于两种设备的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的比较研究

    作者:殷继永;孙静;孙建琴;黄建;谢华;俞丹;汪正园;李孜孜;霍军生;杨晓光

    目的:比较适用于两种设备的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检测同一组样品中血清蛋白含量的差异。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nchron CX4PRO/Beckman与Beckman DXI800免疫分析系统,应用免疫比浊法与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76例血清铁蛋白含量。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两组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比较的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判断的铁缺乏情况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种设备所用的两种方法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仅为0.585;二者判断铁缺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浊法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约登指数均较高于化学发光法,而化学发光法的特异度高于比浊法;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不理想,只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适用于两种设备的两种方法对同一组样品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方法判断铁缺乏情况只具有中度一致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检测血清铁蛋白的设备与方法进行标准化统一。

  • 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 丙肝抗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尹艳

    目的:探讨分析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梅毒抗体、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检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1251例血液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液标本中梅毒抗体、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进行检查.结果:使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的阳性检测,显示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出为阴性的血液标本,ELISA法同样检测出为阴性.而化学发光法检查出为阳性的血液标本,ELISA法显示并不是所有的样本为阳性,经其他辅助方法诊断其结果与化学发光发的检查结果相符.结论:在梅毒抗体、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的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敏感性较高,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值得推广.

  • 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肿瘤的结果分析探讨

    作者:杜锴

    目的::探讨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疾病检测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临床通过B超诊断表示患有卵巢肿瘤疾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疾病检测方法;观察组:化学发光法血清CA125检测;对照组:病理免疫组化学 CA125检测;将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比依据,通过对比两组方法的终检测结果以突出化学发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终显示6例患者出现了浆液性癌阳性的情况;20例患者出现了浆液性囊腺癌瘤阳性的情况;26例患者出现了黏液性囊腺瘤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了单纯性囊肿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了黄体囊肿的情况,4例患者终检测结果为阴性.对照组患者中,终显示8例出现了浆液性癌阳性的情况;44例患者出现了浆液性囊腺癌瘤阳性的情况;8例患者终检测结果为阴性;两组患者的终检测结果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肿瘤患者,临床选择化学发光法实施疾病检测,血清C125检测无法成功作为疾病的特异性标志物,无法作为单一指标于临床实施疾病诊断.

  • 船用馏分燃料油总氮含量测定

    作者:毛容妹;梁淑华;吴海宁;谭智毅;徐晓霞;谢静;莫蔓;翟翠萍

    通过对船用馏分燃料油总氮含量进行检测分析,进而了解船用馏分燃料油的总氮含量,此举对于保护环境及检验监管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p27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杨玲;申政磊;佟力;尹列芬;杨曼;辜学忠;尚学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物p27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p27在CML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DAB显色与化学发光显示)法检测27例CML患者及10例对照组p27的表达,分析p27在CML中有无异常表达及其表达与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7例CML患者化学发光法显示p27阳性表达率(37.04%)明显低于对照组(80.00%)(P<0.05).在27例CML患者中,p27阳性表达率在高危、中危、低危3组中分别为0、28.57%、44.44%;高危组与低危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危组与中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间无差异.化学发光法结果优于DAB显色法.结论:p27在CML中有异常低表达,提示p27在CML中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其表达水平可能与CML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

  • 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验EB病毒的临床效果对比

    作者:刘送超;王路阳;杜惠清

    目的 分析讨论对EB病毒进行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验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肝癌患者56例,先后对其进行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验,化学发光法检测定为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定为2组.比较两组方法检测准确率.结果 化学发光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组检验率依次为91.07%和89.29%,两组检验率无差异,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验EB病毒均有较好的检测正确率,可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检测的效果比较

    作者:冯文哲

    目的 探讨在检测乙肝病毒血清中应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施行价值.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检查经确诊的130例乙肝病毒患者,同时施以化学发光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将2种方法的血清阳性检出情况、血清定性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0.05).结论 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在检测乙肝病毒血清中应用化学发光法更具有代表性,其血清阳性检出情况可观,有利于早期发现病情.

  •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

    作者:赵晓芬

    目的:研究应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中疑似乙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法和酶联免疫检测法,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为43%,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的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检验结果阳性率高,提高临床对乙肝患者确诊率。

  •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泌乳素的比较

    作者:李红

    目的 比较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在泌乳素临床检测过程中的实际价值.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体检的68名健康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利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与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并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泌乳素异常率为17.65%,而化学发光法的异常检测率为20.59%,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乳素检测过程中,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与化学发光法差异并不明显,实际临床检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红兵;陈小冬

    目的 研究与分析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乙肝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将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即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300例)和观察组(化学发光法,300例),检测指标为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等.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结果 观察组对HBeAb、HBeAg、HBsAg的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45例检出低水平(0.06 IU/mL-3.00 IU/mL)HBsAg,而对照组检出33例,占比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检测浓度0.03 IU/mL与对照组0.14 UmL相比显著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批次内、批次间检测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3%、<5%与对照组3%-5%、5%-10%相比显著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化学发光法具有检出率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好、敏感度强、操作简单等优势,且检出低水平HBsAg的几率较高,因而可有效防止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 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评估分析

    作者:暴晓琳

    目的 探讨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方法 选取不同浓度的P、HCG、T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批内试验的CV值在3%以内,批间试验的CV值在5%以内;P回收率在102.9%-103.2%之间,HCG回收率在100.2%-103.8%之间,T4回收率在102.3%-103.5%之间;P、HCG、T4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26%、0.02%、0.91%.结论 雅培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性能良好,具有精度高、回收率低、交叉污染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48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癌抗原125及性激素的探讨

    作者:赖金玉;谭忠伟;余连双;钟林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癌抗原125及性激素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8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8例健康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0D)、CA125的含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子宫肌瘤患者血中及E2、P、PRL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CA125、FSH、LH、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0D与对照组有比较显著差异(P<0.01).结论:E2、P、PRL、SOD动态变化对子宫肌瘤的发展过程起着监督作用.

  •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晓芬;吴玉芹;蔡芝兰;李杨方;邱丽玲;王爱萍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12月收治的114例早产儿分为两组:A 组45例,胎龄<34周;B 组69例,胎龄≥34周;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诊断为普通肺炎的足月儿6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新生儿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及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B 组 TT3均低于对照组(P<0.05),A、B 组 TSH 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 TT4比较,A 组低于对照组,B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 TT3、TT4均低于 B 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 组 TSH 均升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且与胎龄密切相关,对早产儿特别是小胎龄的早产儿检测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

  •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 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

    作者:李丽琼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日至2018年1月21日于本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根据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10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进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eAg阳性+HBeAg抗阳性的检验正确率(92.00%)更高(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相较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正确率均更高.

  • 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

    作者:褚金秀

    目的:探究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实施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差异性.方法:选择50例于我院检查的疑似乙肝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均实施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总结不同检验方法诊断结果,并对比其准确率情况.结果:化学发光法阳性39例,占比78.00%;阴性11例,占比22.00%.酶联免疫法阳性33例,占比66.00%;阴性17例,占比34.00%.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方面灵敏度(92.68%)、特异度(88.89%)、准确性(90.00%)明显优于酶联免疫法(63.41%、22.22%、56.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应用化学发光法准确率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 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的检验效果

    作者:闫高波

    目的 验证乙肝病毒血清学采取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的检验成效.方法 本次的68例研究样本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检验科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平均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组采取化学发光法,对比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结果 经过检验结果可知,观察组HBeAg抗阳性和HBeAg阳性检测正确率为97.06%,明显比对照组的88.24%要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病毒血清学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具有确切的效果,且阳性检测率与正确率较高,相比酶联免疫法,其更具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的价值

    作者:任建民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肝病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病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癌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P<0.05),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患者(P<0.05),但急性肝炎患者与对照组人员的血清糖类抗原CA199水平、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99对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527 条记录 26/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