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层诊治体系的探讨1

    作者:贺新奇;彭军路;张峰;刘峰;张磊;翟从劼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分层诊治体系的可行性。方法013-09至2014-1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PTS患者62例,按照血管外科建立的VAODT分层诊治体系进行术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不同治疗方案。结果根据病情评估,42例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5.3%。术后随访6个月,通畅率为92.8%。结论 PTS分层诊治体系可以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采取个体化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髂股静脉血栓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作者:杨心蕊;陆信武;叶开创;殷敏毅;李维敏;黄新天;陆民;秦金保;蒋米尔

    目的:评价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3-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79例髂股静脉PTS患者(187条肢体),评价近中期支架通畅率及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95.2%,平均植入支架2.0枚。术中发现血管穿孔38例,均为自限性,无围手术期死亡、肺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33个月,3年一期通畅率为69.6%,二期通畅率为92.0%。Villalta评分由术前(21.0±5.1)分至术后(9.7±3.5)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腔内支架植入术可以作为治疗中重度PTS患者的首选方案。

  • 腔内激光闭合术纠正局部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继发性静脉性溃疡

    作者:叶开创;陆信武;李维敏;刘晓兵;殷敏毅;施慧华;蒋米尔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闭合(EVLA)膝下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治疗继发性静脉性溃疡(SVU)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51例(54条患肢,72个溃疡面)SVU患者的临床资料,EVLA闭合膝下段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保留膝上段大隐静脉,术后穿循序弹力袜(20~30 mmHg).术后记录溃疡愈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6~47(平均25)个月,术后半年、1年及2年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1.9%(57/72)、71.4% (45/63)和69.1%(37/55).患肢肿胀和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6.9%(40/52)和90%(27/30),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SVU多由膝下段浅静脉反流所致,EVLA膝下段及溃疡床周围浅静脉反流纠正溃疡周围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SVU安全有效.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微创治疗

    作者:赵堂海;郭明金;张杰;逄晓军;战激光;秦少华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12月对262例275条肢体PTS行局部麻醉下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选择股静脉或腘静脉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行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对病变部位行血管腔内成形或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术,其中经皮血管腔内成形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结果 268条肢体(97.4%)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完全开通.240例(91.6%)253条肢体随访8~96个月,(48.3±20.2)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7.2%,94/253),明显缓解152条肢体(60.1%,152/253),轻度缓解7条肢体(2.8%,7/253).结论 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PTS创伤小、疗效可靠.

  • 导管溶栓治疗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转归的影响

    作者:张智辉;单臻;王文见;李晓曦;王深明

    目的 探讨抗凝、系统溶栓与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远期疗效及对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影响.方法 随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下肢急性DVT患者(15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系统溶栓联合抗凝组(B组)和导管溶栓联合抗凝组(C组).随访时行静脉彩超或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了解患肢静脉通畅情况,用Villalta评分法调查各组患者PTS的发生率,用CIVIQ-2调查表研究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各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时间及弹力袜使用情况.结果 (1)A、B、C3组患者静脉通畅率分别为69.1%、70.8%、85.1%,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虽然高于B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C3组PTS的发生率分别为56.8%、54.2%、38.3%,C组与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C3组CIVIQ-2评分为20±14、20±12、17±11,C组较A、B两组分数低,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4)A、B、C3组出院后平均抗凝及弹力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抗凝及系统溶栓相比较,导管溶栓联合抗凝能降低急性下肢DVT转归为PTS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自拟化瘀消肿汤联合血塞通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刘春晓;张世强;盛玉莲;柳瑞梅

    在周围血管诸多疾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5is.DVT)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下肢及盆腔静脉.下肢盆腔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为高发.因其后遗症和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对患者的工作及生命都有一定影响和威胁.有资料表明,DVT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国内DVT发病亦有上升趋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临床具有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后静脉血流逆流,浅静脉怒张或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瘀血性皮炎,瘀血性溃疡等.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化瘀消肿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6例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虹桂;姚英杰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46例(共46条肢体,其中有溃疡肢体32条)采用抬高患肢、消肿、着弹力袜、下肢曲张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溃疡清创换药等治疗。结果随访率100%,46条患肢肿胀均有效减轻,合并溃疡者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在半年内逐渐变浅。结论上述综合方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疗效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易推广。

  • 导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中期疗效

    作者:殷敏毅;蒋米尔;李维敏;陆信武;黄英;黄新天;陆民

    目的 观察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33例急性下肢DVT患者接受CDT治疗,以静脉通畅改善度以及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患肢周径-健肢周径)评估CDT术后早期疗效,以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VCSS)评估CDT术后中期疗效.结果 CDT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发生出血并发症5例,平均CDT治疗时间(3.93±1.14)d.术后平均静脉通畅改善度(69.25±18.93)%,大腿和小腿健、患侧肢体周径差值显著小于术前(P<0.01,P<0.05).成功随访29例,随访时间6~ 27个月.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栓溶解Ⅱ级和Ⅲ级患者正常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比例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 <0.05,P<0.01),VCSS显著低于Ⅰ级患者(P<0.01).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早中期疗效较好,严重并发症较少.

  •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相关指标影响的动态观察

    作者:张泽渊;张自琴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相关指标的动态影响.方法 采用回访性统计调查病人的方法.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采用西医溶栓和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的方剂,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通过对63例PTS病人进行为期9个月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栓弹力图、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改善血栓的机化和再通引起的炎性反应等方面都能起到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在PTS的治疗中不可或缺.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作者:殷敏毅;黄新天;蒋米尔;刘晓兵;李维敏;黄英;陆信武;陆民;张培华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105例患者,共114条患肢,其中23条行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5条行原位大隐静脉 - 腘静脉转流术,4条行髂静脉介入治疗,2条行腘静脉外肌袢形成术,38条行曲张浅静脉剥脱术,部分联合交通静脉结扎和(或)溃疡清创植皮术,22条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术,部分联合溃疡清创植皮术,17条行单纯溃疡清创植皮术,3条行溃疡清创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术.结果:患肢症状明显缓解率57.0%.部分缓解率40.4%.6条患肢溃疡未一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9年,7条患肢溃疡复发,4条患肢转流桥闭塞.结论:依据准确的血流状态评价、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

    作者:赵堂海;郭明金;张杰;逄晓军;战激光;秦少华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2011-12收治的262例275条肢体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其中经皮血管腔内成形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成功268条肢体(97.5%),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完全开通.随访240例占91.6%,随访时间8~ 96个月,平均(48.3±20.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4.2%);明显缓解174条肢体(63.3%);轻度缓解7条肢体(2.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装置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研究进展

    作者:韩新强;滕木俭

    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EDVT) has been on the rise.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LEDVT,but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not the same.It has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into post-thrombosis syndrome (PTS) in case of the LEDVT can not get prompt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acute phase.As a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AngioJet can rapidly eliminate venous thrombosis and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TS.But it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In this paper,we will revie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AngioJet device in the management of LEDVT.

  • 静脉倒流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作者:殷敏毅;黄新天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下肢静脉系统常见疾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的难题.早期超声研究表明,静脉倒流与PTS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部分学者甚至将其作为PTS的诊断标准之一,但血栓形成后静脉倒流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静脉倒流发生及其与PTS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水蛭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光唯;来集富;卢惟钦;蒋劲松

    目的:评价水蛭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的PT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0.9g/次,2次/d;观察组给予脉血康胶囊,0.75 g/次,3次/d;1月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月.分别于治疗1、2、4月后测量患肢小腿的周径差(CP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Villalta评分并空腹采血,进行血液流变学(HSR、MSR、LSR、PV)和凝血功能(APTF、TT、D-Di)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4个月后CP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illalt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HSR、MSR、LSR、PV和凝血指标APTT、TT、D-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素能有效缓解PTS患者水肿程度,降低Villalta评分,降低全血和血浆黏度,延长凝血时间并减少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7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强;赵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中央型及混合型 DVT 患者7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加用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及口服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加用全身系统溶栓,并对上述两组病人随访6~7个月,定期检查病人患肢肿胀情况,行静脉彩超或顺行造影了解患肢深静脉通畅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出现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肢对应部位平均周径差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静脉通畅率分别为56.7%、3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TS 的发生率分别为35.1%、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系统溶栓相比较,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配合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能有效改善急性下肢 DVT 临床症状,降低 PTS 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预防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黄珂;徐艳;王丽红;徐红梅;叶啟发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国内尚缺乏诊断PTS的金标准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针对PTS的临床表现,初步筛选出较为实用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PTS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血管腔内治疗

    作者:赵堂海;秦少华;曲丽媛;战激光;张杰;逄晓军;解远峰;田宗华;郝庭嘉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〇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62例中275条肢体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其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并对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成功268条肢体(97.5%),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完全开通.随访240例(91.6%),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48.3±20.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4.2%);明显缓解174条肢体(63.3%);轻度缓解7条肢体(2.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占伟;张燕;李艳;许多;单延龙;张敏道

    目的:探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及口服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使用全身系统溶栓,对两组患者的肿胀情况,静脉彩超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S)发生率进程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肢静脉平均周径均减小,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治疗组的静脉通畅率是6.7%(21/37),对照组的静脉通畅率是38.2%(13/34),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两组的ps发生率分别是3.1%(13/37)、8.8%(20/34),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治疗组有3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有2例牙龈出血,没有全身出血患者,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经大隐静脉远端溶栓配合中药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突出,PS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