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能谱CT在肺动脉CTA应用时使用造影剂少剂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吉平;武齐乐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方法:收治肺动脉CTA扫描患者100例,对同一区域在不同造影剂剂量下扫描,通过分析得出能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少造影剂剂量。结果:得出在肺动脉CTA扫描时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少造影剂剂量。结论:肺动脉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能减少造影剂对人体的危害。

  • 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唐开维;莫桂清;轩永波;潘禹辰

    研究显示,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肺动脉栓塞主要是由于外源性或者内源性栓子堵塞人体肺动脉而导致的肺循环障碍,严重时易导致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竭情况,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能保障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中具有多种治疗方式,因此,我院对瑞替普酶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 16排螺旋 CT 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志明;黄卫明;张明理;李静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影像科接受16排螺旋CT的门诊疑诊肺动脉血栓患者79例,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分析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结果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血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8$.55%、90.00%、98.55%、90.00%、97.47%。16排螺旋 CT 共检出肺动脉受累分支990支,其中肺动脉分段1、2、3、4级分别占12.93%、23.03%、8.99%、55.05%,肺动脉管腔内附充盈缺损、管腔中央“轨道征”、管腔阻塞分别占24.95%、14.04%、61.01%,扫描时间5 s,平均射线剂量(2.71±0.43)mSV,对比剂用量45 ml,平均延迟时间(9.41±1.02)s。经Kappa检验,两名专业心血管影像诊断医师对16排螺旋CT质量主观评价与上腔静脉伪影评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系数≥0.7。头-足侧方向扫描CT值明显低于足-头侧,SD明显低于足-头侧,不同扫描方向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扫描方向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16排螺旋CT对诊断肺动脉血栓的应用价值,具有扫描时间短,射线损伤低,对比剂用量少与成像速度快等优势,且不同扫描方向不影响对肺动脉血栓的诊断。

  • 迭代重建算法在肺动脉CTA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永霞;常津;左紫薇;张畅达;张天乐;孟博;李丹;张琳琳;朱长月;李盛蓝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算法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体质量指数为20~25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5组进行CTPA扫描,图像重建算法为ASIR(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扫描范围为260~310 mm,第一组扫描条件为机器默认的120 kV、400 mAs,对图像进行重建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请2位影像学家对图像进行5分值主观评价。固定120 kV,用350 mAs、300 mAs、250 mAs及200 mAs对其他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不同mAs的CTDIvol及DLP,并转换为有效剂量ED。对上述扫描条件下图像进行重建,计算图像的SNR及CNR,并进行主观评价。结果对120 kV,不同电流(400 mAs ,350 mAs ,300 mAs,250 mAs ,200 mAs)扫描产生的图像进行SNR及CNR评价,其值分别为:22.95、22.90、21.82、20.80、20.83和23.61、22.88、22.86、21.93、21.97。2位影像学家对120 kV下400~200 mAs主观评价分值分别为:4.59±0.32,4.48±0.30,4.82±0.28,4.28±0.36,4.15±0.38;其CTDIvol、DLP平均值分别为:13.84 mGy、11.18 mGy、9.31 mGy、8.25 mGy、7.38 mGy和351.21 mGy 、312.32 mGy、286.26 mGy、233.52 mGy、206.08 mGy,并将DLP转换为ED为5.27 mSv、4.68 mSv、4.29 mSv、3.50 mSv、3.09 mSv。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00 mAs、250 mAs、300 mAs、350 mAs与400 mAs产生的影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异(F=5.285,P>0.05),但200 mAs的CTDIvol、DLP及ED较400 mAs分别低46.7%、41.3%及41.3%。结论体质量指数为20~25的被检者进行CTPA检查时佳扫描条件为120 kV,200 mAs。对于体型较小(肌肉较少)或有肺气肿等疾病可以选用180~200 mAs进行扫描。

  • 疑诊肺栓塞患者患病风险评估的新模型

    作者:赵洋子;苏广胜;李卉;吴曦子;曾仁庆;李蕙伊;刘畅;赵丽;徐俊杰;崇巍

    目的 建立新的肺栓塞(PE)患病风险评估模型,提高肺动脉CTA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将研究样本中PE患病组和非患病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疑诊PE的患病风险评估模型.根据模型求得的每位患者的患病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并确定截断值.另收集验证样本评价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研究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共17个变量在患病和非患病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整条腿肿胀/凹陷性水肿、D-二聚体和年龄是患PE的独立危险因素.由ROC曲线确立模型的截断值为0.38.验证样本显示,本研究提出的PE患病风险评估模型可将我院肺动脉CTA阳性检出率从27%提高至54%.结论 新的PE患病风险评估模型可提高肺动脉CTA的检出率.

  • 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陶智慧;于洪涛;谢强;马勇

    目的 分析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其辐射剂量情况及图像质量,评价其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8年1月行肺动脉CTA检查,且终临床诊断及影像诊断均为肺动脉栓塞患者60例,其中应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方案检查患者30例,常规螺旋CT检查技术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两种检查技术肺动脉各级分支显示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源CT低剂量扫描模式在肺动脉CTA检查中在有效地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并可获得较高质量图像.

  • 多种检测措施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区秀燕;袁小玲;郭伟洪;黄锡坤

    目的:探讨多种检测方法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疑为肺栓塞者行肺动脉血管照影( CTA),分析CTA联合血清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并根据D-二聚体和CRP水平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依据临床标准,46例确诊肺栓塞;依据CTA确诊41例,另17例为非确定诊断,其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3%和81.25%,当以血清D-二聚体500 mg/L为临界值,17例非确定诊断中有8例被确诊为阴性,两者联合使诊断的特异性提高至93.75%。高危组肺梗死占10.52%,心肌损伤26.32%,与低危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可辅助确诊CTA中的不确定性诊断病例,从而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判断预后。

  •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诊治流程

    作者:严江涛

    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是血管性疾病中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之后重要的死亡原因,特别是住院患者首要的可预防性死因[1].约10%的PTE患者发病时死亡,另有5%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死亡,约1/3存活患者仍遗留相关症状,甚至有2%的患者发展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2].因此,PTE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 64排螺旋CT肺动脉CTA检查方法比较

    作者:许梓童;沈新民;李慧

    目的:探讨64排CT对于不同患者检查肺动脉应当采用的优检查方法.方法:通过比较三种不同扫描方法患者图像质量,找出优扫描方案.结论:三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应当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扫描方案的选择.

  • 肺动脉CTA肺栓塞的影像诊断

    作者:李德志;杨海燕;刘海梅;段云学

    目的 回顾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均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MIP、MPR及VR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肺栓塞患者50例,累及肺动脉及分支250支,其中叶肺动脉主干栓塞68支,段肺动脉栓塞80支,亚肺段动脉栓塞82支.结论 采用肺动脉CTA检查,可及时进行快速、准确的肺栓塞诊断,血栓的数目、位置,管腔与血管管壁的关系及狭窄程度可清晰显示,并为血栓栓子的性子、来源、血流动力学状态等提供诊断信息,故为首选诊断方法.

  • 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

    作者:朱蕻潮;魏宁;徐浩;崔艳峰;许伟;张庆桥

    目的:探讨CTA和DSA血管参数在肺栓塞治疗对肺动脉高压影响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PASP)为(52.77±13.30) mmHg,治疗后PASP为(20.91±2.78) mmHg。分别在CTA及DSA图像上测量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直径,计算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使用t 检验评价治疗前后所测血管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ROC曲线分析并比较CTA及DSA评估肺动脉高压改变的价值。结果:除升主动脉直径以外的其他血管参数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CTA 评估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841,前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1.8%,后者分别为81.8%、77.3%;主肺动脉直径和 rPA 在 DSA评估中的AUC值分别为0.874、0.932,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6.4%。结论:CTA和DSA均有助于临床评估肺动脉高压变化情况,DSA的评估价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A。

  • 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应用分析

    作者:田转明

    目的:分析肺动脉CTA在肺动脉栓塞(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E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肺动脉CTA检测,并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 RT)、探针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后处理,评估、分析肺动脉CTA在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96例患者经CTA检查,其中80例患者检测图像显示清晰,占比为83.33%;影像学直接象征显示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肺动脉显示完全阻塞,血管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厚现象,血栓出现钙化;间接影像学表现特征为肺梗死、左右心室内血栓、马赛克征、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及胸腔积液等.结论:肺动脉CTA的应用利于对肺动脉行全面、精确及直观的显示,提高临床PE的确诊率,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术式及疗效等评估较为可靠的方法.

  • 多层螺旋CT双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A的应用价值

    作者:卢璐;张岚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双低剂量扫描在肺动脉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MSCT扫描管电压及剂量不同分成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予以120kV管电压、370mgI/ml对比剂,研究组则予以管电压100kV、对比剂290mgI/ml,观察两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参数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二者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总评分为153分,与对照组135分比较显著高(P<0.05),研究组辐射剂量、SNR及CNR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双低剂量MSCT扫描应用于肺动脉血栓诊断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情诊断准确率,还能有效减少由于使用对比剂引发的肾病情况,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小剂量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跟踪自动触发技术在肺动脉CTA的对比研究

    作者:翟红伟;李添;吴守红;林圣美;杜瑞宾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跟踪自动触发技术在肺动脉CTA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行肺动脉CTA检查的患者7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5例),组1用小剂量测试技术扫描方式,组2用对比剂团注跟踪技术自动触发扫描,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技术( 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 MP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由两名高年资(主治职称以上)医生采用双盲法行主观评价,然后在工作站上测量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主动脉CT值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扫描方式所获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主动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剂量测试扫描方法所用造影剂剂量更少。结论两种扫描方案(小剂量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跟踪自动触发技术)检查肺动脉所得图像中,主观影像质量评估无统计学差异,而客观影像质量评估(肺动脉干、肺静脉和升动脉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剂量测试扫描方式所用造影剂的剂量较少,故应用小剂量测试技术进行肺动脉CTA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褚晨迪;宗文仓;安国辉;曹庆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考虑血管性疾病的胸痛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例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造影包括:主动脉造影(CTA)、冠状动脉造影(CTA)及肺动脉造影(CTA)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确诊主动脉夹层18例,主动脉壁内血肿6例,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2例,肺栓塞31例,肺栓塞合并支气管扩张1例,肺栓塞合并心包积液1例,肺栓塞合并脾栓塞1例,冠心病为单支病变21例,单支病变+肌桥2例,双支病变10例,左主干+单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2例,肌桥1例.结论 对于考虑血管性疾病的胸痛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一种快速、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

  • 低用量造影剂在肺动脉CTA+冠脉CTA的应用

    作者:叶飞;徐彪;黄洪磊;吴志涛

    目的:探讨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低对比剂用量在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动脉栓塞的应用.方法:收集50例急性胸痛且高度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动脉栓塞,年龄35~82,体重指数小于24,心律小于70,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无碘过敏,无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3]嘱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行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肺动脉CTA+冠状动脉CTA扫描,运用造影剂计算峰值测试(test bolus),采取双峰值计算肺动脉与主动脉峰值法,在肺动脉与主动脉同层出现处打药后延迟6s开始监测,在DynEva上显示TDC曲线上找到肺动脉与主动脉的峰值.同时运用炫速双源CT成人flash肺部CT扫描协议,注射35ml 350造影剂,在肺动脉峰值+1s时间由脚向头完成扫描,flash冠状动脉扫描协议在主动脉峰值+2s由头向脚完成扫描.运用MMVP后处理工作站及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对冠状动脉及肺动脉影像进行重建.结果:50例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和肺动脉显示都很清楚.发现肺动脉栓塞6例,右冠状动脉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4例,闭塞2例,正常1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轻度狭窄40例,正常10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11例,正常11例.另外1例右冠状动脉转角处伪影较大,影响诊断.且运用flash扫描模式大大降低检查辐射剂量[2].结论:采用这种特定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及扫描方案,并结合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既能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又能实现"双低剂量",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是一种无创、经济、环保、快捷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