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比较

    作者:熊粮萍;马俊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治疗尖锐湿疣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鬼臼毒素酊外涂疣体+干扰素凝胶外涂方案与干扰素肌内注射+超高频电波(LEEP)刀电灼疣体+干扰素凝胶外涂方案治疗,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两组的有效率与痊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痊愈率为56.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痊愈率为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肌内注射+LEEP刀电灼疣体+干扰素凝胶外涂的方法可促进病变尽快消退,降低复发率,与鬼臼毒素酊外涂疣体+干扰素凝胶外涂的方案相比疗效更为显著.

  • 鬼臼毒素结合甘露聚糖肽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陈洪岩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分别联合甘露聚糖肽和白细胞介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甲组单用鬼臼毒素,乙组采用鬼臼毒素+甘露聚糖肽,丙组采用鬼臼毒素+白细胞介素,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甲组与乙组、丙组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丙两组的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鬼臼毒素结合甘露聚糖肽或白介素治疗尖锐湿疣都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且前者对患者而言更为方便实用.

  • 鬼臼毒素油/水分配系数测定及羟丙基-β-环糊精对其增溶作用研究

    作者:韩立炜;张丽芳;杜守颖;韩志东

    目的:考察室温下不同pH介质中鬼臼毒素的油水分配系数以及羟丙基β-环糊精对鬼臼毒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鬼臼毒素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鬼臼毒素的佳工艺;以相溶解度法考察羟丙基β-环糊精对鬼臼毒素的增溶作用.结果:鬼臼毒素在水中溶解度为0.09 g·L-1,在正辛醇中的溶解度为12.91 g·L-1.在水和正辛醇两相中5 min即可达到分配平衡,油水分配系数P=179.067,疏水常数logP=2.249.相溶解度图属于AL型,包合常数为1 022.65 L·mol-1.结论:鬼臼毒素亲脂性较强,在油水两相分配平衡快;羟丙基β-环糊精对鬼臼毒素具有很好的增溶作用,且可与之形成较稳定的包合物.

  • 两种鬼臼毒素制剂中鬼臼毒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蒋小红;黄(嫘);黄雄;金成胜

    目的:建立测定2种鬼臼毒素制剂中鬼臼毒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Dikma diamonsil C_(18)色谱柱(4.6mm× 150mm,5μm);柱温为25℃;流动相为水(A)-甲醇(B);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92nm.结果:鬼臼毒素在11.8-59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疣迪搽剂和鬼臼毒素酊中鬼臼毒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8%、99.62%.结论:文章中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快速,重现性、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满足疣迪搽剂和鬼臼毒素酊中鬼臼毒素含量测定要求.

  • 掌叶大黄悬浮培养细胞和根培养体系对鬼臼毒素的生物转化研究

    作者:崔亚君;刘晓峰;韩健;王宝荣;果德安

    目的:对鬼臼毒素进行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利用已经建立的掌叶大黄细胞悬浮体系、根培养体系进行转化,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波谱法鉴定转化产物的结构.结果:细胞悬浮体系使73.8%的鬼臼毒素发生了转化,根培养体系使56.3%的鬼臼毒素发生了转化.2种体系对鬼臼毒素的转化产物不同,前者转化生成鬼臼苦素,后者主要转化形成表鬼臼毒素和脱水鬼臼毒素.结论:鬼臼毒素对掌叶大黄细胞悬浮系统和根培养系统的pH无明显影响;2种掌叶大黄组织培养体系均能转化鬼臼毒素.

  • 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晓云;倪京满;乔华

    目的:比较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和鬼臼毒素混悬液抗肿瘤作用.方法:以每只0.2 mL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24 h后将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给不同浓度的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鬼臼毒素混悬液、环磷酰胺(CX)、生理盐水.环磷酰胺1次性腹腔注射,其他组每4天腹腔注射1次,共3次,停药后第12天将小鼠拉颈处死,剥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和鬼臼毒素混悬液在5.0mg·kg-1剂量时对小鼠肝癌H22瘤体生长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2.37%和38.25%.结论: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和鬼臼毒素混悬液有抗肝癌作用,且相同剂量下,鬼臼毒素纳米脂质体比鬼臼毒素混悬液抑瘤效果显著.

  • 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作者:陆炜强;傅承新;赵云鹏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是一种成功商品化的天然木脂素,其衍生物依托泊苷(etoposide)、替尼泊苷(teniposide)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抗病毒治疗.植物提取是鬼臼毒素的主要来源,面对野生资源压力,人们分别开展了植物野生变栽培、植物细胞或器官培养、化学全合成等研究,以扩大鬼臼毒素来源.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研究是开展植物规范化栽培和代谢工程的重要前提.2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迅速,但鬼臼毒素的下游代谢以及整个合成途径基因水平的评述仍不足,因此作者专门针对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对相关文献尤其是近10年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其合成途径关键环节的过程、主要产物、酶的特点与功能、已报道的酶编码基因等内容,以合理推测和概括鬼臼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对目前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地形因子对桃儿七鬼臼毒素含量的影响与生态适宜度研究

    作者:伍奥林;李敏;张寿文;赵纪峰;刘翔;王昌华;王晓云;钟国跃

    该研究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云南和陕西六省桃儿七分布较多的区域进行实地采样116份桃儿七样品,并测定鬼臼毒素含量,再利用测得的鬼臼毒素数据和桃儿七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对桃儿七进行中药区划研究.采用偏相关分析和大信息熵模型2种方法对鬼臼毒素含量和桃儿七生境适宜度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适宜桃儿七生长的地形因子.研究结果如下:桃儿七鬼臼毒素含量与海拔相关性大(偏相关系数为-0.120),与坡度、坡向联系不大(偏相关系数-0.094,-0.039).桃儿七在海拔为2 800~3 600 m,坡向为北、东北、西北,坡度在12° ~65°的地区时,桃儿七生境适宜度较高,较适合桃儿七的野生引种和人工栽培.研究表明,桃儿七地形因子对桃儿七适生区域有一定影响,与鬼臼毒素含量影响不.该文分析结果对桃儿七区划布局和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但由于该文只是从桃儿七的地形因子对桃儿七的生境适宜度进行分析,而影响桃儿七生境适宜度和鬼臼毒素含量的生态因子较多,因此在对桃儿七资源进行实际开发与保护时,应结合其他气候、土壤因子等综合考虑.

  • 新型两亲性分子的合成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初步研究

    作者:艾汝经;王向涛;赵静;李之韬;郭一飞

    目的:合成三分枝低聚乙二醇(TEG)为亲水部分和分别以6个碳(R1),8个碳(R2),12个碳(R3)的脂肪链为疏水部分的3种两亲性分子(TEG-R1,TEG-R2,TEG-R3),并对其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苯磺酰化、取代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后形成酰胺成功合成3个化合物,通过核磁进行结构表征,应用芘荧光探针法进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透射电镜观察其自组装形态.自组装溶剂蒸发法制备载药鬼臼毒素胶束,对载药胶束进行粒径表征,并考察3种两亲性分子的溶血性.结果:核磁证明3种两亲性分子均成功合成,TEG-R1,TEG-R2,TEG-R3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50,50,10 mg·L-1.电镜观察呈20~50 nm的类球形状态.3种两亲性分子均能制备成载药胶束且粒径分布在100~200 nm.溶血性实验证明接枝6碳脂肪链的两亲性分子中TEG-R1不会引起溶血.结论:3种两亲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均具有胶束化行为,且均能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其中TEG-R1不会引起溶血有望成为新型的药物载体.

  • 桃儿七中鬼臼毒素、总木脂素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敏;钟国跃;伍奥林;张寿文;蒋伟;梁健

    为了探讨生态因子与桃儿七根及根茎中鬼臼毒素及总木脂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HPLC测定5个省区87份桃儿七样品的鬼臼毒素含量,采用UV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结合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气候)采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产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与总木脂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分别达到1.001%~6.230%,5.350%~ 16.34%.SPSS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鬼臼毒素含量与总木脂素含量呈线性正相关;采样区域内,桃儿七中鬼臼毒素、总木脂素含量与纬度、年均降雨量呈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强负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分别呈较弱、强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年均气温均呈较弱负相关,且鬼臼毒素含量与速效磷呈较弱正相关关系.

  •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含量测定

    作者:黄坤;蒋伟;赵纪峰;王昌华;刘翔;张植伟;秦松云;钟国跃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对其资源利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共126个桃儿七样品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脂素含量,采用参比波长法测定桃儿七中总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桃儿七中鬼臼毒素和总木质素的含量均以产自甘肃省永登县自然保护区样地的样品含量高,产自西藏自治区江达同普乡样地的样品含量低,前者分别为7.40%,20.66%,后者分别为0.40%,5.46%,两者分别相差近19倍和4倍.桃儿七中鬼臼毒素与总木脂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的含量表现出海拔较低、纬度较高地区样地的含量较高的特点.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均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以鬼臼毒素含量和总木脂素含量为指标评价桃儿七资源利用价值较为客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桃儿七野生资源采集和栽培生产基地建设的产地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例卫萌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沈闵

    卫萌是替尼泊苷的商品名,此药为第3代半合成鬼臼毒素的糖基衍生物,亲脂性,需要载体[1],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S2后期和G2期,直接抑制DNA合成,具有较强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功能[2].我科发生卫萌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鬼臼毒素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临床分析

    作者:严莲珍;张咏梅;李梅;王红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鬼臼毒素局部应用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218例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病例,年龄(21.35±15.13)(16~43)岁,病程1~6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16例.对照组用鬼臼毒素涂搽病灶局部,2次/d,连用3 d停药4 d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变程度连续用1~3个疗程.治疗组在局部使用鬼臼毒素涂搽的同时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放药,80万单位,1次/d,连续用10 d为一疗程,共1~2疗程.结果 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发率、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鬼臼毒素局部外搽治疗方案可有效防止尖锐湿疣复发及清除人乳头瘤病毒.

  • 二十五味鬼臼丸联合阿维A及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作者:刘永芳

    目的 观察二十五味鬼臼丸联合阿维A及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口服二十五味鬼臼丸和阿维A胶囊,对照组58例,单用CO2激光祛除疣体,观察其在6个月内的复发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3%;对照组复发24例,复发率41.3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十五味鬼臼丸联合阿维A可有效降低CA激光术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 Lg-1诱导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凋亡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作者:闫蔚;吕同德;惠玲;王美亮;贾庆华;王晓辉;马明仁

    目的:研究新鬼臼毒素衍生物4β-4-脱氧-氮取代的异亮氨酸(5-FU基)-戊醇酯-4’-去甲表鬼臼(Lg-1)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流式细胞术和Hoechs33258染色分别检测Lg-1对BGC-82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药物处理后对BGC-82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Bcl-2、p21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Lg-1对BGC-82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强,药物浓度为0.01、0.1、1和10 μmol/L时,Lg-1对BGC-823的抑制率分别为23.5%、30.8%、32.4%和52.1%,与依托泊苷(Vp-16)处理组(3.5%、8.7%、10.9%和2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2~60 h Lg-1处理组对BGC-823的抑制率与Vp-16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抑制率分别为9.8%和8.0%,P=0.001;24h分别为11.6%和9.0%,P=0.02;36h分别为19.4%和16.2%,P=0.014;48 h分别为44.1%和41.2%,P=0.048;60 h分别为65.4%和50.1%,P=0.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Lg-1作用12和24 h后,G2/M期的细胞含量分别为39.37%和74.36%,与对照组及Vp-16组比较均明显增加,而G0/G1期细胞含量分别为20.06%和12.25%,较对照组及Vp-16组显著减少.Hoechst33258染色显示,Lg-1处理组细胞核固缩、碎裂、凋亡样改变,药物处理后Bcl-2 mRNA的表达呈降低趋势,Vp-16处理组Bcl-2 mRNA表达量为0.748,Lg-1处理组为0.425,而p53、Bax、p21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Vp-16处理组mRNA表达量分别为1.074、1.232、1.818和2.9,Lg-1处理组分别为1.903、1.393、1.911和3.097,且Lg-1处理组作用优于Vp-16处理组.结论:Lg-1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在G2/M期,该过程可能与其上调p53、Bax、p21、Caspase-3表达和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 基层医院男性尿道口内小尖锐湿疣的综合治疗

    作者:龚永胜;赵茂生;赵生伟;韩丽娟;王秀蓉;程慧芳

    鬼臼毒素尿道口湿敷,治疗经过严格选择的尿道口小尖锐湿疣,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临床治愈率达10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 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对人表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史毓杰;曾抗;李国锋;张敏;杨西晓

    目的 研究鬼臼毒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OD-SLN混悬液,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形态,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包封率,并观察其稳定性.用POD-SLN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并于6、12、24、48h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实验设POD-SLN组、鬼臼毒素普通脂质体组、鬼臼毒素(POD)组、空白固体脂质纳米粒(SLN)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制备的POD-SLN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稳定性好,粒径为87.2±10.3nm,电位25.3±0.8mV,包封率为83.2%±2.5%.POD-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OD-SLN、POD普通脂质体及POD作用48h对人表皮细胞的抑制率高分别为91.05%、77.02%、68.46%,IC50分别为2.11、16.65、101.42μg/L.空白SLN对人表皮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 该制备工艺可行,所制备的POD-SL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表皮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POD及普通POD脂质体.

  • 作者:

    关键词:
  • 桃耳七的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

    作者:杨璐璐;秦兴卫;杨倩

    桃耳七为小檗科植物鬼臼(Podophyllum emodi Wall.var.chinen se Sprague)的干燥根及根茎[1].味苦,性微温.具有祛风除湿、利气活血、止痛、止咳的功能.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心胃痛、风寒咳嗽、月经不调、铁棒锤中毒等症[1、2].现将有关桃耳七的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作用介绍如下,以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 4-β-酯取代-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作者:陈再新;马维勇;王金娣;陈秀华;张椿年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和结果本文设计并合成了新的C4位β构型的酯取代的衍生物38个(II-1~II-38),并进行了体外对L1210细胞和KB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论脂肪酯的活性强于芳香酯,其中以II-10的活性强,超过etoposide 2个数量级.脂肪酯中主链不超过3个碳原子的活性较好.在芳香酯中,苯环上连接吸电子基的化合物的活性稍强于连接有供电子基的化合物.

210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