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给予同期治疗的术式研究

    作者:卢国强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给予同期治疗的佳术式.方法:研究组首先给予前房角镜测定房角关闭范围,若>180°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若<180°则给予白内障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给予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视力、眼房角开放度.对比两组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眼压、视力及眼房角开放度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结论: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具有更佳的疗效,且并发症少.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梁歌;孟晓丽;李坤;魏琳;仝欢;邢杉杉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9例(46只眼),进行巩膜瓣下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1个月~1年,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和眼压变化.结果 46眼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提升,术后眼压波动于正常范围,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术后出现角膜水肿39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11眼,经积极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仍可获得良好疗效.

  •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 闭角型青光眼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谭茜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在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70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为单眼症状,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视力及眼压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水平为(0.75±0.08)明显高于对照组(0.29±0.07)(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水平(12.02±1.68)明显低于对照组(18.29±2.56)mmHg(P<0.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3.60±0.16)mm高于对照组(3.09±0.35)mm(P<0.05).结论 超声乳化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比较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对于患眼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赖飞明;余娟凤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8例(7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35只眼),对照组34例(35只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央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为2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 两种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比较

    作者:李战梅;黄海;黄学文

    目的 比较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28眼),分为A组(青白联合手术组,n = 52)和B组(单纯小梁切除术组,n = 76).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愈率、眼压、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A组患者治愈率为90.4%,B组患者治愈率为86.8%,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眼压分别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但两组间术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B组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间术后视力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10/52)],与B组[14.5%(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青光眼患者,选择青白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安全、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术后视力恢复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

    作者:王海梅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7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39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36例39眼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视力、房角形态等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一次性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疗效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且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要求患者的眼压情况必须控制良好,需要掌握手术时机,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

    作者:杨勇;刘金华;陈艳文;李丽丽

    目的 探讨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角膜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 对30例32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采用电脑验光曲率仪测量术前及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 术后3d散光度为(3.09±0.59)D,达大,以顺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后散光度为(1.75±0.58)D仍以顺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散光度为(0.73±0.22)D,以逆规性散光为主,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早期可产生较大的散光,但角膜散光度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3个月时基本与术前相当.

  • 用两种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对比

    作者:周谢;戴晓胶

    目的:比较用两种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72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房角分离术.然后比较在接受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接受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眼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视力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使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相比,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房角分离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为理想.

  • 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天柔

    目的:探讨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的优秀率、眼压的水平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的优秀率更高,其眼压的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视力的水平,降低其眼压,且安全性高.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陆正兰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加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8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示,所有患者疼痛消失,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在正常范围(≤21 mmHg)者达90%,其余患者采用滴眼液进行治疗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角膜轻度水肿12眼,上方虹膜片状萎缩2眼,瞳孔不圆4眼,后囊膜浑浊2眼.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和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良好.

  • 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8例

    作者:王亚明;蒋新华;李伟良;时瑞良

    目的:探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8例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6~82个月,平均32个月.一期植入人工晶体35例,未植入人工晶体3例.术后视力:术后1个月复查时裸眼视力≥0.5者22眼,0.1~0.4者13眼,<0.1者3眼.术后3个月复查时,裸眼视力≥0.5者25眼,0.1~0.4者10眼,<0.1者3眼.佳矫正视力≥0.8者20眼.术后2个月测量眼压12 mmHg~20 mmHg.滤过泡裂隙灯下观察:Ⅰ型功能滤过泡27眼(71.1%);Ⅱ型滤过泡11眼(28.9%).并发症:术后前房絮状渗出物7例于2周后吸收4例,4周后吸收2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1例,虹膜粘连与瞳孔变形,但未影响视力.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安全、有效.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护理

    作者:顾惠茹

    近年来,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已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术后给予完善的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挽救了患者残存的视功能.现将有关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硫酸软骨素滴眼液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泪膜变化的分析

    作者:雷海云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滴眼液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45例(45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术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沈阳兴奇制药生产)滴眼,5次/d,干预组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沈阳兴奇制药生产)滴眼,5次/d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滴眼,6次/d,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wk、1mo、3m0对所有患者行基础泪液分泌(Sehirmer 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术前SehimerI、BUT、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wk、lmo、3mo、SehirmerI、BUT、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前与术后1wk在SehimerI、BUT、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mo、3mo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早期泪膜会发生变化,使用硫酸软骨素滴眼液点眼可以加快术后泪膜功能的早日恢复.

  •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中三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作者:崔先进;李风花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及球后麻醉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90例120眼按入院时间先后分成3组,分别用表面麻醉,表面麻醉结合球结膜下麻醉及球后麻醉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果:表面麻醉组有3眼因麻醉不足术中追加结膜下麻醉,有11眼因麻醉不足疼痛不能耐受手术.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全部30眼麻醉效果理想,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因麻醉量不足或过量及麻醉手法等问题引起的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球后麻醉30眼有1眼出现一过性黑矇,3眼出现球后出血,1眼术后眼睑青紫,经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处理及解释病情,均无大碍,也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三种麻醉方法中以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安全且有效,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两种术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表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蒋磊;宋愈;黄黎黎;曹鑫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30眼,A组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wk,1、3mo的非接触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泪液分泌试验( SⅠt)和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结果:(1)NIKf-BUT: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前相比均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1mo和3mo时,A组的NIKf-BUT(2.78±1.44、3.72±0.94、5.95±0.81s)明显短于 B 组(4.54±1.68、5.14±1.01、8.34±1.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1、-5.636、-9.29,均 P<0.05);(2) SⅠt:两组患者术后1 wk、1 mo和术前1 d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和1mo时,A组的SⅠt(8.57±2.47、8.10±2.41mm)少于B组(10.07±2.07、9.53±2.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9、-2.636,均P<0.05)。(3)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前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与B组相比,术后1wk和1mo时,A组的角结膜丽丝胺绿染色评分(3.50±1.17、2.27±0.91分)高于B组(2.50±1.33、1.33±0.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2、4.036,均P<0.01)。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表的影响较小梁切除术大,更需减少术中眼表损伤,防控术后泪膜不稳定。

  • 三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饶丽娜

    目的 探究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复合式小梁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以及超声乳化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7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青光眼组(20例28眼)、超声乳化组(15例25眼)和青白联合手术组(23例23眼).单纯抗青光眼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青白联合手术组行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视力均有提高[(0.22±0.05)D vs(0.77±0.11)D,(0.23±0.05)D vs(0.55±0.09)D](<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有所改善[(49.40±8.25)mmHg vs(16.25±2.34)mmHg,(49.31±8.20)mmHg vs(17.15±2.42)mmHg,(50.51±8.30)mmHg vs(17.25±2.53)mmHg](<0.05);单纯抗青光眼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较小[(1.65±0.22)mm vs(2.96±0.50)mm](<0.05),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前房深度加深[(1.64±0.20)mm vs(3.68±0.70)mm,(1.66±0.24)mm vs(3.53±0.67)mm](<0.05).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青白联合组及单纯抗青光眼组(0 vs 17.39%vs 17.86%)(<0.05).结论 临床上需要根据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的房角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

    作者:赵锡同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选择11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度等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在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度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更好(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30.9%、9.1%,观察组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针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选择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

    作者:阙晓兰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及眼房角开放程度差异明显,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眼压、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