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柴丽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20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对象分为A组、B组,每组各100例.B 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给予A组患者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梅毒血清学实验检查转阴平均时间.结果:2年内两组患者治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梅毒转阴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B组(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确切,梅毒试验转阴时间快,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梅毒感染特别是早期梅毒感染病例的有效药物之一.

  • 益肝灵颗粒剂治疗乙肝病毒DNA转阴机理探讨

    作者:黄力强

    乙肝病人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是说明乙肝病毒处于转录复制状态,极具传染性,尽管是病毒携带者,也是随时有可能使病情发作,加重肝炎活动的主要病因.目前西药如干扰素、拉夫米啶等具有一定疗效,但鉴于虽用药后转阴,但易复发,再度转阳,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我院以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益肝灵方,用于临床对乙肝病人乙肝病毒DNA阳性治疗中,经几年观察了46例乙肝病人DNA阳性中,转阴34例,转阴率达73.9%,而且HBeAg转阴31人,占67.4%,转阴从服药后2个月开始阳转阴7例,占26.%,3个月转阴20例,占58.9%,四个月转阴5例,占14.7%.转阴后,一般均让患者再继续服药1~2月,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目前转阴病例经随访二年尚未发现转阳而复发者.

  • 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血清学转归分析

    作者:徐少涵;黄宁;陈起燕;张荣莲;陈碧英

    目的 观察妊娠期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了解先天梅毒患儿的假阳性情况,评价新生儿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在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 收集、随访2010~2011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妊娠梅毒患者生产的新生儿385例,出生后即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并对RPR及TPPA检测均为阳性患儿查梅毒螺旋体IgM蛋白印迹试验(TP-IgM-WB).后于第1月、第3月、第6月复查RPR及TPPA均为阳性患儿血清,对其结果及转阴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先天梅毒患儿的假阳性情况,并评价新生儿血清TP-IgM-WB在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 385例妊娠孕妇梅毒病例所生的新生儿中,RPR及TPPA均为阳性患儿238例,其中TP-IgM-WB试验阳性19例;纳入随访TP-IgM-WB试验阴性且拒绝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新生儿76例,6个月内RPR转73阴例、TPPA转阴64例;TP-IgM-WB检测阴性例数与RPR检测阴转例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P >0.05).结论 仅依据RPR和TPPA的阳性结果诊断先天梅毒,缺乏充分证据,新生儿血清TP-IgM-WB可提高先天梅毒诊断的准确性.

  • 宫颈鳞癌治疗后HR-HPV转阴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宋丹;孔为民;韩超;刘婷婷;张同庆;焦思萌;陈娇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转阴规律,并分析影响其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148例,其治疗前HR-HPV检测均阳性,观察宫颈鳞癌治疗后HR-HPV感染的转阴情况.结果 ①148例宫颈鳞癌患者接受治疗后,至随访期结束HR-HPV转阴的患者共134例(90.5%);②其中随访0.5、1、1.5、2、2.5及3年后HR-HPV转阴率分别为68.9%、73.0%、77.7%、83.1%、86.5%及87.8%;③不同时间HR-HPV转阴的速率不同,以2年内转阴的速率快,之后减慢;④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HPV分型是影响HR-HPV转阴的因素(P<0.05),而年龄、组织学分级、吸烟及是否使用安全套不是影响HR-HPV转阴的因素(P>0.05).结论 ①宫颈鳞癌治疗后HR-HPV转阴率逐年升高,半年内转阴率达68.9%,以2年内转阴速率快;②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及HPV分型是影响HR-HPV转阴的主要因素.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情况及转阴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贾绍月;钟莉春;杨红文;邓琼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转阴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173例宫颈上皮内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HPV检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治疗,对术后6个月HPV转阴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正常组(60例)、CIN Ⅰ级组(68例)、CIN Ⅱ级组(59例)、CIN Ⅲ级组(46例)的HPV感染率分别为18.3%、63.2%、81.4%、95.7%.年龄、病毒负荷量、病理切缘、避孕方式、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个数等6项影响HPV转阴率的相关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率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变程度增加而上升,严密检测HPV有利于预警病情发展,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年龄、病毒负荷量、病理切缘、避孕方式、性伴侣个数、配偶性伴侣是HPV转阴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HBsAg携带者1027例3年追踪观察

    作者:黄月华;黄许平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广泛分布于人群中,且难于转阴,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1,2].本文为了探讨HBsAg携带者的阴转时限及其与年龄、性别、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出和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关系,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1027例HBsAg携带者进行了为期3 a的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甲肝疫苗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初步探讨

    作者:周毅;谢仁华;杜杰

    [目的]探讨甲肝疫苗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比较甲肝疫苗穴位注射(试验组)和口服干扰素(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HBV·M(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转阴率分别是:HBV-DNA转阴为60%和15.63%(P<0.005),HBeAg转阴率为41.18%和20.00%(P<0.05).抗-HBe转阴率为21.21%和3.23%(P<0.05),抗-HBc转阴率为20.00%和4.41%(P<0.01),HBsAg转阴率为23.91%和0.00%(P<0.005).[结论]甲肝疫苗穴位注射疗效优于口服干扰素,前者HBV·M转阴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数均优于后者.

  • 干扰素+乌体林斯治疗乙肝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1例报告

    作者:郭秀英

    1病例摘要患者男,19岁,学生,因高考体检发现"大三阳",于2001年3月13日入院治疗.患者3个月前曾去牙科治疗,后自觉乏力,厌食,厌油腻,体重减轻,夜尿黄.在日常生活中未引起注意,直至高考体检发现.查体:T36.5℃,BP130/80mmHg,P80次/min,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

  • 分泌物HPV16,18阳性女性及其性伴侣两年跟踪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北陆;栾建兵;郭文潮

    目的:探讨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16,18亚型后长期感染情况以及感染妇女的男性性伴侣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体检中发现的106例HPV16,18阳性妇女和其中57例HPV16,18阳性妇女的男性伴侣进行了每隔0.5年一次为期两年的HPV16,18跟踪检测.结果:106例阳性妇女0.5年、1年、1.5年及2年的复检阳性率(阳性例数/参检人数)分别为87.0% (80/92)、87.8% (72/82)、91.0% (71/78)和93.0% (53/57);HPV16,18阳性率有随时间推移而增高的趋势(但不具显著性P =0.194).对57例阳性妇女及其男性伴侣从初查到每隔0.5年一次直至两年的检查中发现,男性感染者的女性伴侣均为阳性;女性感染者的男性伴侣的阳性率分别为35.1%(20/57)、38.3% (18/47)、48.0% (12/25)、52.6% (10/19)和66.7% (4/6);男性HPV16,18阳性率随其女性性伴侣的阳性持续时间推移而显著增高(P=0.049).跟踪检测的女性HPV16,18两年转阴率约为35.4%.结论:性伴侣双方检测HPV16,18对于预防病毒传播、感染夫妇同期治疗及双方健康均有益.

  • 中药治疗血清免疫性不孕抗体阳性213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华;张莉萍;赵成元

    目的:对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阳性不孕症213例中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中药方剂主要成分丹参、桃仁、当归、枸杞子、益智仁、黄芪、鹿角霜.结果:166例ASAB阳性患者转阴率90.96%,47例ASAB、AEMAB均阳性患者转阴率87.23%.结论:服用本方能使多数患者ASAB及AEMAB转阴,并不受不孕年限及原发、继发不孕因素的影响,无需结合屏障隔绝法及类固醇药物治疗,因此是治疗ASAB和AEMAB阳性良好的药物和方法.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孔莹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等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空洞有效闭合率分别为:84%、80%、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2%、52%,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

  • 利湿清热解毒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雪松

    近年来,乙型肝炎有逐渐增多趋势,治疗较为棘手.乙型肝炎就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于祖国医学的疫毒、胁痛等范畴,根据其脉证治疗上宜疏肝、理气调和脾胃、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笔者临床治疗17例乙肝病人,现就2例乙肝病人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观察

    作者:蒋慧;陆正华;景虹;张庆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Rα融合基因转阴的速率与治疗方案的关系.方法10例患儿给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HOAP(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或DA(柔红霉素、全反式维甲酸)巩固治疗,三联序贯疗法维持强化.治疗不同阶段用RT/PCR法检测融合基因.结果1.诱导缓解(CR)90%,持续缓解(CCR)80%.2.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情况:4/9例转阴CR后2~6个月;5/9例转阴CR后12~32个月,首次转阴的总平均时间为CR后14个月.结论1.ATRA诱导分化有显著效果,但不能清除体内白血病细胞,复发率极高.2.联合化疗方案,融合基因转阴率增高,而转阴的速度与化疗方案的强度成正比.3.融合基因的暂时转阴,说明该病人对化疗敏感,可能预后较好.而持续转阴和足够治疗时间(CCR 4年以上)可达到临床治愈.

  • 心理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高文杰;董玉敏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住院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临床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HBVDNA的半年转阴率、肝功能及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半年后,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AST与ALT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肝炎患者肝功能,延缓乙型肝炎的发展,让患者得以恢复到好的程度实现好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转阴率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丽香;张丹丹;从燕燕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的效果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系统性护理),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半年转阴率与肝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半年后,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为80%,显著大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AST与ALT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延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展,让患者得以恢复到好的程度,实现好的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 乙肝患者HBsAg转阴及检测方法分析

    作者:许金平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HBsAg转阴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方法 将147例在邵阳市疾控中心就诊的HBsAg转阴患者的发展趋势及预后进行分析.HBsAg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同时检测HBV-DNA和ALT,对结果加以相关性分析. 结果 88例用抗病毒药转阴的患者,ALT>200 U的转阴率47.5%,80 U<ALT<200 U的转阴率3.22%.ALT< 80 U的转阴率0.0%.这三组之间的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例自然转阴的患者,ALT正常的占42.4%,40 U< ALT< 80 U的占15.2%,ALT>80 U的占3.4%,终末期肝病占39.0%.四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HBsAg阴性率分别为9.33%和28.00%,两种检测方法的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胶体金法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检测易出现假阴性;PCR法和ELISA法联合检测可以避免误诊;HBsAg转阴在有些情况下不能看成是痊愈的标志,要根据病情个体化分析.

  • 冬虫夏草()黄芪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的研究

    作者:肖丽华;覃顺寿;覃昱;覃旻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黄芪食疗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6例用冬虫夏草、黄芪加新鲜瘦肉蒸熟食用为观察组;22例用鸡骨草治疗为对照组;4个月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时转阴1例,2个月时4例,3个月时4例,4个月时5例;共转阴14例.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转阴4例.经χ2检验,P<0.05.结论冬虫夏草、黄芪食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转阴有一定的作用.

  • 567例隐性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转阴情况分析

    作者:梁远飞;邱莉霞;朱红;宋平

    目的:了解隐性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及其转归.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区2004~2011年妊娠隐性梅毒患者的新生儿567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月、第3月、第6月、第9月、第12月、第18月检测其血清RPR/TPPA/19SIgM,对其结果及转阴情况进行分析,并按母亲不同RPR滴度、不同孕期接受治疗以及新生儿出生后是否接受治疗分别讨论对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的影响.结果:隐性梅毒孕妇分娩的567例新生儿中,发现先天梅毒10例、梅毒血清学试验全阴性新生儿23例、仅TPPA阳性新生儿102例,RPR/TPPA双阳性新生儿432例,RPR平均转阴时间为(2.68±2.08)月、TPPA的平均转阴时间为(5.25±1.86)月;母亲RPR低滴度(≤1:8)组与高滴度(≥1∶16)组的新生儿比较,RPR、TPPA平均转阴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不同孕期治疗组相比较、新生儿出生后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对疑似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的影响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隐性梅毒孕妇可致胎传梅毒,孕期及新生儿期的干预可有效防治先天梅毒的发生及发展;排除了先天梅毒的新生儿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可自行转阴,与不同孕期治疗无明显相关性;母亲RPR低滴度可能是保护因素.

  • 康复新液对HPV阳性宫颈糜烂患者转阴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高亚克;赵海军;王淑芬;毕学杰;李静亚;赵辛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HPV阳性患者转阴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门诊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给予HPV筛查,对筛查阳性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康复新液阴道用药治疗12个月,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阴道用药12个月,比较治疗效果和HPV转阴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时,痊愈61例(75.31%),好转11例(13.58%),无效9例(11.11%),有效率88.89%;对照组治疗12个月时,痊愈36例(44.44%),好转12例(14.81%),无效33例(40.74%),有效率59.26%。研究组转阴36例(44.44%),显著改善32例(39.51%),改善5例(6.17%),无改善8例(9.88%),升高0例(0.00%),改善率90.12%;对照组转阴21例(25.93%),显著改善22例(27.16%),改善6例(7.41%),无改善31例(38.27%),升高1例(1.23%),改善率60.49%。结论康复新液用于治疗HPV阳性宫颈糜烂患者,不仅有利于病情更好恢复,而且对HPV转阴有临床价值,因而对宫颈糜烂发生癌变有预防作用。

  • 2例弃婴HIV抗体阳性阴转后的体会

    作者:姜艳华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和病死率的传染病,传染病类型属于乙类.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