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结膜切口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

    作者:徐智科;何艳;蒲一民;刘宗顺

    目的 观察以穹窿和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60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眼,分别施行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和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的小梁切除术联合使用丝裂霉素及可调节缝线.患者于术前1d、术后1m、3m行SI t、FI、BUT检查.结果 在术后1m,两种术式均可引起泪膜功能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3m,B组对泪膜功能的损害大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更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

    作者:赵冰冰

    目的:分析探讨透明角膜或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36例则采用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泪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干眼指标差异不显著,术后第1天、第15天和第30天的干眼症状得分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泪液分泌试验(SIt)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经透明角膜切口相比,应用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更大,应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干预.

  • 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及干眼的影响

    作者:宾莉;陈晓莉;叶宏全;刘宗顺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泪膜及干眼的影响.方法:收治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307例(605眼),根据术前是否应用人工泪液分为对照组148例(292眼)和研究组159例(313眼).对照组术前未应用人工泪液,研究组术前应用人工泪液.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SIt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U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可促进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恢复,减轻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与视觉质量.

  • 白内障术后应用明目退翳汤治疗干眼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林艳;程士芹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应用明目退翳汤治疗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患者93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7).两组均给予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明目退翳汤.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均增加,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明目退翳汤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泪液分泌,促进泪膜功能恢复正常.

  • 糖尿病眼表改变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作者:邢燕飞;金龙山;李英俊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或者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眼部可引起多种病变。其中眼表改变主要有角膜改变和泪膜改变,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糖尿病会导致泪膜质和量的改变。

  • 干眼患者215例的临床分析研究

    作者:冯小玲;柯喜宣

    目的:分析各类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215例干眼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15例中,水液缺乏型干眼(ATD)116例(54%),蒸发过强型干眼(LTD)74例(34.4%),终端综合征(VDT)25例(11.6%).各型干眼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ATD患者.结论:详细的病史资料及临床检查是正确诊治干眼的关键.

    关键词: 干眼病 泪膜 诊断
  • 泪液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作者:刘祖国

    正常眼表覆盖一层由脂质层、水液层及粘蛋白层组成的泪膜,实验及临床调查发现,正常泪膜的厚度约17~40μm。泪膜中的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水液层则由泪腺、副泪腺分泌,粘蛋白层由眼表面的杯状细胞及非杯状细胞分泌。泪液的分泌和排出均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任何原因引起的泪膜不稳定或泪液动力学改变,均将引起眼表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眼表疾病。泪液学检查包括对泪液的生成、分布及排出各个环节进行检查。1 尝味试验 尝味试验主要用于粗略检查泪道的功能,目前临床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仍有意义,但味觉功能障碍者不能应用此方法检查。2 染色检查 眼表面主要包括角膜及结膜。目前常用为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面虎红染色及Lissamine绿染色。眼表面活体染色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眼表上皮的结构及功能。

  • 眼睛发干当心睑板腺出问题

    作者:许军

    经常使用电脑的吴小姐,近出现眼红、发干、眼痒的症状.“每天早上眼睛都发红、发干,还有异物感,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到医院做检查才知道是睑板腺疾病”.航空总医院眼科主任辛志坤介绍,眼上睑有30-40个睑板腺,下睑有20-30个.这些位于睫毛根部的睑板腺,其分泌物可以形成泪膜外层的脂质层,维持泪膜稳定、阻止泪液蒸发.一旦睑板腺被堵塞了,泪膜不稳定,很快就会干燥.患者就会有类似干眼症的症状:眼红、眼部灼烧感、干燥感、刺激感等.只要给患者做个裂隙灯检查,就会确诊.

  • 揿针埋针对干眼症患者泪膜的影响

    作者:马宏杰;冯磊;王家良;杨志敏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结合人工泪液与单纯人工泪液治疗对干眼症患者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160只眼)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局部点0.1%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每天4次,治疗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揿针埋针治疗,穴取眼周穴位,①攒竹、丝竹空、四白;②印堂、鱼腰、太阳,每次选用1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留置2~3 d,每周1次,治疗2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情况,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CFS评分均降低,SⅠT值、BUT值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优于对照组的85.0%(34/40,P<0.05).结论:揿针埋针治疗有助于增加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对角膜的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眼干涩、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提高视觉质量.

  • 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愈后泪膜稳定性临床分析

    作者:朱淮成;李亚明

    目的 观察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治愈并停用药物后患眼主观不适感和泪膜、眼表结构的改变. 方法 入选73例(146眼)确诊为角膜异物合并感染的患者,常规治疗自然病程内痊愈并停用药物后,排除其他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分别于愈后0、10、30、60 d复诊并行泪液分泌试验(S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患眼为患病组,对侧健康眼为对照组. 结果 角膜异物感染治愈后83.6%(61例)患者有类似干眼症的眼部不适,愈后60 d恢复正常(P>0.05).患眼泪膜稳定性低于对照组,各观察指标恢复时间和恢复曲线有差别,ST结果在愈后60 d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而FL分值和BUT结果恢复较快,愈后30 d已达正常水平(P>0.05),虽然ST愈后30 d较愈后初始时已经明显好转(P<0.05),但测量值却仍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角膜异物合并感染治愈后泪膜稳定性下降,对协助了解其恢复过程及指导后续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8 mm和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和眼表变化对比研究

    作者:吴杰

    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应用1.8 mm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和眼表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94例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47例,A组患者给予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患者行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d、5d、10 d、30 d时的泪膜和眼表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主观干燥异物感(DES)、Schirmer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CFS)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d、5d、10 d时两组患者的DES及SI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0 d时A组患者的DES及SIt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患者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d、5d、10 d时两组患者的BUT及CF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d时A组患者的BUT及CFS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患者仍较术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比3.0mm透明角膜切口,1.8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患者泪膜及眼表损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及干眼的发生

    作者:夏朝霞;蓝育青;胡玉新;郭慧;王梅;彭蔚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对泪膜的影响及干眼的发生.方法 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及对照组(单纯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30 d及90d进行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mer Ⅱ test,Sit)调查.结果 两组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术后1 d、7 d、30 d干涩、异物感加重,与术前比较BUT明显缩短,SIt分泌增加,FL染色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30 d、90 d BUT及Si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可致泪膜稳定性下降,部分患者泪膜比术前更加不稳定.因此术后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功能恢复,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 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眼表变化临床研究

    作者:肖今;谢冀晖;徐敏;陈楚虹

    目的 探讨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眼表变化情况.方法 对89例(95眼)硬核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d、3d、1周、1个月、3个月和半年的眼表变化,包括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硬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一周,患者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且FL较术前增多(P<0.05);术后1个月内BUT和SIT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至半年,多数患者的FL、BUT和SIT已基本恢复或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 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一段时间内,其眼表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分析其发生的机制,提出术前、术中和术后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护,以避免或减少因手术所造成的眼表医源性损伤.

  • 眼部术后干眼的发生机制与防护

    作者:吕菊玲;王兰;吴菊芬;张杰

    眼部手术可以引起眼表组织损伤,形成干眼。随着干眼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加之干眼发病的多因素性,眼部术后干眼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关注。手术方式、切口、持续时间及围手术期用药影响着术后干眼的发生与发展。术前有效筛查眼表疾病、改进术式,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等对术后干眼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对干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影响

    作者:刘澍;马楠;王首雁;孙晓晶;焦婷婷

    目的:初步评估干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稳定性及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干眼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平均分为溴芬酸钠滴眼液组、人工泪液组、溴芬酸钠滴眼液与人工泪液联合用药组(简称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15眼。各组术后均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2周。溴芬酸钠滴眼液组使用0.1%溴芬酸钠滴眼液4周,人工泪液组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4周,联合用药组联合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液4周,对照组使用氯化钠眼水4周。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15 d和30 d问卷检查每组患者的干眼状况,用角膜地形图仪泪膜分析系统(oculus teragraph 4)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s)、角膜荧光染色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各组间术前的NITBUTs 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各组NITBUTs低于术前(P=0.000),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928)。术后15 d,联合用药组与人工泪液组NITBUTs与术前比较没有差异(P=0.523,0.928),溴芬酸钠滴眼液组和对照组NITBUTs与术前存在差异(P=0.011,0.000),术后30 d,联合用药组与术前比较有差异(P=0.000),溴芬酸钠滴眼液组和人工泪液组NITBUTs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928,0.590),对照组NITBUTs与术前有差异(P=0.033)。问卷调查、SIt及角膜荧光染色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结论超声乳化手术会影响干眼白内障患者泪膜稳定性,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人工泪液能促进干眼白内障患者术后泪膜的恢复。

  •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晶体乳化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及干眼综合征

    作者:夏朝霞;冯志贞;蓝育青;郭慧;胡玉新;卢彦;王梅;彭蔚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泪膜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112例(13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0例(50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7d、30d、90d进行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调查.结果:两组术后1d、7d、30d干涩、异物感加重,与术前比较BUT明显缩短,SIt分泌增加,FL染色率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0d两组BUT及SIt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可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补充人工泪液,促使泪膜功能恢复,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 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眼部并发症及护理

    作者:张玉;吴倩

    在人体的眼保护机制中,健康的眼睑及其正常的瞬目、闭合状态以及眼表泪膜的完整是保护视器官免遭理化、生物因子侵害的重要结构和功能。重症监护室(ICU)内的患者因大多意识丧失及存在多种削弱眼部保护机制的危险因素,有发生眼部并发症的潜在可能。现将重症监护室病人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及护理综述如下。

  • 干眼的泪膜结构动力学及病因

    作者:马利;何朝永;陈基黎

    干眼症的概述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电脑,空调设备的普及使双眼干涩不适,而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结膜炎而诊治,其实干眼症为眼科常见疾病之一.

  • 前节OCT在干眼诊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潇;李冰

    干眼是常见眼科疾病,目前仍缺少客观的、特异性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利用角膜适配模块在于眼的应用中主要集中于对泪新月的结构进行无创、实时、动态、定量地测量,前节OCT测得的泪新月参数具有良好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尤其是泪新月高度(TMH)与泪新月面积(TMA),其与传统的干眼诊断方法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初步设定了诊断干眼的各个泪新月参数的界值,为干眼的诊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干眼的临床诊治和随访奠定了可靠依据.

  • 眼表粘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燕;庞国祥

    眼表粘蛋白是泪膜的重要成分,在维持眼表生理功能和预防眼表病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证实存在于眼表的粘蛋白有MUC1、MUC2、MUC4、MUC5AC、MUC5B、MUC7和MUC16.对眼表粘蛋白的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研究将为干眼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469 条记录 1/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