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测定脐血血清游离氨基酸评估新生儿营养状况

    作者:马新光;曹云庚;曹晶萍;李淑媛

    目的:测定并建立本地区新生儿脐血氨基酸的正常值,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作为营养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法:2003年9~11月随机抽取大连市妇产医院自然分娩新生儿82名(适于胎龄儿50名、小于胎龄儿9名、大于胎龄儿23名),孕龄39.45±1.25周,出生体重3 456.09±427.19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AccQ.Tag柱法测量脐血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AccQ.Tag法使标准品和样品的所有峰得到良好的分离,脐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适于胎龄儿组4.088±2.356 9 μmol/ml,小于胎龄儿组2.671 1±1.696 6μmol/ml,大于胎龄儿组4.∞7 4±L 882 5 μmol/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氨基酸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此方法分析脐血氨基酸是可行的.脐血氨基酸有望成为评估胎儿宫内营养状况的生化指标.对不同胎龄儿组氨基酸的相关性比较推测,胎儿的宫内营养状况可能与母血营养的协调供给有关.

  • 脐带血清PCT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诊断评价

    作者:吴怡玲;李晶;项俊华;郎亚琴;来丽萍;孙晓莺

    目的 探讨脐带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宫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分娩的新生儿5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具有感染高危因素及感染结局分为三组,对照组:无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且无感染173例;试验组A:有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但无感染203例;试验组B:有宫内高危感染因素且有感染210例.检查产妇在孕产期内的医疗记录,出生时脐动脉穿刺获得脐带血样本,检测样本的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静脉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三组新生儿性别、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B的新生儿体质量为(3 444.56±493.34)g低于试验组A(3 590.67±508.05)g和对照组(3 627.46±489.61)g(P<0.05);试验组B新生儿PCT和CRP分别为1.22(0.68,62.32) ng/ml、0.64(0.43,56.00) mg/L高于试验组A0.71(0.52,12.13)ng/ml、0.33(0.22,2.32)mg/L和对照组(P <0.05);PCT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预测的佳临界值为2 ng/ml,当PCT>2 ng/ml时,新生儿患宫内感染阳性预测值为34.36%,当PCT<2 ng/ml时,不出现患新生儿宫内感染阴性预测值为91.35%.结论 脐带血清PCT可作为宫内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性指标,且在PCT值为2 ng/ml时具有佳的预测效果.

  • 脐带血清与细胞因子在造血细胞培养中的效应比较

    作者:杨平地;黄友章;沈建良;罗晖;向丹;芩坚;汪声恒;唐亚辉

    目的:比较人脐带血清(CBS)与细胞因子在骨髓造血细胞培养中的效应.方法:在体外人骨髓CFU-GM、CFU-E、BFU-E、CFU-GEMM、CAFC、LTC-IC培养体系中,加入CBS或/和细胞因子,观察所形成的集落.结果:与细胞因子比,CBS中含有较高的GM-CSF、EPO、SCF、IL-3、IL-6等活性,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形成.结论:CBS内的造血刺激活性能刺激CFU-GM、CFU-E、BFU-E、CFU-GEMM的生长,使CAFC、LTC-IC、得到明显扩增,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脐带血血清培养体系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征

    作者:旷文勇;周新伏;张广森;刘利华;陈绍芳;符桑;唐铁钢;李佳元

    背景:骨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少,因此课题立项设计之一即如何得到足够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避免细胞培养过程中因动物血清造成的病原体污染和异种血清所致的过敏反应.目的:拟建立脐带血血清培养系统,以实现体外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目标.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9/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12份骨髓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6例采自正常供者,6例采自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肿瘤患者.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未抗凝的脐带血,静置待血凝块完全析出后吸取血清,离心弃沉淀,取各项病原微生物检测均呈阴性的脐带血血清用于细胞培养,临用前56℃水浴灭活30min.抽取正常供者和肿瘤患者的骨髓液100mL/份,采用Ficoll Paque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脐带血血清的DMEM/F12进行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低温、液氮冻存,4~8周后予以解冻复苏,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锥虫蓝染色后,加入成骨诱导体系培养14d,碱性磷酸酶染色;加入脂肪诱导体系培养14d,油红O染色.主要观察指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的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培养至第4代,接种后两三天为生长潜伏期,3~5d为对数增殖期,5~7d细胞生长缓慢进入平台期.采自正常供者和肿瘤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前后扩增数量均基本相似(P0.05),细胞存活率均96%,CD29、CD73、CDl05阳性率均90%,CD31、CD34、CD45阳性率均5%,诱导2周后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阳性率均85%.结论:应用灭活脐带血清培养体系可成功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冻存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改变.

  • 脐带血清和成人自体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

    作者:旷文勇;周新伏;李睿娟;郑敏翠

    背景:为避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应用异种血清的排斥以及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效率,制备脐带血清体外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比较脐带血清和成人自体血清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10/2008-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16份骨髓标本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提供.方法:采用Ficoll Paque细胞分离液从16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用含体积分数为10%脐带血清、成人自体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及免疫化学染色进行鉴定.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计数和细胞周期.③表面标志物的鉴定.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成脂情况.结果:①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两种血清培养条件下,只有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脐带血清组S期细胞多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②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均在90%以上,高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而CD31、CD34、CD45的阳性率均在2%以下,CD31阳性率低于成人自体血清组(P<0.05).③脐带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阳性率和脂肪细胞阳性率均高于自体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组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比成人自体血清组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 脐带血清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刺激作用

    作者:杨平地;黄友章;沈建良;向丹;岑坚;兰雨;刘早霞

    目的:探讨脐带血清(CBS)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效应.方法:采用骨髓粒单系祖细胞、混合祖细胞、鹅卵石造血区、长期培养起始细胞培养法,在培养体系中加入CBS或/和细胞因子(CK),根据培养集落的形成量,推算CBS中CK的含量.结果:CBS中含有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形成的CK,其中约含GM-CSF65.6μg/L,IL-32.9μg/L,有较高的SCF、IL-6等活性.结论:CBS内含有的造血刺激活性,可支持造血细胞体外生长、扩增,与CK比,有一定可比性及协同作用,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作者:杨淑琴;刘荷一;刘玉彩

    为了探讨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与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关系及明确IGF-Ⅰ在胎儿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不同体重的胎儿脐带血清做了IGF-Ⅰ浓度检测,以探讨其对胎儿体重的影响.

  • 81例新生儿脐带血清甲状腺功能筛查

    作者:杨宝中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而引起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的疾病,又称"呆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患儿在新生儿期症状往往是隐匿的,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脑发育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早期对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进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我院2001年~2004年度81例新生儿的脐带血T3、T4、TSH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新生儿脐血清T3、T4、TSH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步确定我们地区的参考范围.现介绍如下.

  • 生长激素与胎儿生长发育关系的探讨

    作者:杨淑琴;刘荷一;刘玉彩

    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生长发育情况与内分泌因素有很大关系,为了探讨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我们对不同体重的胎儿脐带血清做了GH浓度检测,以探讨其对胎儿体重的影响.

  • 脐带血清代替GM-CSF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史斌;王立茹;崔建英;韩淑霞;王申五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Umbilical cordserum,UCS)取代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体外培养体系中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脐带血清代替GM-CSF培养出树突状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结果:脐带血清代替GM-CSF培养的DC(UCS-DC)表面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率比常规组DC明显升高;而CD1a表达率降低,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刺激能力UCS-DC与常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但二者之间比较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含丰富细胞因子的脐带血清能代替GM-CSF产生出表型更成熟、有较强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DC.

  • 脐带血清体外培养临床应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研究

    作者:周新伏;旷文勇;罗自勉;张广森;符桑;刘利华;唐铁钢;李佳元;陈绍芳

    目的:观察脐带血清等4种不同培养体系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效果,建立一种适合临床移植需要的人BM-MSCs培养方法.方法:从20例新鲜成人骨髓穿刺液中分离BM-MSCs,分别用含10 %脐带血清、胎牛血清(FCS)、成人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Cult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成骨诱导体系及脂肪诱导体系分别诱导各组BM-MSCs定向分化.结果:采用4种培养体系都能从骨髓液中分离培养出BM-MSCs,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在增殖数量和速度上相似,而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表达CD29、CD73、CD105的阳性率比FCS和AB型血清组高(均P<0.05),而CD31阳性率低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脐带血清和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阳性率高于FCS和AB型血清组(P<0.05).结论:脐带血清与MesenCult组培养的BM-MSCs的纯度和体外诱导分化能力相似,优于FCS和AB型血清组,脐带血清适合临床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