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我国六省市流动人口结核病就诊意向分析

    作者:刘胜兰;史宇晖;申洋;何欢;曾庆奇;常春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的就医意向,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5-9月,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从东、中、西部各抽取2个省,依据方便抽样方法,选择流动人口从业比例较高的生产企业工人、建筑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三类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对6省12个城市共计330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94份,有效率为99.8%.分析不同特征流动人口在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的就诊意向,及不同就诊意向的流动人口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结果 3294名流动人口在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有延迟就诊意向的分别占22.8%(751/3294)和14.9%(491/3294),建筑业流动人口在轻度症状或中度症状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高,分别为29.7%(341/1149)和22.2%(255/1149);41~50岁年龄组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高,分别为25.6%(212/829)和18.9%(157/829);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延迟就诊意向比率均高,分别为32.7%(342/1046)和23.0%(241/1046).未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有延迟就诊意向的比率均高于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的调查对象,前者出现轻度和中度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分别占26.2%(553/2111)和16.5%(348/2111),后者分别占16.7% (192/1153)和11.7%(135/1153).健康信念模式各模块中,调查对象结核病知识平均分为(8.51±3.37)分,感知肺结核威胁平均分为(12.28±2.62)分,感知及时就诊益处平均分为(14.27±1.89)分,感知就诊障碍平均分为(13.03±1.12)分.提示因素平均分为(6.45±1.12)分.结论 流动人口有延迟就医意向的比率较高,需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西部地区及建筑工人应是其中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以健康信念模式为基础,将就诊益处及障碍纳入宣传内容.

  • 四川省九县(区)主动发现与被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特征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婷;何金戈;李运葵;李京;肖月;王丹霞;禄嘉;夏勇;陈闯;吴建林

    目的 分析四川省9个县(区)主动筛查发现和常规被动发现在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2-2016年四川省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收集主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以下称“主动发现”)及2012-2016年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上述9个县(区)的抽样乡镇常规被动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患者来源”为因症就诊、因症推荐、转诊和追踪),分析两者在社会人口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年来主动发现方式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72例,检出率为498.87/10万(272/54 523),其中71例无症状者(26.10%,71/272);被动发现方式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868例,2014-2016年的登记率为67.04/10万(347/517 584)、78.36/10万(374/472 596)、63.76/10万(300/470 504),各年度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趋势=0.288,P=0.591).主动发现患者平均年龄[(56.76±16.64)岁]高于被动发现的1868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年龄[(44.70±18.38)岁](U=158 318.500,P=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年龄分布≥60岁者(52.57%,143/272)和所在地为农村的患者(80.51%,219/272)明显高于被动发现中≥60岁(25.37%,474/1868)和农村患者(45.88%,857/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831、113.941,P值均为0.000).主动发现患者中涂阳患者(19.12%,52/272)、空洞患者(11.03%,30/272)明显低于被动发现患者中的比例(分别为31.16%,582/1868;24.68%,461/18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311、25.020,P值均为0.000).5年间9个县(区)主、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000,P=0.000),农村调查点的被动发现患者构成比(79.65%,857/1076)明显低于城镇调查点(95.02%,1011/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941,P=0.000).结论 主动发现策略可作为被动发现策略的有益补充,对于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特别对农村地区和≥60岁老年人群具有重要价值.

  •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启文;肖水源;周亮;桂立辉;徐慧兰;刘庆武;何晓燕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浏阳市农村社区为研究现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中的3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15岁常住人口61 165人进行精神障碍的线索调查,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就诊延误定义为出现精神症状后≥2个月的时间没有就诊于医疗机构.结果 2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仅71例(32.3%)在出现明确的精神症状1个月内到医疗机构就诊;129例(58.6%)就诊延误≥2个月,113例(51.4%)≥3个月,104例(47.3%)≥6个月,28例(12.7%)自发病到接受调查之日从未就诊.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是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文化程度低和无稳定婚姻关系.结论 浏阳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就诊延误;针对影响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和精神障碍筛查等手段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率.

  • 我院住院患者就医行为特点调查分析

    作者:柳勇;白桂花;袁梅;刘侃;朱立强

    目的 调查我院住院患者的就医行为特点,为医院提升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我院住院5d以上的患者200例,采用问卷方式对患者一般情况、来我院就诊的原因、常就诊的机构、考虑的意见、了解就诊科室的途径、院外就诊情况以及希望医院改善的方面进行调在.结果 来自大同市其他县区的患者多,占48.92%;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就医环境好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者经常就诊的机构为市级医院;自己来院就诊者多,占45.16%;患者主要通过朋友介绍、电视广播和医生介绍了解所就诊科室;47.31%的患者已在其他医院就诊过;患者希望医院改善的方面前3位依次是降低收费、提高医疗质量、预先知晓看病流程.结论患者的就医行为是影响医疗市场的重要因素,医院应以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并采取有效措施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以提高患者的就诊率.

  •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现状的电话问卷调查

    作者:潘子涵;齐建光;姚弥;于果;刘亚军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儿童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实现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4月对北京市社区卫生常规监测系统截至2013-12-31登记在册的3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电话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接诊儿童常见病、接诊儿童的具体情况(包括门诊时间、门诊量、接诊儿童的年龄要求、是否有病房)、接诊医生的类别等进行调查。结果3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接听电话79家(24.3%),接听电话246家(75.7%),其中210家(85.4%)全程答题,有效应答率为64.6%(210/325)。210家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城区79家(37.6%),郊区131家(62.4%);接诊儿童123家(58.6%),不接诊儿童87家(41.4%);有儿科设置46家(21.9%);有儿科医生36家(17.1%)。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率为34.2%(27/79),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率为73.3%(96/131)。城区和郊区接诊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57,P <0.001)。有无儿科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 =0.017)。有无儿科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3,P =0.279)。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时间(17:00以后接诊、周末接诊、24 h 接诊)、门诊量(<20人/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诊<6岁儿童、病房设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城区和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医生类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88,P <0.001)。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整体情况欠佳,郊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情况明显优于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工作由全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共同承担,以全科医生为主。

  • 河北省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其就医用药行为调查分析

    作者:冯丽娜;陈长香;郝习君;李淑杏

    目的:了解河北省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及其就医用药行为,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7月-2013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量表和慢性病发病影响因素相关调查量表,利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60岁及以上6173例居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4634例(占75.1%),患病率前五位的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3种慢性病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其他慢性病患病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吸烟、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收入是否满足需要、主要经济支出是否为药费、医保类型、有无养老保险、社会支持水平、子女人数、家人是否督促就医、生活负性事件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河北省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应加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度。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及就医行为的现况调查

    作者:潘思思;苏茵;刘蕊;刘湘源;吴凤霞;袁国华;武丽君;栗占国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形式、临床特点以及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情况.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随机调查了300例SLE患者,了解其自发病以来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后的就诊情况,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在300例SLE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3.②首发临床表现以关节痛/炎多,其次为皮疹、发热,分别占46.3%、34.0%、32.7%.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更容易于发病时即出现肾脏损害.60.9%的患者于发病起1年内出现肾脏损害,提示自SLE发病起1年为肾脏损害的高发期.③患者首次就诊选择风湿免疫科者较少,仅占35.3%(106/300),但风湿免疫科的确诊比例高,为99.1%(105/106).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患者就诊的中位时间为半个月,从患者出现症状到确诊SLE的中位时间为3个月,有23.7%的患者需要1年以上方能确诊.结论 关节痛/炎、皮疹、发热为SLE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发病后不能正确选择科室就诊、诊断延误的SLE患者仍占相当大比例.

  • 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林庆衍;王秀琴;段利华;李燕;黄鹤卿;陈娟;石桂秀

    目的 研究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风湿性疾病就诊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年龄≥50岁者占38%(18/48),职业为农民者占35%(17/48),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者占60%(29/48),月收入<3 000元者占46% (22/4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46/72),58%(42/72),79%(57/72),65%(4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058,P=0.005; x2=6.025,P=0.014;x2=4.986,P=0.226;x2=4.456,P=0.035).以初次就诊科室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4,95%CI:1.084~7.236)、职业(OR=1.871,95%CI:1.054~7.243)、教育程度(OR=1.982,95%CI:1.157~6.256)、月收入(OR=1.363,95%CI:1.012~8.227)均为影响风湿性疾病就诊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老年、低教育水平、低收入群体患者.

  • 高等院校医院外科门诊大学生就医行为及对策

    作者:蔡乐农;张玉磊

    高等院校医院(以下简称“校医院”)主要面向在校师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大部分以门诊医疗工作为主,外科门诊则是其主要临床科室,就医学生不但涉及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颅脑外科等外科系统疾病,大体可分为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功能障碍或异常5大类,有时还涉及五官科、皮肤科、妇产科、内科甚至心理等其他专业的病例.笔者根据多年在外科门诊的临床观察总结发现,大学生在校医院外科门诊(以下简称“外科门诊”)就诊时,有的病情危急(如外伤大出血、烧烫伤、骨折脱臼)需紧急处置,有的症状较重(如肾绞痛、脚趾甲周脓肿)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虽症状不重(如腰肌劳损、前列腺炎)但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困扰和负担,加上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性格特点和对校医院医务人员的态度迥异,以及对疾病的预期也不尽相同,导致大学生在外科门诊就诊检查和实施治疗的就医行为有着各种不同,影响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也直接影响其疾病的诊治和预后,需予以重视和正确应对.

  • 山东省大学生就医选择倾向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胡金伟;尹文强;赵延奎;郭洪伟;胡式良;孙葵

    目的 了解大学生就医选择倾向及其原因,为指导大学生科学就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对山东省733名大学生自评健康状况和就医选择倾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2周患病率为24.7%(181/733),2周内就诊率为76.2%(138/181),其中24.6%(34/138)首选校医院.81.3%的大学生担心就医后疾病得不到确诊,81.7%接受不了钱花了病未好.大学生疾病应对方式主要为看医生(34.4%)、拖一拖(34.4%)与自我药疗(31.2%).自感病轻时,51.4%大学生首选校医院,决定因素是就医方便性(1 421分);自感病重时,80.4%大学生首选大医院,决定因素是医生专业水平(1 256分).结论 病情预判影响了大学就医选择倾向,政府与高校应强化校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与大学生科学就医干预机制建设.

  • 社区综合干预对改善患龋学生就医行为的效果评价

    作者:丁以标;益莉萍;刘红;佘茜

    目的 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患龋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的影响效果,为社区口腔保健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辖区内小学中抽取1所公办和1所民办学校,通过口腔卫生检查,共检查出947名患龋学生,再将患龋学生按班级整群随机分为干预组(460人)和对照组(487人).对干预组开展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社区口腔卫生管理,比较干预组、对照组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的情况变化.结果 治疗率、充填率、窝沟封闭率干预后干预组(分别为56.30%,56.18%,16.9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06%,36.15%,4.52%)和干预前(分别为30.87%,30.12%,4.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对照组治疗率和窝沟封闭率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2.12,0.02,P值均>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对患龋小学生接受口腔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以运用于社区口腔卫生保健中.

  • 安徽省大学生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国梅;张冬梅;王法艳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患病后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促进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所高校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病后就诊率女生(79.9%)高于男生(72.1%),城镇(81.8%)高于农村(74.1%),老生(80.2%)高于新生(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后约有25%的学生坦言受经济拮据影响,怕花钱,故不能及时就诊;学校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差,对患者的及时就诊率也有影响;患病后大部分学生首选校医院就诊,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及新老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门诊病例中,精神卫生方面问题占4.0%.结论 大学生的就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应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学校医疗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 影响大学生性健康就医行为因素分析

    作者:欧阳慧蓉;张河川

    目的 了解青少年性健康服务现状,为提高高校生殖健康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于2003和2006年对云南省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性健康问题择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遇到性健康问题择医时首选的医疗机构是大医院,2003年为77.3%,2006年为93.8%;选择校医院服务的2003年为11.7%,2006年为4.2%.影响大学生择医的首要原因是医疗技术,2003年为58.7%,2006年为55.3%;其次是隐私保护,2003年为27.9%,2006年为35.7%.结论 高校医院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应强调尊重大学生的隐私,满足青少年性健康服务需求.

  • 云南某高校学生转外就医门诊疾病情况分析

    作者:李正惺;广洁丽;李寿兴;邱奥明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高校医院承担着学校师生预防保健和日常门诊工作.目前校医院在高校处于非主流地位,并且各学校重视情况不同,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条件参差不齐[2-3].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1学年内由校医院转诊到校外医院门诊就医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疾病分布情况,探讨校医院的改革和改进方向,为完善校医院的职能和服务范围,提升校医院的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 合肥在校大学生医保意愿与就医相关行为现状

    作者:黄伟;汪珶;赵明

    1998年之后,我国原来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被新建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且大学生不是职工,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学校只能通过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商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小,保费相对较高,品种多,分类细,理赔操作复杂,要想得到全面保障,需要购买多种保险,一般家庭难以负担[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看病就医问题,这项医疗保障制度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制,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切实的医疗保障[2].然而大学生和普通城镇居民在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就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合肥地区在校大学生医保意愿和就医相关行为,笔者于2010年进行了该项调查.

  • 深圳市南山区居民两周患病与就诊情况分析

    作者:罗育雄;陈忠伟;陈思韩;马剑平;彭晓琳;彭康为;王陵;林深婷;彭绩;王长义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常住居民两周患病和就诊情况,为制定本地区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设计的方案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山区600户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居民人口学与社会经济学特征、两周患病情况和就诊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居民1 622人,以女性(51.0%,827/1 622)、35~64岁(44.7%,725/1 622)、已婚(71.7%,1 163/1 622)、大专及以上学历(38.9%,631/1 622)、在业(59.9%,971/1 622)调查对象为主.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6.5%(592/1 622),两周就诊率为19.6%(318/1 62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两周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周患病后就诊选择区级医院与社康中心的比例为91.2%(290/318).结论 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仍有待提高,社区医疗门诊卫生服务利用率较高.

  • 社会责任履行对医院声誉及患者就医意愿影响实证研究

    作者:段桂敏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责任履行对医院声誉、患者就医意愿的影响及其医院声誉发挥的中介作用.对225例患者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运用SPSS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履行对医院声誉及患者就医意愿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医院声誉在社会责任履行对就医意愿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医院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进行针对性的传播、沟通以提高患者就医意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