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作时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作者:田晓冬;田丽萍;李玉华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作时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65例心绞痛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和)发作时心电图资料,评估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发作时心电图在心绞痛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 其中3例发作时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9例出现T波倒置或平时T波持续倒置发作时变为直立或低平、45例有ST段压低(≥0.1mV)、5例难以捕捉心电图异常的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绞痛发作时ST段变化,T波变化.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在心绞痛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原发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观察

    作者:李碇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改变,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视.方法:175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75例高血压病人中131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或各种心律失常,44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伴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观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124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作者:刘兆霞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检测并记录12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与96例单纯性冠心病(对照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ST-T变化以及HRV时域4项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缺血性ST-T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能引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加重,心率加快,心率变异指标降低.

  • 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周智;王鑫;王权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阈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以观察心肌缺血阈值(MIT)、MIT的变异(Ⅳ);以及每阵缺血发作持续时间(TMI)和ST段大位移以及昼夜缺血阵数(IN).结果 共检出582阵心肌缺血,92.1%在ST段压低时心率加快,夜间心肌缺血阈值较低,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结论 高心肌缺血阂与心肌耗氧增加有关;低心肌缺血阈与冠状动脉张力有关.

  •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娜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哮喘突然发作时和病情稳定两周后分别监测其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其心电图变化的情况。结果:经监测发现,这些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高心率、低心率、平均心率、室性早速发生率、室上性早速发生率、室上速的发生率、房颤的发生率、ST-T段改变的发生率、J波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哮喘稳定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诱发各种心率失常和心电图改变的几率均较稳定期高。

  • 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准确性研究

    作者:李芳

    目的:探讨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准确性.方法:对201 1年2月~ 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2例高血压所致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先对这102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他们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综合性检查,并将他们进行综合性检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然后观察这102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冠心病的准确率为95.1%,诊断高血压所致心率失常的准确率为96.7%,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肌缺血的准确率为100%,诊断心脏病的总准确率为97.1%.结论: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所致的心脏病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和无危险性等优点.因此,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高血压所致心脏病的优选方法.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慧

    目的:观察分析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共500例,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的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出率为79.2%,明显要高于常规心电图的28.6%,两种心电图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能够较好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对比运动平板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茜;孔晓瑾;赵艳霞

    目的 研究观察运动平板与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的原则选用本院疑似冠心病的80例患者,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采用运动平板为首选诊断方式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而另40例患者选择24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纳入观察组.再通过冠脉造影明确确诊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对照组特异度为40.00%,敏感度为86.96%,观察组特异度为60.00%,敏感度为85.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平板与24h动态心电图运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有效诊断出冠心病,准确率非常高,值得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董竞琳

    目的 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TET)与24h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9例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别经TET与D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TET的敏感性为92.6%,高于DCG的72.4%,两种检查方法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为58.3%、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T对冠心病检查的敏感性高于DCG,但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应该联合运用.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佩麟;刘王明;朱蔚峰;孙明鉴;席敏玲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8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指数(HRVI).结果冠心病患者HRV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果提示冠心病患者HRVI降低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李茜;张文杰;马巧珍;吕校平

    本文对8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其心功能损害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求对各级心功能不全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

  • 糖尿病性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焦方惠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机行24小时全息连续记录CM1、CM3、CM5通道,参照检测日志,观察ST段改变时是否伴有心绞痛及其与日常活动的关系.结果 在120例糖尿病患者中共检出997阵心肌缺血发作,其中无症状875阵(87.76%),有症状122阵(12.24%),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睡眠中.结论 糖尿病性冠心病易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

  •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作者:张永兰;杜忠东;袁越

    目的 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经体检或心电监测发现心律失常80例患儿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横断面随诊.结果 80例患儿中男52例,女28例;足月儿68例,早产儿9例,过期产儿3例;心律失常诊断时日龄平均4 d.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占多数,共45例(56.3%);临床表现不典型,缺氧、感染及电解质紊乱、代谢紊乱为主要原因;急性期经病因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5例房性期前收缩患儿18例痊愈;21例审性期前收缩患儿10例痊愈;4例室性心动过速患儿2例治愈,1例死亡;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转复后1例复发2次,2例末财发作;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儿3例治愈.急性期预后室上性好于室性,二者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别.其中61例随诊(1.2±0.7)a,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痊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占多数,多为功能性、暂时性,预后较好,室上性心律失常转归更好,只有少数严重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

  • 床旁心电监护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亚临床心房颤动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华容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连续床旁心电图监测检测亚临床心房颤动是否比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更敏感.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0日急性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排除初期的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或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历史.所有患者均接受>48小时连续床旁心电监护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结果 共168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中位数75岁,男性62.5%.由连续床旁心电监护新诊断心房颤动的42例(25%).随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增加.连续床旁心电监护第一次检测亚临床心房颤动时间中位数是31小时.在16例患者中,连续床旁心电图监测检测亚临床心房颤动优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表现.连续床旁心电监护亚临床心房颤动阳性的患者中,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仅检测出13例.由此,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为0.31.结论 在急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连续床旁心电监护检测亚临床心房颤动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更敏感.

  • 对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用联合检查的探讨

    作者:胡莎莎;赵丽霞

    目的: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做阿托品药物负荷试验,阳性者予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窦房结功能.方法:对疑似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静脉注射阿托品1.5~2mg后观察其心电图,若阳性者则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阿托品试验可做为一种初步检查,阳性者再联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这种联合试验可以更详细记录患者的电活动,提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

  • 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

    作者:温六妹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除合并肾脏、脑血管病变外,常见的是心脏病变,容易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电图损伤性改变.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将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0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判断价值

    作者:徐敏芝

    目的 分析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两组患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肌缺血呈阳性与心率失常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室上性心率失常比例为28.33%,室性心率失常比例为40.00%,心肌缺血比例为21.67%;观察组患者对应比例分别为11.67%、23.33%与8.33%;实验组患者ST-T段与房室传导阻滞检出异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真实掌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客观数据,为预后治疗患者提供科学、精确的医学数据.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比较

    作者:张华琴;廖铭兴;陈荷玲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4例,并将抽取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静态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不同方法 诊断的效果与特点,包括监测的阳性率等指标.结果 抽取的124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通过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结果 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测的阳性人数占89例,阴性人数占35例,检测的阳性率占71.77%;应用静态心电图检测阳性人数占65例,阴性人数占59例,阳性率占52.42%,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且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性心动速,应该要增加房颤、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与常规静态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诊断对单纯性房性早搏、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单纯性室性早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冠心病引起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静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值得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和推广.

  • 9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震荡分析

    作者:李庆军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CHF组)50例,另选38例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参加本课题的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计算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F组TS值[(3.25±0.62)ms/R-R)]低于对照组[(5.51±0.66)ms/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O值(0.35±0.14)%高于对照组(-0.24±0.19)%.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率震荡指标的改变可用来判定心衰严重程度的临床参考指标.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震荡参数的变化与慢性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慢性心衰患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查淑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探索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及心血管事件的干预方法.方法 将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口服,对症支持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比索洛尔、参松养心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5d后评判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0% vs.83.3%,P<0.05).治疗15d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明显降低、震荡斜率(T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之一.

54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