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CCTA)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伟;冯艳

    近年来64层 CT 及更新的 CT 设备逐渐进入我国各级医院临床使用中,尤其是 CT 在冠状动脉成像(CCTA)方面,因其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得以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高改进。

  •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的扫描技术及影像学特点

    作者:顾雪梅;时惠平

    学术背景:影像学检查在静脉血栓栓塞诊断中起了重要作用,以往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核素扫描及磁共振扫描等方法,但均存在一定缺陷.目的:评价多排螺旋血管造影对静脉血栓栓塞早期诊断的价值,并介绍多排螺旋CT的扫描技术及影像学特点等方面的新进展.检索策略: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8-01/2007-10与静脉血栓栓塞诊断相关的文章,检索词"venous thromboembolism,(pulmonary thromboembolisis,CT angiography", 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通过手工和计算机对万方数据库2000-01/ 2007-10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静脉血栓栓塞,CT血管造影,诊断", 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内容与静脉血栓栓塞和肺血栓栓塞的诊断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初检得到228篇相关文献,其中机检172篇,手检56篇;包括中文74篇,英文 154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选,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的144篇,内容重复者38篇,保留56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查找全文,纳入24篇完全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综述,其中6篇是综述和述评类文献,其余18篇是关于静脉血栓栓塞临床、影像和病理诊断方面的研究.资料综合:多排螺旋CT利用多排采集技术,结合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肺动脉远端分支,使肺栓塞的诊断进一步达到了亚段水平.薄层螺旋CT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与肺动脉血管造影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且在排除急性肺栓塞时,螺旋CT有可能替代核素扫描成为检查的首选.总的来讲CT灌注扫描已成为肺栓塞影像诊断研究的新方向.结论: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不遗漏小病灶.螺旋CT血管造影是静脉血栓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 颅内动脉瘤应用 CT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对诊断的价值比较观察

    作者:陈家志

    目的:比较 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21例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 A 组,另22例同时行 CT 血管造影作为 B 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A 组的检出率为85.71%,B 组为86.36%,DSA 为97.67%,A、B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均显著低于 DSA 检查结果(P <0.05);A 组和B 组的瘤体直径以及瘤颈宽度均与 DSA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CT 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CT血管造影在血管网状细胞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丁正斌;康忠炽;周向阳

    目的:探讨 CT 血管造影在对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诊断的帮助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前、术中注意事项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例血管网状细胞瘤(全部位于幕下)患者,术前常规行 CT 血管造影,通过血管成像,明确供瘤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以利于术中针对性切断供瘤动脉,减少术中大出血风险,以及帮助了解结节大小及方向,更助于完整切除结节,必要时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结果:3例供血丰富的血管网状细胞瘤行术前栓塞后再次行开颅切除。15例患者均完整切除血管网状细胞瘤,且未出现术中大出血情况,无一例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 CT 血管成像有助于完整切除血管网状细胞瘤结节,同时减少术中大出血几率,降低手术风险,如必要时可行术前栓塞供血动脉。

  • 64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研究

    作者:盛伟华;王瑞芝;宋黎涛;邱志富

    目的:应用64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价肝动脉血管变异。方法:对200例行64排螺旋 CT 检查的患者的肝动脉 CTA 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分析肝动脉解剖变异率及 CTA 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结果:200例中,肝动脉解剖结构正常者166例,肝动脉解剖变异者34例。根据 Michels 分型,发现6种解剖变异,其中多的是 Michels Ⅲ型(14例,7.0%),其次是 MichelsⅡ型(9例,4.5%),另有 Michels Ⅳ型2例(1.0%)、MichelsⅤ型 6例(3.0%)、MichelsⅥ型1例(0.5%)、MichelsⅨ型1例(0.5%),Michels 分型以外的1例(0.5%)。本研究中肝动脉变异发生率与既往文献明显不同。结论:肝动脉的变异率及变异分型具有不规律性,64排螺旋 CTA 能提供肝动脉解剖结构的信息,对制定合理的手术、介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动脉 CT 血管造影
  • 小剂量对比剂快速扫描在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国良;钱萍艳;保瑀;许彬

    目的:探讨小剂量、快速扫描对肺动脉 CT 血管成像(CTPA)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 CTPA 检查的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用的 CTPA 方案,采用团注对比剂跟踪测试技术,对比剂用量80 mL,注射速率4 mL/s,注射完毕后同等速率注入生理盐水20 mL。试验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对比剂用量共计35 mL,注射速率为5 mL/s,注射完毕后同等速率注入生理盐水50 mL。根据原始图像和大强度投影像,测量肺动脉内对比剂的浓度,评价上腔静脉伪影的形成和动脉分支的显示程度。结果:两组间肺动脉各级分支显示程度、图像评分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扫描时间为(0.92±0.08)s,明显少于对照组[(4.42±0.47)s, P <0.05]。试验组有4例(13%)上腔静脉出现伪影且不影响诊断,对照组有27例(90%)出现伪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528,P <0.05)。结论:小剂量、快速扫描能有效减少 CTPA 过程中上腔静脉伪影,减少对比剂用量的同时提高了图像质量。

  • 64层螺旋 CT 颈脑动脉血管联合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

    作者:周维彬;邓娟;钟凯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颈‐脑动脉血管联合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发病后6h 内行64层螺旋 CT 颈‐脑动脉血管联合成像(CTA),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病变血管,并将动脉狭窄程度分为5级,分类统计,评价 CTA 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价值。结果6例 CT 平扫发现可疑脑缺血区,2例可见大脑中动脉主干征,其余71例 CT 平扫未发现异常。 CTA 显示颈内动脉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闭塞24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例,椎动脉闭塞1例,基底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3例,大脑前动脉重度狭窄2例,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2例,椎动脉重度狭窄1例,基底动脉重度狭窄3例,CTA 未见异常32例。结论64层螺旋 CT 颈‐脑动脉血管联合成像在超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中能及时确定导致脑梗塞的责任血管,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确切依据,具有重要临床实用价值。

  • 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评价症状性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价值研究

    作者:张磊;陈静静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对照标准,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判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临床怀疑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21例,均行主动脉弓以上 CTA 检查,并在2周内行 DSA 检查,将 CTA 与 DSA 检出结果进行对比,观察 CT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21例362段血管 CTA 和 DSA 诊断符合数为353段(97.5%),128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98.5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128层 CTA 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性检查,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主动脉弓以上动脉狭窄的术前诊断、术后效果评价。

  • CT 灌注成像联合 CT 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跃峰

    目的:探讨 CT 灌注成像联合 CT 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3例,于症状发作后7 d 内采用东芝320排螺旋 CT 行头部 CT 灌注成像以及 CT 血管造影,观察并比较感兴趣区以及镜像区 CT 灌注成像各参数,以及两种影像学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比较感兴趣区与镜像区 CT 灌注成像各参数发现,感兴趣区与镜像区脑血容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兴趣的脑血流量显著低于镜像区(P<0.05);感兴趣区的造影剂通过时间显著短于镜像区(P<0.05)。 CT 血管造影发现责任血管狭窄54例,其中灌注异常患者43例,CT血管造影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9例,灌注异常3例,CT 灌注异常在有责任血管狭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责任血管狭窄(P<0.05)。结论 CT 灌注成像可反映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灌注状态,CT 血管造影可用于检测责任血管的病变情况,CT 灌注成像联合 CT 血管造影可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以及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海燕;汤哲锋;李冬雷

    目的:评价64排螺旋 CT 头颈部 CTA 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脑动脉瘤合并 SAH 患者的 CT 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经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等技术处理,将该结果与 DSA 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83例患者中,DSA 或手术结果检出瘤体93个(单个瘤体73例,2个瘤体10例),CTA 共检出瘤体91个,与 DSA 或手术结果比较漏诊2个,CTA 的诊断敏感性为97.8%,诊断符合率很高(χ2=25.632,P =0.011)。结论CTA 检查脑动脉瘤合并 SAH快速、无创,且敏感性很高,能够显示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以及载瘤动脉与血管的关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颅内多发动脉瘤中破裂责任动脉瘤的 CTA 表现特征

    作者:韩焱;史展;周金金;李真真;关文华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MIA)中破裂责任动脉瘤的 CT 血管造影(CTA)形态表现特征。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3例 MIA(43个破裂动脉瘤和52个未破裂动脉瘤)的 CTA 形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瘤体大径(Hmax)、瘤颈宽度(D)、瘤体长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有无子囊及子囊位置。结果破裂组动脉瘤 Hmax、D 和 AR 值均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均>0.7。破裂组不规则性动脉瘤的发生率(62.8%)高于对照组(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规则性动脉瘤发生破裂的优势比(OR)值为2.931。结论熟悉 MIA 的 CTA 表现特征有助于术前破裂责任动脉瘤的判断,对于 Hmax >3.80 mm、D >3.46 mm、AR >1.22的较大动脉瘤和不规则性动脉瘤往往提示为破裂责任动脉瘤。

  • CT 灌注成像联合 CT 血管造影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浩玉;唐日忠;吴玺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 CT 灌注成像联合 CT 血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研究,对其 CT 灌注成像资料和 CT 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经比较,镜像区与患侧的 CBV 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 >0.05),但 CBF 水平高于患侧,MTT 低于患侧,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经比较,不同分期的 CBV 无明显差异,但Ⅰ期的 CBF 高于Ⅱ期,而Ⅰ期 MTT 低于Ⅱ期,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③经比较,CT 血管造影显示,有43例为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成像则有37例异常,阳性率为86.05%;CT 血管造影显示,有13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 灌注成像则有4例异常,阳性率为30.77%;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流动力学诊断中,CT 灌注成像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在对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CT 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适合临床进步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