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检测结果比较

    作者:文琼花;唐敏云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笔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5名志愿者,皆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种样本进行血液常规检验,比较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组样本各项观察指标的检测值及变异系数(CV)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不同采血途径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观察指标的检测值比较(P<0.05).静脉血组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明显低于末梢血组(P<0.05).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用于血液常规检验时的检测结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且静脉血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更小,检测结果更加稳定,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ABX MICRO 60血球计数仪维修四例

    作者:阚英华

    ABX MICRO 60血球计数仪是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专用设备,可提供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18项测试指标,具有精度高、用血量少、测试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便于操作.

  • 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作者:夏振东

    目的::探究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因素和如何减少误差的发生。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检验科的送检血液样本随机抽取210例进行分析。结果:实验显示,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存放的温度、选用的检验药剂的差异和存放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引起结果的偏差。结论:对于血液常规的检验的误差,可以通过对检验人员进行规范培养,选用合适的存放条件,采用合格检验制剂等方法来减少误差的产生,从而使检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宗宪

    目的:探讨如何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做好常规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结果: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分3个流程,分别是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每个流程各有各的特点和方法.结论:做好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 53例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分析

    作者:卢秀兰

    目的 分析不合格的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研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本院检验科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采集的53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合格的53例血液标本中,标本延迟送检9例,占16.98%;溶血17例,占32.08%;标本出现凝块15例,占28.30%;标本量不足7例,占13.21%;其它5例,占9.4%.结论 在采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时,要严格操作流程、操作规范,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参考价值,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智慧

    目的:对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体检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两组体检者分别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对其进行采血,对照组的150例体检者采集末梢血,试验组的150例体检者采集静脉血。在两组体检者都采血完毕后,再通过利用专业的仪器来对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进行检测,从而对两组体检者的血常规的检验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通过将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知,试验组体检者的各项血液相关指标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色素等的检测结果比对照组体检者的各项血液指标明显要高,故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结果会随着采血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经过对比分析得知静脉血采取的方法的检测稳定性明显高于末梢血采取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好的血液采取方法,很值得推广临床使用。

  • 血小板计数方法初探

    作者:刘艳娟;孙靖

    血小板计数是血液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或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不同方法血小板计数的结果进行初步观察,旨在血小板计数异常时,用哪种方法复检较为准确、可靠提供了依据.

  • 血常规检出血液病18例分析

    作者:彭瑞娇;吴汉鑫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中检出血液病.方法 KX-21型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用的试剂,检测自2006年1~12月期间门、急诊21230例血常规.结果 发现18例血液系统疾病,检出率为0.085%.结论 为避免血液病漏检,对门、急诊首诊病人的血常规检验质量把关尤其重要,对白细胞个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或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必须血涂片复检.

  • 血细胞分析仪对测定白细胞分类的影响

    作者:马双双;王红艳;胡君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还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但由于机器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血白细胞分类方面,其测定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1].有文献报道5分类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的符合率为70%左右[2],尤其是在计数单核细胞和嗜碱细胞、嗜酸细胞这类数量相对较少的细胞时,存在一些误差[3].本文对我院使用的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3分类KX-21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 综合判定规则在血液检验自动化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常缨;赵凤绵;邵智利

    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处理血站行业血液常规检验中的结果汇总、血源、血液产品之间的信息关联已不是技术难题.但如何使之更科学、更完整的体现对标本检验的全过程的监控,便于日后关键事件的追踪回溯,不同的软件设计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中心使用的由澳斯邦公司开发的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软件(简称CAABB),检验科利用其设计加载的检测综合判定规则模块,保证结果判断的严谨性.

  • 浅谈血液常规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作者:王玉敏

    血液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 ABX MICROS 6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陈国顺;辛继胜;李小锋;杨旭冉

    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定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血液常规检验的手工操作已远远满足不了临床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电子血球计数仪问世,发展至今,全自动18参数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进入我国.

  • 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血常规结果解读(一)

    作者:宁平

    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上常用和较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人体在某些生理状况下或发生疾病时,常可引起血液细胞成分发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通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白细胞分类及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55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作者:郭中清

    目的 对55例临床血液不合格标本进行常规临床检验分析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1年9月55例临床血液检验不合格标本的资料进行分析,用统计学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经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标本有凝块、溶血等.结论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个操作环节,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对于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分析

    作者:杨发

    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的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对照组,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比率,对不合格原因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再随机选择检验科2014年1月~2014年8月50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作为观察组,均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管理;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个阶段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共有36例(7.20%)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溶血、凝块、采集时间不恰当等。观察组针对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给予相应的优化与加强措施,观察组共4例(0.08%)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观察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采集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时,必须要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采集、检验,才能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 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嫦莎

    很多情况下人们需要进行常规性血液的检验,但由于检验技术和检验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等,导致检验的结果有时会发生偏差,甚至会出现错误,严重的影响到血液检验后的技术操作质量[1].所以为了保证常规性血液检测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并做好血压常规性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注重检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步骤等,严格控制检验过程,这样才会得到精密、准确、经济、快捷的血液常规性检测结果,更好的为血液检测工作服务.

  • 血液常规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雷磊;刘晓雄

    目的:研究血液常规监测项目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通过实验室分析仪器的日常复现性检测结果与卫生部中心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确定常规监测项目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度,并且通过计算得出合成与扩展两组数据。结果设k值为2时,P的概率为95.56%,WBC计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14±0.12)、(7.34±0.42)、(18.33±1.15)×109/L;HB计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8.84±3.19)、(121.81±3.49)、(157.76±9.71)g/L;PTL计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7.76±11.58)、(221.06±32.64)、(515.52±91.94)×109/L。结论根据对比不确定度,可以使实验室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为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 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国宾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抽取2015-2016年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血常规检验样本提供者,分别采集100例患者的静脉血样本2份,其中1份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1份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血液样本采用传统的血液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血液常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和血小板(P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常规检验过程中,实施血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血液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显著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更好的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门、急诊血常规检出急慢性白血病14例

    作者:丁柳美;王东明;凌励;贺国庆;朱列君

    目前,血液分析仪已在医院检验科中普遍使用,但由于"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占了绝对多数,对门、急诊首诊病人血常规检验质量把关尤显重要.为此,本院制定了血液分析仪复核标准,加强对血涂片镜检,结果在2003年1至6月门急诊17 291例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4例白血病,检出率0.08%.现报告如下.

  • 移动均值质控法用于住院患者血常规标本

    作者:沈薇;张军;于嘉屏

    目的 了解移动均值质控法(XB质控)可否用于住院病人血常规标本.方法 以仪器均值为靶值,设定±3%浮动范围,观察一定数量标本的数据情况,在认为可初步运用XB质控的前提下校准好仪器的工作状态,继续验证.结果 观察校准前13 d 121个数据点2 040个标本情况,通过校准仪器得出XB质控法的靶值设定±3%浮动范围的允许范围,继续验证15 d,结果 只有一个失控点,但并未发生失控.通过XB质控发现仪器自动进样系统出现了故障.结论 XB质控可运用于住院病人血常规标本.

3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