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让PSA不“犯错”

    作者:戴波

    敏感的前列腺癌标志物PSA也会“犯错”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发展史中,是一位“大功臣”,其显著提高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使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预后效果,甚至达到痊愈.

  • 前列腺癌偏爱中年男性,每年做一次筛查

    作者:叶定伟

    叶定伟教授忠告:经常食用含有高动物脂肪食物的男性是前列腺癌的易发人群.建议中老年男性应该多食蔬菜和水果,加强体育锻炼.叶定伟教授建议:前列腺癌筛查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筛查过程中发现PSA水平进行性升高和直肠指检发现异常,则需要作进一步检查.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改良之探讨

    作者:郭春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多采用放射免疫一步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进行检测.此项指标已被广泛用于男性体查,以达到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睾酮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项宝鑫;范志军;张璐

    目的:探讨睾酮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我院9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实验1组,选取同期30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实验2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同时对实验1组予以持续雄性激素阻断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三组人员的睾酮水平,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的患者的睾酮水平变化情况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1组的血清睾酮水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的血清睾酮水平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血清睾酮水平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酮在前列腺癌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为治疗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睾酮 前列腺癌 诊疗
  •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梅傲冰;康婷;陈梅;何翔;王玮;江纪蓉;严佳;肖三;张君;刘志明

    目的:探究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64例前列腺癌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各32例,参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探究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和导尿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d疼痛情况和PS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探究组手术时间稍长于参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引流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术后7d疼痛评分、PS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其可明显减轻病患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潘清华;杨传盛;刘勇;胡健;姬丽;王志强;何华生;康昭洵;李婉青

    目的 观察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唑来膦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氯化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及骨密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率,还可改善患者骨密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前列腺癌24例分析报告

    作者:陈文俊;王刚;黄建国;周保成;黄金山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适形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 - CRT)技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前列腺癌24例,放疗前行双侧睾丸切除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大野普放+三维适形放疗补量,每次1.8 Gy-3.5 Gy,每周5次.平均总剂量6451 cGy,大7613 cGy,小5524 cGy.结果:24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12个月~9年,1例死亡;其余复查CT、彩超,肿瘤病灶缩小22例,变化不明显1例.生存12个月~9年.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有较好疗效,并发症少,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 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骁;吴鹏西;周锋盛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CEUS)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前列腺疾病患者48例,治疗前均接受经直肠CEUS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有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所获前列腺经直肠CEUS图像和MRI图像做出定性诊断,对照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对直肠CEUS、MRI、经直肠CEUS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4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病理学证实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18例.经直肠CEUS联合MRI对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经直肠CEUS和MRI.结论 经直肠CEUS和MRI是临床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经直肠CEUS和MRI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

  • 40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作者:孟燕;穆荣红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根治手术,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优质、合理的专科护理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必备条件,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作者:武俊平;任尚立;武会平;马文波;宋文华;杨国栋;马琳

    目的:探讨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组给予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刺激症状得分、梗阻症状得分、IPSS 评分及身体状况、社会/家庭、情感状况、生活状况和 PC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经 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去势、电切术联合间断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泳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近几年前列腺癌患病率在中国的呈显著增高趋势,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成为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焦点.临床诊断一直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肛门指检、B型超声,由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复杂,其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诊断敏感度仍不满意,漏误诊率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生物诊断技术的日臻成熟,前列腺的诊断及辅助诊断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 前列腺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巧凤

    前列腺癌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并且会导致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对于前列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该选择更加高效的护理方式大程度的降低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洁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使得前列腺癌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大多数雄激素剥夺前列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当前免疫疫苗、化疗药物、分析靶向、雄激素合成抑制剂以及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均是临床常见治疗方式.同时由于该疾病会导致患者性欲和性功能降低,因而除了采用相关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配合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 Med19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关系分析

    作者:徐凯

    目的:分析Med19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病理标本70例,70例癌旁组织和20例前列腺增生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Med19表达,应用统计学分析Med19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70例PCa组织中,39例表达阳性(55.7%),70例ATC组织8例表达阳性(11.4%),20例BPH组织中2例表达阳性(10.0%),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1);Med19在Gleason<7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4例(16.0%),在Gleason=7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19例(63.3%),在Gleason>7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12例(80.0%),三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2);Med19在PT=2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24例(42.9%),在PT≥3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12例(85.7%),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Med19在PSA<10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12例(32.4%),在10≤PSA<20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8例(42.1%),在PSA>20的PCa组织中阳性表达10例(71.4%)在PSA>20组的阳性表达高于其他两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Med19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 循环miRNA-141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沙泉;韩晶;戎红旗

    目的:探究循环miRNA-141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83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4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miRNA-141表达水平为(18.57±3.17),对照组miRNA-141表达水平为(5.63±1.4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NA141表达水平与格里森得分、临床分期及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miRNA别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循环miRNA-141可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 对比分析CT、MRI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茹

    目的:比较CT、MRI在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纳入50例为对象,行CT检查获得的数据为观察A组、行MRI检查获得的数据为观察B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分析两组的征象.结果:观察A组诊断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A、B分期诊断符合率比观察B组低,总诊断符合率68.00%比观察B组的90.00%低,P<0.05;但观察A、B组的C、D分期诊断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下见B期的患者膀胱壁呈不规则的增厚状,且膀胱精囊三角区域已消失,和膀胱的分界呈模糊不清的情况;MRI T1WI下见均等的信号状态,T2WI下可见患者的前列腺外周及右边区域呈低信号状态,增强扫描时可见患者的前列腺外周及右区域为均匀的强化状态,且见患者的右侧坐骨支出现轻度异常强化的情况.结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A、B、C、D期患者均可接受MRI诊断,CT诊断A、B期的符合率较低,MRI与CT的C、D期诊断符合率较高.

  • 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的干预效果

    作者:杨沙;蒋玉梅;白晓静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FACT))和疾病心理社会适应表(Self-reportPsychosccialAdjustmenttoIl nessScale,PAISSR)调查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结果:100例前列腺癌患者护理干预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得分(91.34±5.2)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心理适应能力也较前有显著的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的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刘文龙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平均分为2组,20例作为腔镜组,并将同期收治的20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予以腔镜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远期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遗留创伤小、恢复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首选方法.

  • 腹腔镜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对照研究

    作者:沙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组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ORP)组,各128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ORP组手术时间明显优于L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明显优于O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P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7%,明显优于ORP组的18.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P治疗前列腺癌疗效优于ORP治疗疗效,治疗时患者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更为显著.

  •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与应用效果

    作者:涂莹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前列腺癌手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龄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

7777 条记录 4/389 页 « 12345678...3883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