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乳腺癌数字化X线三维断层摄影肿块边缘征象及其与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杨彩仙;赵宏光;刘慧;屈重霄

    目的 探讨乳腺癌数字化三维断层摄影肿块边缘征象的诊断价值,及该征象与病理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3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化乳腺断层摄影术(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术后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乳腺癌肿块边缘的X线征象与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392例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352例(89.80%),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6例(1.53%),浸润性小叶癌7例(1.79%),乳头状癌17例(4.34%),黏液癌8例(2.04%),髓样癌1例(0.26%),化生性癌1例(0.26%).DBT对乳腺癌的检出率[93.6%(367/392)比77.8%(305/392)]、 诊断符合率[88.2%(345/392)及76.8%(278/392)]及对肿块边缘的判断均优于FFDM.黏液癌肿块DBT征象多为形态规则、边缘清晰;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多为边缘毛刺征或毛刺伴分叶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影像学检查肿块边缘毛刺征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高,HER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低;肿块边缘分叶征者的ER、PR阳性表达率较高,HER2及Ki-67的阳性表达率较低;肿块边缘部分模糊或模糊者的HER2阳性表达率高;肿块边缘清晰者的Ki-67阳性表达率高.结论 乳腺DBT可以减少或消除FFDM检查中存在的组织重叠问题,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及特异性,通过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缘特征的判断,可间接为乳腺癌术前肿瘤生物学行为判断、临床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效果的研究

    作者:范俊柏;高旭琴;秦文艳

    目的 观察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行全身麻醉单侧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实际研究病例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30例和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PG组)28例.PG组患者术前先行手术侧T2~T6椎旁间隙阻滞,每个间隙使用0.4%罗哌卡因进行阻滞,总药量15 ml.两组患者术中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适时追加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视觉模拟评分(VAS)≥7分时,静脉注射吗啡5~10 mg.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不同时间VAS、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情况、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PG组与GA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G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安静VAS均低于G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G组患者术后2、6、12、24 h咳嗽动态VAS均低于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G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丙泊酚微量泵泵注量均少于GA组[(35±10)μg比(50±8)μg,(550±105)mg比(680±128)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8,P<0.05;t=4.240,P<0.05);PG组术后48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低于GA组[(3.1±1.5)次比(10.0±3.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7,P<0.05).PG组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9和2.334,均P<0.05).PG组术后镇痛舒适(VAS≤4分)率高于GA组[96.4%(27/28)比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9,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中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PCIA.

  •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在早期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勇峰;史璟;赵瑞霞

    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3(MEKK3)表达在早期子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3月至10月行手术治疗的7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92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子宫颈组织标本,以及同期30例因患子宫肌瘤而切除子宫患者的正常子宫颈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EKK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MEKK3在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33%(4/30),CINⅠ组为28.57%(6/21),CINⅡ组为38.89%(7/18),CINⅢ组为56.25%(18/32),早期子宫颈癌组为70.65%(65/92).各组间MEKK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70,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NⅢ组和早期子宫颈癌组MEKK3阳性表达率升高(χ2值分别为12.458和30.251,均P<0.005);与CINⅠ组相比,早期子宫颈癌组MEKK3阳性表达率升高(χ2=12.964,P<0.005).MEKK3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值分别为6.832和4.404,均P<0.05),与患者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直径及侵犯肌层深度无关(均P>0.05).结论 MEKK3在早期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检测其表达有助于评估早期子宫颈癌病变程度.

  • 前哨淋巴结清扫数量对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作者:黄莉;席志宾;韩国晖;张国琛;王帆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活组织检查时,SLN清扫数量对预测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LN活组织检查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82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nSLN转移与组织学分级(χ2=10.114,P=0.006)、 脉管浸润(χ2=12.381,P<0.01)、SLN阳性数≥2个(χ2=13.734,P<0.01)有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SLN转移率、分子分型及病理类型均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LN阳性数≥2个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45,P=0.015).结论 外科医生对乳腺癌患者行SLN活组织检查时需保证清扫SLN的数量>2个,当SLN阳性数≥2个时,nSLN发生转移的风险增高.

  • 依据体内基因表达数据构建子宫颈癌辅助放疗敏感模型初探

    作者:刘云;肖何;王阁

    目的 基于子宫颈癌组织基因表达情况构建放疗敏感模型,探讨应用模型判断辅助放疗获益人群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子宫颈癌数据库选取行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病例和根治性手术后辅助外放疗的患者.以无复发生存(RFS)时间作为终点,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筛选放疗特异性候选基因.以基因回归系数和表达值乘积之和作为权重放疗敏感指数.应用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RFS预测的准确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联合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放疗敏感组间RFS的差异.结果 数据库中子宫颈癌临床表型数据集中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病例155例,其中完成辅助外放疗18例,转录组和微RNA(miRNA)数据库探针过滤后分别有17156个基因和480个miRNA纳入分析.终有23个基因符合统计学标准,经分层聚类分析这些基因为7个聚类,终确立MAT2A、PIGY、SUSD1、ZNF341、TMEM85、HIF1AN和CLEC18A作为构建放疗敏感模型的基因,根据这7个基因构建放疗敏感指数,中位值为0.726(-5.501~9.046).在单纯根治性手术组中,对脉管内癌栓校正后,7个基因敏感指数依然是RFS独立预后因素(HR=1.456,95%CI 1.192~1.780,P<0.01);在根治性手术后辅助放疗组中,对盆腔淋巴结阳性数校正后,7个基因敏感指数依然是RFS独立预后因素(HR=0.572,95%CI 0.328~0.998,P=0.049).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分析表明,7个基因放疗敏感指数均优于N分期及脉管内癌栓对3、5年RFS率预测的准确性.结论 依据基因表达数据构建的子宫颈癌辅助放疗敏感模型具有判断术后放疗获益人群的潜在价值.

  • Yes相关蛋白1和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钙黏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薄剑波;邵志翔;蔺广荣

    目的 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和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E-钙黏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丹东市第一医院73例TNBC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YAP1、CTHRC1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法分别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E-钙黏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YAP1和CTHRC1在TNB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1.23%(52/73)、79.45%(58/7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3.70%(10/73)、27.40%(20/73),二者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452、39.748,均P<0.01).YAP1、CTHRC1的表达均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YAP1:χ2值分别为10.244、8.754、6.914,均P<0.05;CTHRC1:χ2值分别为12.582、13.172、6.400,均P<0.05),与患者年龄、 肿瘤直径及绝经状况无关(均P>0.05).TNBC中YAP1、CTHRC1和E-钙黏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371,P=0.001;r=-0.323,P=0.005).结论 YAP1、CTHRC1与TN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参与了TNBC的侵袭.

  • 子宫颈残端癌调强放疗或常规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效果比较

    作者:赵祥丽;殷锟鹏;赵晶;顾菲;赵欣宇;李光

    目的 探讨子宫颈残端癌患者接受体外常规放疗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47例子宫颈残端癌患者资料,其中19例采用体外常规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常规组),28例接受体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调强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使两组患者基线数据一致,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放疗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经倾向得分匹配后调强组和常规组各19例患者,调强组1、3、5年总生存(OS)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84.2%,85.1%比57.9%,63.8%比42.1%,PLog-rank=0.029,PCox=0.043,HR=3.723,95%CI 1.044~13.280);调强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优于常规组[未达到(7~72个月)比17个月(2~125个月),PLog-rank=0.032,PCox=0.042,HR=2.773,95%CI 1.037~7.417];调强组与常规组晚期直肠和膀胱放射损伤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3/19)比57.9%(11/19),P=0.017;0(0/19)比26.3%(5/19),P=0.046].结论 子宫颈残端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较常规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二甲双胍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郭一萌;杨静;严虹霞;郝志英

    目的 系统评价二甲双胍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Scine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18年4月18日前发表的关于二甲双胍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后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使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7篇队列研究,合计8929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升高(RR=2.97,95%CI 1.80~4.90,P<0.01);肿瘤特异生存(CSS)时间延长(HR=0.70,95%CI 0.57~0.87,P=0.001);根据研究地域不同对总生存(OS)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二甲双胍组OS时间延长(欧美研究亚组:HR=0.75,95%CI 0.65~0.86,P<0.01;亚洲研究亚组:HR=0.48,95%CI 0.37~0.61,P<0.01).结论二甲双胍对乳腺癌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患者的pCR率,延长患者的CSS和OS时间.

  •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曹作增;艾志宏;滕银成

    目的 探讨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7(GRB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5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GRB7和HER2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RB7在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37/52)、39.5%(15/38)和13.3%(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5);HER2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35/52)、34.2%(13/38)和10.0%(3/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6,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GRB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 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GRB7的表达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0.375,P<0.05).结论 GRB7和HER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 E-钙黏蛋白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建平;张国锋;牛海刚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2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山西省汾阳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钙黏蛋白23的表达,并分析E-钙黏蛋白2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E-钙黏蛋白23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30.0%比90.0%,χ2=15.00,P<0.05);E-钙黏蛋白2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分子分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患者年龄、肿块长径、雌激素受体分子分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钙黏蛋白23表达下调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胸腔积液大量幼稚浆细胞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王晓果;孟凡义;俞亚琴;姚达娜;陈虹羽;黄顺桦;钟清秀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胸腔积液细胞性质.方法 对广东省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1例APL患者胸腔积液的性质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例APL患者胸腔积液中幼稚浆细胞比例0.38,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表达CD13、CD38、CD45dim,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18.5%.结论 APL患者胸腔积液中幼稚浆细胞较为罕见,需结合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翼腭窝腺样囊性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中华;张恩东;王辉;李迎喜;孙瑜宁;孙彩波

    目的 探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翼腭窝腺样囊性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右侧翼腭窝间隙探查后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在内窥镜辅助下切除肿瘤,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腺样囊性癌为多见于小涎腺的恶性肿瘤,少数可发生于腺体外,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首选手术及术后放疗.

  • 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寡转移瘤效果观察

    作者:潘兴喜;陈永发;李飞龙;刘敏东;唐武兵;杨文

    目的 观察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寡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住院的恶性肿瘤寡转移患者34例,患者转移灶均≤5个,转移灶大直径均≤5 cm,且局限于1个转移器官.对所有患者的66个转移灶行SBRT治疗,中位剂量51.8 Gy(48~60 Gy/8~10次).观察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1.3个月(3~23个月),局部控制率94.1%(32/34).中位生存时间14.4个月(95%CI 10.3~18.5).1年总生存率为69.7%.原发灶控制、 未控制者中位生时间分别为17.4、11.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P<0.05).寡转移瘤大径≤3 cm和>3 cm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4、13.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P>0.05).全组不良反应轻,均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SBRT治疗寡转移瘤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轻. SBRT是寡转移瘤患者的较好治疗方式之一.

  • 人附睾蛋白4和糖类抗原12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童萌;孙立新

    卵巢上皮性癌(EOC)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7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于晚期(Ⅲ~Ⅳ期).尽管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但预后仍较差,50%~95%的患者治疗后2年内复发.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被广泛应用于EO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但关于两者的评估效果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因此有必要对HE4和CA125评估EOC诊治效果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意外发现的子宫颈癌研究进展

    作者:申静;孙立新

    子宫颈癌是妇科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我国子宫颈癌患者数量高达13.15万,约占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宣教的增强,使得更多的子宫颈癌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但由于未规范行子宫颈筛查及筛查中假阴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高级病变未行诊断性锥切而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等原因,造成意外发现的子宫颈癌.文章主要对意外发现的子宫颈癌的原因及补救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 CD73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岳文莉;田同德;田同良;崔云;范伊晓

    胞外5'-核苷酸酶(CD73)不仅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肿瘤的分期、治疗及肿瘤的预后有着密切关系.CD73可通过A2A受体、调控调节性T细胞、抑制炎症等多途径发挥广泛的免疫抑制活性.阻断CD73分子不仅能够有效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临床疗效.因此,CD73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有可能成为继CTLA-4、PD-1/PD-L1后非常有前景的新免疫治疗靶点.

  • 磷酸化组蛋白H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小红;付蓉;张雨涛

    磷酸化组蛋白H3(PHH3)是新近发现的五个核心组蛋白之一,在真核细胞中与其他组蛋白构成染色质中的主要蛋白组分.PHH3在有丝分裂的G2期及M期达到大值,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特异性的核分裂标志物.目前PHH3已经被证实对确定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区分核分裂象和凋亡小体、核碎片非常有用.文章就PHH3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