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 and Therapy 중국개입영상여치료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0-220
  • 国内刊号: 1672-8475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邹英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MSCTA结合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邓炜;郑焕君;史瑞雪;李淑明;黄益

    目的 探讨MSCT血管造影(MSCTA)结合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8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排MSCTA检查,按MSCTA成像质量分为A组(n=41,血管显示清晰)和B组(n=39,血管显示不清);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MSCTA和MSCTA结合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 A组中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85.98%(141/164)]高于MSCTA结合首过灌注成像[80.49% (132/164)],B组中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率66.03% (103/156)]低于MSCTA结合首过灌注成像79.49%(124/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时,对于血管显示不清者,结合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 CT和MRI诊断非外伤急性眼球突出

    作者:黄砚玲;赵天琪;卢涛;王永峰;徐克

    目的 评价CT和MRI诊断非外伤急性眼球突出(NTA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NTAP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结果 42例NTAP中,14例眼眶自身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8例、炎性假瘤肌炎4例及视神经炎2例,影像学表现为眶脂体模糊片影、眼外肌及视神经增粗.20例鼻源性眼眶感染,包括毛霉菌病1例、骨膜下脓肿10例及鼻窦黏液囊肿9例,表现为眶尖不规则片状T2WI低信号、沿眶壁边缘清晰低密度影及突入眶内的囊性病变,伴相邻鼻窦炎.眶内血肿5例,CT及MRI表现符合出血演变.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3例,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及海绵窦扩大.结论 CT及MRI诊断NTAP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造影引导前纵隔病变穿刺活检

    作者:季正标;金赟杰;陆清;徐本华;黄备建;张晖;王文平

    目的 评价CEUS引导下前纵隔病变穿刺活检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CT或MRI提示为前纵隔病变的患者71例,比较常规超声(n=33)与CEUS引导下(n=38)穿刺活检的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率、病变内坏死显示率、取材次数和并发症.结果 常规超声和CEUS引导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病理诊断率分别为84.84%(28/33)、75.76% (25/33)和100% (38/38)、97.37%(37/38),两种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受CEUS引导穿刺的38例患者中,病灶内液化坏死显示率常规超声为23.68%(9/38),CEUS为65.79% (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和CEUS引导穿刺活检的取材次数为(2.45±0.55)次和(2.03±0.2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EUS可清晰显示前纵隔病灶内坏死区域,以其引导穿刺活检,可提高取材成功率与病理诊断率.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

    作者:庄儒耀;刘源;廖丹玲;陈柳江

    目的 探讨MRCP联合容积内插体部检查(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和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计算和比较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结果 MRCP、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6.80%(96/125)、80.80%(101/125)和84.80%(106/12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良性梗阻74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91.89%(68/74)、86.49%(64/74)和90.54%(6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2);恶性梗阻51例,三者诊断其病因总准确率分别为54.90%(28/51)、72.55%(37/51)和76.47%(39/51),其中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联合MRCP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MRCP(P=0.022).结论 MRCP联合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因准确率高.

  • 斜位投照DSA对肝癌超选择插管TACE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力扬;刘涛;李京雨;路军良

    目的 探讨肝癌TACE术中增加DSA斜位投照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术的肝癌患者127例,分别记录正位和右前斜30.~40.投照DSA图像中肝动脉分支重叠的轻、重程度以及两种投照位成功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位置例数,评价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正位投照时,肝动脉分支轻度重叠52例(52/127,40.94%),重度重叠75例(75/127,59.06%);右前斜位投照时,肝动脉分支轻度重叠108例(108/127,85.04%),重度重叠19例(19/127,14.96%).在对肿瘤供血动脉分支起源位置的观察中,单一正位可显示24例(24/127,18.90%),单一右前斜位可显示74例(74/127,58.27%),包括18例(18/127,14.17%)在正位和斜位均能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起源者.127例中,6例(6/127,4.72%)仅能在正位、56例(56/127,44.09%)仅能在右前斜位分辨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位置,47例(47/127,37.01%)在两种位置均无法显示其起源.两种投照方法比较,显示上述肝动脉信息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癌TACE术中增加右前斜30°~40°的投照体位,有助于减少正位投照时肝叶、肝段动脉分支影像重叠现象,更好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起源;作为重要的补充投照体位,其有利于完成肝癌超选择插管TACE治疗.

  • 超声及腹腔镜探查诊断小儿未触及睾丸

    作者:陈舜;薛恩生;梁荣喜;俞丽云;郭晶晶

    目的 探讨超声及腹腔镜探查诊断小儿未触及睾丸的价值.方法 对35例未触及睾丸患儿行常规超声检查,对超声于腹腔外未探及患侧睾丸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分析检查结果,比较睾丸缺如、睾丸残余与单侧隐睾患儿健侧睾丸体积差异.结果 35例未触及睾丸患儿中,超声探及14例(17个)隐睾(13个腹内型和4个腹外型)、3例腹外型睾丸缺如、2例腹外型睾丸残余及2例异位睾丸,总检出率为60.00%(21/35).对25例患儿行腹腔镜探查,发现17例(19个)腹内型隐睾、6例睾丸缺如(5例腹内型和1例腹外型)、2例腹内型睾丸残余,腹腔镜探查对腹内型未触及睾丸检出率为100%(24/24).睾丸缺如、睾丸残余患儿健侧睾丸体积大于单侧隐睾息儿健侧睾丸体积(P均<0.05).结论 联合应用超声和腹腔镜对诊断小儿未触及睾丸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化疗疗效

    作者:何健;刘松;王凯峰;李丹燕;周正扬;朱斌

    目的 探讨DWI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全身系统性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肝转移瘤患者21例,于化疗前1周内、化疗开始后1~3周及结束后1周行DWI,测量80个肝内靶病灶的ADC值.根据化疗结束后靶病灶大径的变化分为缓解组、进展组和稳定组,比较3组化疗前后ADC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分析二者与病灶大径变化率的相关性.结果 缓解组化疗前ADC值显著低于稳定组及进展组(P<0.05),化疗后1~3周缓解组ADC值显著升高,ADC值变化率(33.17%)显著高于稳定组(7.31%)及进展组(-12.76%).ADC基线与化疗结束后病灶大径变化率呈正相关(r=0.589,P<0.001),1~3周ADC值变化率与化疗结束后病灶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736,P<0.001).结论 利用DWI及ADC值可预测并早期评估全身系统性化疗对于肝转移瘤的疗效.

  • 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作者:辛涛;潘源;贺西亮;高述礼;卢佩林

    目的 探讨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收集经颅脑CT及全脑DSA确诊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7例,采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17例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完全闭塞,无死亡病例.术后当天1例发生Wallenberg综合征,恢复良好;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遗留轻度残疾;随访2~36个月,无再出血病例.术后6个月12例接受DSA复查,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未发生再通.结论 应用弹簧圈栓塞夹层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确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颅内自膨胀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前循环觉醒型卒中

    作者:范红星;张素平;何锐;邓婉青;杜德坤

    目的 探讨颅内自膨胀支架治疗急性觉醒型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急性前循环系统觉醒型卒中患者行颅内自膨胀支架治疗.于术前及术后24 h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14天及3个月分别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结果 16例患者术前NIHSS评分为7~28分,中位数为18分;术后11例血管再通,8例术后24 h内NIHSS评分改善大于4分,3个月随访10例临床预后良好(mRs≤2);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死亡.结论 颅内自膨胀支架治疗急性前循环觉醒型卒中安全有效.

  • 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作者:栾景源;李选;许佳文;王昌明;李天润;庄金满;冯琦琛;韩金涛

    目的 分析增强CT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22例孤立性SMA夹层的CT特征,提出新的分型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其中21例(21/22,95.45%)经增强CT确诊;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10.31±8.67)mm (0~32.03 mm),夹层长度平均(73.37±42.69)mm(15.96~205.91mm).按症状分组,无症状组(4例)夹层近端距SMA开口平均距离为(16.21±10.97)mm(1.00~32.03 mm),有症状组(18例)平均为(9.17士6.15)mm (0~25.98 mm);无症状组夹层长度平均为(34.81士44.01)mm(15.96~73.84mm),有症状组平均为(83.46士41.90)mm(26.40~205.91mm).无症状组真腔狭窄率平均为44.16%±12.33%,有症状组为74.35%士22.37%(P=0.042).随着夹层向SMA远、近端延展,保守治疗效果变差.结论 增强CT是诊断SMA夹层的有效方法.孤立性SMA夹层均累及SMA弯曲部前壁,临床症状及疗效与夹层长度和真腔狭窄度有关.本研究提出的新分型方法有助于全面描述SMA夹层的影像学特征,进而确定治疗方案.

  • 1H-MRS检测正常中老年人纹状体和黑质代谢功能

    作者:胡涛;方学文;郑晓林;刘琼;黎见明;张安;胡炎兴;周国华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纹状体和黑质1 H-MRS各参数值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纳入健康中老年志愿者32名,采用单体素PRESS序列对纹状体、多体素PRESS序列对黑质进行1H-MRS扫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含量及各参数比值.结果 左右侧纹状体和黑质NAA/Cr、Cho/Cr、NAA/Cho、NAA/(Cho+ 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两侧结果,纹状体NAA/Cr、Cho/Cr、NAA/Cho、NAA/(Cho+ Cr)均值及95% CI分别为1.39(1.33~1.45)、0.90(0.86~0.94)、1.58(1.50~1.66)、0.73(0.70~0.76);黑质上述比值均值及95% CI分别为2.36(1.85~2.87)、1.38(1.12~1.65)、1.70(1.59~1.81)、0.93(0.86~1.00);纹状体及黑质中NAA/(Cho+Cr)比值均稳定.结论 正常中老年人黑质和纹状体1 H-MRS各参数中,NAA/(Cho+Cr)比值稳定,可为研究累及黑质和纹状体区域的疾病提供正常参照.

  • 乳腺癌分子亚型与MRI表现的相关性

    作者:徐晔;张修石;张红霞;李鹏飞;周洋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与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状态,将乳腺癌分为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观察不同亚型乳腺癌MRI表现及其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T1WI多呈稍低信号[HER-2过表达型:68.00% (17/25),Luminal A型:66.67%(38/57),Luminal B型:76.19%(16/21),三阴性型55.56%(10/18)];HER-2过表达型多呈非肿块样强化84.00%(21/25)],Luminal A型多呈不均匀强化[75.44%(43/57)],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多呈环形强化[52.38% (11/21)、83.33% (15/18)];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廓清型[76.00%(19/25)、80.95%(17/21)和77.78% (14/18)],Luminal A型多为平台型[82.46%(47/57)];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和三阴性型多有伴随征象[80.00%(20/25)、76.19%(16/21)、66.67%(12/18)],Luminal A型49.12%(28/57)有伴随征象.乳腺癌增强MRI强化方式与分子亚型呈高度相关(C-0.737,P<0.001),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分子亚型呈中度相关(C=0.567,P<0.001).结论 乳腺癌分子亚型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可通过MRI特征初步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

  • 不典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作者:罗永军;柴彦军;周俊林;董驰;牛茜;赵建洪;马来阳;岳松虹;刘宏

    目的 探讨不典型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CT特征.方法 收集6例CT表现不典型、经病理证实的PSH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例CT平扫表现如下:5例单发,其中3例表现为侧胸壁胸膜肿块、2例跨越斜裂胸膜生长,1例弥漫多发,贴近斜裂胸膜生长;4例形态不规则,2例呈类圆形或结节样;5例边缘见磨玻璃影;胸腔积液1例;囊变3例;粗点状钙化4例.5例接受CT增强扫描,动脉期3例轻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静脉期3例强化程度稍增强、1例持续强化、1例CT值稍下降;均见贴近肿瘤边缘走行的血管影.结论 不典型PSH CT多表现为不规则肿块,亦可呈多发结节状,可沿侧胸膜或跨越叶间胸膜生长,或伴胸腔积液.

  •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18F-FDG PET/CT显像与病理对照

    作者:夏兆云;徐荣泰;沈乐

    目的 探讨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18F-FDG PET/CT表现和半定量标准摄取值(SUV)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78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患者的PET/CT和病理资料,对照分析PET/CT表现、SUV与病理结果.结果 ①78例中,中低分化腺癌59例(59/78,75.64%),未分化腺癌4例(4/78,5.13%),高分化腺癌7例(7/78,8.97%),黏液腺癌5例(5/78,6.41%),印戒细胞癌2例(2/78,2.56%),鳞腺癌1例(1/78,1.28%);②PET/CT表现为无摄取5例(5/78,6.41%)、片絮状摄取15例(15/78,19.23%),结节(团块)状摄取33例(33/78,42.31%),环状摄取25例(25/78,32.05%);③吻合口复发SUVmax为4.04±2.06,与其他组织类型比较,中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SUVmax较高(P<0.05),且多以结节状、环状显像形态为主;④PET/CT诊断正确71例(71/78,91.03%).结论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PET/CT显像表现形式多样,以结节状、环状摄取为主;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或PET/CT显像表现为无摄取及片絮状低摄取者易漏诊.

  • 冠状动脉CT成像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琳

    随着多层螺旋CT在心脏成像中的应用日益完善及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冠状动脉CT成像(CTCA)用于AF患者已成为可能.目前已有多种成像技术可有效消除运动伪影,改善AF患者的CTCA质量.本文针对相关扫描及重建技术手段进展进行综述.

  • 超声诊断胎儿支气管囊肿1例

    作者:唐燕;毛翠艳;方萍

    孕妇26岁,孕1产0,既往体健,本次怀孕无药物接触史,妊娠初期有感冒史.孕32周胎儿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81 cm,股骨长5.32 cm,羊水指数12.03 cm,肝、胃、肾脏、膀胱及四肢正常;超声心动图于胎儿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动脉导管与左肺动脉间探及2.22 cm×1.73 cm囊性包块,壁薄、边界清晰、内部透声良好(图1A),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B);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冠状切面扫查示囊性包块位于气管隆突下,主动脉弓切面扫查示囊性包块位于主动脉弓下(图1C).超声诊断:孕中期,单活胎,胎儿纵隔内囊性包块,可疑支气管囊肿.

  • 低管电压-低碘量技术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作者:钟朝辉;陈疆红;贺文;吴柯薇;刘攀;张景东

    目的 探讨低电压-低碘量扫描方案在冠状动脉CTA (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0例接受CCTA检查、体质量指数<24 kg/m2的患者,随机将其分均为3组:A组管电压120 kVp,碘注射总量0.259 kg;B组管电压100 kVp,碘注射总量0.210 kg;C组管电压100 kVp,碘注射总量0.150 kg.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扫描,管电流200 mAs.比较各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异.结果 3组CCT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SNR(17.77士3.90)高于A组(15.79±2.02)和C组(14.63±3.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和ED B组[(9.49±0.21)mGy、(121.30士6.12)mGy和(1.70士0.86)mSv]与C组[(9.51±0.22)mGy、(119.64±7.35) mGy和(1.68±0.10)mS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A组[(23.35士13.74)mGy、(253.53±8.62)mGy和(3.55±0.12)mSv;P均<0.05].结论 采用低电压-低碘量扫描方案进行CCTA可显著降低碘注射总量及辐射剂量,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构建基于肝脏CT图像的温控射频消融仿真模型

    作者:黄维;罗洪艳;潘进洪;范箫翔

    目的 基于肝脏CT图像构建温控射频消融仿真模型.方法 基于人体腹腔CT扫描数据构建符合真实形态的肝脏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软件,基于反馈温度的比例积分控制方法调节电极针施加电压,构建温控射频消融仿真模型.结果 所构建的温控射频消融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温控消融模式,其组织高温度、施加电压均与临床应用相符.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肝脏CT图像的温控射频消融仿真模型.

  • 减影CTA阈值调节法测量脑血管径线

    作者:房文皓;张亚林;邹高伟;贺素军

    目的 评价减影CTA中采用阈值调节法测量脑血管径线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接受脑血管CTA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阈值调节法测量并比较常规CTA和减影CTA中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血管径线差异.结果 根据常规CTA血管内CT值标化阈值后,减影CTA所测各段血管径线均小于常规CTA测值(P均<0.05);分另根据各自图像中血管内CT值标化阈值后,常规CTA和减影CTA所测各段血管径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减影CTA中采用阈值测量法测量血管径线准确、可靠,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