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중국감염공제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 影响因子: 2.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9638
  • 国内刊号: 43-13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20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南
  • 主编: 吴安华
  • 类 别: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荣誉:
  • 实施主动筛查防控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传播流行

    作者:顾克菊;沈永红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采取主动筛查干预措施,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患者,并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 MDRO 交叉传播。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5月入住 ICU 的240例患者鼻前庭和直肠拭子进行培养筛查,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定植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收集主动筛查前后(2011年9月—2012年8月和2012年9月—2013年8月)ICU 患者临床培养 MDRO 分离株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有56例鼻腔 MRSA定植,定植率23.33%。其中入 ICU 时筛查 MRSA 已定植者22例,占39.29%;住 ICU 期间新增定植者34例,占60.71%。105例直肠拭子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定植,定植率43.75%。其中入 ICU 时筛查已定植者72例,占68.57%;住 ICU 期间新增定植者33例,占31.43%。实施主动筛查前后 ICU 患者 MDRO 检出发病密度分别为28.56‰、1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 及95%CI 为2.08(1.582~2.743)]。结论ICU 住院患者 MDRO 定植率较高,实施以主动筛查为基础的 MDRO 综合防控措施,可降低 ICU MDRO 传播流行。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何双英;唐红宇;王爱民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内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47例 aSAH 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1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6.17%,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0.4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7例,89.47%),其次为泌尿道(2例,10.53%);其中2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17例医院感染患者均送细菌培养,其中9例患者分离病原菌13株。经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aSAH 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意识障碍[OR95%CI :24.878(3.996~156.040)]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OR95%CI :8.645(1.419~52.670)]。发生医院感染的 aSAH 患者预后差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 aSAH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108,P<0.001)。结论aSAH 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良好预后。

  • 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晓萍;潘阳建;谭灿亮;刘立新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行开放性腹部手术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换药费用、切口感染情况,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干预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14.81%(12/81),低于对照组的34.57%(28/81);干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42%,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干预组住院期间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305.5±176.7)元 vs (431.6±381.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OR=2.88,95%CI :1.21~6.87)、BMI≥24(OR =3.11,95%CI :1.12~8.66)及出血量≥400 mL(OR =3.98,95%CI :1.36~11.64)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切口保护套是保护性因素(OR =0.24,95%CI :0.09~0.59)。结论切口保护套有效降低了开放性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 一起医院内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暴发调查

    作者:刘艳;柯荣;文斌

    目的:对一起医院内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进行调查和处置,为医院流感暴发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月29日—8月7日某院神经外科出现8例流感样感染者,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8例感染者中神经外科医务人员6例,医务人员家属和患者各1例,感染者症状以低热、咽痛、全身乏力为主。该科室共有患者及医务人员67例,流行性感冒罹患率为11.94%,同期医院其他科室无类似感染者。6例感染医务人员咽拭子检测结果为季节性 H3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介入调查,神经外科积极进行隔离与抗病毒治疗,暴发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起医院感染暴发为季节性 H3型流感暴发,医院在开启中央空调时应加强病室开窗通风及环境消毒,同时流感流行季节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加强监测,预防医院内流感暴发。

  •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临床研究

    作者:陈红伟;娄元华;李小勇;潘栋超;解东成;刘东升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DRAB)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4月某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 DRAB 颅内感染患者,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DRAB 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12~62 d(平均39.5 d),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包括体温、脑膜刺激征)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痊愈3例,显效5例,放弃或无效(死亡)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8/12),病死率33.33%(4/12),脑脊液细菌清除率为83.33%(10/12)。死亡原因:2例因脑外伤后脑干衰竭,1例因脑实质广泛感染,1例因治疗有效后停药致颅内感染复发、脑脓肿形成。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保持脑脊液引流通畅的前提下,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长程治疗能有效清除脑脊液 DRAB,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2012-2015年某三甲医院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作者:刘乐平;刘文恩;晏群;刘清霞;邹明祥;李艳明;李虹玲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某三甲医院送检血培养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780株,居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08株(21.09%),肺炎克雷伯菌624株(13.05%),鲍曼不动杆菌452株(9.46%),金黄色葡萄球菌437株(9.14%),铜绿假单胞菌247株(5.17%)。其中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62.05%,其次为革兰阳性(G+)球菌(29.31%)、真菌(7.76%)及其他(0.88%)。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12年的4.50%,分别提高至2015年的46.79%、33.94%(均 P <0.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亚胺培南总耐药率分别为86.50%、80.56%、78.10%、79.87%和84.29%;2012—2015年阿米卡星耐药率依次为0、10.22%、39.85%和21.30%(P <0.01);4年间米诺环素耐药率为0~7.52%(P <0.01)。结论该院血流感染主要病原菌为 G-杆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极高,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增长迅速。临床应谨慎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降低抗菌药物选择压力。

  •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作者:娄玉英;徐赟洁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情况,为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综合 ICU 且使用了导尿管、血管导管,以及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结果共调查综合 ICU 导管置管住院患者299例,总住院日数为2700 d,发生医院感染41例、4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71%、例次发病率为16.05%,日感染发病率为15.19‰;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者37例、44例次;其他医院感染分别为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及带状疱疹各1例。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为2.94‰,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2.12‰,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为15.72‰。结论导管相关感染是 ICU 内导管置管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且主要以 VAP 为主。

  • 多项举措改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作者:刘隽;田卓平;张少明;程纯;陈国平;俞红

    目的:评价某院采取多项举措干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该院每年4月份和10月份982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2005年的数据为基线,2006—2012年采取培训、考核、监督、反馈及与相关部门合作等多项举措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从2006年的14.20%提高至2012年的92.30%;2006—2009年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偏高(7.00%~9.00%),2010—2012年呈下降趋势,2012年下降至3.20%。2006和2007年该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与2005年(基线)基本相似,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及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2008—2012年预防使用的主要抗菌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及其复合制剂。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岁)、科室(骨科、普通外科和眼科)和年份(2011和2012年)是抗菌药物使用合格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 P <0.05)。结论采取多项举措进行干预可提高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减少使用抗菌药物种类,降低联合用药率。

  • 四肢骨折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多中心调查

    作者:芦永华;黄新玲;何文英;先疆燕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6月30日16所医院1453例接受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1453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发生 SSI 12例,SSI 发生率为0.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7 d 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损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时机、手术持续时间、开放性骨折、切口类型及麻醉类型是四肢骨折 SSI 的危险因素(均 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类型、麻醉类型、开放性骨折、损伤至手术的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是四肢骨折术后 SSI 的独立危险因素,其 OR 及95% CI 分别为12.47(2.78~15.88)、11.55(2.84~17.02)、10.79(2.72~11.13)、2.35(2.12~6.81)、3.07(1.88~4.13)。结论四肢骨折术后 SSI 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识别危险因素,加强重点环节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 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罗盛鸿;严素芬

    目的: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某院出生且出生后24 h 内入该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总结其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共调查644例早产儿,3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8例,占56.25%)。检出3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0.5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4株);革兰阳性菌10株(29.4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羊水污染程度重、机械通气、喂养不耐受、留置胃管、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总住院时间长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 P <0.05)。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新生儿喂养耐受度等有利于降低早产儿的医院感染风险。

  • 脓毒症患者血浆 PCT 、NT-pro-BNP 与 cTnT 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戢文利;周青山;胡浪;向守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肌钙蛋白 T(cT-nT)水平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按严重程度分成重度和轻度两组,检测患者血浆中 PCT、NT-pro-BNP 及 cTnT 水平,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结局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浆 PCT、NT-pro-BNP、cTnT 水平与其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重度脓毒症组患者血浆中 PCT、NT-pro-BNP、cTnT 水平均高于轻度脓毒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轻度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10.53%,低于重度脓毒症患者(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患者的 PCT、NT-pro-BNP 与 cTnT 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 P <0.05);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 PCT 与NT-pro-BNP 呈正相关(rs =0.337,P <0.05),NT-pro-BNP 与 cTnT 之间也呈正相关(rs =0.456,P =0.001),而PCT 与 cTnT 无显著相关。预后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 PCT、NT-pro-BNP、cTnT 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判别作用,与独立指标相比,当三个指标组合时对预后判别能力更好。结论联合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 PCT、NP-pro-BNP 与 cTnT 水平可评估脓毒症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 细胞穿透肽 CCL 融合蛋白的构建与表达

    作者:刘勇;安艳芳;王仲霞;杨建业;吴君

    目的:评估细胞穿透肽 CCL 融合蛋白构建的可能性。方法将 CCL6-PEP-6XHis 构建至 pABP 质粒,然后提取 pABP-CCL6-PEP 质粒进行人胚肾 HEK293细胞转染表达,以及 CCL6-PEP-6XHis 蛋白层析纯化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并纯化细胞穿透肽 CCL 融合蛋白。将 CCL6-PEP-6XHis Tag 基因经 PCR 扩增、接入 T 载体、克隆、培养,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鉴定,所得序列与目的基因一致。成功将 CCL6-PEP-6XHis 基因构建至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pABP 中,经质粒提取和酶切鉴定,电泳结果显示,HindⅢ+ XbaⅠ切出约430 bp 的条带,符合预期,酶切鉴定正确。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阳性,表明纯化得到的目标蛋白带有 hisx6标签。结论细胞穿透肽 CCL 融合蛋白能够人工构建,并通过真核细胞进行表达。

  • 替加环素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鹏;李淑芸;杜云波;李超梁;陈炎堂

    目的:了解替加环素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1月—2014年6月 CRAB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血流感染者,分析替加环素的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其中肺部感染21例,血流感染、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各2例。其中13例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10例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25株 CRAB 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84%。使用替加环素后患者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均 P <0.01)。临床有效率为68.00%(17/25),细菌清除率66.67%(14/21),30 d 病死率为28.00%(7/25);其中21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6.19%(16/21),2例血流感染患者1例有效,2例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者死亡。结论替加环素对于 CRAB HAP 具有良好疗效,对血流感染的疗效不确切,仍需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湘雅医院15年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作者:曾翠;任南;黄勋;冯丽;龚瑞娥;细毛;刘珍如;吴红曼;李春辉;吕一欣;王曼平;易霞云;付陈超;熊辛睿;周鹏程;陈玉华;张莹;徐秀华;吴安华

    目的:了解湘雅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院2000—2014年(2006年未进行)某一日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细菌培养送检率。结果2000—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从6.30%降低至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P <0.001);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5.61%~15.76%,各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泌尿道置管率呈下降趋势,动静脉置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96.24,均P <0.001)。2008—2014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体送检率为36.37%~44.51%,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送检率为34.00%~44.99%,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率为41.57%~68.48%,均呈增长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78、10.03、26.49,均 P <0.001)。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与联合用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该院医院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均明显下降,感染病原体以 G-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痰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风险差异

    作者:滕国杰;聂秀红;杨强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情况及药物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痰培养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44例)和美罗培南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状况,细菌对所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时间,以及药物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治疗前,两组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至第6天,亚胺培南治疗组和美罗培南治疗组患者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22.73% vs 8.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至第8、10、12天,亚胺培南治疗组耐药率分别为40.91%、77.27%、97.73%,均高于美罗培南治疗组(分别为17.65%、32.35%、44.12%;均 P <0.05)。不同抗菌药物治疗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平均时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为9.0 d,美罗培南治疗组为13.5 d。两组患者疗效(64.71% vs 74.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1)。结论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机械通气患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发生耐药的风险高于美罗培南,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异。

  • 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颜霞;侯利剑;谢明水;潜力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出的172株 AB。结果172株 AB中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共128株(占74.42%)。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56株,43.75%)、重症监护病房(44株,34.38%)。AB 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低(9.30%),其次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8.60%和27.9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62.79%、86.04%,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76.74%~81.40%之间。结论AB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现象严重。

  • 金黄色葡萄球菌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

    作者:宋涛;张平安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检出的 SA。采用 K-B 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双纸片法(D-抑菌圈试验)分析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发生情况。结果共检出779株 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4.20%。SA 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有195株,占25.03%,其中 D 试验阳性147株,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75.38%,MRSA 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D-抑菌圈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8.62%和61.11%。结论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率较高,选择克林霉素治疗红霉素耐药 SA 感染时应谨慎。

  • 门诊和病房电脑鼠标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作者:许红梅;林蕾蕾

    目的:调查门诊和普通病房电脑鼠标不同时段的细菌污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某院门诊及普通病房的各16个电脑鼠标,分别于8∶00、10∶30、13∶00、15∶30进行采样,样本接种培养后对菌落计数并筛查多重耐药菌。结果32个鼠标共计采样128次,高菌落数达121 CFU/cm2,平均菌落数为23.9 CFU/cm2。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鼠标的细菌计数逐渐增多。不同时段门诊和病房的电脑鼠标菌落数比较,在10∶30、13∶00、15∶30三个时间点,病房鼠标的菌落数均高于门诊(均 P ≤0.05)。64个病房电脑鼠标标本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各1株。结论加强鼠标日常清洁消毒及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应增加清洁消毒频率或更换长效消毒剂,加强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

  • 艰难梭菌毒力与芽孢研究进展

    作者:刘思娣(综述);吴安华(审校)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D)是梭菌属中的一种专性厌氧、有芽孢、产毒素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因其生长营养要求较高,分离培养困难,故得此名。一般栖生在人或动物肠道内,通过粪-口途径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在使用大量抗菌药物后由肠道栖生的艰难梭菌引起内源性感染。目前,艰难梭菌是唯一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厌氧菌,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中唯一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约25%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和近100%的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均由此菌引起,统称为艰难梭菌相关性疾病(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CDAD)。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艰难梭菌耐药性增强,以及高致病菌株出现,导致 CDAD 发病率及致死率不断增高。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文献详细介绍了艰难梭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及耐药机制,故本文就艰难梭菌毒力与芽孢予以简要综述。

  • 利奈唑胺治疗反复发作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1例

    作者:蒲彰雅;余治健;白冰;林佛君;韩雪莹;邓向斌;刘晓军;邓名贵;李多云;邱宇;邓启文

    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spinal implant infection)属于难治性感染,需在系统分析患者基础状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病原菌类型及病原菌耐药谱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内外科治疗手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治疗相对困难。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外科清创、持续引流和内固定取出等外科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能造成内固定失败、局部愈合不良、神经功能障碍、假关节形成,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2月诊治1例脊柱术后植入物感染反复发作患者,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 徐秀华教授喜获“中国感控终身成就奖”

    作者: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联合会议上,徐秀华教授获评“中国感控终身成就奖”,以此表彰其在学术上的一丝不苟,以及将感控紧贴临床,创办培训基地,培养感控精英。徐秀华教授是中国感控奠基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创始人,是本刊创刊人和前任主编。

中国感染控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