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王思瑶;张欢;彭睿;谢铄;王丽姿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对医学生心肺复苏(CPR)技能保持和复训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8年5—11月,便利选取广东省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分别采用VR和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CPR培训.在培训后立即、1个月后和6个月后进行CPR技能的跟踪考核,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VR组学生CPR技能考核成绩,培训后立即(95.426±4.296)分、1个月后(92.326±7.753)分,均高于情景模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04、4.797;P<0.05);6个月后VR组(87.054±10.323)分,情景模拟组(81.550±9.2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76,P>0.05).结论 VR培训有利于学生CPR技能水平的维持,延长了技能的复训周期,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新方法.

  •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的难点和重点分析

    作者:黄素芳;王芳;胡友珍

    目的 通过对护士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后考核,分析其培训的难点及要点.方法 对67名临床护士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统一培训,集中考核,记录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培训方及护士双方的原因,以改进培训方法.结果 仅1.5%的护士不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颈动脉搏动的判断错误率为67.2%,呼吸气囊人工通气错误率为77.6%,胸外按压错误率为73.3%,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30次/min.结论 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品质胸外心脏按压技术、呼吸气囊人工通气的有效性是培训难点,强调每步骤的规范性是培训的重点.

  • 个性化指导在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谢拉;黄素芳;易艳;吴前胜

    目的 探讨个性化指导在新人职护士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个性化指导对25名新护士进行CPR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在Laerdal ACLS高级生命支持模型人(200_05050)上进行CPR操作,并用Laerdal(R)计算机技能报告系统收集数据分析,比较培训前后操作情况.结果 个性化的指导培训后新护士胸外按压的各指标均有提高,按压深度足够率从65.2%提高至92.7%,不正确手部位置率从7.7%下降至1.3%,记录错误次数的比例从41.4%下降至17.6%,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后人工通气的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8,P>0.05).结论 个性化指导在新人职护士CPR培训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在全院推广,并且合适的按压频率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 本科护生在心肺复苏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方玲;谭维;董娟

    目的探讨使本科护生掌握正规有效的心肺复苏的教学方法.方法对本科护生对照组(95人)和观察组(99人)在心肺复苏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观察组本科护生在心肺复苏操作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明显较对照组本科护生减少,部分项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之0.01).结论多形式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成绩.

  • 基于 Utstein 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在急诊科的应用

    作者:王芳;黄素芳;陈园园

    目的:探讨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方法对167例病例进行一般资料登记,回顾审阅167例病历资料中关于心肺复苏的病程描述及医嘱和护理记录,逐一寻找符合注册单中的条目信息并进行登记。将2013年1—9月心脏骤停的4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运用注册单前瞻性收集心肺复苏关键数据。实验组的资料收集经过心肺复苏标准化注册培训的临床医务人员在心肺复苏抢救中利用注册单实时记录心肺复苏流程,并按照注册表的质控要求进行数据完善及严格质控。结果注册单应用后心脏骤停时间、心脏骤停病因、CPR启动时间、首次除颤时间、CPR终止时间的记录缺失率较应用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2,5.34,203.93,75.16,193.71;P<0.05)。结论基于Utstein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单的应用降低了心肺复苏关键数据的缺失率,为心肺复苏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高龄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张泓;丁小青;张彩虹

    目的 探索高龄患者心肺复苏程序的佳配合及适宜的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期的生命质量.方法 对17例高龄患者心肺复苏的抢救与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6例心肺复苏成功,1例无效.结论 在高龄患者心肺复苏中,医护人员树立信心、密切配合、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熟练实施急救技术和护理技巧,是保证复苏成功、提高患者生存期生命质量的关键.

  • 新型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徐圆妃;金伟琼;都健;钱素静;林茜茜;王珍妮;赵梦婷;林静静;周露洁

    心跳骤停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重大医学难题[1]。在我国,根据对17个省350万人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就达到39.82/10万[2]。有资料显示,我国心跳骤停患者存活率仅为2%。但目前,我国目击者现场复苏率及复苏成功率与国外相比,差距尤为明显[2]。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心肺复苏术本身的专业化程度高,未经培训的人士对这一抢救过程不熟悉;受我国国情限制,医疗卫生单位尚不足以覆盖到城镇的各个角落,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在伤后的“黄金4 min”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我国居民的急救意识薄弱,据2010年红十字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当前的急救知识普及率仅为1%,这一现状大大制约了目击者现场复苏率的提升;传统心肺复苏术是一个手工操作过程,一般持续时间为30 min,施救者长时间高强度的活动会过早透支体力[3]。因此,心肺复苏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状况[4]。而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产品大多数为国外制造[5],在国内市场上售价高昂,普通居民无法承担。临床实际工作中,真正会应用心肺复苏器的场合也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大型医疗单位,中小型医疗单位及社区医院亦无法承担使用该装置所需偿付的高昂价格,作为家庭私人救护用具的机会就更为鲜见。

  • 与骨水泥相关的致死性肺栓塞超声表现1例

    作者:王萤萤;刘勇

    患者女,86岁.主因摔伤后致左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6h入院.X线提示:左股骨颈骨折.欲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41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室射血分数:64%.下肢血管超声:双下肢深浅静脉未见阻塞.CTPA未见肺栓塞征象.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填入抗菌素骨水泥,植入即刻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遂进行心肺复苏术.

  •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应用与应对策略研究现状

    作者:贾亚南;蒋培余;金静芬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救护者心肺复苏的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应用与应对策略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提供参考.

  • 不同培训规模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比较

    作者:杨南岚;何顶秀;阳毅;黄楷森

    目的 探讨不同规模公众心肺复苏培训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德阳市幼师系统360人,随机进入大、中、小规模培训班,以多媒体教学、现场指导、模拟人技能操作实践方法进行培训.用调查表了解比较不同规模组别培训前后对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模拟人有效复苏率.结果 通过培训,不同规模培训班对心肺复苏理论掌握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规模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无明显区别,小规模培训班技能操作优于中大规模班.

  • 对矿山救护队员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研究分析

    作者:赵小魁;张斌;王强;杨万石

    从2005年开始长期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CPR的培训及训练.根据<美国心脏学会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煤炭总医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负责讲课,并指导用模拟人实际操作.5年来分批次直接培训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60余支矿山救护队中核心成员500余名,再通过这些救护队核心成员进行基层的培训及演练.2006年起在全国矿山救援竞赛中进行CPR竞赛,本文作者参与第6~8届CPR竞赛的裁判工作.竞赛结果表明,第七和第八届竞赛中CPR操作扣分均显著低于第六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七、第八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表明,因大部分矿山救援队队员来自矿工,缺乏医学知识,系统培训非常必要,以点带面的方法行之有效.

  • APACHE Ⅱ评分与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东;杨艺敏;霍霏霏;王育珊

    目的 探讨APACHE Ⅱ评分与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PCAS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工具.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收治的PCAS患者62例.统计其入院24h、72h的APACHE Ⅱ评分,出院时存活和脑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的入院24h、72hAPACHE Ⅱ评分之间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PACHE Ⅱ评分对PCA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存活出院23例(37.10%),其中11例(17.74%)具有良好神经学预后.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入院24h APACHE Ⅱ评分相比(P =0.005)、入院72h APACHE Ⅱ评分相比(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患者的入院24h与入院72 h 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而死亡组患者不同时间的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脑功能良好组和不良组患者入院24h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而两组患者入院72h APACHE Ⅱ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入院24h、72h 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生存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95% CI=0.558~0.823)、0.875(95% CI =0.770~0.980),入院24h、72h APACHE Ⅱ评分预测患者脑功能恢复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16(95% CI=0.338~0.694)、0.804(95% CI=0.669~0.939).结论 PCAS患者的入院24hAPACHE Ⅱ评分越高可能代表生存结局的预后越差,但并不能预测PCAS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学预后;入院72hAPACHE Ⅱ评分的快速下降往往提示PCAS患者有较好的病情转归,其对PCAS患者的生存结局和神经学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微课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毛亚詹;李志红;蒋斌;桂莉

    目的:评价微课在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我国现状的公众心肺复苏培训模式。方法选取某高校108名大一新生随机分为A、B和C组,其中A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模式、B组采用微课自学结合老师指导模式、C组采用基于微课的自学模式,对3组新生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得分与技能操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培训前理论知识得分均值均低于5分,培训后得分均值均超过9分(总分为10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3组之间的理论知识得分及技能操作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自学模式在提升大学生对心搏骤停的识别能力和胸外按压的实施质量上,可以达到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同样的效果,更适合大学生的学习和培训。

  • 对部分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调查

    作者:夏天;唐时元;赵蓉;曹钰

    目的 了解部分社会公众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前后相关知识的普及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个单位的407人进行3 h CPR技能的培训,用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有关知识的水平.被调查者男286人、女121人,年龄(31.0±5.0)(20~52)岁,高中学历占4%,大专占40%,本科以上占56%,职业构成:公安干警占13%,小学教师占43%,非医学科研人员占45%.结果 培训前被调查人群中15.6%缺乏CPR知识;40.7%主要从电视、报刊获取信息,仅7.2%直接从科普书籍或专业人士处获取信息.许多人甚至自身没有学习的必要.被调查人员在培训前后对急救知识的六个关键问题知晓率均显著提高至80%以上(均P<0.01).结论 社会公众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培训后显著提高.

  • 关于开展急救技术普及教育的方法研究与探讨

    作者:邹圣强;眭建;李萍萍;陈文娟;潘鑫;吴敏

    从2004年开始江苏大学与镇江市急救医疗中心合作,在非医学生中举办讲授初级急救基础知识和基本急救技能的24学时的选修课.课程包括徒手心肺复苏(CPR),Heimlich氏手法,初级急救五项基本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急救技术),摔伤、交通事故伤、溺水、电击伤、自杀等常见意外伤害和常见急症的现场急救方法,以及火灾、有毒气体中毒、爆炸和常见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现场避险逃生技能和自救互救知识.教学形式多样,结合了现代化的声像技术,实际操作,学术论坛,理论和实践竞赛,野外演练等.7年后的调查表明,非医学生中急救知识合格率从8.29%升到100%,CPR合格率84.45%.实践证明急救教育非常必要,目前的教学形式是有效的.

  • 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的效果分析

    作者:赖开兰;李月婵;张丽华;李亚洁

    目的:探讨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社区护士培训心肺复苏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抽取珠海市香洲区、高新区、斗门区、金湾区的社区护士138名,按到社区护士培训的次序编设单双号,其中单号为试验组68名,双号为对照组70名。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法,比较两组对象心肺复苏术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社区护士心肺复苏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社区护士心肺复苏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P<0.001;培训后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01、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社区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术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达标率明显提高,值得在社区广泛推广。

  • 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救治

    作者:李仙义;徐清锋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48例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资料,旨在总结救治经验,提高本病救治的成功率.资料48例,女性38例,男性10例,均为口服中毒.有机磷的种类: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氧化乐果、对硫磷、辛硫磷、复配农药.就诊时间,服药后15 min至4 h不等.方法 ①全部病例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呼吸心跳骤停者即予心肺复苏术.②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氯磷定,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解毒剂.③及时彻底反复洗胃.④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⑤输注新鲜血液.结论 ①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救治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成功的第一步,为进一步救治提供机会.②及时彻底反复洗胃是救治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③早期足量联合应用解毒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复能剂越早用疗效越好.阿托品的应用首剂量要足,并争取在6 h内阿托品化,并且在要使用中观察,在观察中使用阿托品,避免阿托品用量不足或过量.④中间综合征及"反跳"要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并要重在积极预防、减少中间综合征和"反跳"的发生因素.

  • 心肺复苏术专项培训管理效果研究

    作者:赖开兰;姚蓝;黄桑

    目的 探讨运用专项培训管理在临床医务人员中培训心肺复苏术的效果.方法 于2015年9月-2016年5月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先后抽取珠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医生、护士、药师、技师共397人进行培训考核,比较专项培训管理前后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情况.结果 运用心肺复苏术专项培训管理在临床医务人员中,培训后心肺复苏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术操作考核成绩达标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专项培训管理在临床医务人员中培训心肺复苏术,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术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达标率明显提高,值得广泛推广.

  • 住院医师CPR模拟培训教学体会

    作者:周志强;樊龙昌;张传汉;万里;罗爱林

    现代医学继续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住院医师的危机处理能力,特别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及脑保护,是医院各科室住院医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基于传统单纯理论培训达不到实效,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对48名住院医师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该培训方式重在情景模拟,实战演练,取得了广泛认同和培训实效,现将培训体系做系统介绍,便于推广。

  • 珠海市社区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术的现状调查

    作者:赖开兰;张丽华;丁香莲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珠海市社区护士对2010版心肺复苏术知识的掌握现状,分析并提出提高社区护士掌握CPR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珠海市香洲区、高新区、斗门区、金湾区4个社区服务中心的170名社区护士,男16,女122,65.94%年龄在20~30岁,24.64%为31~50岁,18.12%本科毕业,49.28%大专毕业,32.60%中专毕业,一半以上工龄6~10年甚至更长.以2010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为基础设计问卷,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掌握2010版心肺复苏知识的理论平均分为(64.93±8.80)分;65.22%的社区护士认为开展CPR培训非常必要.结论 社区护士掌握2010版心肺复苏知识不佳.对2010版CPR的培训需求量较大.

917 条记录 4/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