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

    作者:孙广峰;邓呈亮;吴必华;吴祥奎;聂开瑜;祁建平;金文虎;魏在荣;王达利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28例内外踝、足背、踝后侧等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8例,摔伤4例;伴跟腱外露10例,伴足背肌腱外露16例,伴骨外露12例,创面大小10 cm×8 cm~16 cm×13 cm.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于对侧大腿前外侧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穿出点,选择2个超声动脉搏动声响较强的穿出点予以标记,将相应穿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设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每叶皮瓣的宽度均须小于8 cm,以确保供瓣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先整体切取皮瓣,夹蒂试验判断穿支血管供血良好后裁剪分叶,将分叶重新组合对创面进行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随访观察6 ~28个月.结果 本组28例中,切取分叶皮瓣每叶大小9.0 cm ×4.5 cm~17.0 cm ×7.0 cm,1例皮瓣的1个分叶因术后皮瓣远端受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2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无臃肿,外观满意.供瓣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对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可以提高分叶皮瓣的成功率,减少供瓣区并发症,是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的理想皮瓣之一.

  •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

    作者:赵风景;姚建民;张兴群;马亮;张龙春;徐一波;王鹏;祝震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以腓肠内侧动脉为主干,第1、2肌皮穿支构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面积4.5 cm×10.0 cm~6.0 cm×17.0 cm.结果 5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顺利成活,1例分叶皮瓣因皮瓣下产生积血,出现静脉危象,经血管探查、清除积血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分叶皮瓣平均两点辨距觉为6 mm;3例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3例遗留植皮瘢痕,肢体活动不受影响.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效果较好.

  • 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多手指皮肤缺损

    作者:龚志鑫;邵新中;张克亮;张桂生;田德虎;张冰

    目的 介绍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经验,探讨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7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7例18叶皮瓣成活15例,成活率83.3%,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修复手指的感觉、运动功能及手的外观均比较满意.结论 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对手外伤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NA促进静脉分叶皮瓣的成活

    作者:谢红炬;邓颖;李明;林彪斌;陈碾

    背景:静脉分叶皮瓣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但静脉皮瓣普遍存在成活率不稳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的:观察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cDNA)局部应用对兔静脉分叶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侧腹壁双蒂轴型静脉分叶皮瓣,分别皮下注射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Ad-VEGF)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腺病毒(Ad-Gal)和生理盐水.术后7 d对3组兔进行皮瓣存活率、免疫组织化学、新生血管计数和常规组织切片的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7 d,Ad-VEGF165组皮瓣成活率和平均血管数目显著高于Ad-Gal组和生理盐水组(P < 0.01),皮瓣中血管内皮细胞及毛囊旁细胞中有大量VEGF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皮瓣中出现肉芽组织增生,新生血管大量形成.结果证实,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介导的人VEGF cDNA能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提高静脉分叶皮瓣的成活率.

  • 足背分叶皮瓣在多指缺损的应用及供区的修复

    作者:艾名洋;刘军;宋维勇;林琅山;温财源;陈峰

    目的:探讨足背分叶皮瓣在多指缺损中一次性修复多个创面的优点和对足背供区的处理关键。方法⑴创面的处理,修整创缘,去除无生机组织。先处理骨与关键、肌腱的损伤。⑵于踝前伸肌支持带以远纵向切开皮肤,探查足背动脉及跗内,外侧动脉情况。⑶于腱周膜外或骨膜外切取皮瓣,血管蒂带0.5cm 宽筋膜组织,足背皮瓣应将足背高点皮支发出处设计于内。如果切取两叶,则切取跗内,外侧皮瓣即可,足背动脉被切取后可移植静脉桥接修复。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时吻合动、静脉将足背皮神经于手背皮神经或指神经相吻合。⑷切取大腿下段外侧中厚皮片植于皮瓣供区。皮片应切开多处小孔便于引流淤血。同时,还应将皮片于深层组织固定几针,预防皮片滑动。再打包加压不留腔隙。术中要求充分止血,术后石膏托外固定,隔日更换外层敷料,并向植皮区适当点滴酒精。术后10d 拆除加压包。结果手术共10例,皮瓣皮片均一期成活,皮瓣接近手背部皮肤,皮质良好,外形逼真,手功能不受影响,三个月后皮瓣渐变薄。植皮区皮片色泽红润,对足功能无影响,足部创面愈合后形似“三叶”状外形美观,患者满意。结论多指同时缺损修复方法较多,有腹部皮瓣,多个游离皮瓣同时移植及筋膜瓣或者掌背皮瓣等。但该术式能一次覆盖多个不规则创面,而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外观无臃肿,无须多次手术等弊端。外形和功能较其他术式有明显优势。

  • 足背分叶皮瓣和小腿前踝上-足背串联皮瓣的应用

    作者:谢松林;唐举玉;刘鸣江;刘俊;吴攀峰;刘昌雄;夏小丹

    临床上手部多部位皮肤缺损尤其是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较困难.许亚军[1-2]报告足背分叶皮瓣和小腿前踝上-足背串联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我们从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该皮瓣修复25例手部多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报告如下.

  • 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邓国权;邹锦考;冯子平;莫艳萍

    目的 介绍足背分叶皮瓣修复手部多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手部多指组织缺损创面的6例患者,应用足背分叶皮瓣修复,皮瓣设计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一跖背、跗外侧血管为分支的分叶皮瓣移植.皮瓣面积:2.5 cm×3.5 cm~5.0 cm × 8.0 cm.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恢复S3级.按中华医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属优5例,良1例.结论 足背分叶皮瓣较好解决了手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难的问题,该皮瓣切取方便,临床效果满意.

  • 股前外侧分叶皮瓣术中未能切取与中转方案

    作者:何晓清;杨曦;段家章;李国栋;崔轶;徐月仙;王腾;徐永清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术中未能按术前计划切取时的应对措施及中转方案.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应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47例中不能正常切取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6~48岁,平均32.8岁.6例为单一创面,2例为2个相邻创面;创面面积:60~247 cm2.记录皮瓣穿支血管数量、来源、皮瓣切取形式及愈合情况.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术中中转.4例因供区只有1条穿支血管,术中转为增宽的单穿支皮瓣加供区植皮;2例因2条穿支血管来源不同,中转为串联皮瓣;1例因2条穿支分别起源于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和降支,中转为横支-降支联合皮瓣,1例为贯通伤创面引起的一大、一小创面,中转为去表皮的单穿支分叶皮瓣.皮瓣面积:78~288 cm2.术后1例发生静脉危象,探查后成活;局部感染2例,换药后好转;余皮瓣平稳成活.供区伤口裂开1例,感染1例,均行清创缝合术.术后随访7~21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切取困难时,需要根据创面特点、穿支数量及血管来源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中转方案.

  • 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丹亚;潘佳栋;胡瑞斌;王欣;黄耀鹏;陈宏

    目的 探讨应用以胸背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4年3月对19例伴骨、肌腱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择期采用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上肢8例,下肢11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12例,分叶型穿支皮瓣5例,嵌合背阔肌肌瓣1例,嵌合背阔肌肌瓣的分叶型穿支皮瓣1例,皮肤缺损面积为5.0 cm×6.0 cm~20.0 cm×1 1.0 cm,17例供区直接缝合,2例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随访12~18个月,随访方式均为门诊复诊,随访主要内容为皮瓣成活情况,皮瓣的质地、色泽、外观等,及供区的愈合情况和瘢痕色泽等.结果 16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皮瓣出现水泡,部分变紫,经拆线处理终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过再次手术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皮瓣轻度臃肿,3例供区有较明显的瘢痕增生,但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较恒定,血供可靠,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良好、供区损伤小.分叶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适用于不规则创面,有胸背神经支配的嵌合型TDAP可用于肢体功能重建,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

  • 分叶型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欣;潘佳栋;胡皓良;周丹亚;胡瑞斌;杨科跃;陈宏;章伟文

    目的 探讨多个同源穿支血管为蒂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吻合一组血管的分叶型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不规则创面15例.其中,股前外侧分叶穿支皮瓣10例、骨间后动脉分叶穿支皮瓣3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2例;双叶型皮瓣12例,三叶型皮瓣3例;皮瓣单叶切取面积2.5 cm×2.0 cm~15 cm×8.0 cm.所有皮瓣供区创面均一期缝合关闭. 结果 13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各有一叶皮瓣部分坏死,经二期植皮可覆盖残留创面.术后随访3~15个月,皮瓣面积无明显回缩,色泽与受区相似,供区瘢痕挛缩不明显. 结论 由同一源血管供养的分叶型穿支皮瓣血供可靠,能一次性覆盖肢体相邻的多个创面;同时,通过皮瓣各叶间的不同组合,它又能把长条状皮瓣变为各种形状,特别适合于四肢不规则创面的修复重建.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临床应用16例

    作者:吴攀峰;唐举玉;李康华;梁捷予;俞芳;周征兵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复杂性创面缺损的临床方法和经验. 方法 2008年5月至2014年6月,对外伤后所导致的邻近创面、洞穿性缺损、宽大不规则创面,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特点,术前Doppler定位,术中采用吻合血管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进行修复16例肢体复杂性创面缺损,不携带阔筋膜,供区一期闭合.通过术后随访观察皮瓣供区与受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本组15例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经1~30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1例皮瓣一叶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后愈合. 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穿支皮瓣共用一个血管蒂,不携带阔筋膜,只牺牲一个供区,是修复肢体外伤后邻近创面、洞穿性缺损、宽大不规则创面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分叶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赵宇音;饶世鸣;陈彩芬;郑文娴;樊新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获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其血供特点,进行分叶皮瓣的游离移植术已成为可能.但手术设计、手术技巧要求较高,术后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2002-2006年,我科应用分叶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9例,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 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血管蒂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海;邓呈亮;魏在荣;金文虎;聂开瑜;唐修俊;王达利;常树森;李书俊

    目的 探讨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采用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 64岁,中位年龄33.5岁.上肢创面8例,合并桡骨茎突骨骨折1例,伸指肌腱外露3例,肱桡肌肌腱外露1例.下肢创面16例,合并跟骨或跖骨、趾骨骨折4例,跟腱离断1例,趾长伸趾肌腱、趾长屈趾肌腱外露8例.创面范围为8 cm×5 cm~ 18 cm×l2 cm.根据创面大小及缺损区域,常规超声多普勒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2~5支)并标记;将不规则创面分解成多个部分(分2~4叶)分别计算面积,皮瓣切取范围9 cm×6 cm~20 cm×l4 cm,大单叶瓣切取面积24 cm×6 cm;分叶血管蒂长7~12 cm;蒂部联合创面嵌入分叶瓣面积5 cm×3 cm~7 cm×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动、静脉危象发生.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8个月,平均9个月.l例合并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患者皮瓣修复后伴窦道形成,经常规换药后3个月愈合.所有皮瓣均菲薄,无需二次修薄;5例合并骨折者软组织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受区腕关节、踝关节跖屈、背屈功能正常.结论 设计增加蒂部一叶瓣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是减少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动、静脉危象的方法之一.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手背部或腕部两处创面疗效观察

    作者:王宝云;唐修俊;魏在荣;王达利;孙广峰;王波;祁建平;金文虎

    目的 探讨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手背部或腕部两处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12例手背部或腕部两处创面患者.机器绞榨伤致拇指Ⅳ度缺损伴手背及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4例,交通事故伤致手背及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及骨外露3例,重物压伤致手背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缺损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12h,平均6h.肿瘤切除术后腕部两处创面伴肌腱外露2例.4例合并掌骨骨折.较大创面缺损范围为4.0 cm×3.5 cm~5.0 cm×3.0 cm,较小创面为2.5 cm×2.0 cm~4.0 cm×3.0 cm.采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较大皮瓣切取范围为6cm×4cm~8cm×3cm,较小皮瓣为3.0 cm×2.5 cm~5.0 cm×3.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其中3例因皮瓣外形稍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术,其余皮瓣外形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14mm,平均12 mm.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10例,良2例.结论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可一期修复手背部或腕部两处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血供可靠等优点.

  • 以臀上动脉浅支穿支血管为蒂分叶皮瓣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徐云钦;梁再跃;冯水云;海恒林;陈才平;王朝阳;朱亚中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快速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和/或伴骨外露的方法.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4月,应用臀上动脉浅支穿支血管为蒂分叶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及软组织缺损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8~67岁.骶尾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2 cm~25 cm×20 cm,平均20 cm×16 cm;褥疮5例,肿瘤1例;按褥疮分度Ⅲ度3例,Ⅳ度3例;病程3周~20年.切取分叶皮瓣范围为18 cm×15 cm~30 cm×25 cm. 结果 术后6例移位皮瓣均成活,其中5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皮瓣周缘皮肤少量缺血、坏死,经间断换药32 d后Ⅱ期愈合.随访2~38个月,平均19.3个月,分叶皮瓣生长良好,褥疮无复发,臀大肌保留良好伸髋功能. 结论 带臀上动脉浅支穿支血管为蒂分叶皮瓣是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和/或伴骨外露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 腹部分叶皮瓣治疗多指皮肤脱套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作勇;王毅;朱文;李自力;郭晓波

    多指皮肤脱套伴骨肌健外露,用皮瓣转移覆盖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既往通常采用一个皮瓣将全部手指包埋在瓣内,断蒂皮瓣成活后再分指,不但耗时长且手功能恢复差.我科1996年以来用腹部分叶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8例共23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3年6个月,功能恢复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踇趾腓侧、第二趾胫侧单叶或分叶皮瓣治疗指软组织缺损

    作者:沈美华;张伟;金凡;李国海;何如祥

    目的:探讨踇趾腓侧、第二趾胫侧单叶或分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9年起,应用踇趾腓侧单叶皮瓣移植9例,第二趾胫侧单叶皮瓣移植15例,踇趾腓侧及第二趾胫侧分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1.8cm~2.5cm×6.0 cm.结果:32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皮瓣术中因动、静脉错接发生血管危象,经重新调整吻合后,皮瓣存活;1例皮瓣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全身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后愈合.随访3~12个月,足部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无磨损、溃疡,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受区皮瓣不臃肿、指体饱满、外形逼真、两点辨别觉为6mm~10mm,各关节主、被动屈伸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踇趾腓侧、第二趾胫侧单叶或分叶皮瓣质地薄、色泽好,有感觉,修复后外形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旋髂浅动脉岛状分叶皮瓣修复下腹部及会阴区瘢痕挛缩22例

    作者:韩军涛;谢松涛;陶克;计鹏;张万福;胡大海

    患者下腹部(含耻骨联合区)、会阴区深度烧伤后易发生创面感染并加深,愈合后出现瘢痕增生及挛缩.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腹股沟皮瓣已广泛用于手等多个部位损伤与畸形的修复[1-3].2005年3月-2011年3月,我科在上述皮瓣基础上自远端设计分叶皮瓣治疗此类患者,获得预期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6~ 45岁.患者下腹部、会阴及腹股沟区烧伤创面愈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增生及挛缩,外阴部牵拉畸形,不能下蹲或体位受限.

  • 足背三叶皮瓣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雄杰;唐举玉;刘鸣江;谢松林;刘俊;吴攀峰;夏晓丹;黄新锋

    目的 探讨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011年12月,对10例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足背三叶皮瓣移植修复,观察并测量皮瓣外形、血运、颜色、痛觉、触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恢复、手指活动功能、供足的外观及活动功能.结果 本组10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丰富,未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创面均一期愈合.经3~12个月随访,皮瓣颜色接近正常,耐磨,皮瓣感觉恢复优良率73%,臃肿率仅22.7%.供区仅2例植皮部分坏死致肌腱外露,经换药3~8周后愈合;3例出现(足母)趾、足趾伸屈功能部分受限,供足均未见行走障碍及反复溃疡等情况.结论 足背三叶皮瓣是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术式.

    关键词: 手指 足背 分叶皮瓣
  • 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手术体会

    作者:严永祥;何明武;赵猛

    目的介绍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经验.方法对5例手部相邻两处以不同部分的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创面,采用腹股沟分叶皮瓣予以修复,腹股沟皮瓣切取面积8cm×6cm~15cm×10cm,分叶皮瓣至少2个,分叶皮瓣面积1.5cm×1.5cm~4cm×3cm,5例共设计分叶瓣11个.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结论腹股沟分叶皮瓣是修复手部相邻两处以上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创面简单有效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