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黄杜仲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郑大斌;吕国宏

    [目的]观察地黄杜仲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慢性期给予α干扰素2b 300万单位,隔日肌注,共维持2年.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700mg/d,均早餐后口服.用药过程中血小板<20×109/L,白细胞<1.0×109/L时,暂时减少药量或者停药.治疗组30例自制杜仲汤(白花蛇舌草30g,怀山药25g,杜仲20g,熟地、生地、蒲公英各18g,西洋参、茯苓、枸杞子、半枝莲、女贞子、地丁各15g,当归、青黛各10g,甘草9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9例,缓解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缓解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杜仲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微波加α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桂兰;闻秀英

    目的:观察分析微波加α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40例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微波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涂抹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1次治愈率、2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治疗之后给予及时的α干扰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减少病毒的复制情况,有效的杀灭组织内残存病毒,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复发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拉米夫定单用与联用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杭源

    目的观察和比较拉米夫定单用与联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拉米夫定组28例,单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疗程均>12个月.联合组22例,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2周后加用α干扰素(安福隆)3MU或5MU,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周3次,6个月后停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继续使用12个月以上.两组在治疗6个月、12 个月、18个月时分别进行疗效比较,并且随访6~12个月.结果联合组HBeAg的血清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和HBV-YMDD变异率虽较单用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

  • 苦参素治疗乙肝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春义;范荣山;王玉华

    目的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42例,CAH伴早期肝硬化(CAH+LC)9例;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52例(CPH 8例,CAH 38例,CAH+LC 6例)比较.结果苦参素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81.6%,胆红素复常率67.6%,IFN-α组分别为73.7%和64.0%(P<0.05).苦参素组HBeAg阴转率44.4%,HBV-DNA阴转率45.3%;IFN-α组分别为48.1%和51.9%(P>0.05).苦参素组中CAH患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9.5%和61.9%,而CPH分别为15.4%和15.4%,CAH+LC分别为11.1%和11.1%(P<0.05).用苦参素治疗,患者除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有希望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及效果研究

    作者:张阿宁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自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二者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阿昔洛韦和α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效果显著。

  • 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

    作者:罗庆华;刘宜平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hs-CRP、IL-6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α干扰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 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发生变异宜联合他药

    作者:刘士敬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明确有抗乙肝病毒疗效的药物包括α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相比较干扰素类药物,核苷(酸)类似物的特点是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适应证广泛、适合长期应用.

  • 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孝华

    目的:研究α-干扰素(α-IFN)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对55例CHB患者予IFNα-2a(因特芬)500万U肌注,隔日1次,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ALT、AST.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CHB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及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或0.01),治疗6个月上述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3个月(P均<0.05).结论:α-IFN可改善CHB患者的肝纤维化水平和肝功能.

  • 益气养阴祛瘀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TLR-IFN-BAFF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林崇泽;秦源;孙晗;李志宇;王新昌

    目的:通过观察干燥综合征(S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oll样受体9(TLR9)、α干扰素(IFN-α)、B细胞刺激因子(BAFF)蛋白的表达改变,探讨益气养阴祛瘀方对SS患者血清TLR-IFN-BAF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S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口服益气养阴祛瘀方水煎剂)和西药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每组各30例,连续治疗24周;另选取20名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沉(ESR)、血清IgG含量的变化;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60例患者治疗前后及20名健康人血清TLR9、IFN-α、BAFF蛋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TLR9、IFN-α、BAFF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ESR、血清IgG及血清TLR9、IFN-α、BAFF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方可以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影响SS患者体内TLR-IFN-BAFF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 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颌下腺TLR-IFN-BAFF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林崇泽;黄绥心;秦源;孙晗;李志宇;王新昌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NOD小鼠颌下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5(TLR5)、α干扰素(IFN-α)、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此来探究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30只8周龄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和中药组,每组各10只.另将10只8周龄ICR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羟氯喹组每日给予羟氯喹75 mg/kg灌胃治疗;中药组每日给予益气养阴祛瘀中药煎剂(27.4 g/kg)灌胃治疗.饲养用药12周后,各组小鼠股动脉取血,断颈处死,摘取颌下腺组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TLR5、IFN-α和BAF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NOD小鼠颌下腺组织中的TLR5、IFN-α和BAF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ICR小鼠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颌下腺组织中的TLR5、IFN-α、BAFF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羟氯喹组比较,中药组NOD小鼠的IFN-α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益气养阴祛瘀中药对SS样NOD小鼠的治疗机制可能与调控TLR-IFN-BAFF信号通路有关.

  • 塞来昔布联合干扰素α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CD117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正南;刘定胜;曹维克;邓之奎;李玉峰

    本研究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CD117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干扰素α(IFN-α)联用的协同作用.通过以不同浓度组合的Celecoxib和IFN-α作用于培养的K562细胞,用MTT比色法观察各组的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CD117膜抗原表达情况.结果显示:Cele-coxib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r=-0.91).K562细胞培养72小时后,空白对照组、IFN-α组、Celecoxib组和Celecoxib联合IFN-α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6.1±0.5)%、(90.2±0.4)%、(57.2±0.9)%和(21.9±0.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0.8)%、(6.3±0.6)%、(26.4%±3.9)%和(57.3±4.5)%;K562细胞膜CD117表达率分别为54.7%、10.5%、36.3%和7.3%.两药联用还可使K562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Celecoxib和IFN-α不同程度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产生G0/G1期阻滞和降低CD117表达,两药联用对上述效应具有协同作用.

  • α干扰素治疗慢乙肝并发甲状腺功能减低母女二例报告

    作者:王丽旻;张鸿飞;董漪;徐志强;陈大为;甘雨;朱世殊

    目前α干扰素(IFN-α)被认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药物之一,但它存在如流感样症状等近期不良反应[1],以及诱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远期不良反应[2],其中干扰素诱发甲状腺疾病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出现甲状腺疾病后的处理方案目前尚未统一。下面就用干扰素治疗慢乙肝母女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终取得临床治愈报道如下。

  • 土拨鼠α干扰素新亚型基因的克隆及生物学活性分析

    作者:卢银平;徐飏;王宝菊;董继华;陆蒙吉;杨东亮

    目的克隆土拨鼠α干扰素(IFN-α)新亚型基因,用于土拨鼠HBV模型探索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策略;调查慢性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感染的土拨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干扰素功能状况.方法poly(I-C)体外刺激正常和慢性WHV感染的土拨鼠PBMC,分析其表达的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土拨鼠IFN-α家族基因进行克隆,并对所克隆的系列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并进行真核表达后检测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结果poly(I-C)刺激体外培养的土拨鼠PBMC后,慢性感染土拨鼠PBMC分泌的干扰素的活性显著差异低于正常土拨鼠(P<0.01).获得36个土拨鼠IFN-α基因序列克隆,测序分析后,发现有10个克隆是新亚型基因,其中8个为功能基因亚型,2个为假基因亚型,病毒保护试验证明只有功能基因亚型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慢性WHV感染的土拨鼠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新的土拨鼠IFN-α亚型基因的克隆为在土拨鼠HBV动物模型上进行干扰素基因治疗和研究干扰素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材料.

  • 中国旱獭α干扰素家族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卢银平;王宝菊;黄红平;田拥军;鲍俊杰;董继华;陆蒙吉;杨东亮

    目的克隆中国旱獭α干扰素(IFN-α)家族基因,以期利用克隆的中国旱獭家族IFN-α在动物模型上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干扰素治疗方案和策略.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对中国旱獭IFN-α家族基因进行克隆,并对所克隆的系列基因进行测序、分型、系统发生树分析、同源性比较及理化特性分析.结果从112个中国旱獭IFN-α基因克隆中获得18个独立的不重复序列,其中的14个序列来自4次以上相对独立的PCR产物,将它们分为14个基因亚型,其中8个是功能基因亚型,6个是假基因亚型.中国旱獭IFN-α各基因亚型之间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有很高的同源性,平均分别为93%和85%,前体蛋白N端含23个氨基酸的疏水性信号肽.结论中国旱獭IFN-α家族至少有14个基因亚型,这些基因的克隆可能应用于中国旱獭HBV动物感染模型,进行干扰素基因治疗和研究干扰素治疗策略.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趋化因子水平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作者:胡芸文;王健;张继明;谢怡;袁正宏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关系. 方法以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动态观察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T细胞活化蛋白-3(TCA-3/I-309)、γ干扰素诱生的单核因子(MIG)、胸腺及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RAC)和巨噬细胞源性趋化因子(MDC)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治疗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L-8、MIG、TARC和I-309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治疗过程中IL-8、MIG、TARC的表达水平有显著下降.治疗前的IL-8、MIG和MDC的表达水平在HCV高复制组(HCV RNA>106 copies/ml,n=21)和HCV低复制组(HCV RNA<106 copies/ml,n=1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复制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复制组.然而上述5个趋化因子的治疗前表达水平在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组(n=24)和ALT正常组(n=1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干扰素疗效和病毒基因型也无相关性(P>0.05). 结论 HCV慢性感染能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8、I-309、MIG和TARC.IFN控制感染后,IL-8、MIG和TARC的表达下降.治疗前的上述趋化因子表达水平与干扰素疗效和肝组织的炎症损伤程度无直接相关性.

  • α干扰素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比较

    作者:唐红梅;崔燕萍;张鸿飞;朱世殊;张滟丽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小儿慢性肝炎不良反应的范围及程度是否一致,为提高小儿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α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儿进行观察,对患儿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存档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行α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中,体温升高常见,其次是流感样症状,且α干扰素组出现体温升高的比例普遍比聚乙二醇干扰素组高(P<0.05);α干扰素组体温升高的程度多表现为低热,一般在注射后2 h开始发热,而聚乙二醇干扰素组多表现为中热,一般在注射后3 h开始发热.结论 α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是安全、有效的.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随着治疗的继续,严重程度会逐渐降低.采用渐近式治疗,不良反应相对少且轻.

  • 拉米夫定、α干扰素、胸腺肽α1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原杰;吴笛;李桓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进步,国内在针对乙型肝炎的基础、临床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临床应用价值仍然不甚令人满意.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应该是,大限度地抑制或清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

  • 宿主的代谢综合征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作者:李蕴铷;Xiao-Ling Fan

    病毒性肝炎宿主的因素是影响抗病毒疗效重要的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代谢因素与病毒性肝炎关系研究日益深入,其对抗病毒应答影响受到重视.大多研究认为2型糖尿痛会削弱丙型肝炎α干扰素的疗效:而肝脂肪变因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不同对干扰素疗效影响不一,肝脂肪变会降低基因1型丙型肝炎的干扰素的应答率,但对基因3型无影响;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预测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重要的代谢因素,大多认为会降低干扰素应答率,其影响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影响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 抗肿瘤血管形成剂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鲁;汤钊猷;孙惠川;钦伦秀;纪元;薛琼;吴志全;刘银坤;叶胜龙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对肝癌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是否通过抑制一氧化氮合酶(Ⅱ型,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而减少肝癌血管形成起作用.方法应用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LCI-D20,于肿瘤移植后第2天每只开始皮下注射不同剂量IFN-α(3×105U/d,6×10sU/d),每天1次,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治疗35 d后处死部分裸鼠,测量移植瘤大小,观察肺转移情况;剩余裸鼠继续用药观察IFN-α对其生存时间的影响.LCI-D20肿瘤组织移植到裸鼠角膜建立角膜微囊移植模型,检测IFN-α对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肝癌组织iNOS,VEGF及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裸鼠肺转移率为100%(10/10),移植瘤大小为8 475±2 636 mm3,生存时间为45±4 d;IFN-α 3×105 U/d治疗组分别为50%(4/8)、769±287mm3和81±6 d,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瘤大小及生存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二者之间肺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IFN-α 6×10s U/d治疗组则分别为0(0/8)、13±9 mm3和105±24 d,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检测LCI-D20肝癌组织有较强的诱导肿瘤血管形成的效应,应用IFN-α治疗可抑制这种作用.免疫组化显示治疗前后肝癌组织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FN-α3×105U/d、IFN-α 6×105 U/d治疗组肝癌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14±18/HP、66±5/HP、21±9/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IFN-α对肝癌的生长及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减少肝癌血管形成而起作用,为临床肝癌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 α干扰素增强骨肉瘤U2OS细胞对足叶乙甙的敏感性

    作者:原向伟;廖威明;朱孝峰;黄秀芳;康焱;雷磊;黄保丁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足叶乙甙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提高骨肉瘤化疗的敏感性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IFNα和VP16单用以及联用对U2OS细胞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药物对U2OS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8、9的表达和活化.结果 IFNα在50 U/ml、500 U/ml、5000 U/ml等剂量处理48 h、72 h、96 h对U2OS细胞无毒性作用,却明显增强了VP16(2.5 μg/ml)诱导的细胞毒作用;与单药组相比,IFNα(5000 U/ml)与VP16(2.5 μg/ml)联用72 h后U2OS细胞出现更为明显的凋亡特征性形态变化;并且联合用药组的凋亡关键酶Caspase-3、8、9均发生明显断裂活化.结论 IFNα能够增强VP16诱导的骨肉瘤U2OS细胞毒作用和凋亡,且与Caspase级联活化有关,二者联合应用可能成为提高骨肉瘤化疗敏感性的有效途径.

148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