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血流对肝脏影响的实验观察

    作者:李乐;周崇斌;张廷冲;陈亚军

    目的 研究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血流改变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6只,完全随机化分为5组:门静脉部分缝扎组(A组,n=20);部分门静脉、肝动脉顺序缝扎组(B组,n=20);肝动脉缝扎组(C组,n=10);假手术组(D组,n=10);部分门静脉、肝动脉同时缝扎组(E组,n=6).观察术后12周各组病死率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汇管区小胆管周围微血管密度、肝脏胆管增生细胞核抗原;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术后12周肝功能检测显示,A、B、C、D组谷草转氨酶分别是(132.69±21.03)U/L、(154.40±28.73)U/L、(125.84±26.60)U/L、(134.02±18.42)U/L,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各组分别是(39.33±8.62)U/L、(44.84±9.47)U/L、(40.41±8.04)U/L、(38.47±7.29)U/L,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组相比,A组和B组病死率分别为20%和25%,病死率增加,肝脏小胆管周围血管密度增加(P<0.05);B组肝脏胆管增生细胞核抗原表达增强,平均吸光度值为0.345±0.027,较A、C、D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264±0.015、0.258±0.022和0.249±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微结构观察A组和B组,细胞质内可见较多脂肪颗粒聚集,线粒体可出现空泡样变.结论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侧支血流对肝脏生理功能的维持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可使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和胆管周围微血管出现轻度增生,肝细胞内发生脂肪颗粒聚集;如果肝动脉血供丧失,则这些变化会更加显著.

  • 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的形态研究

    作者:肖敏;王利华;董家鸿;张爱群;王燕生;黄志强

    目的 观察大鼠活体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VP)的血管形态、分布、管径、密度、交叉点、交叉角度、流态、灌注等状况,为进一步进行活体肝门部PVP生理病理研究提供实验方法和资料.方法 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墨水灌注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空白组经动脉注入吲哚菁绿行胆管组织染色,利用活体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观察肝门部PVP的血管流态、灌注等状况并测量血流速度;墨水灌注组前期处理方法同空白组,并继续向动脉内注入碳素墨水,在激光共聚焦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肝门部PVP的血管形态、分布、管径、密度、交叉点、交叉角度.结果 两组均显示大鼠肝门部PVP由3层组成.外层为动脉、静脉主支血管丛,动静脉交叉伴行,三维呈树杈状环绕胆管,血管分支稀疏,走行较直,分布均匀,脉络清爽;由外膜层向上皮层扫描胆管,扫描深度为0~60μm;动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速差异明显.中层为毛细血管前-动脉丛和毛细血管后-静脉丛,三维呈网络状环绕胆管,血管分支众多,走行曲折蜿蜒,分布均匀,脉络密集;扫描深度为40~80/μm;毛细血管前后血管丛动静脉血管直径差异不明显,血流速度差异明显.内层为毛细血管丛,呈六边形环状,直径均匀一致.交叉点均为三岔型;扫描深度为70~100μm.墨水灌注组显示血管形态丰满、交叉角度清晰;空白组显示血管流态、灌注状况真实、自然,血管内流动红细胞清晰可辨.结论 本实验动物模型可清晰、准确且直观动态地显示出活体大鼠肝门部PVP组织构造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为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损伤性胆管狭窄、肝管疾病的病因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直观、快速、可靠的实验方法.

  • 胆管上皮细胞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芳;罗渝昆;唐杰

    随着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研究的进展,缺血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关于胆管上皮细胞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研究尚少。目前,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胆道病变临床诊治相当棘手,其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能量代谢紊乱、器官缺血产生的微血管功能障碍以及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免疫反应。本文对肝移植后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影像学诊断及药理学防治的研究状况作一系统分析,以揭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胆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胆管周围血管丛损伤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作者:祝峰;艾秋宝;张诚华

    背景:随着肝移植术后单纯胆管吻合所导致的胆道并发症明显下降,目前需要重视的是各种因素引起的胆管动脉血供受损所产生的缺血性胆管损害.目的:总结了胆道的解剖结构与胆管周围血管丛生理形态、肝移植对胆管周围血管丛的损伤及其导致胆道并发症的机制、以及如何预防胆管周围血管丛损伤.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CNKI 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中2010-12以前与肝移植和胆管周围血管丛相关内容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肝移植,胆管周围血管丛,胆道并发症,胆管微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或"liver transplantation,peribiliary vascular plexus,biliary complications,microcirculation of bile duct,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初检得到22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胆管的血供主要是由肝动脉通过胆管周围血管丛提供的,肝动脉的大部分终末分支形成胆管周围血管丛,承担胆管的血供和营养.在肝移植过程中胆管树潜在性遭受很多因素的损害,而大多数因素均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胆管周围血管丛进而导致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 动脉化门静脉胆管微血管数量对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与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文岗;胡素贤;黄晓强;刘建彬;彭志海;黄志强

    目的:探讨动脉化门静脉后,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BP)内层微血管数量改变对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活性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28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B组)、限流术后完全动脉化门静脉组(C组)、肝门部胆管完全门静脉供血组(D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在不同流量与含氧量血液灌流的条件下,PBP内层微血管数以及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C组、D组PBP内层微血管总数均降低,D组下降为明显(P<0.01);B组、C组和D组的微动脉数均有下降趋势,其中D组下降为明显(P<0.01).与A组相比,各组胆管上皮细胞核增殖指数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呈升高趋势,D组上升为明显(P<0.01).D组胆管壁组织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结论:一定流量与含氧量的血液对保证PBP灌注,满足胆管壁组织氧的需求有重要的意义.动脉化门静脉高含氧量与高流量的血液可通过侧支血管逆流灌注PBP,是肝门部胆管壁组织维持正常形态的解剖学基础.

  • 对我国胆道外科几个焦点问题的思考

    作者:黄志强

    我国胆石病的变迁 过去50年中,我国的胆石病状况已有明显的改变。胆石、胆道感染、寄生虫病曾是我国的主要胆道疾病,原发性胆管结石约占胆石病的50%。1983~1985年由中华外科学会组织的全国胆石病11342例手术病例的调查,结果显示52.8%为胆囊结石,11.0%为继发性胆管结石,20.1%为原发性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占16.1%,因而胆固醇性结石的相对发病率比以往已略有升高。10年之后(1992年)的第二次全国调查,在3911例胆石手术患者中,胆囊结石相对发病率明显上升,达79.9%,原发性胆管结石发病率降至6.1%,肝内胆管结石为4.7%,此种显著改变反映了一些大都市胆石病发病率的现状。但是在一些内地省份,例如广西省在10年中(1981~1991年)胆囊结石的相对发病率只从12.7%上升至19.8%,而胆管结石也只从55.2%下降至41.8%,故肝内胆管结石病仍然是一难点。对肝内胆管结石的再认识和对其治疗的对策 肝内胆管结石的基本改变是机械性梗阻、胆道感染和肝实质损害。患者常于晚期求治并深受疾病的损害。如全国调查的4197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病例中,39.4%入院时已有严重并发症,常见的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肝脓肿等。在晚期患者中,78.3%同时有肝外胆管结石,且双侧性肝内胆管结石亦很常见。通过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肝内微血管铸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其肝内门静脉支的闭塞、胆管周围血管丛被破坏,并有肝叶实质被破坏、纤维增生,导致肝叶的纤维化、萎缩、功能丧失。但是,此种改变常限于肝段或叶的节段性病变。 基于对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病理改变的认识,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去除病灶是外科治疗的核心,其所获得的结果是减少手术后残石、降低再手术率和死亡率。

  • 胆管周围血管丛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

    作者:李文岗;黄志强

    虽然近年来肝移植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胆管并发症仍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各种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胆管周围血管丛(PBP)收缩和阻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因素,均可导致缺血性胆管炎的发生,出现胆管上皮组织损害,发生胆管并发症.本文主要从胆管微循环的角度进一步综合阐述了胆管周围血管丛的分类、组织病理学类型、生理功能以及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关系.对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肝脏血流灌注异常的多层螺旋CT评价

    作者:全冠民;袁涛;魏志刚;尚华;高国栋;郑历明;周立霞

    肝脏为双重血供器官,其血液约25%来自肝动脉、75%来自于门静脉,两者间存在交通[1],其途径包括肝窦、肝血管、肿瘤内和胆管周围血管丛.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中任何一个血管系统异常均可出现肝脏灌注异常,在CT或MRI检查时表现为异常灌注(hepatic perfusion disorder),多呈局部肝实质一过性异常强化(transient hepatic parenchyma enhancement,THPE),也可表现为静脉血管过早显影及局部低强化等.

  • 门静脉动脉化对肝脏及胆管周围血管丛的影响

    作者:陈嘉伟;唐启彬;王捷

    门静脉动脉化(portal vein arterialization PVA)是一种为防止肝动脉血流阻断后的肝功能损害和肝衰竭而将动脉血流导入门静脉的方法.其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门体分流术、肝移植、进展期肝胆恶性肿瘤等手术中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 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防治的几点体会

    作者:钟林;彭志海

    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往往代表了一个肝移植中心的整体技术水平.欧美成熟的肝移植中心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7%~10%,1年生存率达到90%.

  • 胆管周围血管丛的临床重要性

    作者:李文岗;黄志强

    肝动脉大部分终末分支形成胆管周围血管丛(PBP),支配胆管血供.PBP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肝内,其构筑形式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异.研究显示,小叶间动脉大部分分支支配到PBP;大的胆管周围血管丛由两层血管组成,内层为黏膜下毛细血管网,外层是较粗的静脉网,动脉支到内层毛细血管网,然后汇流到外层静脉网,小的胆管只有单层血管网.PBP也存在着独特的输出支:小叶支与肝窦相连;小叶旁支也称门静脉内根(internal root),与门静脉分支相连.

  • 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的研究

    作者:李文岗;黄志强;李滨;姜志国;陈永亮;肖梅;周宁新

    目的探讨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PVP)的解剖结构及其研究方法.方法用碳素墨汁灌注大鼠肝动脉,经透明化处理后,观察大鼠肝门部PVP的形态结构,并用MoticBuaa3Dvol软件针对PVP空间构象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本研究所应用的墨汁灌注透明法能清楚地显示出大鼠肝门部胆管微血管的分布形式及PVP的平面结构,MoticBuaa3Dvol软件有效地重建出PVP的三维立体构象,效果逼真.结论在大鼠肝门部胆管周围血管丛形态学的研究中,墨汁灌注透明法是一简单易行的方法.MoticBuaa3Dvol软件在肝门部胆管微血管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肝动脉与肝内胆管系统:胆管周围血管丛的研究

    作者:李文岗;黄志强

    随着肝胆外科技术的进展, 对肝动脉与肝内胆管系统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认识,而肝动脉的终末分支-胆管周围毛细血管丛(PBP)作为胆管直接的血供来源,在维持胆管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有关PBP的解剖、生理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许多问题尚不清楚,现将有关PBP的发生、解剖、血流动力学、病理组织学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