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纤维电刺激的非线性模型研究

    作者:沈强;蒋大宗

    0 引言对神经纤维电刺激兴奋规律的研究,在神经科学、康复工程等许多学科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神经纤维电刺激兴奋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对电刺激产生的电场分布规律的研究,另一部分工作是对神经纤维本身的建模.在前人的工作中,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对神经纤维本身的建模工作中,而对电刺激产生的电场分布问题则往往将其简化考虑,例如:忽略刺激电极的大小、忽略神经纤维、结缔组织等对电场分布的影响等等.这样做,在我们更需要对神经纤维本身进行了解时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当我们已经对神经纤维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以后,需要对神经纤维电刺激兴奋规律进行更深入、更精确的考察时,就不得不重新考虑电刺激产生的电场分布问题.此时,我们就要将许多以前将问题简化的部分重新复杂化起来,以更接近现实情况.本文就试图在考虑结缔组织、神经纤维的各向异性等非线性因素情况下,考察电刺激产生的电场分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神经纤维兴奋规律的研究系统.

  • 神经电刺激下的人体增强研究进展

    作者:潘子奇;朱秉泉;刘静

    近年来,许多研究探索人类记忆、学习、情绪调控等认知功能、感知功能、运动功能的神经电刺激增强.脑机接口可用作更精细化的神经电刺激,它的信息读写性能提升也得到研究.非侵入式刺激以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为代表,实施较为便捷,但是在长期有效性和刺激精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侵入式刺激方式以脑深部电刺激(DBS)、迷走神经刺激(VNS)为代表,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刺激具备高精度特性,但是在增强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上存在限制.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人体增强研究的局限和发展趋势进行评论.

  • 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脊髓钝挫伤后神经营养因子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曾茜;向虹雨;饶莹;胡析;曹蓝;张晓;梁楠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生长因子(NT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Allen's法复制SD大鼠T9脊髓钝挫伤模型.实验组脊髓钝挫伤后给予夹脊穴和足三里穴位神经电刺激干预.神经行为学评分后,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Westem blot)来检测NT4、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实验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第1-3天NT4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达到峰值并且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3天PCNA表达降低,第7天达到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干预下,脊髓组织中神经元中的NT4表达增强,电刺激能改善运动功能恢复.神经电刺激后PCNA表达减少,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大于神经干细胞的再生增殖.

  • 超声引导电刺激定位乙醇肌皮神经干阻滞治疗肘屈曲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春兰;孙翠云;彭化生

    肌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完好部分功能再组的结果,痉挛可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作用,但也可对功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临床常见的肘屈肌痉挛可导致部分患者严重功能障碍,不利于康复训练及家庭护理.近年来,乙醇神经阻滞术已成为缓解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之一[1-3].我院从2009年开始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及外周神经电刺激验证定位技术,对肘屈曲痉挛患者进行无水乙醇肌皮神经干的阻滞,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植入式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枕神经痛(附1例报道)

    作者:张德仁;肖礼祖;张强;朱宏骞

    枕神经痛(Occipital Neuralgia,ON)是一种枕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的发作性针刺样或烧灼样病理性神经痛.部分患者疼痛剧烈且经久不愈,对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奏效、治疗后易复发或产生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在国内首次采用植入式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1例持续30余年的顽固性ON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鼻咽癌放疗后头颈部疼痛的脉冲射频治疗

    作者:李贺;韩卫东;刘纪文;李琼;钱自亮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患者中有头痛症状的占68.6%[1],其头痛的部位比较固定,多在患侧的颞部、顶部或枕部,常为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头痛的性质多为胀痛、刺痛或钝痛,晚期则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可达7~9分。放射治疗为目前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2]。放射治疗后部分患者头颈部疼痛明显加重,出现放射性口干、鼻窦炎、张口困难、唾液腺损伤、声音嘶哑等后遗症。我科所接触患者中多数为单侧面部、耳后、颈部疼痛,少数病人颈部可触及肿大质硬包块,有鼻塞、血涕症状。多数患者平时口服羟考酮或者吗啡镇痛治疗,但部分患者镇痛效果不佳,且常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并且长期用药还存在肝肾功能损伤、止痛药物依赖、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等缺点。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有效,但作用时间短。枕神经电刺激(occipital nerve stimulation, ONS)治疗有效,但价格昂贵,有电极偏移、感染、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和电极磨破皮肤等风险[3,4]。本病头颈部痛的病因大多与头面部照射区皮肤软组织、神经、肌肉、腺体放射性损伤有关,疼痛涉及范围主要为颈2背根神经节支配范围。本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3月,采用在X线引导下行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头颈部疼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 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研究进展

    作者:向军;常鹏飞;刘坤

    神经电刺激因对慢性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用于临床.现在常用的神经电刺激方法有经皮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脊髓电刺激、经皮脊髓电刺激和运动皮质刺激.每种电刺激又各具特点,它们为那些其他治疗无效的或因疼痛而致残的患者带来新的曙光.本文就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各种方法比较其利弊.

  •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波谱代谢物的影响

    作者:姜利伶;赵建农;周治明;吴伟;李小风;姜柳米

    目的 采用MRS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后扣带回(PCC)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收集AD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小脑FN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MRS评估PCC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值、肌醇(mI)/Cr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AA/Cr值较治疗前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P<0.05);治疗后治疗组NAA/Cr值较安慰组升高,mI/Cr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6、-4.987,P均<0.05).结论 FNS治疗后AD大脑代谢物发生了变化,MRS可作为观察AD的客观辅助手段.

  • 经皮穿刺传入神经调节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多中心研究

    作者:

    [Govier F E,et al.J Urol,2001,165:1193] 在美国约有2 000万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其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失禁和盆底疼痛。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且与盆底密切相关。不论是何种病因,饮食、膀胱锻练、药物和理疗等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常耐受差,或是效果不佳。为此,作者对难治性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或合并有盆底功能障碍者进行了经皮穿刺外周传入神经刺激治疗方法的临床多中心研究,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个中心共有53例经传统方法治疗失败的患者入选,患者每周接受1次经皮胫神经电刺激治疗,采用34号针,针刺部位位于踝上3横指。治疗前、中、后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详细的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定和尿失禁影响问卷。患者平均年龄57.4岁,47例(89%)患者完成12周的治疗,经评价71%的患者有效,并开始接受长期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白天尿次数平均减少25%,夜间减少21%,(P<0.05)。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平均减少35%(P<0.05)。盆底疼痛和生活质量评价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所有患者均无治疗相关性的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认为经皮传入神经电刺激是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或伴有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方法。(吴士良摘译顾方六校)

  • 生物反馈电刺激在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治疗中的进展

    作者:王磊(综述);张进生(审校)

    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以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1]。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由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机械性梗阻可通过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神经源性下尿道功能障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手术治愈率低且并发症较多[2]。近年来,随着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在尿失禁、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及下尿路症状的缓解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泌尿科医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目前,已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有膀胱内、骶神经、阴部神经、生殖器背神经、胫后神经电刺激等[3]。虽然膀胱内和骶神经电刺激在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二者需要有创操作或植入永久电极,费用昂贵且并发症较多,非侵入性电刺激:阴部神经、生殖器背神经、胫后神经电刺激具有无创、可调、易操作等优点,同时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现就非侵入性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排尿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骶神经电刺激系统植入术治疗特发性尿道括约肌痉挛症

    作者:何舜发

    我们采用骶神经电刺激的治疗方法,治愈1例特发性尿道括约肌痉挛症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7岁,排尿不畅数月,于1997年7月发生尿潴留来诊.泌尿外科诊断为低收缩力膀胱,经数次膀胱训练和口服溴化双吡已胺治疗无效,残余尿量曾高达1 500 ml,经尿道留置尿管膀胱引流.体检未见任何阳性体征.

  • 腓肠肌磁刺激脑诱发电位在迪谢内肌营养不良的改变

    作者:崔丽英;管宇宙;汤晓芙;李本红;杜华

    探讨腓肠肌磁刺激脑诱发电位产生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17岁,平均9.7±3.1岁,病程2~11年,平均5.6±2.3年.均经病史、临床表现、肌电图和血清肌酶谱测定确诊为迪谢内肌营养不良.对照组为年龄匹配的正常男性儿童.受试者均行腓肠肌磁刺激脑诱发电位及胫后神经电刺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的测定.磁刺激时将刺激线圈置于腓肠肌肌腹处,刺激频率为1次/s;磁刺激量为大输出的30%,叠加50~100次,记录电极置于Cz',参考电极置于Fpz,地线置于帼窝.测定N33、P38、N48及P55各波潜伏期和P38~N48峰-峰波幅.SEP的测定采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刺激电极置于内踝处,记录和参考电极的放置同磁刺激.两组各波潜伏期和波幅的比较用t检验方法行统计学处理.

  • 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元星;孙勍;彭新;王宁;任成龙;单希征

    目的 观察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6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结果 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1.000),在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30 min/12 h)方面实验组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8,P=0.000).结论 神经电刺激是一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有效的辅助手段.

  • 神经电刺激对骨折愈合过程中CGRP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振峰;郭洁;武建忠;高雁冰;徐建杰;喻伟光

    目的 通过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骨折部位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电刺激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雄兔40只,取双侧桡骨建立分离骨折模型,以左侧桡骨为实验组进行神经电刺激,右侧为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分别在术后第1,7,14,21,28天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及HE染色测定CGRP在新生骨痂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发现相同时期神经电刺激组CGRP表达量的平均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CGRP的峰值持续时间长,CGRP分布范围广,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电刺激能够使周围神经组织CGRP分泌量增加,周围神经系统通过CGRP等神经肽物质在早期骨修复及后期骨痂塑形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表达量与骨折愈合呈正相关;通过神经电刺激等措施能够促进神经支配区域的骨折愈合.

    关键词: 骨折 CGRP 神经电刺激
  • Acutrak 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治疗腕舟骨骨折

    作者:田振峰;郭洁;武建忠;张立兴;徐建杰;解哲;董志辉

    目的:探讨采用Acutrak 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cutrak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结合局部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患者52例,术后随访,在随访中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52例舟骨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2.5周。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4个月,平均17.9个月,在终的随访中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76~99分,平均92.8分。本组优38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Acutrak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固定结合术后周围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腕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侵入性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神经痛

    作者:贡瑾

    侵入性神经刺激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神经痛,以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周围神经刺激( PNS ),神经根刺激( NRS ),脊髓刺激( SCS ),大脑深部刺激( DBS ),运动皮质刺激( MCS )的机理和效果。PNS可用于疼痛区仍保留感觉的神经痛,如慢性头痛,骨盆和会阴疼痛,腰痛。SCS可用于治疗某些慢性疼痛综合征,如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Ⅰ型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DBS可作用于脑室及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或感觉性丘脑,但其作用正逐渐被运动皮质刺激所取代,因为后者更安全,更有效,适应证更广泛。双盲对照研究显示MCS治疗周围神经痛和中枢神经痛有效,但研究的患者样本有限,还需要做大样本研究。

  • 神经电刺激在疼痛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鸾;解辉;李欣欣;李萌萌;许晓丹;丁晓慧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上的体验[1].国际疼痛协会将其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伴或不伴有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被确认为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4个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就其生物学意义来讲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伤而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的一系列防御反应.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任何人的一生都难免发生疼痛,其中疼痛较重又不能自行缓解而需要就医者约占全人群的1/10.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往往可产生轻生念头或采取自杀行为.因此,研究疼痛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是社会的迫切需要[2].疼痛产生的原因很多,机理极其复杂,故治疗方法不尽相同.近年来,神经电刺激方法在治疗疼痛方面效果确切、见效快,而且无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和患者的接受.

  • 八髎穴电针为主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飞翔;李万浪;柏建中;詹冬梅;朱颖玲

    目的 观察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即骶神经起搏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2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骶神经起搏法治疗(八髎穴电针刺激法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膀胱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膀胱功能改善情况,即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大膀胱容量、自主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平均控尿费用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膀胱功能指标及平均控尿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髎穴电针刺激结合膀胱体表投影区神经电刺激法能较好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恢复.

  • 电针评价周围性面瘫程度与预后评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申旭;张馥晴

    目的 用电针刺激面神经评价90例周围性面瘫严重程度以及评测预后,探讨电针是否可用于周围性面瘫的评价及与House-Brackman量表的相关性.方法 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取牵正、翳风二穴,针刺后用电针连续波连接二穴,观察面部肌群的收缩运动状态,以此评价周围性面瘫严重程度并对预后进行评测,并用House-Brackman面瘫评定系统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电针预测与House-Brackman量表对面瘫程度评价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二者相关性高,呈负相关.结论 电针刺激面神经可以对面瘫进行分级并预测预后.

  •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促进复苏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强;戴伟民;揭园庆;余国峰;范晓峰;吴安;吕尧;李运平

    目的:探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疗法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复苏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入院2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应用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法治疗;另选取同期颅脑损伤患者28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性别、年龄,GCS评分≤8分、颅脑损伤类型,手术与否等基本情况相同,组成1∶1配对.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病例在GCS评分、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图(EEG)、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等主、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GCS,DRS和EEG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BAEP各潜伏期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右正中神经刺激法是一种有较好疗效、操作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的促醒治疗方法.

4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