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IV 感染猴外周血CD14+ 单核细胞CD169分子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想;薛婧;陈霆;丛喆;魏强

    目的 研究正常恒河猴感染SIVmac239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及各亚群单核细胞表面CD169分子表达量的变化及可能的原因.方法 正常恒河猴在静脉攻毒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及其表面分子CD169表达量的变化;SIVmac239直接感染和不同细胞因子刺激流式分选出的正常恒河猴外周血CD14 +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69和细胞因子IFN-α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SIVmac239感染正常恒河猴后,CD14 +单核细胞的比例下降,CD14 +单核细胞表面分子CD169表达量升高;外周血中不同单核细胞亚群CD169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CD14 +CD16 + +单核细胞中 CD169表达量的升高更为明显.正常恒河猴外周血CD14 +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M-CSF、IL-4和IL-13刺激后,细胞表面不表达CD169;经细胞因子IFN-α刺激后,高表达CD169;SIVmac239病毒直接感染CD14 +单核细胞,细胞表面CD169与胞内细胞因子IFN-α的表达均无变化.结论 SIVmac239病毒感染恒河猴后,可引起外周血单核细胞CD169分子表达量的升高,其表达与病毒直接感染单核细胞无关,与体内其它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α相关.

  • 干扰素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变化的观察

    作者:吴重阳;柴晔;宋飞雪;曾鹏云;李莉娟;岳玲玲;熊彬;张连生

    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一个被广泛研究的人类细胞因子[1],不仅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多种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虽缓解率低.但对部分患者可达治愈的效果[2],这是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以外,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其他一切治疗都无法达到的.

  • 塞来昔布联合干扰素α对K562/A0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郭华;曹维克;刘定胜;邓之奎;李元媛;朱家斌;李玉峰

    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为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一线药物,但干扰素α(IFN-α)在CML治疗中不可或缺,因为IFN-α治疗可使27%的患者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约50%获CCR的患者可长期保持CCR,中止IFN-α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可持续保持CCR,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获CCR后一旦停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复发[1],但IFN-α的临床疗效不高限制了其在CML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 多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一例

    作者:张丽娟;仇红霞;李建勇;许戟;王菱菱;胡昳歆;范磊;张苏江;徐卫

    患者,男,40岁.因"左上腹隐痛9个月余"于2008年4月3日收入我科.外院骨髓象检查:毛细胞异常增生,占0.415,血小板散在可见.免疫分型:CD103+细胞74.7%,CD11c+细胞95.6%,CD25+/CD15+细胞0.3%,CD19+细胞94.9%,CD20+细胞95.5%,HLA-DR+细胞95.7%,CD5、CD10均阴性.胸腹CT:两侧胸膜增厚,淋巴结未见肿大,脾脏肿大.外院诊断为"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给予干扰素-α(IFN-α)治疗9个月.入院前2个月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伴齿龈出血.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扪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肝脏肋缘下未及,脾脏脐上2 cm.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慢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

    作者:陈珊珊

    甲磺酸伊马替尼(IM)问世是转化医学成功的标志.IRIS试验[国际随机对比IM和干扰素α(IFN-α)加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治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CML-CP)疗效]进一步肯定IM是CMI-CP的首选治疗.IM一线治疗553例初治CML-CP患者,8年55%的患者仍在继续治疗中,总生存(OS)率85%,92%患者未进展至加速/急变期(AP/BC).

  • 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和甘利欣治疗乙型肝炎观察

    作者:朱先女

    目的 评价IFN联合苦参素和甘利欣治疗CHB的近期、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三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160例HBV-DNA及HBs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IFN-α2b,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2组比较,近、远期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FN-α2b和苦参素及甘利欣联合治疗CHB具有明显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好,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细胞因子激活的脐血单核细胞对K562细胞株杀伤作用的观察

    作者:王晓波;宋振岚

    [目的]观察及评价白细胞介素2(IL-2)及干扰素-α(IFN-α)激活的脐血单核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杀伤作用.[方法]将细胞因子激活后的各组单核细胞(M ψ)与K562细胞株按一定效靶比作用48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毒效应.[结果]单用IL-2和单用IFN-α刺激的脐血单核细胞与K562细胞株作用(效靶比20:1),其杀伤率分别为(8.31±1.32)%、(8.75±0.85)%.IL-2联合IFN-α激活脐血单核细胞对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效靶比20:1与50:1时,杀伤率为(41.52±2.33)%、(52.66±3.50)%,与单用IL-2及单用IFN-α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提示杀伤率随效靶比的增加而增加.[结论]IFN-α和IL-2两者联合激活后的脐血M ψ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杀伤率呈效靶比依赖关系.采用激活的脐血Mψ可用于干细胞移植时清除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内的微小残留病变.

  • 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s IL-2R、炎前因子和IFN-α2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茸

    炎前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这4种单核因子是介导体内炎症反应和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介质.我们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了乙型肝炎(HBV)、肝硬化(LC)和肝癌(HC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IL-6、IL-8、TNF-α和IFN-α2a水平,探讨sIL-2R、炎前因子及干扰素-α2a(IFN-α2a)水平与肝炎发病及肝脏病理损害中的作用.

  • 模式识别受体TLR3、RIG-I和MDA5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

    作者:牟娜;樊秀红;郭连峰;李宁;曾瑞红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胞膜和胞质模式识别受体mRNA的表达表达水平.方法: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鲜空腹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单个核细胞中RNA,并反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3(TLR3)、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分子5(MDA5)、I型干扰素(IFN-α、IFN-β)、转录因子3(IRF-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TLR3、RIG-I、MDA5、IFN-α、IFN-β、IRF-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病毒载量组中的各分子表达水平与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且TLR3、RIG-I、MDA5、IFN-α、IFN-β、IRF-3mRNA水平分别与HBV-DNA的含量呈负相关(r=-0.697、-0.738、-0.867、-0.618、-0.415、-0.573).结论:细胞胞膜(TLR3)和胞质(RIG-1、MDA5)模式识别受体、IFN-a、IFN-β、IRF-3 mR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降低,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状态有关.

  • CD40信号联合细胞因子体外制备过继免疫治疗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腾飞;古彦铮;徐俊驰;沈宇;李晓晨;朱一蓓;张学光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 PBMCs ),经过CD40激发型单抗5C11、细胞因子IFN-α、IL-7、IL-2(CD40激发组)诱导并扩增,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及计数,进行动态增殖观察,并在第9天收集细胞,对其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Treg)的比例进行分析,同时与常规CIK细胞( CD3激发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两组培养细胞中CD4+/CD8+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3激发组中的Treg数量和比例远高于CD40激发组,而CD3+CD56+的NKT细胞低于CD40激发组,同时,CD40激发组出现了一群单核-NK-DC( Mo-NK-DC)样细胞。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过继免疫治疗细胞培养方法能提高具有肿瘤杀伤能力的NKT细胞的比例,同时显著减少Treg的数量,有望为肿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开拓新的方案。

  • PRRSV感染PAM中猪FcγRⅢ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

    作者:李娜娜;王冬梅;杜东颖;秦运杰;夏平安;杨明凡;崔保安

    目的:为研究猪FcγRⅢ介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 PRRSV)的免疫抑制反应。方法:本研究将含有200个TCID50的PRRSV、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 ng/ml)和纯化鼠抗猪FcγRⅢIgG(550μg/ml)分别处理猪肺泡巨噬细胞( Pulmonary alveolar macrophages cell ,PAM),同时用纯化鼠抗猪FcγRⅢIgG处理PAM细胞后接种PRRSV,并设PAM细胞对照组。各组分别培养12、24、36、48、60、72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用已经建立的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接毒组不同时间段的PRRSV复制水平,并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PAM细胞中IFN-α、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PRRSV在感染PAM细胞后12~24 h期间可促进IFN-αmRNA转录水平,36~72 h期间抑制IFN-αmRNA转录水平,之后IFN-α的mRNA转录水平恢复正常;TNF-α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12~72 h均略微上调。 LPS处理PAM细胞后,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均上调。用纯化鼠抗猪FcγRⅢIgG处理猪PAM细胞后,选择性激活猪PAM细胞表面FcγRⅢ,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用PRRSV感染选择性激活猪PAM细胞表面FcγRⅢ后显著抑制抗病毒因子IFN-α、TNF-αmRNA转录水平。结论:FcγRⅢ的选择性激活抑制了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因子水平及在PRRSV感染过程中的天然抗病毒免疫反应。

  • IFN-α对肿瘤细胞上TRAIL受体DR4和DR5表达的调节及意义

    作者:李妍;曹云新;张赟;黄海燕;金伯泉

    目的研究IFN-α对肿瘤细胞Colo205 TRAIL功能受体DR4和DR5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IFN-α刺激与肿瘤细胞对rTRAIL诱导凋亡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Colo205细胞以IFN-α刺激0、24、48和72 h;采用RT-PCR方法检测DR4和DR5 基因表达;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DR4和DR5分子表达;采用annexinV和碘化丙锭双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IFN-α刺激后,DR4和DR5 的mRNA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均有增加,刺激48 h,膜型DR4和DR5表达达到高峰值(16.7%和29.8%);rTRAIL凋亡诱导效应在IFN-α刺激48 h的Colo205细胞中高.结论 IFN-α上调死亡受体DR4、DR5的表达可能是其促进rTRAIL 诱导肿瘤凋亡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IFN-α DR4 DR5 肿瘤
  • 转移性肾癌细胞因子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晓博;王毅;李建军;钱坤;彭潋

    转移性肾癌(mRCC)对放疔、化疗均不敏感,虽然靶向治疗为转移性肾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免疫疗法一直作为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基础疗法.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者也一直在研究新的免疫疗法,研究方向趋向于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其中主要的有IFN-α和IL-2两种,二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转移性肾癌的细胞因子疗法仍需进一步优化,本文总结了使用细胞因子治疗转移性肾癌的Ⅲ期临床试验,以期为转移性肾癌细胞因子疗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 IFN-α联合As2 O3对NB4细胞株VEGF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树叶;段丽祥;曹峰林;杨喜晶

    目的 探讨IFN-α联合不同浓度As2O3对NB4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不同浓度的As2O3 即 0、0.1、0.5、1.0、2.0μmol/L及不同浓度As2O3联合IFN-α共10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反应,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半定量分析NB4细胞VEGF、Survivin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Survivin在未加药组阳性率为93.8%,VEGF在未加药组阳性率为82.4%.As2O3(≤1.0μmol/L)作用后VEGF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Survivin表达下降(P<0.029).2.0μmol/L As2O3作用下两者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6;P=0.000);联合IFN-α组两者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0),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8754).结论 IFN-α联合As2O3可降低VEGF、Survivin的表达,提示IFN可以降低As2O3 对NB4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

  • Mx1蛋白在颅内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作用初探

    作者:赵春梅;王丽娟;韩金荣;牛晓艳;刘强

    通过检测颅内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Mx1蛋白表达,探讨Mx1蛋白对颅内感染患者可能的免疫学作用及临床价值.应用流式细胞术、ELISA分别检测58例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脑膜炎35例、化脓性脑膜炎23例)及16例健康对照组人群PBMC中Mx1蛋白表达及外周血中IFN-α、IFN-β分泌水平.结果显示病毒性脑膜炎组Mx1蛋白表达及IFN-α、IFN-β分泌均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P<0.01);而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健康对照组人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BMC中Mx1蛋白表达上调,其可能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免疫过程,同时会为鉴别病毒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一定临床帮助.

  • 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对小胶质细胞TLR7蛋白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莉;王振海

    通过观察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处理后小鼠小胶质细胞BV2(BV2细胞)内TLR7蛋白及TNF-α、IFN-α的表达变化,探讨HCV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免疫发病机制.用20%HCV阳性血清处理BV2细胞,在处理后24 h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液,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细胞内TLR7蛋白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α的表达,同时设同型对照、空白组和正常人血清组.结果表明,BV2细胞内有TLR7蛋白的表达,其中HCV阳性血清组表达明显升高,较空白组及正常人血清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CV阳性血清处理BV2细胞24h后TNF-α、IFN-α水平均较空白组及正常人血清组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初步阐明了HCV阳性血清处理后BV2细胞中TLR7表达显著升高,TLR7激活后能够启动BV2细胞的固有免疫反应,因此TLR7可能在HCV导致的CNS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HBV影响TRIM22表达的机制及TRIM22 SNPs

    作者:张凡;梁美莲;谢碧云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TRIM2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uh7细胞在不同浓度干扰素α(IFN-α)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将HBV表达载体和空载体分别转染Huh7细胞,然后加入1 000 U/mL IFN-α中培养24 h,检测TRIM22 mRN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Huh7细胞TRIM22 mRNA基础表达值低,可被IFN-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表达上调,其中1 000 U/mL IFN-α组TRIM22 mRNA相对表达量为(213.29±43.51),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载体组TRIM22 mRNA相对表达量为(43.59±9.81),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BV载体组TRIM22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 IFN-α可诱导Huh7细胞TRIM22表达,而HBV可抑制TRIM22表达.

  • 外周血白细胞的改变与α干扰素抗HBV疗效的关系

    作者:曾建勇;欧宏杰;张静华;李立新;潘业;吴晓鹭;刘家俊

    本研究探讨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感染科2006年2月-2007年10月15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

  •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与外周血CD4 T细胞增殖反应

    作者:韩永年;杨金龙;卢培;汤群;郑水根;朱玮;游龙英

    α-干扰素(IFN-α)抗HBV,除了直接降解病毒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此,通过改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应答能力的IFN-α来清除HBV是治疗CHB有效方法.然而,IFN-α诱导的CD4 T细胞增殖反应与其应答之间的关系不恒定[1-4],而且哪些因素影响CHB患者在IFN-α治疗后的免疫细胞的激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外周血CD4 T细胞增殖反应的性质与IFN-α应答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反应是否与病毒载量、病毒基因型及热点变异有关.

  •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游晶;庄林;陈红英;唐宝璋;杨微波;牛英

    目的评价α干扰素(IFN-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215例HBV DNA及HBeAg阳性的CHB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IFN-α和胸腺肽联合治疗,乙组单用IFN-α,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24个月.观察两组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及HBV DNA)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甲组中81例(63.3%)ALT恢复正常,而乙组仅43例(49.4%)正常,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甲组有70%HBV DNA阴转,59.4%HBeAg阴转,56.3%为近期完全应答(ALT复常,HBV DNA及HBeAg均阴转),乙组分别为63.2%,48.3%和46.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24个月,甲组有66.4%ALT恢复正常,68.8%HBV DNA阴转,66.4%HBeAg阴转,64.1%为持续完全应答;而乙组则分别为28.7%,36 8%,37.9%和26.4%,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有生化学和(或)病毒学应答的病例,随访期间甲组有23.5%ALT又异常,24.4%HBV DNA再转阳,14.5%HBeAg再转阳,乙组则分别为48.8%,47 3%和35 7%,乙组生化学和病毒学复发率显著高于甲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无应答的病例中,随访期间甲组有48.9%ALT复常,52.6%HBV DNA阴转,38.5%HBeAg阴转,而乙组分别为6.8%,9.4%和13.3%,甲组的生化学和病毒学滞后应答率显著高于乙组,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甲组出现与IFN-α治疗相关的初期不良反应.结论IFN-α与胸腺肽联合治疗CHB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好,明显优于单用IFN-α组,大大提高了IFN-α的远期疗效,使复发率明显降低,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99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