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凉血化瘀中药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3例

    作者:唐由之;李学晶;王影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为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以形成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特征,常伴有出血、渗出及视网膜水肿,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氰绿造影(ICGA)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CEC虽然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自然病程持久,反复发作,视力预后难以估计.

  •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无创肝储备功能检测

    作者:黄敬涛;李丙玉;王晓东

    目的 针对传统采血法检测肝储备功能存在的有创伤、非实时和易交叉感染等问题,通过分析吲哚氰绿色素、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近红外光谱特性曲线,研究了基于脉搏波光谱分析的无创肝储备功能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吲哚氰绿色素在血液中只被肝细胞吸收,其色素浓度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通过静脉注入吲哚氰绿色素,选用波长为940 nm和805 nm的近红外光作为测量入射光,同步采集携带吲哚氰绿浓度变化信息的脉搏波光谱信号,分析光谱信号计算得到血浆消失率和15min滞留率等肝储备功能参数,后通过6例肝脏患者的常规采血法测得血浆消失率进行对比.结果 该方法检测得到的血浆消失率与常规采血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该过程除吲哚氰绿色素的注射外不需要再做其他穿刺.结论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无创肝储备功能检测能够准确而实时地检测肝储备功能参数,将为临床肝脏手术提供准确的肝储备功能评估结果.

  • 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改变对纤维化肝储备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一林;曹铁生;段云友;阮骊韬;陈升;刘禧;王泓

    目的制作兔肝纤维化模型,超声观察肝循环指数对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40只家兔采用口服硫代乙酰胺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8、12、16、20周时利用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及吲哚氰绿清除率评价肝脏储备功能.结果超声检测肝循环指数与吲哚氰绿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循环指数呈下降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循环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可无创检测肝纤维化时肝脏储备功能变化,帮助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较积极的作用.

  • 早期胃癌内窥镜诊断进展

    作者:刘辉;任力锋;张阳德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1]: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粘膜及粘膜下未达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为EGC.EGC又分为粘膜癌(MCarcinoma,MC)及粘膜下癌(SM-Carcinoma,SMC).如EGC仅位于粘膜内为MC,EGC浸透粘膜层达粘膜下层为SMC.根据病变大小又分为小胃癌(Small Gastric Cancer,SGC)病变大直径小于1cm,及微小胃癌小于0.5cm(Minimute Gastric Cancer,MGC),术前准确诊断MC、SMC对选择术式至关重要[1,2].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病期的早晚以及治疗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局限于粘膜层的5年生存率为100%,10年和15年的生存率均为99.5%;浸润粘膜下层时的5年生率78%[2].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可见提高胃癌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3].1868年Kussmal首创硬管胃镜后的90年内,EGC的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发展,自从1958年Hirschwit设计光学纤维胃镜后,以及科学的高速发展,近30年来镜身越来越细,接物镜视野越来越大,角度可上下弯曲达300°以上,观察病变方便,易为患者所接受.因此,随着纤维胃镜的发展革新,各种新型内镜不断的推出,如红外线电子内镜、超声内镜等.运用内镜诊断时,提高诊断率的研究有色素诊断法、荧光检查法、基因诊断等技术的应用[4],使胃癌更能及早发现,诊断更准确可靠!目前国际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可达10%左右,高可达24%.但近年国内杂志报道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均徘徊在10%以下[5,6 ].

  • 肝储备功能测定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洪强;李为民;刘浩润;郑方;杜继东

    目的 探讨肝储备功能测定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测定吲哚氰绿(ICG)15 min潴留率(ICGR15),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Child-Pugh评分.根据联合断流术后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损伤(M)组和重度损伤(S)组.分析两组术前ICGR15的差异.结果 联合断流术后M组与S组术前ICGR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6.2)% vs.(27.1±6.4)%,P<0.05].结论 ICGR15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临床应用有助于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 Child-Pugh分级联合ICG与肝瞬时弹性值评估肝部分切除术肝细胞癌患者肝储备功能

    作者:李宝亮;穆毅;蒋力;张珂;贾哲;黄容海;鲁岩;赫嵘;丁振昊;李勤涛;郭立民

    目的探讨以肝瞬时弹性值(Fibroscan)和吲哚氰绿试验(ICG measurement)补充Child-Pugh分级形成的肝储备功能新评分系统在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储备功能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本科室接受肝部分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例93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内以Child-Pugh分级与新评分系统评估肝储备功能,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结果Child-Pugh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62.22%,新分级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为83.33%(P=0.033);Child-Pugh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64.58%,新分级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轻度不良准确率为87.23%(P=0.009)。结论新分级系统较Child-Pugh评分能够更全面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

  • 吲哚氰绿在外科手术肿瘤荧光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勃;吴星宇;姚永忠;桑剑锋;管文贤;丁义涛

    手术是常用和有效的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然而术中肿瘤细胞的残留是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根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及术中快速病理可达到所谓的R0切除,但是对于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卫星灶及快速病理存在的误差等往往造成肿瘤细胞的残留.因而及时发现残留的肿瘤细胞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至为重要.吲哚氰绿是一种新型的可于近红外下术中荧光肿瘤的荧光示踪剂,本文将针对该试剂在肿瘤荧光中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的准确性评价

    作者:何鹏;仇毓东;丁义涛;常俊

    目的 评价ICG清除试验检测肝储备功能的新方法--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DD法)的准确性.方法 1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PDD法行ICG清除试验测定ICG15分钟滞留率(R15)、血浆清除率(K),同时在推注ICG前、推注ICG后5、10、15 min分别留取血样,采用传统分光光度法检测R15和K.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PDD法能在6~8 min内完成ICG清除试验检测.PDD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的K值分别为(0.166±0.062)/min、(0.129±0.047)/min;检测的R1 5值分别为13.43%±11.64%、17.97%±12.49%;PDD法与分光光度法相比检测的K值升高,R15值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K值和R15的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488和0.9508(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K值和R15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036±0.0192/min和-4.53%±2.83%,平均偏差95%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1~0.074/min和-10.1%~1.0%,提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1)分光光度法检测费时,相对有创;而PDD法则可在微创的条件下快速检测K值、R15同时还能检测有效肝脏血流量;(2)PDD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PDD法检测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标准值,准确性更高.

  • 吲哚氰绿荧光导航在原发性肝癌微创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况;胡明根

    原发性肝癌(肝癌)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条件下常见的侵袭性肿瘤,对于有足够肝功能储备的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1].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丰富与微创技术的逐渐发展,腹腔镜及机器人下肝切除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肝癌微创手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进行R0切除并大程度地保留肝实质对于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而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对肿瘤的精确定位和肝段的准确判定.虽然术前CT和MRI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指导术中切除,但将二维的影像学图像转换成三维的手术区域对于外科医师来说还是有不小的难度.术中超声的应用虽然能很好地进行术中肿瘤定位,但却不能提供实时连续的肝脏肿瘤可视化结果.因此肿瘤定位识别和肝脏分段判定的实时可视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是一种安全、简单、可行的可视化技术.

  • 肝中叶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作者:高顺良;白雪莉;张匀;梁廷波

    肝中叶切除术是指切除肝左内叶和右前叶,其适用于治疗左内叶和右前叶之间肿瘤,或左内叶、右前叶肿瘤浸润肝中静脉,需一并切除肝中静脉者.该术要求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 级或B 级,吲哚氰绿15 min 滞留率(ICGR15)≤20%[1].因肝中叶位于肝脏的中央,术中会出现两个肝断面,且牵涉到剩余肝段的出入管道的保护和处理,所以手术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相对于半肝切除术和肝三叶切除术,该术式大的优势在于能保留更多的肝组织,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3].因此,肝中叶切除术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值得临床推荐应用.肝中叶切除术常见的手术方法有3 种,应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和医疗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本文就这3 种方法作一介绍.

  • PDD法吲哚氰绿潴留试验评估肝硬化与肝癌肝功能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敬敬;孟凡坤;李娟;何玉兰;侯维;卢实春;于红卫;赵娟;刘钊;李宁;孟庆华

    目的 探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PDD)吲哚氰绿(ICG)潴留试验对于评价肝硬化与肝癌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PDD法测定ICG 15 win潴留率(ICGR15)及常规临床指标CHE、PAB、ALB、PTA、TBA;比较ICGRl5与以上临床指标对肝功能评价的意义,并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ICGR15、CHE、TBA、ALB、PTA在Child-Pugh A、B、C级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975,13.397,27.448,9.544,20.421,P<0.05),PAB在B级与A级、C级与A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27,P<0.05).(2)肝炎肝硬化患者ICGRl5和TBA随Child-Push分值(C-P值)增加而递增,PTA则递减;ICGR15分别在C-P值5分与7分,9分与1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35,P<0.05).(3)ICGR15值与常用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得出,与ICGR15值相关性好的为TBA(r=0.605),其次为PTA、CHE、PAB、ALB(r=-0.598,-0.565,-0.537,-0.424).结论 PDD法ICGRl5与常规临床指标存在良好相关性,且明显优于常规肝功能指标,CHE、TBA也能够客观地评价肝储备状况.

  • 染色玻璃体切除术

    作者:

    染色玻璃体切除术是指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活性染料使眼内组织染色的技术,以辅助进行手术操作,目前得到广泛关注.随着该技术的扩大应用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有争议的报告.本文简要综述染色玻璃体切除术的技术、所用染料、适应证和存在的问题.

  • 染色与不染色内界膜剥除治疗黄斑孔的比较

    作者:杨华鹏;张智敏;崔瑞

    目的 比较吲哚氰绿染色和不染色剥除内界膜治疗特发性黄斑孔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的特发性黄斑孔36例(36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19例,不使用染色剂;B组:17例,使用0.5%吲哚氰绿行内界膜染色.比较两组内界膜剥除情况、黄斑孔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及视力提高情况的差异.结果 吲哚氰绿能使内界膜着色,不染色组有1眼未完全剥除裂孔旁的内界膜,其余病例均完全剥除了内界膜;内界膜剥除所需时间不染色组(8.3±1.2) min,染色组(6.1 0.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孔的闭合率、佳矫正视力和视力提高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可有效封闭特发性黄斑孔,提高视功能.术中使用吲哚氰绿染色可明显提高内界膜的能见度,提高内界膜剥除的效率,但吲哚氰绿对视网膜有毒性,建议尽可能不染色剥除内界膜.

  • 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临床分析

    作者:张沧霞;张承芬;陈有信;郝玉华;杜虹

    目的 探讨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发病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将8例AMIC患者的15只眼眼底彩照、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予抗炎、抗病毒或抗结核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抗炎选用非甾体类药物,未用糖皮质激素.结果 ICGA:1只眼急性期病变呈斑片状充盈缺损;3只眼陈旧病灶色素遮蔽荧光.FFA:8例15眼中1眼急性病变病灶早期为弱荧光,之后着染荧光;3眼陈旧病灶为色素上皮脱色素的窗样缺损及色素沉着的遮蔽荧光.恢复期11眼兼有急性和陈旧性病变特征.急性期病例经3个月、恢复期病例经3~6周治疗后,视力、FFA及ICGA恢复.结论 AMIC属脉络膜缺血性疾病,应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期)

    作者:陈有信

    患者男性,92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6年,于2005年6月20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0.1,晶状体密度高,眼底后极部可见大量直径>125 μm的密集黄白色玻璃膜疣(精粹图片1),并形成一巨大的液性玻璃膜疣,直径>500 μm.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像示玻璃膜疣显示为高荧光,但无明显荧光素渗漏(精粹图片2).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像中玻璃膜疣均显示为低荧光(精粹图片3).根据美国年龄相关性眼病研究组的诊断建议,本病例诊断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期).

  •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作者:张潇;董方田

    患者女性,5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年就诊.既往患高血压病、冠心病十余年.眼部检查:右眼佳矫正视力为0.1;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前节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眼底视乳头颜色、边界正常,黄斑区灰黄色隆起,周围有大量渗出,视网膜动静脉分支伸入病变区(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检查及相干光断层成像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2~4.诊断:右眼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

  • 有关眼底病方面的试题(二)

    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1.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vasculopathy,PCV)的必要条件是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angiography,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B、ICGA显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下橘红色隆起D、ICGA显示有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E、视网膜下出血

  • ICG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晓岚;邵福灵;张志清;张玉琢;靳洪涛;姚希贤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吲哚氰绿(ICG)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24~76岁)及健康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的吲哚氰绿.结果:肝硬化组ICG(23.12%±3.98%)明显高于对照组(2.23%±1.47%),P<0.01;且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具有C级>B级>A级的规律.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ICG与胆红素、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无相关性.结果:ICG潴留率对判断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Child-Pugh分级有一定参考价值.

  • 吲哚氰绿囊膜染色剂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佳;张丰菊

    吲哚氰绿作为一种无毒性染色剂应用于眼科的诊断与治疗已有很长历史[1].1998年Horiguchi等首次报道了使用0.5%吲哚氰绿溶液晶状体前囊膜染色剂成功地完成了全部病例的连续环行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CCC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关键步骤,一个理想的撕囊可以使前囊边缘恰好遮盖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边缘,使其彻底封闭在囊袋内.吲哚氰绿已经有国产试剂,价格相对便宜,国内使用较多.近年临床与实验室关于吲哚氰绿囊膜染色剂研究的一些文章值得关注,我们对此综述如下,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评估肝脏占位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

    作者:闫荟同;罗渝昆;唐文博;焦子育;姚春晓;吕发勤;唐杰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测量肝脏占位患者肝实质硬度以评价术前肝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弹性成像ARFI技术检测63例肝脏占位患者肝实质硬度值(LS),同时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记录ICG血浆清除率(ICG-K)及ICG 15 min滞留率(ICGR15)数值,以及Child-Pugh(CP)评分所需的各项检查进行评分,将LS值与ICGR15、ICG-K和CP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例患者ARFI技术未获得有效数值.LS与ICGR15呈显著正相关(r=0.789,P<0.01),与ICG-K呈显著负相关(r=-0.738,P<0.01),与CP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9,P<0.01).CP评分A、B、C级之间患者L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RFI成像技术快速、简便、无创,可以有效评估肝脏占位患者肝功能储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