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

    作者:李宇峰;栾好波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流速为1ml/min,分流比2:1,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采用质谱检测系统,AP-ESI正离子模式,雾化压力0.054Pa(400psi),保护气N 210L/min,毛细管电压4 000V,离子源温度100℃,碎片电压为220V,离子采集方式为SIM,采集离子为非洛地平m/z 411(M+Na),尼莫地平m/z 441(M+Na).结果:非洛地平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2~50ng/ml,低检测限为0.15 ng/ml,回收率在90.93%以上,日内、日间RSD均<9.8%.结论: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非洛地平治疗药物监测及其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 以自主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的立方制药

    作者:

    创立于2002年的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指南对“渗透泵控释技术”的高度评价所吸引,开始了自主创新与特色发展之路。围绕国际上第一个非洛地平渗透泵控释产品的开发,立方制药先后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火炬计划以及安徽省重大专项支持,从而在渗透泵控释技术领域上实现了“重点跨越”,成为国内的佼佼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替米沙坦不同联用药方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张贺功;董传海;邢军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不同联用药方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替米沙坦+非洛地平(A组)、替米沙坦十依那普利(B组)、替米沙坦+吲达帕胺(C组)治疗8wk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95%;总成本分别为422.80、409.50、348.88元,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组方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较佳.

  • 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的处方与工艺研究

    作者:王文刚;恽榴红;王睿;付桂英;刘泽源

    目的:考察并筛选非洛地平-美托洛尔(FEL-MET)复方透皮贴剂的基础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EPO和Eudragit RL PO为复合压敏胶,采用流涎法制备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复方透皮贴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处方与制备工艺对贴剂外观、物理黏性、药物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等指标的影响,初步确定贴剂处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较佳的处方构成和工艺条件:FEL和MET载药量分别为2%~3%和20%~30%,Eudragit E PO:Eudragit RL PO为4:6~6:4,贴剂厚度为(1.0±0.1)~(2.0±0.1)mm,固化条件为70℃干燥30 min.上述各因素对贴剂质量考察指标影响显著.结论:筛选处方合理,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贴剂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 非洛地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高血压45例临床评价

    作者:仇海燕;黄绍春;高飞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脑卒中后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胞磷胆碱钠胶囊(每次0. 2 g,3次/日) ,并根据病情应用控制血糖、调节血脂药物,对照组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 mg,每日1次) ,观察组加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次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心理干预疗法,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 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 78%( P<0. 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及血压变异系数减小程度均更明显( P<0. 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 05),血、尿常规及肝、肾功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高血压临床疗效好,可有效恢复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指标,对脑卒中二级预防起到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非洛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32例

    作者:盛伟华;李梅;戚宝和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20 mg,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63%,高于对照组的84. 38%,且降血压幅度大于对照组( P<0. 05).两组降血压作用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1 )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非洛地平联用依那普利较单用非洛地平更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替米沙坦、非洛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6例

    作者:徐振华;徐晓众;武斌

    目的 现察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搪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体检时发现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二甲双胍缓释片1.5 g,均1次/d;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片40 mg,1次/d.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的降压、降糖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血压为(143±16)/(89±10)mm Hg,空腹血糖(FPG)为(7.5±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为(12.1±4.2)mmol/L;治疗组血压为(125±14)/(75±11)mm Hg,FPG为(6.5±2.2)mmol/L,2 hPG为(10.9±3.9)mmol/L.两组的降压、降糖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服药方便.

  • 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8例

    作者:唐春仕;唐秀革;花冠杰;韦利元;周卓东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联环尔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在降压方面的性价比.方法 将3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合资产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治疗组给予国产非洛地平片(联环尔定)2.5 mg,2次/d,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动态血压的变化,疗程3个月.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间血压的下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费用相对较低.结论 国产非洛地平(联环尔定)在降压达标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非洛地平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作者:程辉跃

    目的 建立测定非洛地平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以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μm)为色谱柱,FID为检测器,氮气为载气,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并以丁酮为内标定量.结果 乙醇、异丙醇、叔丁醇、正己烷、异丙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6~0.632 mg/mL,0.050 6~0.633 mg/mL,0.049~0.612 mg/mL,0.002 9~0.035 8 mg/mL,0.0499~0.624 mg/mL,r分别为0.999 3,0.999 3,0.999 4,0.999 6,0.999 6.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非洛地平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测定.

  • 胺碘酮致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

    作者:王建英;钟忆周;王凤楼

    患者女,50岁.7年前因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换瓣手术,术后病情稳定.近两年来,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伴心前区不适,曾于2003年9月住院治疗,出院后一直服用华法令(2.5mg,1次/d)、非洛地平(波依定,2.5 mg,1次/d)、胺碘酮(可达龙,0.1 g,1次/d).此次住院是因复发心悸、胸闷.

  • 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ISH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肖玉光;邓伟峰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缬沙坦分别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 H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8例在该科治疗的老年ISH患者118例,分为钙拮抗剂(CCB组)与受体拮抗剂(ARB组),各组59例。CCB组给予非洛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A RB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白天及夜间血压变异性,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CB组4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ARB组1例退出。治疗12周后CCB组与ARB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DBP稍有降低,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与 ARB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较ARB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白天收缩压血压变异性(dSBPV)、白天舒张压血压变异性(dDBPV )、夜晚收缩压血压变异性 nSBPV、夜晚舒张压血压变异性(nDBPV )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ARB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与ARB组均未见血钾、C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出现明显变化病例。ARB组TG、空腹血浆血糖(FPG)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面部潮红,心动过速为主,CCB组发生率显著高于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联合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控制血压,非洛地平可降低血压变异性,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缬沙坦,而缬沙坦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水平。

  • 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68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达丰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 mg/d,依那普利10 mg/d,均1次/天.B组单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 mg/d,1次/天,疗程均为4周.服药2周后,如血压达到130/80 mmHg(1mmHg=0.133 kPa)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则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治疗4周后,A组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1例;B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A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B组(85.7%)(P<0.05).结论: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且对心、肾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68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达丰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和钙通道阻滞剂(CCB)非洛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对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停服降压药12周,原未服降压药者直接进入本研究.依那普利组服用依那普利10 mg/d,1次/d.非洛地平组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 mg/d,1次/d,疗程均为12周.服药2周后,如血压达到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 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则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 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均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血压,二者无明显差异;在减少蛋白尿方面,依那普利具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那普利是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蛋白尿生成的有效药物.

  • 非洛地平与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世秀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和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67例EH患者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32例和福辛普利组35例,治疗1年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比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果:患者服药1年后均可使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有关指标:E波速率、E峰减速度和左室峰充盈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A峰有关指标明显减低.结论:长期服用非洛地平或福辛普利均可使EH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 非洛地平致过敏性皮炎1例

    作者:罗洁

    患者男性,56岁.因左侧腰部阵发性绞痛伴尿急尿频尿痛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不规则服降压片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入院查体:T36.80C;P76次/分;R18次1分;BP160/100mmHg.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左侧中输尿管点压痛,左肾区叩痛.

  • 普伐他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道德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晚口服普伐他汀20 mg,如2周内血压未达标,将非洛地平缓释片剂量调整为10 mg/次.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检查及记录2组血压、脉压差及TC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组间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脉压差、总胆固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未见肌痛、肌炎、ALT升高、肌酸激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普伐他汀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脉压差,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氯沙坦与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晓芳;刘中英;蔡力;闫亚非;王伟

    目的评价氯沙坦(Los)与非洛地平(Felo)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均分成(Los)组(30例),口服Los50~100mg/d,疗程4周Felo组(30例),口服Felo5~10mg/d,疗程4周.每周测诊室血压(CBP)、心率(HR),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4周末Los组与Felo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83.4%,与治疗前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血压测定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Los略优于Felo.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谷峰比值(T/P)均大于50%.不良反应Felo多于Los.结论两种药物均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降压谷峰比值较好,均为有前途的抗高血压药.

  • 非洛地平片治疗肾性高血压155例疗效观察

    作者:肖健;陈明兰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片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155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均采用非洛地平片口服,2.5 mg/次,2次/日,疗程2月.检测患者血压、肾功能、尿蛋白、服药情况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155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片治疗肾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

  • 25卷1期疑难病案

    作者:艾瑛;周容

    患者,26岁,已婚,G1P0,因停经28+6周,发现血压升高3+月,抽搐1次人院.末次月经:2008年5月23日.停经3+月于当地县医院建卡做产前检查,发现血压商(160/110 MMHg)服用非洛地平(剂量不详),但血压控制不佳,未作进一步诊治.虽建卡但孕期未定期产前检查.

  • 替米沙坦与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欧阳迎春;余琴;魏宗德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替米沙坦组和非洛地平组,观察治疗后血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含量、D-二聚体(D-D)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PAI-1、vWF和D-D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tPA和tPA/PAI-1比值明显升高(P<0.05).组间D-D和vWF水平无显著差异,替米沙坦组PAI-1含量减少更明显、tPA和tPA/PAI-1比值增加更显著.结论 替米沙坦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的纤溶障碍,但替米沙坦优于非洛地平.

753 条记录 32/38 页 « 12...29303132333435...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